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历代人口   第一章 人口规模   第七节 陕甘宁边区时期  

第七节 陕甘宁边区时期

  一、边区概况

  陕甘宁边区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保存下来的最大一块红色革命根据地。所辖县最低时为26县市,最多时为32县市,大多数县市分布在陕西境内,边区政权中心在延安。边区位置在陕北、陇东、宁夏东南,北起陕北府谷,跨宁夏盐池;南迄宜川、富县和耀县西北之淳耀县;东接黄河;西临宁夏预旺、甘肃固原。南北距离约九百里,东西八百里许。绝大部分地形是黄土丘陵山地,气候干燥寒冷,干旱少雨,自然条件恶劣,经济贫穷落后。

  陕甘宁边区原名陕北苏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陕北许多县开展土地革命,建立了陕北、陕甘边两个苏维埃政府。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11月成立苏维埃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并将陕北、陕甘边两个苏区,连同新发展的苏区改组为陕北省、陕甘省、陕甘边省、关中特区和神府特区。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后,实现国共合作,初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阵线,中国共产党从国内和平、团结抗日大局出发,于1937年9月将上述苏区合并成陕甘宁特区,旋又改为陕甘宁边区,直至取得解放战争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时边区共设五个分区,辖26县,1941年增加至29县市。延属分区,辖延安市、延安县、富县、甘泉、固林、延川、延长、安定、安塞、志丹、靖边、神府12县;绥德分区,辖绥德、清涧、吴堡、米脂、佳县5县;关中分区,辖新正、新宁、赤水、淳耀4县;三边分区,辖定边、盐池2县;陇东分区,辖庆阳、合水、镇原、环县、曲子、华池6县。1942年将神府县划归晋绥解放区,增设富西县、吴旗县、绥西县(后改为子洲县)、同宜耀县,共32县市。1943年后,撤销富西县和同宜耀县。

  二、人口规模

  据现存资料看,有据可查的数据有两个时点的边区人口数。一是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所作的《陕甘宁边区政府工作报告》载,1941年边区人口总数是1 342 634人;二是西北局调查研究室1948年2月的调查材料记载,1944年边区总人口为1 424 786人。两个时点对比,边区人口净增加82 242人,年平均增长率19.90‰。

  三、人口分布

  陕甘宁边区处于地广人稀、土地瘠薄的贫困地区。1941年,边区5个分区29县共计202 293户,1 342 634人,户均6.64人,人口密度最高的绥德分区每平方公里49.5人,最低的三边分区每平方公里2.6人。1944年,边区的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5.2人,当时陕西省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60.5人,全国为39.54人。

  

  陕甘宁边区1941年与1944年边区人口密度对比表

  

  表1-1-13                                                            单位:人/平方公里

  

  边区内由于历史原因、自然条件和区域面积差别,各县之间人口分布不尽均衡。据有关史料载,1941年边区绥德县人口最多,148 950人。其次米脂、佳县,分别为146 211人和129 564人,延安市5 092人,甘泉县11 511人。

  陕甘宁边区1941年各县(市)人口统计表

  

  表1-1-14 1941年2月20日

  

  

  

  

  注:①摘自曹占泉《陕西省志·人口志》,依据《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和1941年边区29县市资料整理。表格画横线处系查无史料。

  ②固林县:1935年5月在今甘泉县临镇成立红泉县,1937年5月与红宜县合并,在宜川县固州(今属延长县赵家河乡)设立固林县。淳耀县:1935年,苏维埃关中特区在今铜川市耀州区西北的柳林镇设立淳耀县。新正县:1935年在今旬邑县东后掌镇设新正县,辖领今旬邑县的后掌、湫波头、底庙及甘肃正宁县湫头、永和镇一带。新宁县:在今甘肃宁县。赤水县:1935年在今淳化县西马家山(今属十里原乡)设立赤水县,辖领今旬邑县清源、石门、第界一带。

  四、人口政策及人口迁移

  陕甘宁边区地广人稀,在国民党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之下,为适应边区政治、经济和军事的需要,边区政府在人口问题上的指导思想是“增加人口,发展生产”。主要措施:一是实行移民招徕人口;二是反对堕胎,保护产妇、婴儿;三是尽力改善人民生活,提高出生率,降低死亡率。《解放日报》1943年2月22日文章指出:“我们不怕来的人多,愈多愈好,我们只怪历史上给延安县遗留的人口太少了,给我们发展生产造成许多困难。假如在两三年后,延安人口达到十万人以上,那我们的工作,将是另一番景象了。”

  由于历史的原因,边区人口分布不均匀,绥德、米脂一带人口密度相对大,荒地极少,而富县、甘泉等地气候温暖、雨量多,却存在大量荒地。边区政府除积极接纳区外流入人口外,还采取措施鼓励边区内人口合理流动。据统计,1941年接纳区外移民8 527户,27 744人,其中移居延安县的人口11 684人。这一年,边区各县移民到边区外的不过580户,1 963人。 1942年,边区继续实行移民垦殖,扩大耕地,上半年移入12 431人,移出1 636人 , 迁移增加10 795人。除采取移民政策而带来的人口机械变动外,还有因战争、饥荒而致难民 流入边区的状况。据不完全统计,1937~1945年,难民迁入共计26.7万人。与正常机械迁移两项相加,总迁移变动量约31.7万人。

  难民迁移主要来自四个方面:第一,因天灾人祸,由河南、甘肃、宁夏、关中、榆林、横山、洛川等地移来;第二,从日本侵略军占领区山西、河北等地移来;第三,从绥德、吴堡、米脂、清涧等人口相对稠密区移来;第四,有还乡难民5万余人。

  陕甘宁边区1937~1945年难民迁移量统计表

  

  表1-1-15                                                             单位:户,人

  

  陕甘宁边区属于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实行一国两制的一块“特区”。边区140万人口,90%以上是农民,土地改革中多数人分到土地,生活得到明显改善,富裕户增多,贫农、雇农大部分上升为中农,人口也得到了发展。

  据安定县四个村庄调查,土地革命前,贫雇农占82%,中农、富农占13%。土地革命后,富农、中农上升到61%,贫雇农则下降到38%,小商贩占1%。同时户口数迅速增长,上述四个村庄由173户增加到228户。

  经过土地革命,农村阶级关系发生了显著变化,贫雇农减少了35%以上,中农增加了4倍以上,人民生活得到改善,从而增殖了人口。绥德仅一个义合区短短三四年就增加370户,按当时绥德县户均5.3人计算,该区净增人口1 961人。

  陕甘宁边区绥德义合区1942年阶级成分统计表

  

  表1-1-16                                                             1942年5月9日

  

  注:摘自曹占泉《陕西省志·人口志》。

  陕西战国至公元1949部分年份人口数总览表

  

  表1-1-17                                                          单位: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