豳地   古豳——华夏文明的源头     

古豳——华夏文明的源头

  ·黄金来

  我们伟大祖国,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文明古国,有着光辉灿烂的五千年历史文化,其源头何在呢?众说纷纭,其实这个沛然启流之所,主要源头,就在豳地。

  这里有古颛顼之墟,帝喾驻跸之邑(当时华夏民族始融一体的重大时期),是尧舜的农官后稷弃降生地(正处我国农耕文化发祥之期),是公刘因避夏桀暴乱入迁,至古公亶父居岐,周先祖十一代立国之所,(与商政权并存长达五百余年之久),是周王朝的建立和中华文化艺术、思想、道德的发展孕育之地。

  一、豳地是中华民族繁衍融合的初基石

  我国历史发展到充满神话色彩的上古时代,黄帝轩辕氏、炎帝神农氏和“九黎”蚩尤氏,经过长久的战争与联合,形成了以黄帝族为核心的氏族部落大联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到颛顼高阳氏和帝喾高辛氏时代,国家性的民族联合体,才真正形成,回顾历史,这个民族大融合的初基石就是豳地。史载:我国古代民族,依其处地和生活方式等,各有其称号。居东方者(主要在山东及淮水流域),称夷族或东夷。夷字是个和使用弓矢有关的字。太皥族为其代表。相传太皥氏风姓,陈地(河南淮阳)有其墟所。

  居南方者(汉水、长江流域)称蛮族,或南蛮。蛮字是和虫鱼有关的字。“九黎”蚩尤族为代表,颛顼帝妃邹屠氏,即其族后裔。居西方者(陕西、甘肃、青海地区)称戎族,或西戎。戎字是个手执兵戎的字。居北方者(河北地区),称狄族,或北狄。狄字是和火与兽有关的字。因为穿错相处,故通常戎狄并称。犬戎族、狄族为主要代表。炎帝神农氏属于姜戎。《史》云:“神农氏,生于厉乡,长于姜水,都于陈,迁于鲁。以火为德,故称炎帝,西方人也。”居中部者(指传统文化高的地区或王畿之域)称夏族或华族。夏字是个有头、有身、有手足的巨人形象。释者曰:“夏者,中国人也。”我们说的华夏族也即中华民族,就是这“东、南、西、北、中,夷、蛮、戎、狄、夏”的繁衍联盟、融合发展起来的。真正的统一,是在轩辕黄帝、炎帝神农和“九黎”蚩尤的大联盟之后的颛顼、帝喾时代的豳地。

  颛顼号高阳氏,是黄帝之孙,母邹屠氏是蚩尤族女。初都帝邱(河南濮阳),后迁于豳。《晋书》说:豳之古鸡闾里,是“颛顼之墟”。帝喾高辛氏,是黄帝的曾孙,生于穷桑(山东曲阜),居都西亳(河南偃师),迁豳或者驻跸豳地。其原妃姜嫄氏,有邰(今陕西武功)国君之女,生后稷弃于豳。

  弃生而神异,喜田土,善稼穑,被其弟尧封为农正,始在豳地教民农耕,后因邰国或亡或迁而失继,舜又封弃为农侯,令其于邰承母家姜嫄氏之祀。弃之子孙世为后稷执掌农事。至夏代因桀乱政,公刘迁豳建邦立国,大兴农业,奠定了华夏民族统一的稳固基础。

  华夏民族统一体在此时形成的标志是:(1)以炎黄为核心的各民族大统一完全形成。(2)“中国”的概念,已为民族的总称,不再仅指王畿或中部地带。(3)氏族部落已为民族国家所替代。(4)自此之后,中华大地上,尽管可以频繁地改朝换代,但是先周形成的一个中华、一个祖国的理念,从未动摇。

  古豳地为何有幸完成此历史大任呢?第一,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已往民族首领的“国邑迁流无常”的方式,已不复存在。第二,黄河中下游如河北、河南、山东,这些较中部地域,长期洪水成灾。“天下之患河为大”,若要生存就必须“择高地以求永安”,变成了人们的共同认识。第三,豳地开发甚久,原隰广大,土地肥沃,河流径直,四季分明,无灾无殃,正是发展农耕生产的最佳选择。

