褒姒(?~约前771) 西周褒国(故址在今汉中市北张寨乡骆驼坪)女子。周幽王三年(前779),伐褒国。褒君褒姁献褒姒于幽王。褒姒绝美而不好笑。幽王百计求褒姒一笑而不得,遂戏燃烽火,召诸侯,诸侯急引兵至,褒姒大笑,诸侯扫兴而归。幽王数燃烽火以博褒姒笑。幽王宠褒姒,生子伯服。周幽王七年(前775)废王后申氏和太子宜臼,立褒姒为王后,伯服为太子。宜臼出逃至申国。十一年(前771),申侯与鄫侯、犬戎攻幽王。幽王燃烽火征调诸侯救兵,诸侯以为游戏,不至,犬戎遂杀幽王于骊山(今陕西省临潼县境)下,虏褒氏,掠取周王都镐京(今西安市西)宝物而去。幽王死后,申侯、鲁侯和许文公拥立宜臼为周天子,是为平王。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省洛阳市)以避犬戎,是为东周。东周初年,周人唱道:“赫赫宗周,褒姒灭之。”(《诗经•小雅•正月》)战国时,屈原唱道:“周幽谁诛,焉得夫褒姒?”(《楚辞•天问》)今汉中市北张寨乡骆驼坪原有褒姒井等古迹。褒谷内有褒姒铺,相传是褒姒的故里,现为石门水库淹没。
张骞(?~前114) 字子文,汉中郡城固(今城固县)人。汉代卓越外交家,“丝绸之路”的开拓者。两次出使西域,沟通开拓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并从西域诸国引进了、葡萄、苜蓿、石榴、胡桃、胡麻等等。汉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应募出使大月氏。被匈奴人拘留十数载,娶妻生子却不失汉使节杖,西逃大宛国(今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盆地)。元朔三年(前126),回到长安。元鼎元年(前116),出使乌孙。张骞分遣多名副使出使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于阗(今新疆和田县)、扞罙(音wūmí,今新疆于田县西)及旁诸国。两次随卫青、李广击匈奴。元鼎三年(前114)病逝,归葬故里(今城固县博望镇饶家营)。后岁余,所遣副使分率各国回访使团相继来到长安,汉朝与西域各国终相通好。张骞“凿空”(最先开辟西域通道)之功遂垂传万世。《隋书•经籍》载,张骞著《出关志》一卷。
李固(94~147) 字子坚,原籍南郑县柳林小营村(今属城固县)。东汉时代著名的忠正耿直的大臣,人称“北斗喉舌”“耿直派领袖”。少好学,与江夏、黄琼等并知名于时。东汉时任三朝(顺帝、冲帝、质帝)太尉,博学多才、能言善辩,不畏权贵、敢于抗争,政称天下第一。冲帝即位后,与大将军梁冀参录尚书事。冲帝死,以建策立清河王不附梁冀,为冀所忌,因被免职。桓帝即位,为冀所诬,逮捕治罪,公元147年,被梁冀诬告死于狱中。李固所著表章、奏议、教令、对策、记铭,共11篇,后世辑为《李固集》;弟子赵承等人记录李固言论事迹,集为《德行》一篇。李固在《遗黄琼书》中曾说,“峣峣者易折,皎皎者易污。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法照(747~821) 俗姓张,佛教净土宗第四代祖师,唐代兴势县大傥里释子山人(今洋县洋州镇孤魂庙村)。少时舍家为僧,游庐山、衡山。大历二年(767),在衡州(今湖南衡阳市)云峰寺,师从承远长老。大历四年(769),于衡州湖东寺起五会念佛道场,作五会念佛法事,念佛,修净土法门。大历五年四月五日,到五台山(今山西五台县境),参修佛法,修习念佛三昧。十二月初,入华严寺念佛道场。其后,在五台山建大圣竹林寺,供奉文殊、普贤菩萨。大历十二年(777)以后,法照回洋县故里,在念佛岩庵居泉饮,日夜专念阿弥陀佛。久之,闻于长安,唐代宗李豫以礼迎宫中,赐号“供奉大德念佛和尚”“五会念佛法事般若道场主国师”,居长安章敬寺。唐德宗李适赞法照曰:“性入圆妙,得念正真,悟常罕测,诸佛了因。” 公元821年在长安圆寂,后被谥为大悟禅师。
李遇知(?~1644) 字伸伯,明末洋县人。自幼聪慧,10岁能诗文,万历二十八年(1600)中进士。首任东明县(今山东省东明县)知县,筑黄河大堤,治黄泛之害,人称“李公堤”。万历四十年(1612)任谏官,弹劾奸宦魏忠贤,荐东林党领袖邹元标、冯从吾等数十人入朝。魏忠贤诬遇知“举荐匪类,献媚东林”,假传圣旨,将遇知削职为民,并令其党羽侦察遇知言行,欲置之死地。李回洋县后,曾在五云宫(今洋县粮食局址)设粥场,救济贫困灾民。崇祯元年(1628),魏忠贤自缢死,帝召遇知回京,任吏部左给事,清理魏忠贤赃物。事毕,诏令册封蜀藩,李辞蜀王馈赠。升太常少卿、南大理卿、工部侍郎。以监修庆陵有功,再升户部尚书,总督仓场。李遇知见官场腐败,民不聊生,变乱迭起,请求退职,未获允准。后任吏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入北京,明亡,遇知绝食7日死。
