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事变和平解决,蒋介石被送回南京(1936年12月17日~12月25日)        

四、事变和平解决,蒋介石被送回南京(1936年12月17日~12月25日)

17日晨,张学良致电毛泽东:“现此间诸事顺利,一切恩来兄到后详谈。再国际对西安‘一二·一二’革命有何批评,乞告。”
    △中共代表团周恩来一行,赶至延安飞机场,乘张学良派来的专机飞赴西安。周登机后,向专程来迎的刘鼎了解西安情况,周听取刘的汇报后指出:这次军事的突然行动,没有打垮蒋介石的武装力量,蒋被捉既不同于十月革命以后被擒的尼古拉,也不同于滑铁卢之役被捉的拿破仑。可能会出现更大的困难。共产党要多做工作,不使事变酿成更大的内战,而要推动抗日,推进革命形势的发展。飞机下午5时许抵达西安(几天后,博古、叶剑英也赶到西安)。
    △晚,周恩来在金家巷一号张学良公馆和张学良进行了会谈。双方商定:东北军、十七路军集中于西安~潼关一线,红军南下延安、庆阳一带接防;红军加入东北军、十七路军成立的抗日联军临时西北军事委员会。双方商定同宋子文谈判的五项条件:(一)停止内战,中央军全部开出潼关;(二)下令全国援绥抗日;(三)宋子文负责成立南京过渡政府肃清一切亲日派;(四)成立抗日联军;(五)释放政治犯,实现民主,武装群众,开救国会议。周还表明中共的态度,保证蒋的安全,但要声明如果南京挑起内战,则蒋的安全无保障。会谈后周立即将会谈情况电告中共中央。
    △毛泽东电张学良通报情况及集中力量抵抗南京军队。
    △中共中央军委电红军各部,作战略部署。
    △周恩来指示罗瑞卿、王炳南,准备次日与杨会谈。
    △张、杨致电南京政府:“即日誓师北上援绥。”
    △张学良电蒋梦麟:“(衔略)惠电敬悉。介公系国家安危,诚如尊论。良敢确保其安全。文曰不得已此举惟望介公一转念间使国家民族由此得救。果得介公俯顺舆情,立时积极抗日,则束身待罪,绝所甘心。凡人言行不顾,必致覆亡。公等听良之言,还乞察良之行。时至今日,国人皆应从民族生死存亡大处着眼……”
    △张学良复电阎锡山称:“(前略)……谨对公之四问题分述鄙见:第一、良等此举,系对事决非对人;对人则善后似不易,对事则善后亦非难。如介公实行积极抗日,则良待自仍竭诚拥护,即罪及良等,亦所甘受,介公如始终积极抗日,则对介公个人,仍当极力爱护,不成问题。第二、增加与减少抗战力量,良弟之愚,以为须从根本上着想,实有力量而不用,或用而不能发挥最大效能,均不能谓之增加,实不可以限量。良等此举,实在促成全国真正觉悟,全体动员,盖对日作战,必须军民并用,仅恃徒知盲从之军队,决不足以济事也。第三、良等此举,纯为抗日,绝无造成内乱之意;且尽其所能,避免内战,如中央不顾民意,肆行压迫,则是中央自造内乱;中央如不惜自造内乱,尚有对外作战之心,表示中央积极出师抗日,则良等谨必立时践言,担负最前线之任务。第四、是否演成国内残杀,须视大众之觉悟如何,如大众彻底觉悟,则必共趋对外,而残杀可免;否则即无国内残杀,亦岂有不亡国之理。据良等观察,我国军民觉悟,已达相当程度,如政府逆乎民意,压迫群情,必难存在。总之,国家存亡,已到最后关头,各方面须贯彻救国。若谬于没有准备,或一时妥协之见必至立国精神与实国两惧沦丧,万劫不复,故欲死里求生,似不得不采用较异寻常之办法。我公老成硕望,当此千钧一发,又知良等最深,良等激于爱国热忱,行动或涉卤莽,然此心无他,可质天日,还恳赐以更进一步之指教。现派李金洲晋谒,不尽之意,统嘱面陈,并乞赐予教诲为祷。”
    △抗日联军临时西北军委会通电全国。电云:“日人唆使匪伪,侵扰绥疆,虽前锋迭报佳音,而后援不容稍缓,学良等在西北组织抗日援绥军第一军团,委孙蔚如为军团长,马占山为抗日援绥骑兵集团军总指挥官,何宏远为第一军团炮兵指挥官,克日誓师北上,誓灭仇敌,光复失土。”
    △杜斌丞对记者发表谈话,并遴选大批视察委员分赴各地视察,以贯彻八项政治主张。
    △陕西省政府训令各县县长,详述“兵谏”经过。
    △十七路军交际处长申伯纯调任政治处长。十七路军原驻四川代表付剑目接任交际处长。
    △抗日联军临时西北军委会学生先锋队成立,本日开始招收新生。
    △省会公安局长赵寿山上午8时对部下训话,要求作好西安治安工作。
    △西安新闻界救国会成立。《西北文化日报》社社长宋绮云及陈翰伯、张兆麟、张从仁、曹奇伟等人当选为执行委员。
    △西安木泥业工人筹组救国会。
    △陕北旅省各界救国会成立,通电陕北驻军高桂滋、高双成立即表明态度,响应张、杨主张。
    △西安设立全国各地救亡代表招待处,负责招待来西安工作的各地救亡代表。
    △晋、陕旅西安同胞组织抗日救国同志会,推选景梅九、续范亭等12人为委员,即日开始工作。
    △西安公务员救国会召开筹备会。
    △西安外国语学会召开救国会。
    △上海学生数千人在上海北站召开大会,集议响应张、杨。国民党上海市长吴铁城调派大批警察镇压,打伤学生10余人,失踪多人。
    △何应钦电张学良:“……委座一日不归,众愤一日不平,其他问题更无商量余地。”‘……更有一事愿与兄谈,请速遣部,停止向西安集中,否则集中轰炸实未便制止也。”
    △何应钦通电就“讨逆军”总司令职,并任命刘峙、顾祝同为东、西两路集团军总司令。原电如次:“南京中央党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钧鉴:案奉国民政府特派状字第九十四号开,特派何应钦为讨逆军总司令等因。奉此,遵于即日在京敬谨就职,并即令派刘峙为讨逆军东路集团军总司令,顾祝同为讨逆军西路集团军总司令,亦于同日分别在防地敬谨就职。除分别呈报通令外,敬电奉闻。何应钦、刘峙、顾祝同叩印。
    △南京“讨逆军”东路军总司令刘峙今日午后偕前敌总指挥徐庭瑶、参谋处长陈安乾至潼关,向各路师长“面授机宜”,部署“讨逆”军事。
    △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发出《为讨伐张逆学良告全国同胞书》。
    △于右任上午分别与孔祥熙、何应钦、张继晤谈后,下午3时半,与王陆一等自浦口渡江北上。并发表书面讲话云:东北军、西北军“一方面是流离之子,一方面是遗子之民”。“希望军民一致的觉悟与努力,挽救艰危”。
    △于右任致电张、杨,称:“……反对公等之声已盈天下。今者大错已铸,大难方殷,然大仁大勇之觉悟,亦在此时,我奉命入关,盼派人见我一详言也。”杨虎城派马文彦前往潼关晤于右任,劝其放弃“宣慰使”头衔,并表明心迹。于不听,继续在潼关一带活动。
    △南京政府任命刘湘为川康绥靖公署主任。
    △蒙奸德穆楚克栋鲁普(德王)发表声明,为避免政府北顾之忧,暂停攻绥,愿与南京一起讨伐张杨。
    △日本首相、外相、海相举行会议“对事变采取注视等待态度”。为支持何应钦讨逆,关东军停止攻绥。
    △张学良派李金洲飞太原晤阎锡山,说明(一)此次事变出于爱国热忱,纯系对事而非对人,无论到何时机,均保护蒋之安全。(二)请派人至西安谒蒋,证明吾等优待之事实。
    △阎锡山拟派赵戴文赴西安“调停”,后因西安当局反对,未能成行。
    △阎锡山电复龙云称:“西安变起非常,关系国家存亡,介公安危至巨,鄙意务须有适当之处置。
    △阎锡山电孔祥熙:“孔院长庸兄勋鉴:酉机电,谅达。璇密。兹决定派次陇、次辰明日乘机前往,晋谒介公请示,返晋再行电闻。”
    △冯钦哉密电于右任:“(衔略)宁密。锐电奉悉,秀东亦同到,籍领手示矣。本日虎城派许海仙到同,据称:事变前除虎城一人外,十七路军官长概无一人与闻。且听虎城以国家民族为前提,渺无私见,始终不渝。除绝对负责保护委座安全外,纵至万不得已时,宁愿牺牲个人,将委座拥护到底,绝不会有丝毫危险。我公既有宣慰西北之命,祈克日莅陕,望切云霓,不胜盼祷。”
    △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发出《为讨伐张逆学良告全国同胞书》煽动复仇情绪,制造内战舆论。
    △南京《中央日报》以《讨逆——我们的十字军》为题,发表社评,叫嚷战争。
    △桂永清率教导总队及特种部队开至华县,向赤水西岸东北军驻地进攻,被守军击退。
    △南京飞机在渭南车站投弹,死伤60多人、牲畜27头。
    △南京飞机20余架飞华县投弹。八架飞三原、富平投弹。三原、富平人民通电抗议。三原各界通电指出:“国家设置空军不去炸击日寇,保卫国土,而竟忍心加于我无辜同胞。如此举动,实堪痛心。”
    △上海40余所教堂为蒋介石安全“祈祷”。
    △杜月笙、王晓籁电张学良愿赴陕作质,要求放蒋。
    △李宗仁等联名通电,提出政治解决西安事变。立即对日宣战,广西军队一部北上援绥等五项主张。
    △孔祥熙晚8时40分在南京中央电台以《西安事变与戡乱》为题用中、英文发表广播讲话声称:“国民政府为迅速弭平事件起见,不得不出以断然之处置,已下令讨伐。”“迅速削平叛乱”以“明是非、分顺逆、整纪纲。”又说蒋介石“在陕很安全”。
    △宋子文、宋蔼龄自上海飞南京,与宋美龄、孔祥熙晤谈。宋子文下午3时晤何应钦。
    △祝绍周电宋美龄,转达张学良欢迎宋子文、顾祝同来陕并确保安全电文。
    △为揭破南京“讨逆”阴谋,张、杨本日释放蒋鼎文南归。蒋鼎文携带着蒋介石写给何应钦的亲笔信,午后由西安飞抵洛阳。信内容如次:“敬之吾兄:闻昨日空军在渭南轰炸,望即令停止。以近情观察,中于本星期六日前,可以回京,故星期六以前,万不可冲突。并即停止轰炸为要。顺颂戌祉,中正手启12月17日。”