  二、豳地是农耕文化的发祥地

  周先祖公刘立国豳地之后,复修后稷之业,大力发展农耕生产,改革体制,传至古公亶父十余代,在豳地始展中华农耕文明的宏伟蓝图。后人追述周先祖豳国的农事诗《豳风·七月》就是其真实写照。这诗说:这个国家已不同于夏和商制。在这里,农夫们种地、打猎、养蚕、制衣、凿冰,修宫室,虽都为公家辛苦,但已感到自己是“人”了。公家给衣、给饭、给柴火。除过打猎所获的小兽,允许私有外,其余归公。但是出耕时,国君和他的夫人,一定都到田里去行“送饭礼”,以示对劳动者的关怀。农事完毕,还允许农夫到公堂上去饮春酒、食羔羊、欢庆丰年,相呼万岁。在这个农奴制的政体中,已露出了淡淡的封建性契机。我国农业文明的远洋,就从此航,为国家一次又一次从黄河三级、四级流域,转向二级一级流域铺平了基石。我们称它是农耕文化发祥地原因是:1:、这时农耕生产,居于社会经济主导地位。2、耕种、畜养、桑蚕是农事的根本。3、作物种类繁多(请参看《豳风·七月》)。4、养猪、养羊已为家常。5、有了定居的房屋、村落。6、有了军制、彻法的雏形。所以历代都以“豳”作为农耕文明的光辉标志。历代封建王朝,都以珍重“豳风”和《豳风图》来表示敬重农业,遵守传统。《名画记》载:晋明帝有《豳风图》。唐宰相、名画家阎立本画有《豳风图》。《元史·高宜传》说:英宗时,塔失不花以《豳风图》呈进。《宣德实录》说:上阅赵孟頫《豳》,遂赋长律一章。《经义考》载:吴宽月曰:林子奂作《豳风图》,每幅都篆诗于后,学士解公又疏而总题之。《明史辑略》载:宋濂上《豳风图》,皇太子览而善之。又载高宗纯皇帝有马和之《豳风图》。石渠宝阁旧藏有《豳风图》。近清代,则更重其图,而且扩而大之,以“豳风”来命名许多事物。

  三、豳地是中国传统思想道德的策源

  传统是指事物的发展已成体统,美好有益,具备可贵的永久性和传扬性。

  我们伟大祖国,数千年来在修身治家、富国强民、发展生产、开创文明的诸多领域,聚积了非常丰富而珍贵的思想道德传统。从发展的观点看,其策源与孕育,就在豳地。

  这在古公亶父迁岐前的豳地,有哪些主要内容呢?我们仅从历代认为是:“天下之大经大法”、“上所言,下为史所书”、“宣王道之正义,发话言于臣下”的古档案性的经典《尚书》中的载述来看看。

  其一,《尧典》说:尧帝具有“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恪于上下”的美德和“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疏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明于变时雍”的崇高思想作风。

  其二,《大禹谟》说:帝禹“舍己从人”,“文明布于四海”,“德惟善政,政在养民”和“余何言?余思日孜孜”的治世名言。说:(皋陶)为政之道是:“临下以简,御众以宽。罚弗及嗣(处罪不株连子孙),赏延于世(奖赏恩及后代),宥过无大(对不知误犯者,虽大可赦),刑故无小(对明知故犯者,虽小必刑),罪疑惟轻(定罪有所疑,则当从轻),功疑惟重(奖有功有所疑处,则可从重),与其杀不辜(无罪者),宁失不经(自己担当执法有误过失),好生之德,治于民心(爱民的美德深入人心),兹用不犯于有司(这样民众就会感激于心而不去犯法)。”

  其三,《皋陶谟》说“行有九德”。皋陶曰:“宽而栗(宽宏又庄严),柔而立(柔和又坚定),愿而恭(谨厚而能笃行),乱而敬(善于治事而能谨敬),扰而毅(驯顺而能果断),直而温(正直而又温和),简而廉(简易率性而能志行端正),刚而塞(刚劲而又平实),强而义(刚强任情而能信守道义)”。曰:“能行其三者,可为大夫。六者可为诸侯,九者可为天子”。

