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陵历史人物故事   汉文帝的故事     

汉文帝的故事

汉王刘邦三年(前204)派韩信、灌婴和曹参与攻打叛汉联楚(项羽)的魏王豹。韩信等率领大军一直到黄河西岸的临晋津(在今陕西朝邑镇,也叫临晋关、蒲津关),他看见对岸魏兵把守很严,便侦察上游夏阳(在今陕西韩城县南),这里守兵不多,是个弱点。即派灌婴为疑兵,欲渡临晋津。他们用木罂缶(即以木押<柙>)缚罂缶渡河)很快地把大军渡过夏阳,直攻魏都平阳(今山西临汾县南),而灌婴率兵打败临晋津守兵,也冲向平阳,两路夹攻,逼得魏王豹只好投降。韩信派人把魏王豹连他的家属一起送到荥阳,让汉王去发落。汉王叫士兵把魏王豹和他的家眷一齐押上来,吓得魏王豹趴在地下磕头求饶。汉王瞧他家眷里有个梦想不到的美人,不由得使出了好心眼来,他就让魏王豹去做个老百姓,但是他的家眷一概没收为奴隶。那美人名叫薄姬,被送到长安皇宫织室做工,魏王豹死后,汉王刘邦到织室见薄姬,把她纳入后宫。汉王五年(前202),生下了男孩,取名叫刘恒,即是后来的汉文帝。
    汉文帝的母亲薄姬,其父是吴县(今江苏吴县)人,与战国时魏王宗室女魏媪私通,生薄姬,薄姬父亲早死。到天下诸侯反秦,魏豹立为王,魏媪把薄姬送入魏后宫。有个妇人叫许负(即妇)会相面,她相薄姬将来要生天子皇帝。这个时候,项羽正与汉王刘邦在荥阳地区相持不下,互相对敌,天下大势未有所定,不知鹿死谁手,而魏王豹初与汉联和,共同攻打项羽。及听许负相薄姬的话,暗自欢喜,自谓自己当得天下,因背叛汉王而中立,反与楚霸王项羽联和,才得到汉王应有的惩罚。
    封建帝王虽然大多都是暴虐无道、残害百姓的罪魁祸首。而汉文帝却是一位对人民既有恩德又有仁政的皇帝。他在即位之初,除对拥立他继承皇帝的一些重要大臣封爵、赐赏黄金以外,首先大赦天下,接着召集大臣商议,对西汉所实施的残暴法律,决心主张修改,这是一件大事。他说:“治理天下不能没有法令。如果法令公正,才能禁止横暴,鼓励善良的人循规守法。今天一个人犯了法,经执法者已论定了罪,是很对的。为什么要逮捕他无罪的父母、妻子、亲属等,一同办罪?我不相信这种法令是公正的、合理的。同时这是秦朝的残酷法律遗传下来的,请大家商议个改变的办法。”一班掌管法令的大臣还坚持旧法,不愿改正说:“老百姓自己不能管理自己,所以得用法令去管束他们。一个人犯法,把他的父母、妻子也都逮捕来办罪,连坐,所以累其心。使得其他全家才能重视法令,互相监督,不敢轻易犯法,从古以来就是这样,不能改变,改了怕管不住百姓。”
    汉文帝说:“我认为法令公正,百姓才能忠诚,惩罚恰当,百姓自会服从。官吏领导百姓,要像父母照顾孩儿一样。做了官吏既然不能领导好百姓,还拿不合理的法令去定他们的罪,这不是倒害了他们吗?那就难怪有人不顾法令胡作妄为,我看这样的法令是禁止不住犯法的人。到底改了好还是不改好,请你们再仔细商议。”
    大臣们要想再反对,也说不出很妥善的办法和道理,就说:“这是皇上的恩典,我们也不会想得这么周到。这种法令还是趁早改了好。”从这时起全家连坐法,在文帝时期废除了。