    △沈阳伪满《盛京日报》歪曲报道张学良广播,并造谣蒋介石“遭毒手已确定”,“陈诚、蒋鼎文、蒋作宾、钱大钧等亦被杀害”。
    △许世英访日外相有田。有田诡称:日本政府不欲乘人之危,谋取己利。声称:“如南京与张、杨妥协,日本政府将不能坐视。”
    △美驻意大使菲利浦向美代理国务卿穆尔报告与齐亚诺会晤情况。
    △李维诺夫向南京驻苏大使蒋廷蔽提出抗议云:中国政府禁止登《真理报》、《消息报》社评及塔斯社否认日本谣言之声明,表示中国政府疑苏联与张学良有关,此种猜疑,实不友谊。
    △苏联《真理报》发表国际评论说:西安事变“纯为日本在中国之新阴谋……其目的在破坏日益普遍的抗日运动”。
    △苏《世界新闻界评论》发表文章指出:“日方嫁祸他人。”西安事变是“日德协定之直接结果,其目的及任务为煽动战争”。
    △詹森两电穆尔报告事变进展情况。
    △上海《字林西报》(英国人办)发表社论谓“只要南京能够保持他的最高权力,他便不妨在政策上同共产党采取某种形式的联合。”
    18日,周恩来在张文彬陪同下,前往九府街杨虎城公馆会见杨虎城。当周把先一天与张学良谈话的内容告诉杨虎城,杨怀疑蒋介石会不会抗日,会不会对参与事变的人施行报复。周对此作了深入的分析和说明,周指出:抗日是大势所趋,只要西北三方面联合一致,进而团结全国人民,蒋想报复也不可能。杨表示尊重中共及张的意见。同意先一日晚周恩来与张学良商定的三方联合的军事部署。
    △周恩来电毛泽东并中共中央,反映南京及各地方实力派对事变的态度。蒋介石刚开始强硬,现已转向缓和,表示要将西北交给张学良管理,中共也交张处理。并要求:“国际有来电,请即告我。”并说张学良:“极愿听我们意见,尤愿知国际意见。”“我已明告,国际及苏联意见如何尚不可知,但如日本及汉奸硬要挑起内战,我们只有在坚决防御下,坚持抗日。”
    △周恩来函陕南红军负责人陈先瑞令其率部出卢氏,威胁中央军左侧。
    △周恩来走访杜斌丞,后由张文彬陪同访申伯纯。
    △周恩来与杨虎城商妥,电调南汉宸到西安工作。
    △晨,周恩来由王炳南陪同晤卢广绩。
    △中共中央致电国民党中央,提出:(一)召集全国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抗日救国代表大会,决定对日抗战,组织国防政府、抗日联军;(二)将讨伐张杨与进攻红军的中央军,全都增援晋绥前线,承认红军、东北军及十七路军的抗日要求;(三)停止一切内战,一致抗日;(四)开放人民抗日救国运动,实行言论、集会、结社的民主权利,释放一切政治犯及上海爱国领袖;(五)实行孙中山先生的三大政策。如贵党能实现上项全国人民的迫切要求,不但国家民族从此得救,即蒋氏的安全亦不成问题。
    △中共中央接共产国际来电,因电文无法译出要求共产国际重发。
    △张学良电孔祥熙谓:如中央确能改变政策,积极领导抗日。行动实现后,用我则愿作先锋,罪我亦愿束身归罪。否则,救亡无方,空谈商洽,非弟本意云云。
    △张学良电告何应钦:“秘电敬悉,至感关怀,惟委座南归,尚待商榷。在此期间,最好避免军事行动,弟部初未前进,而贵部已西入潼关,肆行轰炸,果谁动干戈耶?谁起内战耶?兄部如尽撤潼关以东,弟部自可停止移动,否则彼此军人,谁有不明此中关键也哉。”
    △于凤至自伦敦电张学良,要张护送蒋介石安全出境。
    △为抵御南京“讨逆军”进攻,赵寿山调任渭北警备司令,王宗山接任西安市公安局长。
    △西北各界救国联合会成立民众武装部。
    △“西救”召开宣传工作会议,决定组织宣传队,分赴各机关、团体、单位宣传张杨八项政治主张。
    △陕西省政府、西安绥靖公署令各县政府严加保护陕西省银行各县支行。
    △陕西省政府派员赴各地检查八项主张贯彻情况。
    △新任陕西省政府代主席兼民政厅长王一山、财政厅长续式甫、第四行政区督察专员刘文伯、长安县长韩卓如分别“就职视事”。
    △西安各抗日救亡团体负责人发表广播讲话,坚决主张改组南京政府,罢免南京政府中亲日派的何应钦、张群、张嘉敖、吴铁城、吴鼎昌、熊式辉、刘镇华等人,并提出由宋庆龄、何香凝、冯玉祥、李济深、程潜、唐生智、蔡元培、毛泽东、沈钧儒、胡愈之、邹韬奋、蔡廷锴、孙科、马叙伦、李烈钧、于右任、张伯苓、白崇禧、朱培德、陈立夫、陈诚、康泽、陈铭枢、陈友仁、朱庆澜、李石曾、章乃器、张发奎、陈果夫、曾扩情、刘健群等共同组织抗日联合政府。
    △李济深致电南京政府及各地方当局,支持张、杨,反对“讨伐”,要南京政府“顾念大局,收回成命”。
    △刘湘发出通电对西安事变提出四项补救办法:拥护中枢、抗御外侮、弭息内争、营救领袖。
    △张、杨电复程潜表示,放蒋南归“在抗日主张及行动未实现之前,尚难办到”。
    △美国南伊利诺斯大学中国学生会电张学良:电云:“对于我公抗日及联合战线之主张,深为拥护。”
    △英驻南京大使许阁森、美大使詹森会晤国民党南京行政院代院长孔祥熙密商事变问题。
    △南京国民党中央谈话会,叶楚沧报告事变消息,与会国民党中委议论纷纷。
    △午,南京飞机20余架飞华县上空投弹,炸毁华县车站钢甲车一辆及南京中央军二十八师多人。
    △张学良接南京电报:“宋子文、顾墨三将来西安。”
    △贵州全省救国联合会致电张、杨,拥护八项主张。
    △“西救”发表声明,反对于右任来陕“宣慰”。
    △宋希濂在华县会见樊崧甫,策划“讨逆”军事。
    △南京飞机一架西飞途中在新筑镇触树坠落。
    △傅作义就西安事变答记者问,指出:西安情形虽不明白,惟知委座确极安全。
    △翁文灏电胡适:“蒋确安全无恙,请辟谣。”
    △盛世才电新疆驻南京办事处,原电云:“张代表元夫兄鉴:密,12月13日电悉。新疆远处边陲,民族复杂,更加各族民众文化落后,自‘四·一二’革新以来,即根据政府六大政策努力建设新疆。此次西安事变外间不明真相,疑与新省有相当关系等情,殊不值识者一笑。此乃纯系挑拨离间作用。此次西安事变不但与新省毫无关系,且亦绝不赞成。特达。弟盛世才。”
    △孔祥熙电阎锡山谓:请公电劝汉卿陪同介公飞晋,一切问题在太原并会集议。以陇、以宸两兄飞陕、弟意最好能由两兄在陕约同汉卿等伴同介公同回太原,尊意想亦谓然。即请转知两兄,并电商汉卿照办为荷。
    △班禅在玉树为蒋“祈祷”。
    △北平基督教会通电全国教友为蒋介石“祈祷”。
    △孙科、王庞惠与宋美龄晤谈,拟请阎锡山出面调停。
    △孙科电复张、杨,要张、杨“接受日来各地诸友劝告,即日礼送介公还京。”
    △中午12时,蒋鼎文自洛阳乘飞机到达南京,宋美龄、宋子文、冯玉祥、李烈钧、周佛海、谷正伦及陈继承母、朱绍良夫人、钱大钧夫人等在明故宫机场迎接。蒋鼎文将蒋介石致何应钦的信交何。何应钦接蒋介石手书后发表谈话云:“余自被任讨逆军总司令后,即依中央指示精神,指挥国军向西安急进,昨日蒋主任铭三由陕携蒋委员长17日手函到京,(其原文略)奉到委座手函后,余已分电前线,于19日下午6时以前暂停轰炸,如张逆借此希图缓兵,不于此期内送委座回京,则本人自当严厉执行原定计划,彻底扫荡。”
    △蒋鼎文把蒋介石致宋美龄的信,蒋作宾致内政部长陶履谦的信分别转交。
    △日驻华大使馆武官今井武夫在日驻华大使馆向记者发表谈话云:“日本对于蒋委员长之安危情报至为关心。当此世界多事之秋,殊顾西安事变早解决。近日西北共匪乘机活动,殆属事实,日本在防共原则下,决一本过去主张,但并不准备向华北当局提出任何建议。”
    △中国驻比利时公使电南京外交部称:“此间侨民及学生,以绥事正在进展,张学良实有此叛国之举,予敌人以机会均极愤懑,纷请代电中央、迅予戡乱并营救院长出险,以息谣诼而定人心。除将连日部电情形宣示加安慰外,特奉闻。”
    △穆尔电詹森告以事变发展的情况。
    △胡适发表《张学良的叛国》一文,叫嚷:16日的讨伐令“我们都认为很正当,很得体的处置,我们现在只希望政府坚持这个立场,不迟疑地迅速地进兵”。并诽谤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主统一战线政策是“武装叛乱失败时的一种策略”,是“欺骗的口号”。南京当局把胡适的文章大量翻印,用飞机在陕甘散发。
    △《大公报》发表《给西安军界的公开信》,要求张、杨:“你们赶快向蒋先生请罪吧!大家互相拥抱痛哭一场吧!这一哭是中华民族的辛酸泪,哭东北、哭北察,哭多少年在内忧外患中牺牲的同胞。全中国、全世界都以阴郁的目光,望着西安阴森的天空,赶快大放光明吧!”南京飞机在陕西广为散发。
    △英外相艾登称:英国政府对此次事件,实为莫大之遗憾。因对中国之统—繁荣,或将有严重之影响。
    △日驻华总领事须磨访张群,代表有田陈述慰问词。
    △日驻华大使馆发言人声明:我们决不能把国民政府与张学良之间的任何妥协,置之不理。
    △日外相有田在内阁会议上报告西安事变经过。
    △日本各报纸、各杂志、各机关连日召开座谈会讨论中国局势。“日本一般人民认为陕变为中国空前之不幸事件,为日本重新检讨其对华政策之重要时机,中日关系好转或恶化,多半系日本之态度。”
    △苏联、土耳其、巴西、罗马尼亚、瑞典驻日使节前往中国驻日大使馆对西安事变表示关切。
    19日,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对西安事变通电指出:“以目前大势,非抗日无以图存,非团结无以救国,坚持内战,无非自速其亡!”要求:“南京政府军队勿向潼关进攻,西安抗日军亦暂止陕甘境内,听候和平会议解决。以免值此国家混乱中,日寇竟乘虚而入也!”
