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历史事件   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

唐玄宗天宝末年,身兼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伙同部将史思明发动的一场武装叛乱。开元天宝之际,由于唐玄宗重用奸佞李林甫、杨国忠,政治昏庸、吏治败坏,大土地所有制日益发展,均田制逐渐破坏,军事制度也由募兵代替了府兵。为了炫耀武力,大开边功,从唐睿宗开始,到开元末年,边境上先后设立了十个节度使。到天宝时期,这些节度使集军政财权于一身,成为地方上最高的军政长官,改变了唐朝初年内重外轻的局面,加剧了唐中央和地方藩镇的矛盾。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十月,蓄谋已久的野心家安禄山,经过长期准备和密谋策划,悍然由范阳(即今北京附近)举兵南下,很快即占领了东都洛阳,称大燕皇帝,改元圣武。第二年元月,又派兵进攻潼关。在唐玄宗的错误指挥下,唐潼关守将哥舒翰兵败投降,安禄山率叛乱军队西入关中。唐玄宗仓皇逃离长安,行至马嵬驿时,随行禁军杀死了杨国忠和杨贵妃兄妹等人,太子李亨北走灵武,唐玄宗率随从向蜀地进发。安禄山进入长安后,一方面搜捕唐朝官吏,大加杀戮,一方面纵兵抢掠,民间骚然。自己则日夜纵酒,以声色自娱。公元757年二月,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与宠臣严庄合谋,杀死禄山,内部矛盾日益激化。当年九月,在灵武即皇帝位的肃宗李亨命大将郭子仪、李光弼等率朔方、河东兵马及边防部队,偕回纥兵马收复长安。安庆绪逃奔邺城。直到唐代宗广德元年(公元763年),安庆绪、史思明及其子史朝义等相继兵败被杀,长达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始告平息。从此,唐王朝由盛转衰,出现了藩镇割据的混乱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