李文敏(1817~1890) 字少頫,号捷峰,西乡人,清咸丰二年(1852)进士,授礼部主事。七年,赴沈阳督办皇陵工程。八年,奉命赴山海关防营襄办文案。同治元年(1862),回京任礼部职方司员外郎,掌祠祭印信,参与筹划咸丰皇帝及皇后葬仪,以功升道员加三品衔,赏戴花翎。后出任凤阳、天津知府。同治九年,升广东按察使。十年,调任江西按察使。光绪元年(1875),升江西布政使。四年(1878),升江西巡抚兼提督。时逢江西暴雨成灾,文敏亲往灾区视察,督办救灾事宜,以灾情紧急,不及上报即开仓赈济,得到皇帝嘉奖,民感其德。文敏还为江西书院添置图书,聘请良师,督导教学。光绪九年(1883)春,文敏被某御史诬陷,免官回乡。十一年(1885)授两江总督,文敏以年老辞谢。十六年(1890)九月病逝,终年73岁。文敏忠于王事,亦心系桑梓。在江西为官时,捐银4000两交汉中府官妥筹生息,以一半作汉南书院经费,一半作汉中各县应试生补贴,又为汉南书院捐赠书籍5900余卷,汉南书院勒碑详载其事。光绪三年(1877),陕西省灾情严重,文敏捐银2000两赈灾,以千两拨归西乡县;又请其兄在西乡城南修通济桥,以工代赈。光绪六年,为北山寨沟封禁及补修河堤,捐银五百两。光绪诏赐“古谊可风”匾额,褒其义行。文敏曾先后刊印《大学衍义补辑要》《江西通志》《大生要旨》等。
张肇基(1890~1914) 字乐成,南郑七里乡染房营(今属汉中市)人,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一期,在校时参加同盟会。辛亥(1911)武昌起义后,张肇基率众在山东烟台响应,被推为民军副都督。民国二年(1913),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张肇基在南京黄兴麾下任前敌指挥。失败后亡命日本。民国三年(1914),孙中山组织中华革命党,委派张肇基回国出任中华革命党陕西支部负责人,并任陕西讨袁(世凯)军第一师师长。10月,张回汉中组织讨袁事宜。陕西巡按使吕调元巡视莅汉,令汉中镇守使张钫诱杀张肇基。1931年冬,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于右任由陕西省主席杨虎城陪同视察汉中时,专程到染房营看望张肇基亲属,表示慰问。
康宝忠(1884~1919) 字蝶庵,又字心孚,城固县城关石家巷人。光绪三十年(1904),宝忠赴日留学,就读于经纬学校。三十一年(1905),宝忠首批加入同盟会,参加筹备会议,任总部评议员,为陕西主盟人,是同盟会决策人之一。宝忠在校还任学生会总干事、总书记。次年,同盟会派遣康宝忠回国,返川实行革命规划事宜,因事不顺而出走,后担任同盟会陕西省分会首届会长。经宝忠介绍,于右任结识孙中山,并由康介绍加入同盟会。光绪三十三年(1907),宝忠再次赴日,在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科学习,并师从章太炎研究国学。回国后为清廷法政科七品京官,分派邮传部,充任大清银行学堂教习并监学,后代理教务长。宣统二年(1910),同盟会员汪精卫谋炸清摄政王事发,康宝忠暂避风头,借年假自北京返川探亲。次年元旦抵家,后数日其父病故。居丧期间,常与四川同盟会员议事密谋。武昌起义后,康至南京,被任临时总统府内务部长,辞而不就,改任总统府秘书,经陕西电举为参议院议员。因力主建都北京,与孙中山相左,辞议员职。袁世凯窃取政权后,康与其他同志组织图书公司,又与章士钊主办《独立周报》,并兼记者。民国二年(1913),《独立周报》被迫停刊后,他出任上海吴淞中国公学教务长。民国四年(1915),康宝忠任国立北京大学讲师,后任教授,主讲《中国法制史》,兼任北京法政专门学校教员。民国五年(1916),北大首次开设《社会学》课,由康宝忠主讲,为中国第一位社会学教授。民国八年(1919),“五四”运动前夕,北京各公私立学校教职员联合会,公推康宝忠为总干事、主席,参加“五四”运动的领导工作,为反对帝国主义和北京卖国政府,慷慨激昂,奔走呼号。因过度操劳,积劳成疾,于当年11月1日晨猝然逝世,时年35岁。其遗著有《伦理学》《社会政策》《殖民政策》《社会学讲义》《中国法制史》《寥居杂记》《寥居文学》等。