    △中共中央为统一全党思想,召开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向党内发出《中央关于西安事变及我们任务的指示》,指示分析了西安事变后的形势之后,预见了事变发展的前途,规定了争取事变和平解决的基本方针。“(一)我们主张南京与西安间在团结抗日的基础上和平解决;(二)推动南京进一步走向抗日;(三)给张学良、杨虎城以积极的实际的援助,使之彻底实现发动西安事变的抗日主张;(四)准备在‘讨伐军’进攻时,给以严重打击,这种防御战是为了促成全国性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与全国抗战的发动。”
    △周恩来电毛泽东,报告与张学良商谈的作战计划:以张的主力集中于渭河下游,击东敌。红军一部协助,如不胜,红军退宁夏,张、杨率主力于渭河下游与敌作战。
    △毛泽东电周恩来,对抵御南京讨逆军的军事部署作具体指示。
    △周恩来在西京招待所接见谢华、徐彬如、宋黎等,要求他们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全力以赴。
    △毛泽东电潘汉年:“请向南京接洽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之可能性及其最低限度条件,避免亡国惨祸。”
    △红军一部在三原、泾阳一带集结完毕。
    △西北各界救国联合会负责人徐彬如发表谈话:“(一)反对何应钦挑动内战;(二)积极武装民众;(三)反对封建式的复仇;(四)谁挑动内战,谁便是汉奸;(五)武装保护革命策源地——西安。”
    △周恩来电中共中央报告中共西北特支及西安救亡团体情况。
    △红军进驻延安,陕西省政府派马豫章(中共地下党员)出任延安县长。
    △张学良给伦敦《泰晤士报》驻上海记者弗雷泽一份谈话稿(副本交端纳)谓:“委员长延长逗留于此,并非因我们。端纳先生星期一到此,委员长不坚决拒绝谈话之后,即平静地讨论我们面临的问题,到了星期二,原则同意我们考虑过的各要点……,并遵守总理遗嘱,因此,我电京,欢迎任何人前来听取委员长的意见,并与他一起作出必要的安排,以防止内战的发展。委员长自然激烈地要求获释前往南京。我本人完全相信委员长履行他的诺言,但不能担保他到达南京以后不受包围而继续内战……他勉强同意了这种看法,从那时以来,他就像我们一样,徒然地等待南京有人来胜任解决问题(即提出充分的保证),使蒋委员长能回到首都去。这就是事实的真相。发生这种耽搁,乃是怪事,如果有人来,他几天以前就可以回去了。”
    △张学良复电张群,内称:“弟之坦率,兄应早知。‘文’电既已揭橥八项主张,则八项之外,自无余事。口是心非,弟不为也。”
    △毛泽东电周恩来:“甲、时局正在发展,一方面(日本军阀,中国汉奸、南京右派)极力制造内战局面;另一方面(西安抗日军、红军、中国人民、中国反蒋实力派、南京左派、国际和平国家),正在结合,反对内战,拥护抗日。乙、苏维埃共产党19日主张召集和平会议之通电,乃为团结一切国内、国际左翼及中国势力,为反对内战拥护抗日而斗争。丙、西安抗日军亦应本此共同之总方针而前进。丁、坚决消灭进攻之敌,为执行此总方针之重要手段。戊、红军决定向西安集中,配合张、杨首先消灭东来之敌。”
    △宋子文、宋美龄、孔祥熙、居正、孙科、叶楚伧、王庞惠在南京商定:“(一)准宋子文以私人资格飞赴西安,‘营救’蒋介石;(二)准许至12月22日(养日)暂行停止轰炸。”
    △何应钦将本日与宋子文、宋美龄、孔祥熙等商定内容,电告“讨逆军”东路总司令刘峙。
    △张学良电宋美龄:若不能阻止进攻切勿往陕,因无力保护其安全。
    △张学良电已返南京之蒋鼎文,内称:“此间要求,惟在抗日。委座已表示容纳。此种情形兄已彻底明了,请兄返京,确是我诚心诚意,力谋解决此事。若大家能仰体委座之意(指蒋要求南京停止轰炸一事),为国家着想,使抗日实现,则国际地位立时提高,委座得享千秋万世之令名,岂不善哉!文日之举,纯为爱国家,爱介公,绝无金钱欲望,但求国家不亡,绝不顾任何牺牲。此情兄已尽知,想到京以后,应不至因众口呶呶遂不尽言。总之,抗日主张不能实现,难送委座返京。南京人如能平一时之忿气,为整个事体打算,则一切一切,不(难)办(到)。否则,不顾大局,必欲以武力以对内,须知弟等发动此种惊人大事,岂能视同儿戏!一条生命早已置诸度外,为自卫计,为保存抗日力量计,绝不惮起与周旋。谁造内乱,谁误国家,自有天下后世公论也。弟部并未前进。而中央军已闯入潼关。是中央早已敌视此间,不惜国家与民命。中央既已不惜,弟等虽惜,亦复何用?国家安危系于一念。请兄转达南京党政诸公,共审虑之!如尚欲求解决,仍请子文、墨三两兄即来此间,极为欢迎。否则只好各行其事,咎不在我矣!”
    △东北军师长常恩多在渭南前线召集该师参谋长陶景奎、六一三团团长王肇治、六三二团团长于一凡、六三三团团长王秉越等研究作战方案。
    △西安中等学校教联会在西安女中召开第三次执委联席会议,研究救国教育方案及开展救国运动事宜。
    △东北军卫队二营学兵队改为学生抗日先锋队,在北平召收学员200人。
    △德国共产党员海伯特·温奇治丧委员会在《解放日报》发布讣告谓:“海博士,德国犹太人。柏林大学毕业。1931年为德国法西斯政府驱逐来中国,今春来西安,任张学良将军牙医顾问。得张氏帮助在西安开设牙科医院,不幸在双十二事变中为流弹所伤,不克医治而亡,选于本月21日上午10时安葬。”
    △山西省旅陕同乡援绥会发起组织各省旅陕同乡救国会,并派代表慰问参加双十二事变的东北军、十七路军官兵。
    △西安《西北文化日报》、西安《解放日报》全文公布1935年国民党南京政府北平军分会委员长何应钦与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签订的《何梅协定》。
    △《西北文化日报》发表《批蒋介石的准备论》,批判蒋介石认为中国武器不如人,只能准备抗日的谬论。
    △《西北文化日报》发表署名‘平凡’的文章‘一二·一二’纪念宣传大纲。
    △陕西民众教育馆动员人员积极宣传八项政治主张。
    △陕西教育厅准备就绪,各校学生开始上课,课程增加抗日救国内容。
    △陕西省民众运动指导委员会成立。王炳南为召集人,接管国民党部,领导各地救亡团体活动。
    △北平市学联为陕变告全国同学、同胞书,称:“我们认为非全国和平团结,无以挽救危亡。”希望全国各方:“用各种调解的方法来谋解决,消弭内战的发生。”“立即召集全国救亡大会,由人民公决国家全盘的国策。”
    △杜重远致函黄炎培,望各党各派均宜打破成见,“共救危舟”。
    △甘肃庆阳县长、泾川县长、灵台县长、环县县长、合水县长、镇原县长、正宁县长、宁县县长通电拥护张、杨八项主张。
    △《西北文化日报》载:驻甘肃靖远打拉池地方之胡宗南部骑兵团约千余人,拥护张、杨救国主张,16日反正杀掉反动团长,由团副王心元率领南行,东北军五十一军军长于学忠派驻兵前往接收。
    △甘东交通司令马锡武通电拥护张、杨八项政治主张。
    △贵州省救国联合会致电张、杨,拥护八项主张。
    △张学良电马锡武,内称:“文日之举,纯为贯彻抗日主张,无一毫私意。遥呈电勋,感奋交集。尚希教益时颁,共匡国是,为盼。
    △上午宋美龄电告端纳:宋子文将来陕西。旋因南京阻力横生,宋又电陕取消前讯。一小时后,宋美龄再电张、杨:宋子文即飞西安。张学良致电宋子文表示欢迎。
    △宋子文晤蒋鼎文后,于今日下午2时,与郭增恺自南京同机飞陕。因大雪无法续飞,夜宿洛阳。
    △蒋鼎文电告张学良、蒋介石,报告南归情况。蒋鼎文回南京后,南京“讨伐派”散布:“蒋介石出陕前,不愿接受蒋任何命令。”
    △孔祥熙派徐堪、宋子良到上海维护金融。
    △南京“讨逆军总司令部”发布消息:“截止星期六晚,委座仍无脱险南旋消息,显系张学良缓兵之计,故急电前方,20日照常进行,并令飞机继续轰炸。”
    △张学良、杨虎城电阎锡山称:“良等愿再为公告者:一抗日之外,绝无他图。为抗日而受任何牺牲,在所不惜。二、决不造成内战。兹事体大、动关安危。惟望我公不弃,切实指教。”
    △南京“讨逆军”东路运输处在郑州成立。
    △国民党五十三师王耀武部经石泉抵宁陕。
    △宋哲元、韩复榘联名通电,呼吁双方和解。
    △马鸿逵电孔祥熙,密告杨虎城曾于事变前派代表到宁夏活动。
    △刘湘电张学良提出释蒋等三点主张,并表示川陕可以派员商榷。
    △孔祥熙电樊崧甫密谋救蒋办法。
    △马鸿逵电杨虎城谓:“文(12日)变悉。”诬杨“既得陕西,复据甘肃,进而攫宁青两省,冀达大西北之美构”。要杨虎城“作退一步之计划,扶携私蓄,善为子孙之谋。解甲待罪,尚不失为富家翁”。
    △驻洛阳之东北军炮六旅旅长黄永安叛张投蒋,今天通电全国,通电称:“中央社并转各报馆钧鉴,本部奉命驻洛,秉承巩洛警备司令祝绍周担任地方防务。一载以来,军民融洽,地方平安。本月12日西安发生事变,张学良密电永安在洛举动。永安从军有年,粗知大义,对于乱命,未敢盲从。当即持电密谒祝司令,竭诚表示拥护中央,拥护最高领袖,并经请求办法,蒙加慰勉。当即由祝司令电呈中央报告经过,一而督率所属维持治安,洛阳安谧如恒,地方静安,深恐远道传闻,不明真相,谨电奉闻,惟希鉴察。”
    △于右任一行抵潼关,设“宣慰使行辕”于潼关车站的一列车箱内,冯应钦派四十二师副师长郭仰汾前往潼关与于右任联络。
    △于右任打电话给杨虎城,要求入陕,杨在电话里答道:你如果以陕西人的身份回三原扫墓、探亲,我派兵去欢迎你。如以“宣慰使”的身份回来,不要打算进潼关!