  其四,《夏书·五子之歌》说:太康之弟五子谏太康曰:“民可近不可下(小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作歌曰:“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彤墙。有一于此,未或不亡(在内贪色而放纵,在外贪猎而放纵,沉迷饮酒,嗜好享乐,大造高峻的殿宇或宏伟的宫墙。有其中一项的,没有不亡国的)”。世称其为“六戒”。

  公刘立国于豳,这些思想道德,治国大论,就是他的指导思想,我们可以归之为以下九条:

  1、以民为本(得民失民,是存亡的决定因素。民心民意是考察为政好坏的根本原则)。

  2、以政养民(政治措施,要能爱民、惠民、裕民、强民)。

  3、以德治国(民有德会自觉守法利人;民无德则违法损人,虽有吏也不可治)。

  4、以仁律己(仁是人的最高德行,不仁者即是衣冠禽兽)。

  5、以行治功(诚信力行,才会取得各种成功)。

  6、以和徕远(和谐平等,才能取得异域外国的真诚归服)。

  7、以“九德”教(教导臣民遵行“九德”)。

  8、以“六戒”劝(惊禁勉励运用“六戒”)。

  9、以身作则(凡事自身先立榜样)。

  周先祖还有一条,就是强强不息精神。公刘及其十代传人,都是这种思想、道德的承继与遵行者。《诗经》以“笃”(仁厚宽和)称颂,就是实证。北大《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说,公刘迁豳时,“诸侯随其迁者,共十八国”。历代学者,都称公刘为“仁者”。王先谦说:公刘迁,“邰之民亦有老病而不能行者,则以积仓与之。”胡承珙说:“改邑徙民,未尝全弃其故都,而欲为行者利,先谋居者之安,此公刘所以仁厚也”。古公亶父更是典型的仁人。《孟子》中说:滕文公问孟子,小国该怎样对待大国。孟子以“仁者无敌”来回答他。并以周太王迁岐的史实为例说:从前太王居豳,狄人入侵,太王以皮裘、丝绸、良马、珠玉送他们,都不可止,于是太王对国人说“狄人想要的是这块土地。土地是养人之物,我不能用养人之物而使人受害,我打算迁居岐下。”人们听了太王的话,都说:太王不愧为伟大的仁人,跟着的人就像赶集似的众多。其后更以“大德”享誉天下。就是这种传统思想,才使先周以一西方小国,在居岐迁沣,不到百年,就灭了大商,统一了天下。所以历史事实表明,豳地的源头一开,继承、研究,中国传统道德的思潮,便排山倒海,很快地就把伟大的农耕文化和中华文明,推向久远领先于世界的地位。

  四、豳地是我国文学艺术的摇篮

  文艺是现实生活的反映,自从有了人类生活的实体,也就有了文艺。她和孩子成长一样,也需有其摇篮期和哺育期。豳地就是我们中华文艺的重要摇篮。

  鲁迅说:“诗经的国风里的东西,好多都是不识字的无名氏作品。因为比较优秀,大家口口相传,王官们捡出可做行政上参考的记录了下来,此外消灭的正不知有多少。”我国最早期的文艺,只有诗歌、舞乐和神话。在先周豳地及其以前,都靠口口相传,所以被记录下来的很少。我们现代人,只能从诸如《诗经》、《尚书》、《周易》这类典籍里窥探信息。相传这个时代,主要的艺术是诗、乐、舞、结合一体的文艺。由于乐与舞极难记录,自然几乎全部都失传了,只有诗歌还可以从《诗经》中看到一点凤毛麟角。

  《书经·尧典》载:

  “余击石拊石(我用石子敲石乐)百兽率舞(扮演百兽的演员在伴奏中起舞)。”这大概是出猎前或出猎后的大表演,想来是该有脚本吧,可惜一无所传。刘彦和说“详其本源,莫非经典”,我们还是只能沿着“经典”这条路找下去。