    文帝元年(前179)十月,大臣向汉文帝建议,立皇子刘启为太子后,又请求立太子母亲窦氏为皇后。汉文帝是个孝子,不敢自己做主,就向薄太后请示,而薄太后向来看重窦氏。窦氏不但对太后孝顺,对文帝恭敬,对儿女教育有方,对左右伺候她的人谦虚、热心,也像薄太后一样,从来没忘过自己的贫寒出身,在宫里经常喜欢亲自操劳,衣着朴素,真是一个又勤又俭的妇女,薄太后一心主张立她为皇后。窦皇后经常想起自己的苦楚,并且由于要被立为皇后的缘故,请汉文帝关爱贫困的人。于是在朝廷政治局势大致稳定之际,即下诏书,开始救济天下各地穷困的鳏(死了妻子的老人)、寡(寡妇)、孤(孤儿)及给年在八十以上的老人、九岁以下的孤儿以布帛、米、肉。规定八十岁以上的每人每月给米一石、肉二十斤、酒五斗,九十岁以上的每人每月还增加给布帛(丝织物)两匹、丝棉三斤,还规定各地的长官必须按时去慰问年老的人。
    原来窦皇后是赵国(今河北邯郸市)清河(今河北清河县东)观津(今河北省武邑县东南)人,出身贫寒,很早死了父母,家里连自己就是三个孤儿。哥哥长君太年轻,不能管理家务,兄弟广国才三四岁。三个没有爹娘的穷孩子,实在没法活下去,碰巧吕太后时,皇宫里挑选使唤的宫女,窦氏为了要得到一点安家费,去应选。也就这样跟两个兄弟分别了。
    她到了宫里,被分派去伺候吕后,以后吕后觉得宫女太多,把她们分配给诸侯王,每个王分给五个宫女。窦氏得知这个消息,就去请求主管的内侍把她分配到老家赵国去。她想如果到了赵国,也许能够见到她哥哥和弟弟。主管的内侍答应了,可是后来忘了。她就被吕后分配到代国,以后做了代王刘恒的妃子。
    代王刘恒已经有夫人(诸侯王的夫人等于皇帝的皇后),已生了四个儿子。窦氏自叹薄命,只好安分守己地伺候着夫人。夫人、薄太后和代王见她虚心、稳重,都挺喜欢她。她生了一个女儿,就是长公主嫖,两个儿子,就是(景帝)刘启和刘武。正因为自己有了儿女,她更加小心地伺候夫人,还嘱咐儿女千万要尊敬夫人,对四个哥哥的话,要恭敬地听从。谁知人世间事有不虞中之幸运,代王刘恒的夫人病死,就把窦氏当作夫人看待。到代王做了皇帝,那位夫人所生的四个儿子也相继病死。代王的母亲薄太后因此格外看重窦氏,疼爱她的儿女。
    这时朝廷大臣们立窦氏长子刘启为皇太子,又立窦氏为皇后。此时没有爹娘的三个孤儿中之一,已经一步登天,富贵至极。而薄太后还叫汉文帝想办法寻找窦皇后的哥哥和弟弟。汉文帝下了一道命令,各地长官速即到处寻找窦长君和窦广国。大约窦长君也随时随地打听妹妹的下落,所以很快就见到窦皇后。兄妹俩又是伤心又是高兴。长君一提起兄弟广国就哭了。他说:“小弟弟早就被人骗走了,一直没有消息,是死是活也不知道。”窦皇后想到小兄弟命苦,哭哭啼啼,连饭都吃不下去。
    窦皇后日夜正在想念着小弟广国时,内侍送来一封信,原来广国已经到长安来认亲。信里还提到他跟姐姐去采桑,从桑树上摔下来这件事作为凭证。广国五岁时给人拐骗卖了,前前后后转卖给十几家主人,最后卖给宜阳(今河南宜阳县西五里)一个大财主。那时候他已十六七岁,主要派他跟着一百多个奴仆到山里去烧木炭,晚上就睡在帐篷里过夜。有一天大家正睡得香的时候,忽然山崖坍了,一百多个烧炭的奴仆差不多都给压死。广国有造化,没死。时隔不久,主人搬迁到长安,广国就跟着来了。正遇上汉文帝新立皇后,还听说皇后姓窦,是清河观津人,广国就大胆地冒着危险去认亲。
