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泰智败高欢        

宇文泰智败高欢

  西魏大统三年(537),西魏丞相宇文泰在潼关击败东魏军之后,八月率军东进,占据东魏弘农(今河南陕县、灵宝一带)。附近的宜阳、邵郡等东魏政权的官员,都来归降西魏。当地那些原先归附东魏的地方豪杰势力,也纷纷依附宇文泰。时值关中遭灾,粮食缺乏,宇文泰就驻军弘农,休养士卒。

  高欢见宇文泰抢占了弘农,立即发兵争夺。九月,他亲自率军二十万,出壶口(今山西长治市东南),趋蒲阪(今山西永济县西),准备从后土祠(今山西万荣县西南庙前村)渡黄河。同时派大将高敖曹率三万人,扑向关中。宇文泰的兵力不足一万,处于明显劣势。他得知高欢军将要渡过黄河西进,就立即率军退入关中。高欢遂趋军渡过黄河,威胁华州(后改为同州,治所在今大荔县)。华州刺史王罴布置兵马,严加防备。高欢见难以攻取,就引军驻扎许原(今陕西大荔境)西部。宇文泰率军驻守渭南,向分布在各州的军队发出军令,命他们前来参战。随即,不等各州军队到达,他就召集在渭南的将领们开会,商讨对敌之策。宇文泰说:“高欢翻山渡河,远远地赶到这里,是天灭亡他的时候。我打算和他决战,大家看怎么样?”众位将领都说敌强我弱,我们不能迎击他。让高欢军再向西进发,我们再看他的情况。宇文泰说:“要是让高欢率军西进到咸阳,关中人心就会浮动,社会就会骚乱。现在借他刚到,立足未稳,就可以打击他。”

  于是,宇文泰令军士在渭河架上浮桥,又令军士只带三天的口粮,轻装过了渭河。军中大量辎重,则从渭南沿着渭河向西运送,屯放在比较安全之处。十月初一,宇文泰率军到了沙苑(在今大荔县南部),与高欢的军队相距六十余里。高欢得知西魏军到来的消息,便率领大军前来迎战。初二日,哨兵向宇文泰报告,说高欢军快到跟前了。宇文泰立即召集众将,商议对策。李弼说,对方兵多,我们兵少,不能在平坦的地势上列阵对付他们。在这里以东十里的地方,有个渭河弯曲地带。我们应该把军队开到那里,与他们决战。

  宇文泰采纳了这个建议,下令军队开赴渭河弯处,面向东方,摆开背水而战的阵势。李弼军为右翼,赵贵军为左翼。令将士们都要把身体和刀矛隐藏在芦苇之中,听到鼓声再奋起厮杀。过了正午,到太阳偏西的时候,高欢率军赶到这里,宇文泰只用少量兵力诱敌深入。高欢见对方兵少,心中轻敌,穷追不舍,要一举歼灭他们。待高欢军进入伏击圈之后,宇文泰亲自击鼓,士卒们冲出芦苇,拼力砍杀。东魏军毫无精神准备,猝不及防,手忙脚乱。而西魏的于谨等六员战将一起率军冲杀,配合宇文泰所率的主力部队作战。李弼等将领也率领骑兵冲杀过去,横冲直闯。高欢军被截为两段,互相不能照应,完全乱了阵势,失去招架之力,被西魏军彻底击溃;被杀6000,临阵投降者20000余人。两军直战至晚间,高欢乘着夜色,率领残兵败将向东逃跑。西魏军穷追不舍,追到黄河边上,大加砍杀,又杀死、俘虏了很多。前后共俘虏东魏军八万。宇文泰把俘虏留下两万,改编为自己的军队,其余的全部遣散。

  战后,宇文泰率军士押运着缴获的大量战利品及一部分俘虏,到长安向朝廷进献。西魏文帝将宇文泰晋升为柱国大将军,将他的采邑增加到5000户。对其他有功将领,也都进行了封赏。随即,宇文泰返回他的军营所在地华州。这时,远处受命参战的各州军队,才聚集到了华州,可是战争已经结束了。为了纪念这次战功,宇文泰让参加过战斗的将士,每人在沙苑战地植树一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