  《周易·屯六二》载:

  “屯如,邅如 ,乘马,班如,匪寇、婚媾”。

  ——人马缓缓聚集起,威风凛凛好壮气,骑着大马列开队,莫要疑心是寇敌,原是抢亲行大礼。

  这是古老的婚歌。

  《周易·中孚六三》载:

  “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

  ——刚才战场打胜仗,有人擂鼓喜洋洋,有人疲劳地上躺,有人哭泣战友亡,有人引吭放声唱。

  这是一首战争诗。

  《弹歌》曰:

  “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劈竹续竹把弓箭做,尘飞土扬逐猎物。

  这是一首猎歌。

  《周易·归妹上六》载:

  “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

  ——妇女拿筐装,只觉没斤两。男子刀割羊,也不见血淌。

  这是一首牧歌。

  《周易·离九四》载:

  “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

  ——敌人突然来,房舍遭焚坏,死伤知多少,尸体弃遍野。

  这是一首战地诗。

  《虞书》载:

  “舜歌曰:股肱(臣下)喜哉,元首(君上)起哉,百工喜哉。

  皋陶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元首丛脞(烦琐不力)哉!股肱惰(懈怠)哉!万事惰(废坏)哉!

  这是一首君臣唱和诗。

  《孔子家语》载:

  舜歌《南风》曰:“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这是一首政治抒情诗。

  引出上边这些诗,从发展演进看:

  二字句者,该是黄帝时的乐歌。语句简短,诗意概括。如《屯如》、《得敌》、《弹歌》。

  三字句者,当为颛顼、帝喾时乐诗。辞仍简练,但已错落含蓄。如《女承筐》、写剪羊毛的事,男剪女装,但是刲不见血,装不觉重,这诗活像一条生动的歌谜,也像一出歌舞的脚本。

  四字句者,恐怕就是尧舜禹时的艺术品。节奏、气韵、格调,都很讲究,整齐上口。如大舜与皋陶的赓和诗,如《五子之歌》。

  四言诗发展到先周豳诗,便扩展了篇幅,增进了段落,有了叠唱,更为整齐和谐。如《豳风·七月》、《豳雅·公刘》、《豳颂·思文》等,它已不是始出地表的溢珠和涓滴,其沛然启流的势头已成华夏民族繁富浩大的汪洋诗海,就在前头。我们习称的“风”在这时已经形成。

  值得注意的是《南风歌》,别具风色。它的南部地域的气息很浓。2,散而谐调,特别是好用“兮”字寄情缓气,远为后来的《楚辞》开了先河。待到屈原《离骚》产生,我们惯称的“骚”也就问世了。所以嗣后我们便以“风骚”来总称我国文艺。

  《文心雕龙》说:“凡乐辞乐诗,诗声曰歌。”我们说,《诗》的“风雅颂”,都是由音乐的不同而得名的,这看法应是对的。因为“诗”“乐”“舞”的完美结合,应是艺术发展的必然,口唱其歌,身舞其意,岂不就是舞蹈了吗?可惜古代的没被记录下来。邠州父老已死,羯鼓灭绝,也就是这么回事。幸好古人的典籍中还可以看到些许端倪。关于诗的“乐”与“舞”的事,古籍中也多有载述,如《周礼》载:黄帝时,“大司乐奏黄钟,歌大吕,舞云门,以祀天神”。《乐纬》载:“黄帝乐曰咸池。帝喾乐曰六英”。《吕氏春秋》载:“帝喾命咸黑作声歌”。又载:“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礼乐志载》:“乐家有制氏,只记得铿锵鼓舞,而不能言其义”。(乐师能记得传世的歌舞法,说不出原因也是常情。)或许有人说古籍里记的恐不可信,那么可信者又在何处?我以为我们的古代学者,一般说还是很严谨而认真的。当前的许多考古发掘资料也已证明,这类文献都具有可靠性。

  【黄金来,退休教师,前彬县人大副主任,现任中国·彬县古豳历史文化研究会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