    窦皇后把信给汉文帝一看,汉文帝就派人去领广国进宫。姐弟俩见了面,双目盯着,谁也不认识谁。窦皇后盘问他,说:“你跟你姐姐在哪儿分别的?分别的情形又是怎么样的?”广国说:“我姐姐离开我时,我跟哥哥送她到驿舍里,姐姐看我人小,挺可怜的,舍不得把我丢下。她向驿舍里的人要了一盆淘米水,一面哭着一面替我洗头。洗了头,又要了一碗饭给我吃。我们就这样分别了。”
    窦皇后听后,再也忍不住,拉着兄弟的手,抽抽噎噎直哭,汉文帝在旁边也流着同情的眼泪。他赐给窦长君和窦广国很多田地和房屋,让他们住在长安。大将军周勃、灌婴等考虑说:“此两人出身微贱,恐往后日久,外戚居朝廷专权,又复仿效吕氏,所有将相大臣将受其害。现在不可不为选择年长而有品德和节操的师傅,预先辅助教导。”因而窦氏兄弟虽封侯,为退让君子,从来不敢以宝贵骄傲人。
    汉文帝即位以来,就反对残酷的刑罚和铺张浪费的习气。他要知道人民犯法的情况和朝廷钱粮收支的多少。他一面命令各地长官必须很慎重地审问案子,一面吩咐皇宫里上下人等都要节衣缩食,不许浪费。
    有一天,大臣们上朝,他问右丞相(古以右为上,即正丞相)周勃说:“全国关在监狱里面的囚犯一年当中有多少?”周勃低着头回答说:“不知道。”又问:“一年当中收进的和支出的钱粮各有多少?”周勃又说:“不知道。”他心里焦急得头上直冒汗。
    汉文帝回头又问左丞相(即副丞相)陈平,陈平比周勃机灵得多,脑筋反应快。他说:“这些事都有主管的人,皇上要知道监狱的情况,可以问廷尉;要知道钱粮的收支,可以问治粟内史。”
    汉文帝说:“既然一切事情都有主管的人,那么,你们管的是什么呢?”陈平的嘴是最能说会道的。他说:“丞相主要的职司是:上,帮助天子调理阴阳,顺从四时;下,适应万物;外,镇抚四方;内,爱护百姓,使文武百官各守职责。”汉文帝听了这些不着边际的话,不好意思再追问下去,就半信半疑说:“哦,原来如此。”
    周勃感觉到自己才能不如陈平,就交还相印,告老回乡。汉文帝趁着这个机会废除左右丞相的制度,让陈平一个人做丞相。
    汉文帝在一年里面就把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条,老百姓也都安居乐业。当时南方的边疆还不受汉朝约束。南越王赵佗是汉高祖十一年(前196)曾派陆贾为使者去封的,那时还把陆贾留住了几个月,很痛快地饮酒、谈心,他已经承认是汉朝的臣下,一向镇守南方,跟中原也有些来往。原来南越王虽然是汉朝封的,只是个外臣,不受汉朝廷统治,因此向来不作为中原诸侯看待。在吕后临朝的第四年(前191),汉朝官吏请吕太后下令,禁止把铁器卖给南越。吕太后同意后,还在长沙通往南越的地界上设立关口,严格检查禁运货物。
    南越人不但买不到中原的铁器,连所需要的其他东西也都买不到,生活上受到很大影响,他们纷纷地向南越王报告。赵佗愤怒地说:“高帝立我为王,互相交易货物。今天吕后听了奸臣的话,把我们南越当作野蛮人看待。断绝来往,禁运货物,这准是长沙王的诡计。他想依靠朝廷势力,兼并南越,扩大地盘,自己为王,我不能待在这里等着挨打。”