    △南京“讨逆军总司令部”任命冯钦哉为“讨逆军渭北总指挥”。
    △于右任发出《告西北军民书》。
    △杜重远致函杜月笙、黄炎培,呼吁“各党各派均应打破成见”,“共济危舟”,“倘能规划得法,进行顺利,则蒋公一出,团结力反而坚固。否则意见分歧,各执其是,群龙无首,大局紊乱,中国不欲作西班牙之续者,势不可得。”
    △阎锡山电张静江谓:“……正面处理严正,营救则多方运用,原则尤为切当。弟致张、杨寒电,想承察及,昨汉卿代表来并,谈及察知汉卿颇有悔祸之意,但尚不能认为确有解决之方,辱承重诿,当勉力为之,尚乞随时指示,俾利进行。”
    △孔祥熙电樊崧甫:“……兹先汇1万元以供临时支应,嗣后当每月酌予补助。尚冀益励忠勇,以竟全功。”
    △孔祥熙电樊崧甫:“潼关樊军长崧甫勋鉴:崧密。(一)冯钦哉兄已由军委会派任渭北剿匪司令;(二)军部因恐此后冯部军饷或感缺乏,已由于院长携致,请转告;(三)巧辰电悉,世兄事当为安置,请转电来见。”
    △于右任密电南京国民党中央:“南京中央执行委员会钧鉴:密。蒋鼎文同志返京,西安情况计已察悉,右任于(效)晨到潼,徐总指挥庭瑶、樊军长崧甫及冯钦哉部副师长郭仰汾均在此晤商中,一切情形,当续陈。如有指示,请电潼关。”
    △刘湘电张学良,表示反对南京挑动内战,主张和平解决争端。并愿“居间进言,以求解决”。
    △何应钦发表谈话谓:“余因接蒋介石氏可于十九日归还南京之可喜消息,因命在陕前线之中央军即日中止讨伐。若张学良十九日不释放蒋介石氏时,中央军立时继续前进,誓歼灭叛乱军。”
    △伪满在长春举行大规模“排共国民大会”。
    △日本驻南京大使川越,奉日外务省训令自上海到达南京,与南京外交部长张群晤谈。
    △日本驻南京总领事须磨调返日本,驻天津总领事崛内干城调任日本外务省东亚局长,日驻南京领事馆海军武官佐腾回国,下午4时乘日轮启程。
    △日外相有田上午11时,约见南京政府驻日大使许世英,对西安释放蒋鼎文回南京事询问甚详,对南京当局处理事变之方案表示“深切关怀”,并要求以私人资格获得若干消息。有田对南京处理事变之奋勇努力表示“深切同情”。声称:中国中央政府如在抗日容共的条件下与张妥协,日本决强硬反对。
    △英国驻日大使克莱武,午后赴日外务省访外务次官崛内,就西安事变交换所得情报。
    △日本关东军课长田中隆重基午后2时在天津与日驻津军司令官田代及参谋长桥本群密商,夜返长春,向关东军司令部报告情况。
    △田代在天津召开会议,令德王发停战通电,表示不妨害国民政府“讨逆”。
    △在欧洲养伤的汪精卫与南京政府驻法大使郭泰琪、驻英大使顾维钧等在意大利热那亚交谈国内情况。
    △苏联驻华大使馆代办斯皮礼瓦尼克会晤张群,声称:“苏联政府自得西安事变消息后,立即有明确之态度,判定张学良之行动,徒足以破坏中国之统一,减少中国力量,苏联政府兹派本代办向中国郑重声明:苏联不仅与西安事变始终无任何联络,且自满洲事变以来,苏联政府无论直接或间接皆未与张学良发生任何关系。苏联政府与中国共产党亦无任何联络。因此对于中国共产党之行动,不负任何责任。苏联政府对现在中国国内新闻报纸所散布之谣言,似认为西安事变与苏联政府有任何联络者,非常惊异愤慨。希望中国政府设法制止。”
    △穆尔电詹森,令其与英使合作并告孔祥熙:美政府愿与英国合作“尝试把张学良、杨虎城从天津送到中国之外的某地。同时须明确一旦实行和完成这一安全事项后,美国政府对此离华人士的生命安全当然负有责任。”
    △捷克驻华大使费哲尔访南京外交部次长徐堪,对西安事变及蒋介石表示“关心”。
    20日,拂晓,华县前线发生激战,上午8时,南京中央军董剑部攻占华县。东北军纷纷东开,抵御“讨逆军”进攻。
    △叶剑英与东北军、十七路军将领连夜研究军事部署,如南京军队敢于继续进犯,东北军、十七路军、红军将联合行动,给予粉碎性的打击。
    △毛泽东电周恩来转告共产国际电“国际来电如下:既然发动已成事实,中共在以下条件基础上坚决主张用和平方法解决这一冲突。甲:用吸收几个反日运动的代表即赞成中国统一和独立的分子参加政府的方法来改组政府。乙:保障人民民主权利。丙:停止消灭红军政策并与红军联合抗日。丁:与同情中国人民的国家建立合作关系,但不要提联合苏联的口号。”周将共产国际的意见转告张学良、杨虎城。
    △毛泽东电周恩来,指示红军作战部署。周电毛,请示抗日联军在西线打击胡宗南、毛炳文等敌部署。毛复电同意周提出的作战计划。
    △周恩来派汪锋前往渭南,协助驻防渭南一带的十七路军阎揆要团作好准备,顶住南京军队,以保证和平谈判的进行。
    △红军将领左权到达西安,并应杨虎城之邀视察西安城防。
    △宋子文、端纳一行晨8时离洛阳西飞,9时许抵达西安。张、杨到机场迎接。上午,宋子文由张学良陪同与蒋介石晤谈。宋对记者说:此来纯系友谊关系,探问蒋委员长并访张副司令,无特殊使命,也不愿接见其他任何人。宋子文把宋美龄、孔祥熙的亲笔信各一封交蒋。
    △毛泽东电周恩来:“如宋子文态度同情陕变兄可设法见他”,“提出我党调和陕变,中止内战共同抗日之主张”,“痛陈时局危急,内战是死路之意旨,征求他努力召集和平会议,解决国是。”
    △午,宋子文与蒋介石在高桂滋公馆晤谈。
    △端纳自陕飞南京,因飞机故障,晚宿洛阳。
    △宋美龄电宋子良称:“介兄被困,选派端纳、黄仁霖二君前往探视。昨日铭三总指挥回京,得悉介兄安适为常,略以为慰。昨日大哥飞洛,今晨8时飞陕,俟得详情,再为转告。粤省财政重要,吾弟暂时不必北来,尤望安心处理为盼。”
    △下午,周恩来与宋子文长谈,说明走不走抗日道路对蒋、宋的利害关系。要宋说服蒋介石改变误国政策,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做出贡献。
    △下午2时许,徐彬如在“西救”办公室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西安各报社、各新闻通讯社及美国记者施义爱(今译爱格尼丝·史沫特莱——编者)女士等应邀出席。徐就“西救”成立的经过及当前的形势与任务发表谈话。提出:(一)反对何应钦挑动内战;(二)积极武装民众;(三)反对封建式的复仇;(四)谁挑动内战,谁便是汉奸;(五)反对中央军包围西安:(六)人民武装保卫革命根据地西安。
    △周恩来应西安银行界邀请,出席银行界座谈会。分析当前形势,阐明中共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勉励大家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做出贡献。
    △《东望》杂志以《“一二·一二”革命火花爆发》为题发表文章,评述蒋介石的历史,指出其错误政策,赞扬张、杨八项主张。
    △巴黎《救国时报》以《西安事变应当和平解决》为题发表社论。
    △张学良、杨虎城发布《告东北军、十七路军将士书》,指出:“我们的国家已到生死关头,真是抗日则生,不抗日则死。我们必须巩固我们抗日救国的战线。”“我们亲爱的将士们:这是我们起来的时候了!白山峨峨,黑水汤汤,我们光荣的胜利就在目前,我们一定要到黄龙痛饮的,一定要不辞一切奋斗牺牲,去争取中华民族的解放与自由,去达我们最后的胜利!”
    △西安妇女救国援会在马坊门民教馆召开成立大会。申伯纯在会上以《双十二事变》为题发表讲话。
    △上午12时,西北各界救国联合会宣传团举行成立大会。
    △西安学生联合会、蒲城尧山中学学生救国会、武功农专抗日援绥会,分东西两路分赴东北军、十七路军驻地,宣传张、杨八项主张,慰劳驻地官兵。
    △延安工人救国会、农民救国会、学生救国会、妇女救国会本日成立。
    △中共中央在保安召开党的活动分子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张闻天在大会报告,讲述中国共产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
    △何应钦电阎锡山:“藏青兄出示皓酉电敬悉,此间将领并无反对尊处派员赴长安者。季宽兄赴晋,未携有何种具体方案。乃持孙、孔、居、叶、冯、李、朱、程、唐及弟联名函,请兄全权负责调处。因飞机在汴发生故障。改乘专车赴晋,明日未必能达。为应付事机起见,以陇、以宸两兄为能先赴西安一行亦佳。如何?请兄卓裁。
    △阎锡山密电赵歪青等:“赵丕青、李子范、台林一三兄:冠密。顷接汉卿、虎城皓申电:李君金洲返。具述尊意及经过情形,敬悉。尚察愚情,指示周挚,感佩匪可言喻。良等愿再为公告者:一、抗日之外,绝无他图,为抗日而受任何牺牲,在所不惜;二、决不造成内战,兹事体大,至关安危。惟望我公不弃,切实指教。李君定于明日返并,并闻,并录告。”
    △刘湘、冯鸿逵、邓锡候、刘文辉分别电杨虎城,要杨“恢复领袖自由”。
    △阎锡山密电孔祥熙、何应钦云:“特急。南京赵丕青、李子范、台林一三兄转孔部长庸之何部长敬之兄:冠密。顷接商主席来电,黄季宽、王维宙、莫柳忱、王庭午等,本日由京乘飞机于正午抵汴。因机件有损坏,迟至午后3时半飞郑,即换平汉路专车北上。约明日午前可达石家庄,即祈钧座嘱正太路预在石家庄备车,以便季宽等来换赴并,籍免耽搁。等语。除电正太路备车外,特达。”
    △杨云史电张学良要求和平解决争端。
    △孔祥熙电白崇禧,内称:“现中央同仁盼兄早临,协商大计。桂省军务由德邻兄负责。想兄可分身北来,即盼早日命驾,共图匡济。为行期已完,仍希先复,俾欢迎为祷。”
    △李宗仁、白崇禧等召开联席会议,分析局势,研究对策。
    △李宗仁电劝张学良放蒋南归。
    △铁汉电戴笠,“张、杨已有悔祸意”;“宋部长已与委座晤及,西安形势和缓”。
    △下午7时日本驻华大使川越至南京与张群晤谈。声明:张、杨所提条件“与日本为东亚大局着想的根本方针恰恰相反”。
    △连日来,南京飞机在陕西各地散发沪、宁报纸及国民党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领衔的传单。
    △巴黎《救国时报》发表社论,指出西安事变应和平解决。
    △《西北文化日报》发表平凡文章《与罗家伦的一封信》称:“得先生狗气十足之高论,犹想见先生之粗脸阔嘴也。先生言论乏味,面目可憎,闻知中外。今犹如何时可刮目相见?……永蒙先生之良心也。”
    △南京国民政府发言人声称:“中央政府绝对不愿和张学良谈判任何政治问题。”
    △南京政府文官处奉颁“讨逆军”总司令何应钦铜质关防一颗,象牙小章一颗,顷送军委会转发领用。
    △孔祥熙、钮永建、马超俊访蒋鼎文。
    △黄绍竑乘机抵豫,与刘峙、商震会晤。
    21日,中共中央书记处给周恩来发出关于解决西安事变的指示电:(甲)、目前局势是日本与南京右派联盟,企图夺取蒋系中派,造成大内乱。另方面是南京与各左派企图调和,而中派在动摇中。(乙)、我们与西安策略,应扶助左派、争取中派、打倒右派,变内战为抗战。(丙)、请与张、杨商量立即采取如下步骤:(一)争取蒋介石、陈诚等与之开诚谈判,在下列基础上成立和平,第一、南京政府中增加几个抗日运动之领袖人物,排除亲日派,实行初步改组;第二、取消何应钦等之权力,停止讨伐,讨伐军退出陕、甘,承认西安之抗日军;第三、保障民主权利;第四、停止剿共政策并与红军联合抗日;第五,与同情中国抗日运动之国家建立合作关系;第六、在上述条件有相当保证时,恢复蒋介石之自由,并在上述条件下,赞助中国统一,一致抗日。(二)、依据上述条件与阎锡山、宋子文、于右任、黄埔左派与二陈谈判。(三)、对阎锡山迁蒋至山西办法,应表示可以考虑。(四)、招致一切愿意和平之人来西安谈判。(五)、招致英、美顾问来西安,经过他们使英、美赞助和平。(六)、巩固西安军事阵地,使尽可能持久,以待政治谈判之成功。(七)、对陕、甘之黄埔军官,如胡宗南、樊崧甫、董剑等进行接洽。(八)、兄等以共产党代表资格公开与蒋、陈、宋、阎、于等基于上述条件与之谈判,调停双方。”
    △周恩来致电毛泽东,希望红军主力十天内集中长武、邠县一线,再十天集中咸阳、兴平一线,并建议中央发政治训令,宣布东北军、十七路军及其指挥下的民团为抗日同盟军,以友军相待。对陕、甘省政府统治地区不变更原行政组织。此后不久即派彭加伦等到云阳、耀县建立办事处并建立西安~陕北的交通运输线。
    △中共中央关于共产国际来电复电共产国际执委会书记处:“国际书记处:来电于20日才收到,同意你们的意见,我们也已经基本地采取了这种方针。”
    △毛泽东电示周恩来:派人去董钊、樊崧甫、王耀武、胡宗南等黄埔系处,揭破何应钦讨逆之阴谋。
    △毛泽东电王以哲,重申双方建立抗日友军关系问题。
    △毛泽东电潘汉年,指示他向陈立夫提出五项合作抗日要求。
    △杨虎城电洛川专员曹国华,嘱对红军以友军视之允许接防。
    △南京举行“讨伐张逆扩大纪念周”。为扩大内战,大造舆论。
    △意大利外交部长齐亚诺电张学良:“阁下为余友,然君与共产党合作,则为余之敌。”
    △宋子文电宋美龄:即日飞返南京。
    △上午,宋子文到高桂滋公馆与蒋会见后即离陕南飞,下午4时30分抵南京。宋下机后,前往孔祥熙公馆,与孔祥熙、宋美龄研究西安情况,端纳称:“张确有计划拟于进攻开始后,护蒋离陕它行.”