何挺颖(1905~1929) 字策庸,号科生,南郑县周家坪镇(今汉山镇)何家湾人,是陕南人民的革命先驱,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和杰出的红军政治工作者。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北伐战争、秋收起义、井冈山保卫战;历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连党代表、第三营党代表,红四军十一师党代表、红三十一团党代表、红二十八团党代表兼团党委书记。指挥了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为保卫井冈山根据地做出了伟大的贡献。毛泽东著名的《西江月•井冈山》一词,热情赞扬了何挺颖率领井冈山军民英勇抗击敌人的战斗精神。1929年1月在江西吉潭战斗中壮烈牺牲,时年24岁。
廖左明(1902~1941) 左翼作家、戏剧家,又名廖宗岱、廖新、廖作民、廖佐民,南郑县法镇院马家岭村人。1925年考入北平国立艺术专门学校学习,后又在上海艺术大学、南国艺术学校学习,并随南国社到南方各大城市巡回演出。1929年,与周扬、郑君里等人创立摩登社,成立上海戏剧界联合会(后改为左翼剧团联盟),1931年,改建为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为左联主要成员之一。创作独幕剧《大义灭亲》,号召中国青年奔向抗日前线。编导无声电影《王先生的秘密》《王先生过年》,编剧有声电影《难姐难妹》《年年明月夜》《母亲》《王先生奇侠传》《王先生生财有道》等剧,开我国系列剧之始。随着抗日战争的发展,廖左明还写了《王八蛋才逃》《军火船》《神枪手》《中国进行曲》等抗日话剧、歌舞剧。1941年重阳节,因病逝世。
安汉(1896~1943) 字杰三,南郑县梁山镇人。民国七年(1918),毕业于陕西省农业学校,北洋政府选送其赴法国朗西大学农学系留学。民国十六年(1927),获硕士学位回国,任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农务处主任、陕西省建设厅科长、陕西省立职业学校校长等职。民国二十年(1931),参加西北实业调查团,对热河、绥远、宁夏、青海、新疆五省农林牧业做了全面的调查和研究。民国二十一年,参加陕西实业考查团南组,对商洛、安康、汉中、宝鸡所属大部分县进行了考察。10月,写成并出版了《西北垦殖论》。民国二十二年(1933),安汉任国民政府实业部科长,兼任行政院新疆建设计划委员会委员。次年,又兼任中央农业试验所技正和国立西北农业专科学校农场筹备特派员,察勘甘、宁、青三省,选定试验场址。民国二十五年4月,与李自发合编《西北农业考察》,由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出版发行。民国二十六年(1937)秋,安汉出任陕北黄龙山垦区管理局代局长,任职5个月即收容难民9万多人,开荒7万余亩。民国二十七年(1938),抗战日紧,国民政府经济部与赈济委员会决定开辟陕西黎坪(今南郑县境内)垦区,收容沦陷区流亡难民,任命安汉为垦区调查团团长。调查团历时80多天,对黎坪的荒地面积、河流灌溉、物产交通等情况做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编写《黎坪垦区调查报告》报送国民政府。1940年初,安汉任黎坪垦区管理局局长。至1941年夏,垦区初具规模,先后收容难民3万多人,垦荒6万多亩,为垦民修房700多座。垦区供给垦民衣食住宿、耕牛、农具、种子及副业贷款,计口授田,各安其业。另外,还建成垦区儿童教养院1所,小学4所,礼堂、宿舍、办公室、图书馆、医务所、公安部、邮所等用房80余间;修建简易公路四条,总长160公里;还兴办了林场、板场、炭厂、酒精厂。后受祝绍周、孙宗复策划的“黎坪垦区武装种植鸦片案”,遭诬陷,于1943年10月27日,安汉被秘密枪杀于汉中城西门外。