    赵佗就自立为南越武帝。在公元前190年,发兵打到长沙边界,侵夺了几个县城。长沙王吴回(吴芮的孙子,吴臣的儿子)向吕太后报告,要求朝廷派兵将支援长沙。吕太后就在第二年(前189)拜隆虑侯周灶为将军去攻打南越。中原大军正赶上三伏天气,又热又湿,北方士兵中暑死去不少。南越兵又守着各路山口,费了一年多工夫,还未能越过阳山岭(阳山,在广东省连县东南),又过了几个月吕太后死了,就干脆退兵。
    中原兵一退,赵佗更加威风,他把兵驻扎在长沙边界上威胁中原,并用武力、财物把闽越(今福建省,后为越人所居,故乐闽越)收为属国。赵佗统治了这一大片土地,就仿照汉朝的仪式,做了南越的皇帝。出外坐着金黄色的车马(用黄色缎子装饰的车马),左边飘着一面大纛旗(古书称作黄屋左纛)。就这样跟汉朝对抗起来。
    汉文帝即位,知道赵佗是真定(今河北省正定县,位于滹沱河北岸)人,知道其祖先坟墓所在地,就派人先去修理那些坟墓,还设立专门管理坟地的机构,一年四季按照规矩举行祭祀的仪式。又给赵佗的叔伯兄封了官。汉文帝听说陆贾在汉高祖时,曾去南越,见过赵佗,跟他还成为朋友。他就派陆贾为使臣,拿着一封信,带了礼物,再一次到南越去。
    南越王赵佗接待了陆贾,拆开汉文帝的信,上面写着:
    皇帝诚心地问候南越王。我是高皇帝偏房之子,一向奉命在代地防守边疆,因为地区遥远,见识不广,天资愚钝,没有跟你通过信。高皇帝抛下了群臣,接着孝惠皇帝也去世,高皇后临朝,她身体有病,长期不见好转,以致脾气急躁,措施上不免有差错的地方。吕氏一族,做出违法乱纪的事,幸赖祖宗威灵及大臣们的努力,把他们都惩办了。我因为列王、诸侯和官吏不让我推辞,只得即位。今天我做了皇帝,听说你曾经有信给将军隆虑侯,要求寻找你的亲兄弟,并且要求把长沙的两个将军(进攻南越的)免职。按照你的意思我把将军博阳侯免了职,派人去真定慰问令兄弟,还修理你先人的坟墓。前一个时期听说你派兵攻打边界,进行抢掠。那时苦害了长沙百姓,南郡(郡治在今湖北江陵县东南)的百姓受灾尤甚,而你的国里难道能独得到好处吗?如果一定要多杀士兵,伤害将官,害得人家的妻子变成寡妇,孩子变成孤儿,父母变成孤老,那么你得到的利益只有一种,失去的倒有十种,这样残酷的事,我却不愿意做的。我也曾经和边界上的官员商量,想把长沙和南越交叉处的界畔调整一下,但是他们都说:“这是高皇帝划分给长沙的土地。”我不能做主把它改变。得你的土地,中国也大不了;得你的财物,中国也富不了。因此,服岭(大庾岭)以南,由你治理。可是你自称为皇帝,两个皇帝并立,没有使者互相来往,定然要起争端,争而不让,有仁德的人是不肯作的,我愿跟你都去掉以往的不和,从今以后,仍旧互通使者。所以派陆贾前来表达我的心愿,希望您也能同意,不可再来侵犯。兹送上上等棉(丝棉)衣五十件,中等棉衣三十件,下等棉衣二十件(上、中、下三等是棉多少厚薄之差,非好与不好之意)。祝你听听音乐消遣消遣、慰问慰问邻国(指东越和瓯骆等地区)。
    赵佗看了这封信,对陆贾说:“皇上真是个忠厚长者,他这样又虚心又诚恳地对待我,我要是再跟他对抗,也太说不过去。”陆贾翘着大拇指说:“大王真了不起,很贤明,能顾全大局,这是咱们中国的造化。”赵佗听了陆贾夸奖他,更加高兴。