    △宋美龄电张学良称:“子文兄本日午后安抵京,知注特闻。”
    △周(恩来)、张(学良)、杨(虎城)会商,拟集中三军主力,抵御南京“讨逆军”进攻。
    △孔祥熙电宋子良称:“文弟4时回京,汉卿又有悔悟意。前途颇可乐观。知注特复。”
    △张、杨电令阎揆要团暂归缪流指挥,防敌由雒南、商县向西北突进。令驻商县的韩子芳团作持久固守,堵敌西侵。
    △陕西省民众运动指导委员会成立,王炳南、苏资琛、敖明远、王子安、宋黎五人为委员。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决定以王炳南为常委召集人;苏资琛为组织部长;敖明远为训练部长;王子安为宣传部长;宋黎为民众武装部长。周恩来调方仲如、潘自力等参加民众运动指导委员会工作。
    △西北妇女救国会举行成立大会,应德田、江隆基代表张、杨致词。大会选举谢葆真等为执行委员。
    △续式甫召集职员训话,讲述“双十二”的意义。
    △西安《解放日报》社全体职员救国会成立。全体职工尽力以斗争姿态拥护人民言论自由,发挥抗日救亡的中心理论。
    △西安市小车业救国会召开成立大会。
    △西安市木泥业救国会成立。
    △陕南旅省救国会成立,选出陈雨皋、吕翰青等9人为执行委员,江隆基等7人为监察委员。
    △陕西省政府派出10名视察委员分赴关中各县视察抗日救亡运动情况。
    △陕西省内交通近已渐次恢复。
    △青岛工人代表冲破重重阻力,绕道韩城来陕,带来青岛工人给张、杨一封公开信,信中说:“听到你们12月12日的消息和你们的八大原则,我们真是万分高兴,西安一切抗日的战友们,努力向前冲吧!全国多数的大众们都翘望着你们,准备应援你们呢!民族解放的曙光已经出现在我们眼前!”
    △海伯特·温奇(Herbert·Wnnsch)葬礼在西安新城隆重举行。遗体葬于西安南郊,墓前立石碑纪念。
    △上午9时,抗日联军临时西北军委会举行纪念周,军法处长赵鸿煮在会上作了题为“释放政治犯在法律上的意义”的报告。
    △孙铭九接任西安军警督察处长,原任处长谢珂调任抗日联军西北临时军委会中将参议。
    △“西救”电傅作义表示:西北民众誓作塞外将士后盾。
    △西安《解放日报》以两版篇幅刊登徐彬如20日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的讲话全文。
    △西安《解放日报》以“正告宋子文”为题发表评论,表明西安方面和平解决事变的立场。
    △西北各界救国联合会电何应钦,要何“放弃野心,临崖勒马”。电文指出:“乃日来道路传闻,谓先生有妄动干戈酝成内战之意,并连日派遣以人民血汗购备御抗敌之飞机投弹,轰炸三原、渭南之无辜民众,残酷恐怖,意属何居?岂以此间指斥‘何梅协定’,因而迁怒于民,抑欲出卖民族,继承蒋氏权威,不惜执行日人之使命,俾逐一时领袖之私欲,窃恐先生在自鸣得意时,而秉笔直书民国汉奸使者,已主何遽不相及,尚望先生亦能放弃野心,翻然惊悟,调西来内战之旅,充北上援绥之师,将来功成,民族解放,或可以晚节而盖前衍。非然者,执迷不悟,自弃国人,不特负内战全责,且民意所在,顺逆昭然,一意孤行,必致身败名裂而后已,后悔何及,临崖勒马,惟君自决,不尽欲言。”
    △西北各界抗日救国联合会电告于右任“自审进退”,指出:“……南京亲敌政府民众已经认为必须改组,何能再有资格派遣宣慰?而且先生为南京五院院长之一,身居要津,平时与蒋氏同一鼻孔出气,未见有一言纠正其失,应同负误国之责,此次忽来‘宣慰’,民众方面,以为必有敌人暗作宣传之举,愤慨已极!兹为先生告:如果赞成此间八项救国主张,请先通电全国,表明个人心迹。倘不此之图,昧然临此,我西北民众,不特不愿见尊容,且群情所激,恐有不便明言者。引此进退,祈自审之。”
    △杨虎城电冯钦哉,陈明形势,望他为国家、民族、团体、个人作彻底之考虑。
    △西北各界救国联合会发表各党各派书,呼吁:“国民党、共产党、第三党、社会民主党、国家主义派、C·C团、蓝衣社、复兴社、各中央执委会及全体党员:全国一致,不分朝野、不分党派、不分等级与阶层,立刻团结起来,结成民族抗日的统一战线。”“只有如此,才能应付我们民族当前的大敌——日本帝国主义,才能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
    △伪军李守信在日寇嗾使下,发出停战通电,表示愿中止攻绥,与南京合作“反共”。
    △于右任由冯钦哉师副师长郭仰汾陪同在华阴、大荔一带活动。
    △国民党二十八师(师长董钊)迫近赤水,四十二师冯钦哉部沿渭水北岸西进。
    △东北军一一一师、一0六师、一二0师轻装向东急进。东北军一部自朝邑南渡渭河,在青龙镇架设浮桥并在赤水附近架桥。下午,“讨逆军”向东北军一一一师阵地进攻,被守军击退。
    △冯钦哉电复杨虎城,拒绝与杨同进退。
    △下午,黄绍雄乘正太路专车抵达太原,就西安事为问题与阎锡山密谈,又与赵戴文、徐永昌再度密谈。赵、徐拟本日自并赴陕,种种原因,未能成行。
    △万福麟派代表赴太原晤阎锡山。
    △阎锡山在太原绥署、省府纪念周上发表讲话谓:“避开个别的异点,趋向共同的同点。缩小异点以至于无,扩大同点以至于尽。我看出以至诚,转危为安定可做到。……我们只有上、下一体,加倍努力,守土抗战,以卫国家。所谓事到艰难处倍努力,是我们应当服膺的明训。”
    △阎锡山密电赵丕青:“芷青兄:顷接池卿来电。文曰:效电敬悉。李秘书金洲因天气不佳,拟稍缓返并,谨复,等语。当复一电。文曰:接来电,知天气不佳,致阻来使,鄙意为国家计,非使现在局势善化,不能上一致救国之途径。特复。等语。特电告。”
    △阎锡山电复冯玉祥:“南京冯焕章兄勋鉴:辱承重诿,谨当在中央严整纪律之下,竭尽棉薄,不顾一切,营救介公脱险。但恐心余力绌,有负遵命耳。季宽兄今日可到,一俟晤面,当秉承中央意旨。特先奉复。”
    △龙云电何应钦:“因事变初起,为安定人心计,暂不赴京。已托黄君乘机飞京,并再派高荫槐君晋谒左右,承教一切。黄高到后,如须弟续飞,自当束装启行。”
    △詹森电穆尔拟用飞机护出美国在西安的传教士。
    △川越会晤张群,探问西安事态。
    22日,上午10时,宋子文、宋美龄、端纳及蒋鼎文、戴笠等由南京乘机西飞,下午3时20分到达西安。张、杨到机场迎接。
    △杨虎城电孙辅丞谓:“……谈判开始,南京军队停止进攻行动,但需严密注意对方军事动作,及时报告。”
    △杨虎城电冯钦哉谓:南京决定开始谈判,宋子文、宋美龄等到西安,是日至26日,南京军队停止一切对我军活动。杨密约冯在西安~大荔间商谈。
    △王以哲电毛泽东、朱德等,要求告知红军部署及胡宗南军之行动。
    △毛泽东电周恩来通报红军进军及陕北、苏区恢复情况。
    △蒋鼎文电孔祥熙、何应钦称:“夫人及宋部长等于5时安抵此间,即将部长手书停战条件交张、杨两位,转告前线知照。惟此间同人尚望双方警戒线稍向后移,免无知士兵误会冲突,中央方面最后能将主力撤至华阴附近,华县仍归中央军前线,乞尊转令遵办。”
    △周恩来电告毛泽东:张、杨已计划守西安城,红军应缩短到达咸阳日期。
    △宁夏七营、固原与平凉间东北军已南下,红军由预旺堡向陕西省西北部转移。
    △毛泽东函阎锡山,称:“敝方为大局计,不主决裂,亦丝毫不主报复南京,愿与我公及全国各方调停于宁陕之间,诚以非如此则损失尽属国家,而所得尽在日本。目前宁军攻陕甚急,愿我公出以有力之调停手段。至于红军,只要南京停止‘剿共’政策,赞同统一战线,一致抗日,并划定适宜之防地,决不向南京管辖境内进攻。”
    △孔祥熙函蒋介石,中有:“此间政务暂由弟及中枢同一秉吾兄既定方针,负责处理。”“三妹准于明晨乘机飞陕前来探视。”
    △孔祥熙函杨虎城谓:“抗敌救亡是既定国策,介公潜筹密运,久具深心。步骤纵有后先,主张初无二致。望与汉卿详加讨论,折襄至当,洞明国家民族利害,共求适当解决之途径。”
    △叶剑英抵西安后,参加西北抗日联军参谋团,协助制定抵抗“讨逆军”作战计划。
    △叶剑英电毛泽东,对目前战略提出建议:军委向彭、任电示:野战军应分两路迅速南下,不顾一切集中咸阳,消灭刘峙部;对胡宗南部,以王以哲、于学忠、罗炳辉、肖劲光等部钳制之。
    △上午9时半,“西救”负责人出席民先队座谈会,提出谈判条件:“(一)立即停止内战之挑衅,中央军退出潼关。(二)改组南京政府,驱逐一切亲日派分子及不抵抗主义者。(三)南京政府即刻动员军队赴绥援战,尤其应积极拨空军援绥。(四)改组南京军事委员会,另组抗日联军总司令部。(五)民众需享受一切集会、结社、言论、出版等自由权利,并即刻释放上海被捕爱国七君子及一切政治犯。(六)召开全国救国会议,首先于西安召开预备会议。并发表目前救亡工作宣传大纲。
    △《西北文化日报》以《我们所争取的是什么——对和平谈判的态度》为题发表社论,指出:“西救”提出的六项条件“是解决问题的主要办法”。“南京亲日派名为救蒋,实为害蒋、倒蒋”。
    △“西救”提出中央军立即退出潼关,全国陆、空军即刻开赴绥东等中心口号14条。
    △西安绥靖公署参谋长李兴中在西安电台发表讲话,阐述救亡意见。
    △民先队西安队部举行座谈会,徐彬如、张语还及各团体代表50余人出席。
    △截止本日,陕西省第一监狱释放政治犯45人;西安绥署军法处释放政治犯106人。
    △各地被释放的政治犯,纷纷参加救亡工作。
    △陕西援绥服务团后援会成立,并派员赴三原一带宣传。
    △西安汽车、水、木工人联合救国会成立。
    △西北军人义勇队上午12时在西安师范礼堂举行成立大会。
    △西安救亡先锋总队部成立。
    △平津救亡团体代表邹大鹏到达西安,谒见张学良、杨虎城,报告平津地区救亡工作情况及对西北救亡工作的殷切希望。
    △民先队总代表抵达西安。
    △西安学联在西安高中举行第九次代表大会,东北大学、西安高中、二中、东望等13校代表20余人到会。会议决定:1937年元旦各校联合公演《打回老家去》、《死亡线上》、《中华母亲》等救亡剧目,张寒晖、刘尚达等担任导演。
    △“东救”召开宣传工作会议。研究宣传工作,并决定设讲演台于钟楼,宣传张、杨八项主张。