刘宝锷(1883~1952) 字楚锡,洋县谢村镇东韩村人,自幼随祖父刘定荣(曾任苏州知府,上海县知县、候补道)在苏州、上海等地读书。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毕业于上海南洋公学,以举人叙用。光绪三十三年(1907)参加同盟会。同年,被陕西省师范学堂聘为教习,主讲英语、数学。次年,经西(安)潼(关)铁路筹备处选派赴美留学,先后在美国铁道专门学校和康奈尔大学就读,民国二年(1913)回国。次年返陕,被任命为陕西省铁道局局长兼造币厂主任。后因战乱频仍,修建铁路无望,又辞职返南京,主持华北海河、永定河水利工程和南京大型建筑工程。民国四年(1915)秋,北洋政府水利总裁张季直在南京创办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宝锷被聘为教授(后任教务长)。民国十五年(1926),刘宝锷被“孙中山总理治丧委员会”聘为监修中山陵园的监理工程师,负责监督施工。民国十八年,陵园建成,他用工程节余款,在陵园内建成“光华亭”“水榭”“音乐池”,以及陵墓东侧灵谷寺“螺旋楼梯”“九层纪念塔”等。经他设计建筑的工程有北伐烈士纪念塔、谭延闿陵、廖仲恺陵、胡景翼陵、南京中央体育场、金陵女子大学、南京大影院、陕西武功农学院等。1951年,刘宝锷回陕,任西北财政委员会专门委员、新华建筑公司总工程师。1952年6月病逝,终年69岁。
刘次枫(1875~1961) 又名宗向,略阳金家河人。1908年毕业于陕西高等学堂,被聘为汉南中学堂教员兼学监。1911年8月,在上海加入同盟会,投身推翻帝制的革命活动。1912年任汉中中学校长,1917年因办学有功被黎元洪授予八等嘉禾章。1919年至1923年,先后任陕西省议会议长、陕西赈灾联合会总代表、冯玉祥督军公署顾问、陕西省长公署顾问、禁烟督察等职。1929年回到汉中,筹办陕西省立第五中学和汉中图书馆。1931年赴南京参加国民会议之后,供职审计部。1937年2月任陕西省立汉中女子师范学校校长,保护了张海帆、何琨等一批进步青年和中共地下党员。1940年,回故乡略阳创办了县立初级中学,任校长。1943年4月,当选为陕西省临时参议会参议员。1947年当选为南京国民政府立法委员。1949年1月,因不满时政愤然辞职。新中国成立后,任民革陕西省委员会委员、政协委员、汉中市政协副主席和汉中市人民代表。1961年病逝。
江隆基(1905~1966) 又名泮庵,字盘安。西乡县丰东白杨沟人。1925年考入北京大学。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东渡日本留学;1931年留学德国。曾任旅欧华侨反帝同盟书记。联合日本、朝鲜、印度等国的留学生,成立“东亚革命分子联合会”,出版刊物《东亚革命》。1936年回国,以西安绥靖公署政治处上校秘书的身份参加“西安事变”,并代表旅欧华侨,在群众大会上痛斥蒋介石卖国投降政策。1938年春,任山西临汾民族革命大学教授。冬,带领400多名学生西渡黄河到延安,先后任陕北公学副教务长及陕北公学关中分校教务长。1939年任华北联合大学教务长。1945~1949年,先后任延安大学校长和陕甘宁边区政府教育厅副厅长,制订了《边区战时教育方案》。1949年5月,西安解放后,江隆基任西北军政委员会教育部长,着手改造旧教育,建设新教育。1952年10月,调任北京大学党委书记兼副校长,与校长马寅初全面贯彻党对知识分子的政策,使北大走上了繁荣兴盛的新阶段。1958年,驳斥了陈伯达“把北大办成共产主义大学”的意见,不同意批判马寅初《新人口论》,因而遭人嫉恨。1959年1月,被调任兰州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江隆基对兰大进行了全面的整顿,把教学和科研作为工作重点,使原子核物理、细胞生物等四个学科成为全国闻名的专业,江隆基在兰大的工作实践和有关教育的论述,为办好社会主义大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1966年6月25日,江隆基遭“四人帮”迫害致死,时年61岁。1978年4月,由中共甘肃省委主持,为江隆基彻底平反昭雪。1986年9月,兰州大学在校园为他塑像,并设立“江隆基教育基金”,充分肯定了他在兰大工作期间的成绩。