    赵佗本来性格好强,自高自大,他看到汉文帝既虚心又诚恳,他也在致回信中很虚心的自称为“野蛮人”。回信说:
    野蛮人的头儿老夫赵佗,死罪再拜,上书皇帝陛下,老夫原来是越地的一个小官。承蒙高皇帝赐印,封为南越王,做了外臣,按时进贡尽职。孝惠皇帝即位,在道义上对老夫赏赐甚厚。高后临朝,亲近小人,听信坏话,把我当作蛮夷看待。她下令说:“不要把金、铁(即铜和铁)、田器(即农具)、马、牛、羊给蛮夷的南越人。就是卖给的马、牛、羊,只给公的,不给母的。”老夫住在偏僻地区,几年来马、牛、羊都老了。我怕连祭祀的牲口都没有,犯了不敬鬼神之罪。为此事,曾使内史藩、中尉高、御史平三次上书,承认过错,三个使者皆被扣不放。又听说老夫父母的坟墓已毁坏,兄弟宗族全定罪杀了。我手下的官吏议论说:“现在大王在汉朝内部没有地位,在外边又不出名。”所以我改名号为皇帝,这是自己国内的称号,不敢跟谁争天下。高皇后听了大怒,削去南越的国籍,断绝来往。老夫疑心是长沙王给我说坏话,所以发兵去攻打边界。再说南方土地又低又湿,蛮夷当中西有西瓯(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倒有一半是瘦弱的,他们的头儿称为王;东边有闽越(今福建地,因有越人居住,故称闽越),共有数千人,头儿也称为王;西北边长沙地区,那边人有一半是蛮夷,他们的头儿也称为王。这些小地区,人口又少,都称了王。所以老夫也狂妄地称为皇帝,是开开心而已。老夫亲身平定之地有百余处,东西南北数千万里,穿着铠甲的士兵有一百多万。然而,我为什么情愿侍奉汉朝为臣呢?是不敢违背祖先之故。老夫居处南越已四十九年,今天已抱上孙子。但是早晚总觉不舒坦,吃饭无味,眼不愿看华丽的颜色,耳不听钟鼓之音(钟鼓之音,即音乐),其原因是不能够服事汉朝,现在,蒙皇上可怜我,恢复昔日的称号,通使往来,老夫就是死了,也不怕骨头腐烂。现上改号,不敢再称帝。现在趁着使者之便,敬献白璧一双,翠鸟一千只,犀牛角十支,紫贝(紫色的贝壳,古人曾作为最名贵的货币)五百个,桂蠹(桂树上寄生的蛆虫,食桂,故味辛,有手指头那么大,作为蜜渍的香料用,是极名贵的调味品)一瓶,活的翠鸟四十对,孔雀两对,冒着死罪,再拜上书给皇帝陛下。
    汉文帝选派陆贾为使者,用了一封很虚心而诚恳的书信,感动了南越王赵佗,愿去掉皇帝称号,仍然恢复了汉高祖时代,称臣侍奉汉朝,进贡尽职,并受汉朝廷的约束。这是汉文帝不用兵就把南越收服过来,也是他主张以文教治理天下最突出的一件大事。因为战争是残酷的、毁灭性的,要付出不可估计的代价。他使天下人民避免了一场残酷的战争灾害。
    在刑罚问题上(参阅《缇萦救父》),汉文帝时,还沿用着一条法令,叫做“诽谤妖言法”。所谓“诽谤”,就是诬蔑朝廷或对皇帝批评的意思。“妖言”是指有意造谣,扰乱人心的意思。“法”,就是法令。犯有“诽谤妖言法”的人就得判处死刑,严重的还要灭门。汉文帝已经废除“全家连坐法”,现在又下诏书废除“诽谤妖言法”。他说“用诽谤妖言法”来定罪,谁还敢说话呢?朝廷大臣不敢直爽地说话,做皇帝的有过失,怎么能听到批评?远地的人更不能劝告皇帝,这种法令应当立刻废除。如果有人咒骂皇帝或官吏,就认为大逆不道,说话一不小心,又说他们有意诽谤,简直是封了人民的嘴,我极不同意这种办法。从此以后,有犯所谓诽谤妖言的,一概无罪;不管老百姓说什么话,官吏不准干涉。