    △“东救”组织被释放的政治犯参加救亡工作。
    △西安《老百姓报》创刊。
    △于右任继续在华阴、华县一带活动。夜返潼关。
    △冯钦哉就任“渭北讨逆军”司令。冯部沿渭河北岸西进,抵固市镇一带,与张、杨部队隔河对峙。
    △南京军队在潼关~渭南一线结集。东北军在渭南~赤水间埋地雷、布网、作障碍工事。
    △陕西省警备第一旅一部开抵渭南增防。
    △为协助张、杨抵抗“讨逆军”进攻,红一军团、红十五军团开赴泾河以北,红二十五军挥师南下,开往商州,威胁南京军队的东路侧翼。
    △孔祥熙通电各省市政府,提出维持秩序、安定民心的四项事项。
    △孔祥熙分别致函、致电蒋介石、韩复榘,报告宋氏兄妹赴陕消息。
    △韩复榘、宋哲元在德州北津浦路一小站秘密会晤,分析形势,商讨对策。
    △傅作义由绥远赴太原,转赴西安,不料中途迷失方向,傍晚在河北易县强行降落。等傅乘火车返绥时,蒋介石已改回南京。
    △阎锡山召集部属商讨绥战及陕变事。
    △阎锡山密电赵丕廉:“顷接汉卿来电云:福特机因端纳南返,已飞南京,次龙先生暨次宸兄如何来陕并何时可到,尚祈裁复。等语。我意汉卿代表现未再来,而于次龙等能否单见介公一节,又无明白答复。傅宜生与汉卿个人私交尚好,拟先令其代表前敌将士名义赴陕一行,打开僵局,次龙、次宸俟察知机宜,再前往。”
    △汪精卫由意大利齐亚诺启程回国,行前发表谈话云:“中央有电催促,故即首途。西安事变而言御侮,真所谓南辕而北辙。”“此次事变一切决议已显示吾人之目标,回国后当与诸同志一致努力,以期挽回此局。”
    △《大公报》主笔张季鸾电杨虎城:“有田谓许世英,如蒋与张、杨妥协,日本不能再作静观。德王巧日通电停战,大局非常机微,盖日盼蒋速死,近甚失望,次盼陕战大起故停攻绥。”
    △何应钦派何竟武自南京前往济南,何竟武向韩复榘提出请于学忠父亲电学忠“劝告”。
    △日本驻南京大使川越表示:“如南京容纳西安之政治主张,日本当不能坐观。”
    △日本驻南京大使馆书记官访南京外交部司长。
    △日本驻沪领事访上海市长吴铁城、警备司令杨虎及市公安局长蔡劲军。
    △日本驻海军领署海军武官乘日本军舰抵厦门与日驻粤武官大平密谈。
    △詹森电穆尔报告宋子文、端纳活动情况。
    △川越会晤孔祥熙,表明日本政府对事变态度。
    △意大利驻南京大使罗亚谷诺本日晨到达南京,下午4时访张群,探询西安事变情况。
    △日浅野少佐本日到天津活动。
    23日,晨,东北军在渭南东孝镇附近与南京“讨逆军”发生战斗,“讨逆军”中午12时逼近赤水,并向孝义推进。
    △毛泽东电周恩来,指出:“应告张、杨及其干部把工作放在困难点上。”对胡宗南、关麟征等黄埔系应加紧进行工作。毛泽东电南汉宸,要他争取十七路军为真正的抗日军。
    △叶剑英分析敌我态势,就当前战略问题建议中共中央:估计时局将不能不出于战,我西北各军现已处于内线作战的状态,我们的战役应下决心,集中全力夹击胡(宗南)、毛(炳文)、关(麟征)、曾(万钟),向南移动之,西安可守之。否则,准备暂时放弃,求得西线胜利。可吸川湘、鲁韩(复榘)、李(宗仁)、白(崇禧)、晋阎(锡山)参加,转为外线作战,以开展局面,因这些人用力威胁不能吸引,只有战争胜利,才能吸引过来。
    △红军一部组成追击军。以罗炳辉为司令、宋时轮为副司令、宋任穷为政治委员,指挥红军某部,如胡宗南敢于进犯西安,追击军将给予坚决打击。
    △宋子文、宋美龄由西安电告南京,大意谓:昨已与蒋晤面,情况良好。
    △“讨逆军”东路总司令部宣布河南全省戒严,并任命裴昌会为郑州戒严司令。
    △东北军向渭南增援,一一一师、一0七师已抵渭南附近。陕西警备旅某部结集于崇宁镇一带。东北军一个团自青龙镇辛庄渡河。
    △国民党十三师万耀煌部与冯钦哉联系,拟向西安围进。
    △张学良派部队接防固市一带冯钦哉防地,冯拒绝该部接防。
    △晨,南京国民党中央举行第三十次常委会,丁惟汾、冯玉祥、叶楚伧、孔祥熙、居正、孙科、何应钦、戴传贤、吴敬恒、张继、林森、张厉生、周佛海、方治等30余人出席,丁惟汾主持,决议:(一)中政会主席、副主席回京以前,推林森代理;(二)推居正为中央常委;(三)中常会副主席未回京以前,推居正代理。
    △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召开三十一次会议。林森、张继、丁惟汾、叶楚伧、陈果夫、钮永建、王宠惠、吴敬恒、李文范、许崇智、居正、戴传贤、程潜、陈立夫、马超俊、朱家骅、何应钦、孔祥熙、孙科、梁寒操、覃振、王伯群、徐谦、张群、陈绍宽、王世杰、张嘉敖、吴鼎昌等出席,由林森代理主席,何应钦报告“讨逆”军事进展情形。会议责成何应钦“督率部队兼程前进,迅平叛逆。”关于“讨逆军”总司令部组织大纲由何应钦拟定,经会议决议,准予备案。
    △胡宗南、关麟征、黄杰致电张、杨,同情抗日救国。
    △西安《解放日报》载:南京中央大学全体学生致函张、杨,表示:“抗日救国,人同此心。”
    △于右任在潼关发表《告东北西北将士人民书》说:西安事变“国人则痛心,仇敌则欢笑”。张学良等“若稍有良心,何忍出此”。“故我此时仍是万分希望大家大彻大悟,一致促成转危为安之局,则乖戾化为祥和,西北及东北之将领子弟与人民,在此安危呼吸之顷所报献于国家民族者,仍复至为重大也,至诚之言,切望听察”。
    △上午,关于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谈判在金家巷张学良公馆西楼举行。谈判前,周恩来、叶剑英广泛与有关人士接触,反复阐述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对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重大意义。说明中国共产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蒋介石要求由宋氏兄妹做为他的代表参加谈判,商定条件他以“领袖人格”担保实现,不做书面签字。张、杨同意蒋的要求,参加今日谈判的有张学良、杨虎城、宋子文、周恩来(应德田记录)谈判开始后,周恩来提出:一、双方停战,中央军撤至潼关以东;二、改组南京政府,排除亲日派,加入抗日分子;三、释放政治犯,保障民主权利;四、停止剿共,联合红军抗日,共产党公开活动(红军保存独立组织领导,在召开民主国会前,苏区仍旧);五、召开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救国会议;六、与同情抗日的国家合作。上述六项,要求蒋介石接受并保证实行。中国共产党赞助蒋统一中国,一致抗日,张学良、杨虎城对周恩来提出的六项主张表示同意。宋子文个人也表示同意,答应向蒋介石转达。关于放蒋的条件,宋提出只要蒋下令撤兵,即应允回南京后再释放爱国七领袖,张、杨、周要求先撤兵,释放政治犯,蒋才可回南京。
    △午,宋子文在高桂滋公馆与蒋介石晤谈。
    △下午,张、杨、宋、周谈判继续进行,宋子文提议先组织过渡政府,三个月后再改为抗日政府。目前先将何应钦、张群、张嘉敖、蒋鼎文、吴鼎昌、陈绍宽赶走,推荐孔祥熙为行政院院长,宋子文为副院长兼财政部长,徐新六或颜惠庆为外交院长,严重或孙科或曾养甫为铁道部长,朱家骅或俞飞鹏为交通部长,卢作孚为实业部长,朱家骅、张伯苓或王世杰为教育部长,张、杨推荐赵戴文或邵力子为内政部长,周恩来提出宋庆龄、杜重远、沈钧儒、章乃器等入行政院,杜、沈、章等可任次长。宋子文力言此为过渡政府,三个月后,抗日帷幕揭开后,再彻底改组。周原则同意,要宋子文负责。宋子文提议由蒋介石下令撤兵,即放蒋回京。周坚持中央军撤兵,上海被捕之爱国领袖先释放。周提议在政府过渡时期,西北联军先成立,以东北军、十七路军、红军成立联合委员会,受张学良领导,进行抗日战争的准备工作,实行训练补充,由南京负责接济。宋子文答应此事可转告蒋介石。在蒋同意上述办法(即六项提议)下,周提出与蒋介石直接讨论各项问题。宋子文回答可先见宋美龄。宋子文、张学良在会谈中表示:宋美龄力主和平与抗日。
    △夜,周恩来电中共中央,报告与宋子文等会谈情况:(甲)宋子文、宋美龄、蒋鼎文昨到西安。蒋暗示宋改组政府,三个月后开救国会议。改组国民党,同意联俄联共。(乙)今日我及张、杨与宋谈判。第一部分,我提出中共及红军六项主张;子,停战,撤兵至潼关外。丑,改组南京政府,排逐亲日派,加入抗日分子。寅,释放政治犯,保障民主权利。卯,停止剿共,联合红军抗日,共产党公开活动(红军保存独立组织领导,在召开民主国会前,苏区仍旧,名称可冠抗日或救国)。辰,召开各党各派各界各军救国会议。巳,与同情抗日国家合作。以上六项要蒋接受并保证实行。中共、红军赞助他统一中国,一致对日,宋个人同意,承认转达蒋;第二部分,宋提办法及讨论情况:子,宋提议先组织过渡政府,三个月后再改造成抗日政府,目前先将何应钦、张群、张嘉敖、蒋鼎文、吴鼎昌、陈绍宽赶走。推荐孔祥熙为院长、宋子文为副院长兼长财政,徐新六或颜惠庆长外交,赵戴文或邵力子(张、杨推荐)长内政,严重或胡宗南长军政,陈季良或沈鸿烈长海军,孙科或曾养甫长铁路,朱家骅或俞飞鹏长交通,卢作孚长实业,张伯苓或王世杰长教育,我们推宋庆龄、杜重远、沈钧儒、章乃器等入行政院。宋力言此为过渡政府,三个月后抗日面幕揭开后,再彻底改组。我们原则同意,要宋负责;杜、沈、章可为次长。丑,宋提议由蒋下令撤兵,蒋即回京,到后再释放爱国七领袖。我们坚持中央军先撤走,爱国领袖先释放。寅,我们提议在这过渡政府时期,西北联军先成立,以东北军、十七路军、红军成立联合委员会,受张领导,进行抗日准备,实行训练补充,由南京负责接济。宋答此事可转蒋。卯,在蒋同意上述办法下,我们与蒋直接讨论各项问题(即前述六项)。宋答可先见宋美龄(子文、学良言她力主和平与抗日)。(丙)如你们同意这些原则,我即以全权与蒋谈判,但要告我,你们决心在何种条件实现下许蒋回京,请即复。”(见《周恩来文选》)
    △西安印刷工人救国会成立,宋绮云在成立大会上恳切致词,大会通过全国同业工友,拒绝承印汉奸言论及一切著作。
    △西安市装卸夫救国会成立。
    △西安《解放日报》发表论评《欢迎政治犯》。