沙兆豫(1912~1977) 又名吴寄寒,吴江,汉中市塔儿巷人,回族。在汉中联中上学时,研读进步书刊,参加“新文学研究会”,组织“青年励进社”,发行周刊,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1935年,加入新社会主义联盟组织。不久,加入共产党。他团结同学推翻压制学生运动的学生会,成立了新学生会,被选为秘书长。与进步学生一道宣传抗日。并受中共指示,与其他同志成立了“中外新闻社”,发行报道中国抗日战争和学生运动的新闻和图片。1935年12月,沙兆豫参加了“一二•九”学生运动,并受天津学联委派,参加天津学生代表团到南京向国民政府请愿,要求抗日救国。1937年初,沙兆豫以北平《晨报》特派记者身份,赴西安采访“西安事变”情况,并受到中共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的接见。周恩来指示他返回天津,以中外新闻社为基础,正式成立由中共领导的通讯社。4月下旬,遭土匪袭击,身负重伤。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沙兆豫根据周恩来指示,9月在太原创办了由中共中央和上海救国会合营的“全民通讯社”。沙兆豫曾保举思想进步人士在汉中市中山街女子小学任校长,又聘任一批进步青年教师任教,在女小建立了支部,开展抗日救亡活动。中山街女小成为汉中地下党的活动中心。1946年后,沙兆豫曾先后担任《新华日报》编辑主任、《晋绥日报》编委秘书、新华总社《参考消息报》主编。新中国成立以后,沙兆豫任《光明日报》编辑主任、上海市新闻处新闻发布室主任。1950年10月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办公室副主任、教育处副处长、处长。1961年4月任高等学校文科教材编审工作办公室主任,制订全国文科7类、14个专业的教学方案,273件教材的编选计划。“文化大革命”期间,沙兆豫遭受迫害,于1977年7月逝世。
方济众(1923~1987) 笔名雪龙,今勉县方家坝乡人。1946年师从国画家赵望云。1950年起,先后在西北文化部、《西北画报》社、西北美术工作者协会、中国美术协会西安分会、汉中地区艺术馆、中国美术协会陕西分会、陕西国画院工作。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陕西省文联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陕西分会副主席、陕西省国画院院长等职。1961年,他担任水墨动画片《牧笛》背景设计,获1979年度丹麦国际电影节金质奖。1980年,担任上海美术影片厂《鹿铃》的背景设计,获1983年苏联第十三届莫斯科特别电影节特别美术奖、国家文化部优秀美术片奖及“金鸡奖”、最佳美术奖。1982年,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有《方济众画集》。1984年,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方济众画辑》;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其《山石树木技法》。1985年菲律宾中国艺术中心收藏了他的作品《瀚海轻舟》。1982年和1984年,他先后率陕西省书法代表团、陕西省国画院代表团出访日本,并进行书法、绘画展。1987年7月18日病故。
余洪远(1907~1991) 西乡县高川乡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家乡从事党的秘密工作。同年冬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红四方面军第十师政治部宣传员。1933年2月至1934年3月任中共川陕省省委委员、组织部部长。1933年3月至6月任中共巴中县委书记。同年11月至1935年3月任巴中道苏维埃政府主席。1934年1月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执行委员。同年12月至1935年7月任川陕省苏维埃政府执行委员、副主席、政治保卫局局长。参加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反“围剿”和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35年5月随红四方面军长征,是后方纵队负责人。7月至10月任川康省人民革命政府副主席。10月奉命南下川康边。同月任中共大金省委宣传部部长。同年12月至1936年1月任中共金川省委委员、宣传部部长。抗日战争初期,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后中共陕西省委派余洪远为中共陕南特委(后改称汉中地委)书记,领导抗日救亡工作和党组织的整顿与发展。