    这样一来,上奏章的和规劝皇帝的人就多了。汉文帝二年(前178)贾谊上书,请汉文帝提倡生产,厉行节约。汉文帝完全同意,并亲自领导大臣下地,作了耕种的榜样。还下诏说:“粮食是根本,人民靠它生活,如果人民不勤劳耕种,就不能过生活,所以我亲自率领人民着重耕种。今年农民格外勤劳,准予免去天下农民今年田租一半。”
    原来汉高祖规定田租是十五税一。汉文帝十二年(前168)规定只收半租,就是三十税一,也就是收三十成里的一成,这的确是最轻的租税。到十三年(前167)以后完全废除了田租。十几年来(即至汉文帝死),国内基本上是太平的。
    在汉文帝时代,跟匈奴没发生大的战争。南越王赵佗曾经进攻长沙,汉文帝开诚布公地跟他和好,避免了战争。吴王刘濞假装害病不来朝,准备谋反,大臣都主张去征伐。汉文帝把这种谋反的隐患,说成是因为他老了,行走不便,就赐给几杖(几,疲乏时,可以靠着打盹;杖,好拐杖),准他免礼,不必上朝,又暂时避免了一场战争。对郎中令张武等受赂金、钱事,不但不逮捕定罪,反而更加赏赐,以愧其心。
    国家没有战争,就有积蓄,再加上汉文帝一生节俭,不肯轻易动用国库,国家就更加富足。有一次,有人建议造一个露台。汉文帝召工匠计算需要花一百金(汉朝以黄金一斤为一金)。他说:“要这么多的钱吗?十户中等人家的财产也不过一百金,我住在先帝的宫里,觉得有些害羞,何必再造露台呢?”
    为了给天下做个俭朴的榜样,他自己穿的衣服是用黑色的厚帛做的。他最宠爱的慎夫人所穿的衣服也很朴素,衣服下摆短,不拖到地上,宫女们的俭朴就更不用说。宫里的帐幕、帷子全不刺绣,也没有绘花边,以示淳朴。
    又为给天下做个勤劳的榜样,汉文帝制定男耕女织的仪式。在春耕时候,亲自率领臣下耕种一块土地,生产一些供祭祀用的粮食;皇后亲自率领宫女采桑、养蚕、生产蚕丝,作为祭服(祭祀穿的衣服)的材料。
    汉文帝后七年(前157)害了重病。临死时在遗诏中嘱咐,除夫人以外,所有后宫美人、良人、七子、八子、长使、少使等各级的宫女,皆令其归家,主要为的是不断灭人伦。对建筑霸陵,要全用瓦器,不能使用金、银、铜、锡做装饰,以示俭省,依山修陵,不起大坟冢,免得劳累百姓。
    汉文帝二十三岁即位,做了二十三年皇帝,享年四十六岁。在他做皇帝的时候,宫殿、花园不增加,车马、衣着很节俭;废除连坐法和肉刑;田租减低,甚至完全免去。当然,免去田租,得到好处的主要是地方,可是那时候,地方不交付田租,对农民的剥削也减轻了一点。这对发展生产也有好处,因此二十多年来,老百姓得到了休养。汉文帝可以说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位开明君主,他死后,大臣们尊他为孝文皇帝。
    (王志杰 采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