    △西安市学联下午1时在西安师范礼堂招待被释放的政治犯,大会由李连璧主持,被释放的红军战士在会上讲述红军长征的英雄事迹及抗日救国的决心。与会青年很受感动。
    △陕西省援绥服务团将于日内出发。
    △西安各校学生连日在市内宣传,广大市民,深为感动。
    △陕西省教育厅征集救国教育方案。
    △西安《解放日报》发表文章,热情歌颂西安事变划时代的意义,指出:“双十二那天,一个光辉灿烂的火把在烽火台上点着了!这个火焰带着一切被压迫民众的吼声,挟着千钧热力,散在每一个不愿做奴隶人们的心头,它将普照全世界奴隶们的心上。”
    △西安《解放日报》以《“救联”提出对南京谈判基本六条件》为题发表文章,阐述徐彬如代表西北各界抗日救国联合会提出的和平谈判的六项条件。
    △邹大鹏在《西京民报》社举行记者招待会,详述事变传至华北后,华北地区抗日救亡运动蓬勃发展情况。
    △“东救”宣传部召开宣传工作会议。
    △陕北旅省各界同乡救国会发表告民众书,号召各界拥护张杨主张,一致抗日。
    △西北军人抗日救国义勇队召开成立大会。
    △内蒙古义勇队代表到达西安,会晤张、杨,商洽抗日援绥军出发日期及行军路线问题。
    △周恩来和宋美龄长谈。说明中国共产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主张。表示:只要蒋介石同意抗日,中共拥护他为全国领袖。
    △毛泽东电周恩来,称:“时间正在变化中,张杨不会久处孤立。但应告张杨及其干部,把工作放在困难点上。即使困难,奋斗到底,最后胜利是我们的。若无此种决心,则遇有挫折将不能支持。凡事向好坏两面着想,力争好的前途。同时也准备对付坏的局面。”
    △毛泽东电南汉宸:“十七路军不巩固,极须大力进行政治工作,杨虎城极望兄回帮助。”“兄至十七路军,应坚定其军政干部抗日救国、联红联共、不怕牺牲、直干到底之决心,并发展党的组织,争取十七路军变为真正的人民抗日军。”
    △与周、宋谈判的同时,设计委员会开会,会议一开始,气氛就十分紧张,当时围绕着(一)为了和平解决,要向蒋介石、宋子文提出什么条件?(二)在什么具体保证下,才能放蒋等问题进行了激烈争论。当时着重讨论第二个问题。有人说:要把中央军在潼关以内的军队撤走。有的说,要阎锡山出来作保人,并划出潼~洛为缓冲地带,由山西军队驻防,中央军撤到洛阳以东。与会人员一致决定:没有保证,不能放蒋。
    △樊崧甫电张、杨谓:要他们“系铃解铃”,“戴罪立功,以图自赎,一致对外也”。
    △孔祥熙再次通电全国,提出特加注意的五点事项。
    △孔祥熙接见意大利驻华大使齐亚诺、英驻华大使许阁森、日驻华大使川越,说明西安情况。
    △孔祥熙、孙科、王宠惠、王正廷等在南京孔宅晤谈。
    △川越访何应钦、张群。
    △何应钦密电龙云告以张学良派机接周恩来赴西安情况。
    △李宗仁、白崇禧表示:愿与张、杨采取共同行动,将结集兵力,誓师北上。当日内特派刘维章为代表自桂飞湘,征求何键意见。
    △南京《中央日报》发表专文《对张贼,战,战,战!》叫嚷“战是营救蒋公的唯一办法”。
    △宋哲元、韩复榘自济南联名通电谓:“(略)万不容在国难严重之际,再有自伐自毁之行动,不此之图,竟成出轨之事,国人在忧惶震骇之余,皆不能考其主张之奚若,则其结果,非陷国家于万劫不复之地不止,所谓亲痛仇快者是也。目前急务,约有三大原则:第一,如何维持国家命脉;第二,如何避免人民涂炭;第三,如何保护领袖安全。以上三义,夙夜徘徊。……似宜采取沉毅静耐,以求政治善通,适时解决。”
    △日首相广田宏毅在枢密院报告说:“对于西安事变,决定采取不干涉方针;倘国民政府与张学良以容共为妥协条件,日本将断然抨击。”
    △美驻华大使馆参赞罗克哈特电美国国务卿穆尔,报告西安情况。
    24日,上午,张学良、杨虎城、周恩来、宋子文继续谈判,讨论日前周恩来提出的关于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六项主张,宋美龄也参加了谈判。(一)关于“双方停战,中央军撤至潼关以东。宋子文答应由他本人与宋美龄负责办理。(二)关于“改组南京政府,驱逐亲日派”。会上原则通过。具体办法是:蒋介石辞行政院长职,张学良提出:由宋子文长行政院。宋提出:孔(祥熙)长行政院比较合适。宋本人任行政院副院长兼财政部长。张学良提出张伯龄任教育部长。会上一致通过。颜惠庆任外交部长、卢作孚任实业部长(邹韬奋、章乃器、杜重远任中央各部副部长)(三)关于“释放政治犯,保证民主权力”。宋子文答应回去后立即释放七君子及其他政治犯。(四)关于“停止剿共,联合红军抗日”,宋提出:现在不能马上爆发抗日战争,因为中日力量相差太大。“剿共”政策可以立即改变,内战可以立即停止,但共产党必须放弃武装暴动政策和土地革命政策,红军可以按实际人数改编为国军。张、杨、周基本上同意。周恩来提出:进行准备的一切抗日工作,必须是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日寇如再进犯,必须立即抵抗。大家一致同意。(五)关于“召开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救国会议,决定抗日救亡的方针”。宋子文说:回去后须先召开国民党中央全会,解决开放政权,然后再召开救国会议。(六)关于“与同情中国抗日的国家建立合作关系”一致同意。另外,关于红军的军费,宋子文提出张、周商定,他保证拨发,关于西北的善后一项,今后西北的军政由张、杨负责。大家一致通过。
    自此,谈判基本结束。蒋介石表示接受以上六项:“(1)改组国民党与国民政府,驱逐亲日派,容纳抗日分子;(2)释放上海爱国领袖,释放一切政治犯;保证人民的自由权利;(3)停止‘剿共’政策,联合红军抗日;(4)召集各党派各界各军的救国会议,决定抗日救亡方针;(5)与同情中国抗日的国家建立合作关系;(6)其他具体的救国办法。”
    △蒋介石向张学良表示:1、下令东路军退出潼关以外,中央军决定离开西北。2、委任孔祥熙、宋子文为行政院正、副院长,要孔、宋与张学良商组政府名单,决定令何应钦出洋,朱绍良及中央人员离开陕、甘。3、回南京后释放爱国七领袖。4、联红容共,现在苏区不变,经过张学良暗中接济红军,俟抗战起再联合行动改番号。5、立即召开国民党会。6、联俄联英、美。周恩来将此情况电告中共中央。
    △下午,周恩来与宋子文会谈,宋要求中共能成为他抗日、反对亲日派的后盾。并指派专人驻沪与他秘密接洽。(周答应指派潘汉年与之接洽)宋提出暂不召开国民代表大会,先开国民党的会议,改组国民党、开放政权。宋说回去后与孙夫人商量释放政治犯的办法,并表示,南京政府每月可给红军苏区50万元经费。
    △周恩来会晤宋美龄,宋谓“我等皆为黄帝裔胄。断不应自相残杀。凡内政问题皆应在政治上求解决”。
    △周恩来电中共中央书记处报告谈判结果:蒋介石对张学良说中央军决离开西北,任孔、宋为行政院正、副院长,并与张学良商讨改组政府名单。令何应钦出洋,中央人员离开陕、甘。回京后释放爱国七领袖,联红容共召开国民大会改组国民党、联俄联英美。
    △张闻天、毛泽东致电周恩来、博古,提出中共拟参加抗日联军临时西北委员会的五人名单。
    △毛泽东电王以哲,建议该部宜在固原、西峰、平凉等处坚守。毛同日再电王,建议部队速开兴平、凤翔。
    △中共中央电复周恩来,恢复蒋介石自由的条件是:一、全部中央军分向河南、绥远二省撤退。二、南京宣布和平与民更始,不咎既往和召开救国会议命令。蒋亦发表同样宣言。三、部分地释放政治犯与共产党员。
    △南京政府发布《讨逆军总司令部组织大纲》。规定:“第一条:国民政府为讨伐西安叛乱,特任讨逆总司令,指挥国家统辖讨逆军事;第二条:讨逆军总司令直属于国民政府,其关于军务、政务、党务等联系事项,由各主管机关协助办理;第三条:讨逆军总司令为实行权责,设置讨逆军总司令部;第四条:讨逆军总司令部设总参谋长一员,副参谋长一员,秘书7人及下列各处:参谋处、副官处、经理处、政训处、兵站总监部、铁道军运特派员。讨逆军之组织系统如附表。第五条:讨逆军总司令部于必要时,得设顾问、参议及高级参谋若干员。第六条:讨逆军总司令部之编制另定之。第七条:讨逆军总司令部于讨逆军事完毕时撤销之。第八条:本大纲由国民政府公布之日施行。”
    △“讨逆军”左翼由潼关过洛南、商县,右翼今晨渡渭河进驻固市等地。并与冯钦哉部取得联系,向西安迂回。
    △下午,蒋鼎文携蒋介石手谕至洛阳,一面电话报告孔祥熙、何应钦,一面至华县前线责令双方停战。
    △东北军某部与南京军队在赤水发生战斗。南京军队工兵在铁甲车掩护下,抢修桥梁,东北军开炮轰击。
    △苏炳文至潼关晤于右任。
    △孔祥熙复电阎锡山,内称:“现中央切盼陕事早获适当解决,既已托付吾公,仍希大力斡旋。继续进行为祷。宜生兄若能同行,极所赞佩。进行情形如何,并盼随时电示为感”。
    △孔祥熙电复宋哲元、韩复榘内称:“承示三大原则,中央亦早具此心。吾辈为爱护国家、爱护人民、爱护领袖,自应本此原则,一致努力”。
    △南京飞机侦察报告:1、长武、泾川有一师部队向南行进,东北军进入泾川;2、王以哲部一二九师日前经凤翔东下,凤翔电话中断,货车、卡车往来甚忙;3、日来在三原、渭南、西安、咸阳之张、杨部队约计如下:东北军一0五师、一0七师、一0八师、一0九师、一一一师、一一二师、一一七师、骑兵师、十七路军十七师、陕西警备一、二、三旅、特一团,炮一团、这些部队分驻于渭南、临潼西故市镇、田市镇、孝义镇、苍头镇、辛市镇、崇宁镇及西安、蓝田等地。
    △“讨伐军”西路军总司令顾祝同由洛抵太原,转赴宁夏。布置“讨逆”军事。
    △川军将领邓锡俟、孙震、李家钰、唐式遵、王缵绪、潘文华通电拥护刘湘“拥戴中央、抵御外侮、停息内争、营救领袖”主张。
    △陕西省民教馆连日举行讲演会,宣传西安事变的重大意义。
    △西安被释放的红军女战士,在西安市东木头市东北救亡总会讲述红军长征的英雄事迹。
    △西安印刷工人救国会下午3时召开第一次执委会,并组织慰问团,慰劳抗日将士。
    △西安市各机关公务员救国会举行成立大会,应德田、张语还、宋绮云等分别代表张、杨及“西救”在会上致词。