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逐步恢复了汉中党组织的活动,同时转送了一批青年和年轻党员到延安和泾阳县安吴堡青训班学习、训练。1938年11月,余洪远被调任陕西省委组织部干部科长,直接抓干部的培训、教育和管理工作。1940年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解放战争时期,余洪远任旅政治委员、军政治部主任等职,参加了豫北、豫西、淮海、渡江、进军西南和四川剿匪等战役和战斗。新中国成立后,余先后任川南军区、西南军区炮兵副政委和沈阳军区炮兵政委、成都军区副政委职务。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曾任四川省第五届政协副主席,第三、第四、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1991年10月5日因病在南京逝世。2002年10月5日,西乡县人民政府在北山公墓为余洪远将军的骨灰举行了安放仪式,并立塑像。
张养吾(1905~1995) 陕西西乡县沙河镇三河村人。1936年毕业于北平民国大学教育系。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陕甘宁边区教育厅秘书主任、西安市教育局局长、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司令部秘书主任。建国后,历任西北军政委员会办公厅主任,西北民族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中央民委文教司司长,中央民族经济研究会第一届会长,中国教育会少数民族教育研究会、中国民族理论研究会理事长。是中共八大代表。长期致力于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工作。编有陕甘宁边区高级小学《算术》教材,参加校点《柳宗元集》等。
符先辉(1918~1998) 镇巴县简池坝人。1932年11月参加工农红军,年仅14岁。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团龄即算党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符先辉先后参加了建立川陕苏区和反“围剿”斗争。1935年被选送入红军大学学习,并随红四方面军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时期,符先辉历任一百二十九师教导团队长,山西青年抗敌决死一纵队游击一支队队长、游击二团营长兼教导队队长,太岳军区五十七团营长、副团长、七十二团团长等职。1937年12月他受党的委派到决死队开展工作,率部与日寇作战。先后参加了粉碎日寇进攻晋东南的九路围攻、百团大战、上党战役。解放战争时期,符先辉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纵队十二旅副旅长兼参谋长、湖北两郧军分区司令员。先后率部参加了豫北战役、浮冀汾地区战役、临汾战役、白晋线战役、灵霍介战役、吕梁战役、晋南战役。1947年随陈谢大军渡过黄河,挺进豫西、鄂陕,创建根据地。后又参加了宛西战役、陕南战役。1952年2月符先辉到朝鲜战场见习对美作战的战略战术。1952年8月入解放军南京军事学院高级系学习,1954年8月毕业。1955年2月又奉命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二十一军副军长,为朝鲜的和平建设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回国后,符先辉于1959年率部参加了青海、西藏平叛,为边疆的安定和祖国统一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1960年至1969年,符先辉先后任北京军区工程兵主任、65军军长。为国防工程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受到周恩来总理的嘉勉。1969年2月符先辉任第二炮兵副司令员,主管作战、工程和后勤建设。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8年1月7日因病在北京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