    △长安县组织乡农救国会。
    △长安运粮业工人救国会举行筹备会。
    △西北各界救国联合会妇女部举行会议,决定派人分赴各县组织农村妇女并开办妇女训练班。
    △抗日联军临时西北军事委员会发布《“双十二”抗日救亡运动宣传大纲》,详述事变及八项主张的重大意义。
    △“西救”宣传部召开编审会议,李敷仁、张寒辉等10余人出席,会议决定创办“救联通讯社”,选发重要新闻消息,编辑“双十二”以来各种救亡文献。
    △抗日联军临时西北军事委员会特务团政治部发表《为反对中央军屠杀军民反对内战告全国民众书》,指出:“本月16日、17日南京飞机在渭南、三原、富平等地狂轰滥炸,20日上午8时,中央军二十八师又突然包围留守华县之一〇五师第三团第一营及卫队特务营第一连,并用机关枪把他们屠杀,这种残绝人寰的血腥暴行,必将会受到历史的制裁。”
    △陕西省援绥战地服务团召开会员大会,决定元月出发绥东,参加战地服务。
    △宋子文、宋美龄找张学良乞求次(25)日圣诞节放蒋回去,“取个吉利”。
    △午前,鲍文樾、马占山、米春霖、卢广绩等人与宋子文面谈,当谈到商定的条件必须兑现时,宋子文拍着胸膛,翘起大拇指表示:“负责担保”。
    △张学良找杨虎城商量放蒋事宜,张学良表示要亲自送蒋回去。杨虎城问张:什么时候回来?张说3天回来,至迟不超过5天。
    △下午,张学良召见东北军何柱国、董英斌、王以哲说要亲自送蒋南返。三人均表示反对。张执意要送。何、董、王建议,最多送到洛阳。张嘱咐:关于联合军事行动听命杨(虎城),东北军听命于学忠。有问题时多和周恩来商量。
    △下午,张学良召集设计委员会成员解释放蒋问题,申述亲自送蒋道理。很多人坚决反对他亲自送蒋回去。张不以为然地说:“他(指蒋)邀我到南京我能不去吗?他以后叫我开会我能不去吗?去了他不是一样扣我吗?你们要知道我不是光杆一个人,我一个人能搞‘双十二事变’吗?我有东北军力量在,有东北军、十七路军、红军团结的力量在,他们不让我回来行吗?况且,我们这里还有南京的十几个大员呢!怕什么?”张学良的这些话始终没有说服大家。
    △晚,周恩来在宋氏兄妹陪同下,在高桂滋公馆会见蒋介石。蒋表示:“停止剿共”,“联红抗日”,“统一中国”,“受我指挥”等,并邀请周恩来等他回南京后,去南京直接谈判。
    △川越访何应钦。陶德曼访张群。詹森、那齐亚访孔祥熙,探询西安形势。
    △英大使许阁森向孔祥熙提出由英、法、美、意四国协同派飞机载运张学良至天津或上海,以便于张离开中国的建议。
    △晚,杨虎城在西安新城大楼设宴。陈诚、陈继承、蒋鼎文、朱绍良、万耀煌、邵力子、彭昭贤、张冲等“应邀”赴宴。杨虎城详述“双十二”事变的重大意义。
    △高崇民写信给张学良,大意是:必须有条件、有把握才能放蒋。
    △彭德怀率红军一部向庆阳集中。
    25日,晨,东北军、十七路军将领联合写信给宋子文,提出:已达成的协议必须有人签字,中央军必须撤出潼关,然后才能放蒋。否则虽张、杨同意,我们也誓死反对。宋子文慌忙把这一情况告诉宋美龄、蒋介石。蒋得知此情况,立即要宋子文找张、杨说情。蒋称:如成为签字的文字协定,易于泄露,在我们准备未完时会使日本先发进攻。且说:我们回京立即准备抗日,不用文字,用我人格担保,我现在抗日是一致的,请大家相信我好了。
    △宋子文、宋美龄要求今天即放蒋南归。张学良同意并愿亲自伴送。周(恩来)、博(古)认为蒋在走前须有一政治文件表示,并不同意蒋今天即走和张随去,张未告知周,即亲自送蒋。
    △张学良对高崇民表示:只要对国家有利,牺牲我个人,牺牲东北军团体也在所不计。
    △南京《中央日报》刊登蒋孝先、杨镇亚、肖乃华、马志超所谓“四烈士遗像”,介绍其生平,制造战争舆论,煽动复仇情绪。
    △西北临时军委会通报:奉主任委员张、副主任委员杨电示:渭南前方中央军及我军同时撤退,以表双方政治解决之诚意。
    △“西救”宣传团电张、杨、阎(锡山)、傅(作义)请求“共同抗日,以固国防”。
    △抗日联军临时西北军事委员会文化委员会筹备会召开第一次会议,杨明轩、黎天才、李寿亭、金锡如等出席,会议决定由李寿亭拟定组织大纲及文化纲领。
    △“西救”妇女部拟定训练工作计划纲要。
    △陕西民众运动指导委员会武装部制定武装民众计划。
    △西安“解放剧社”积极准备公演抗日剧目。
    △“东救”举行第八次执委会,车向忱、应德田、贾国辅、孙铭九等出席会议。
    △西安数百名爱国青年报名参加抗日先锋队。
    △陕西省民教馆连日举行讲演会,讲述抗日救亡理论。是日,江隆基以《蒋介石不抵抗主义的反动实质》为题在民教馆发表讲演。
    △中共陕西省委成立,贾拓夫、欧阳钦、朱理治、彭加伦、李一氓、汪锋、张德生、崔廷儒等任省委领导。
    △抗日联军西北军事委员会发布《双十二抗日救亡运动宣传大纲》。
    △下午3时半,张学良打电话请杨虎城到金家巷,准备放蒋南归。当杨虎城乘车到玄风桥时,张已陪着蒋介石从高桂滋公馆出来了。张低声对杨说:现在就放他。杨不便当着蒋的面与张争辩,只好跟张一同去西安飞机场。
    △张学良离陕前手谕何(柱国)、王(以哲)、缪(征流)、董(英斌)及东北军师长:“弟离陕之际,万一发生事故,切请诸兄听从虎城孝侯指挥,此致何、王、缪、董各军各师长。张学良25日。以杨虎城代理余之职,又。”
    △蒋、二宋、张、杨一行到西安机场。蒋介石对杨虎城说:“(一)明令中央部队于25日起,调出潼关。从本日(25日)起,如再有内战发生,当由余个人负责;(二)停止内战,集中国力,一致对外;(三)改组政府,集中各方人才,容纳抗日主张;(四)改变外交政策,实行联合一切同情中国民族解放之国家;(五)释放上海各被捕领袖,即下令办理;(六)西北各省军政,统由张杨两将军负其全责。”蒋介石还对杨说:“今天以前发生内战,你们负责,今天以后发生内战,我负责,我的错误,我自己承认。你们的错误,你们承认。”“我所答应你们的那些事,我回南京后,一一都可实现。你们放心,不然,我就不成其为国家民族之领袖。”下午4时许,蒋、二宋、张分乘两架飞机自西安机场起飞。
    △周恩来驱车赶到机场,蒋介石、二宋及张学良乘坐的飞机已经起飞。
    △张学良送蒋的时候,设计委员会还在开会,高崇民报告东北、十七路军高级将领反对在没有保证的情况下放走蒋介石。大家正就放蒋问题进行激烈争论时,洪钫来电话报告:蒋介石已被放走,张学良也跟去了。与会人员都反对张这样冒险的作法。
    △杨虎城从飞机场返回新城后,谈了机场送蒋的情况。杨表示:蒋介石的人格是不可靠的。万一张学良回不来怎么办?
    △下午5时45分,蒋介石、宋美龄、宋子文、张学良乘坐的飞机到达洛阳机场,祝绍周、蒋坚忍、毛邦初、王叔铭等机场迎候。夜宿中央军校洛阳军分校。
    △胡宗南、关麟征、黄杰电张学良、杨虎城,对放蒋南归“感激驱驰、莫可名状”。
    △下午5时许,西安各将领通电全国,报告放蒋经过,电文如下:“限即刻到(衔略)。自委座留住西安,对于副司令及虎城等救国主张已表示完全容纳,即定返京施行。其人格伟大,为国家为民族之精神,为空前所未有,群伦所景服,爰于本日下午4时,由副座恭谨陪送赴洛,特电奉闻。杨虎城、马占山、何柱国、孙蔚如、冯钦哉、王以哲、董英斌、缪征流。有印。”西北军委将通电内容通令各部队。
    △刘峙、商震、钱宗译、庞炳勋自郑州赴洛阳谒蒋。于右任自潼关赴洛。
    △阎锡山电孔祥熙,告知黄绍竑来晋,傅作义因飞机迷路,昨日降落易县,晚上到晋。
    △晚,孔祥熙对记者谈话云:“此次事变,可说是中华民族复兴的试金石,可以看出对领袖的热烈爱戴。此次各外商银行,于事变中合作,各国使节对蒋委员长安全亦至为关切,深可感谢。”
    △南京中央电台将蒋(介石)抵洛阳消息向全国广播。
    △晚7时许,周恩来、秦邦宪电中共中央,报告日前西安5人谈判结果,周与蒋、宋会谈情况和张学良亲自送蒋南归消息。电文如次:
    (甲)与宋子文、宋美龄谈判结果。
    子,孔、宋组行政院,宋负绝对责任保证组织满人意政府,肃清亲日派。
    丑,撤兵及调胡宗南等中央军离西北,两宋负绝对责任。蒋鼎文已携蒋手令停战撤兵(现前线已退)。
    寅,蒋允许归后释放爱国领袖,我们可先发表,宋负责释放。
    卯,目前苏维埃,红军仍旧,两宋担保蒋停止剿共,并可经张手接济(宋担保我与张商定多少即给多少)。三个月后抗战发动,红军再改番号,统一指挥,联合行动。
    辰,宋表示不开国民代表大会,先开国民党会,开放政权然后再召集各党各派救国会议,蒋表示三个月后改组国民党。
    已,宋答应一切政治犯分批释放,与孙夫人商讨办法。
    午,抗战发动,共产党公开。
    未,外交政策:联俄,与英、美、法联络。
    申,蒋回后发表通电自责,辞行政院长。
    酉,宋表示要我们为他抗日反亲日派作后盾,并派专人驻沪与他秘密接洽。
    (乙)蒋已病,我见蒋。他表示:
    子,停止剿共,联红抗日,统一中国,受他指挥。
    丑,由宋、宋、张全权代表他与我们解决一切。(所谈如前)。
    寅,他回南京后,我可直接去谈判。
    (丙)宋坚请我们信任他,他愿尽全责去进行上述各项,要蒋、宋今日即走。张亦同意并愿亲送蒋走。杨及我们对条件同意。我们只认为在走前还须有一政治文件表示,并不同意蒋今天走,张去。但通知未到张已来送蒋、宋、宋飞往洛阳。
    (丁)估计此事,蒋在此表示确有转机,委托子文确具诚意,子文确有抗日决心与改院布置,故葛走张去虽有缺憾,但大体是转好的。
    (戊)现在军事布置仍旧,并加紧戒备。蒋临行时对张、杨说:“今天以前发生内战,你们负责;今天以后发生内战我负责。今后我绝不剿共,我有错误,我承认。你们有错误,你们亦须承认。”
    △蒋介石被释放消息传出,上海、南京、天津、青岛、成都等地报纸纷纷发出号外,各地燃放鞭炮庆祝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吴家象在西安电台发表广播演说,说明张、杨与蒋谈判情况,称蒋已完全采纳张、杨要求。
    △夜,杨虎城收到张学良署名的电报,嘱释放陈诚、卫立煌、蒋鼎文、陈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