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分布规律
土壤分布受纬向地带性、垂直地带性和地域性三大规律所制约。纬向地带性分布规律,主要是在气候和生物等地带性成土因素影响下形成的,土壤沿陆地纬向地带分布的状况,叫土壤水平地带分布;这属于大尺度的地理分布规律。垂直地带性规律,是山地随海拔高度的增大,在气候、生物出现垂直分带的影响下,土壤分布自下而上发生的垂直变化,这叫地理垂直地带性。地域性土壤分布规律,是在地形、地质岩石、地表沉积物等区域性成土因素影响下形成的土壤分布规律,也叫非地带性土壤分布规律,它是中小尺度的地理分异规律。
(一)土壤水平地带谱结构
在植被、气候和自然景观带影响下,陕西省的土壤水平地带谱具有下列结构特征。
1.具有从中温带到亚热带的多种土壤水平地带在全国综合自然区划中,陕西省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半干生阔叶落叶林与森林草原褐土地带,暖温带半干旱地区干草原黑垆土地带,北亚热带湿润地区阔叶落叶与常绿阔叶混交林黄棕壤和黄褐土地带。1959年的中国土壤区划中,陕西占有温带干草原栗钙土地带的淡栗钙土亚地带,暖温带干旱森林和森林草原褐土地带的森林草原褐土亚地带,暖温带草原和干草原黑垆土地带的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淡黑垆土和山地暗黑垆土省,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普通黑垆土、粘化黑垆土、山地褐土省,亚热带的北亚热带混生常绿阔叶树种的落叶阔叶林黄棕壤地带,陕西秦岭—大巴山间盆地黄褐土、山地黄棕壤和山地棕壤,将秦岭南坡、大巴山北坡、汉中盆地、安康盆地均划归这个地带。这样把陕西省划归4个土壤带或亚带。本志综合前人研究成果,提出本省的水平土壤带谱,从北到南依次是:
(1)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土、淡栗钙土亚带:大致分布于白于山—南梁—王梁则—塔湾—横山—波罗—响水—马坊—鱼河堡—芹河—高家堡—窟野河西岸等地连线的西北面,呈西南—东北向展布,地带性土壤是淡栗钙土,属于温带干草原栗钙土带的淡栗钙土亚带。土壤类型以淡栗钙土为主,此外灰钙土有零星分布,受毛乌素沙漠和人为活动的影响,风沙土广布,局部低洼滩地区,还有草甸土、沼泽土和草甸盐土等。
(2)陕北黄土梁峁丘陵沟壑区沙黑垆土亚带:分布于淡栗钙土、风沙土亚带以南,其南界大致为定边县冯地坑—王盘山—刘阳湾—延河与芦河分水岭—安塞县北王家湾乡的胶泥子湾—双山则—如则山—高新庄—周家崄—子洲—米脂—乌镇—佳县的连线,呈西南—东北向狭长条带状分布。地带性土壤是沙黑垆土亚类,另外有少量风沙土,地区性的草甸土、草甸盐土等。
(3)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黑垆土亚带:分布于沙黑垆土亚带以南,其南界大致是子午岭—分水梁(富县与甘泉之间)—交里乡的钟楼寺沟掌—牛家佃的阿石峰—宜川的小河口连线以北,大致呈东西向宽条带展布。地带性土壤是黑垆土亚类,即比较典型的黑垆土,另有大面积的黄绵土。实际上黑垆土是嵌镶在大面积黄绵土之中,呈零星散布状态。
(4)陕北黄土塬梁沟壑区粘黑垆土亚带:分布于黑垆土亚带以南,其南界大致是“北山”的岐山—五峰山—嵯峨山—将军山—尧山—梁山直到禹门口的连线,呈西南—东北向条带状分布。地带性土壤为粘黑垆土,在此带南部的粘黑垆土,有些石灰质已被淋溶,《延安地区土壤》中特命名为淋溶黑垆土。在一些丘陵涧地和沿河阶地,地下水位较高者,土壤中铁锰受氧化还原影响,形成具有明显铁锈的锈黑垆土。分布更广泛的是黄绵土,黑垆土只是嵌镶在黄绵土背景之中的地带性土壤遗迹。
(5)关中盆地褐土带:关中盆地在秦岭和北山之间,呈牛角形向东敞开,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褐土带,包括石灰性褐土、普通褐土、淋溶褐土、土、褐土性土等亚类。石灰性褐土主要分布于渭北黄土台塬,淋溶褐土主要分布于秦岭北麓高阶地和冲积扇,普通褐土和土主要分布于盆地内部各级河流阶地上。另外还有受侵蚀搬运堆积成深厚黄土覆盖层的黄墡土,地势低平地下水位高的地方有草甸褐土或草甸土甚至沼泽土,大荔沙苑有风沙土,卤泊滩、盐池洼的草甸盐土,黄、洛、渭河漫滩上的冲积性新积土,浅山丘陵基岩裸露的粗骨土或石质土。可见关中褐土带是多种地带性与非地带性土壤的镶嵌组合群体。
(6)陕南秦巴山地黄棕壤、黄褐土带:从秦岭南坡海拔1200米以下向南直到大巴山的广阔地域,属北亚热带含有常绿阔叶树种的落叶阔叶林带,地带性土壤是黄棕壤与黄褐土。秦岭南坡1200米以下的低山浅山和大巴山区800~2200米的山地,地带性土壤是山地黄棕壤,秦岭800米以下和巴山800米以下的浅山丘陵地区,地带性土壤主要是黄褐土,汉中盆地和安康盆地底部,已成久经水旱轮作而成的水稻土,江河沿岸还有新积土和草甸土。
2.土壤水平地带的组合呈羽状结构。本省土壤水平地带中最北部的淡栗钙土亚带由于受毛乌素沙漠分布的影响,沙地向长城沿线的东南方向伸展,呈西南—东北向,所以淡栗钙土带也呈西南—东北向分布。陕北沙黑垆土亚带的分布,北部受毛乌素沙漠影响,南侧受东—西向白于山和南北向横山的影响,再加上东面山西太行山、吕梁山对东亚夏季风的阻挡,使纬度地带性分布向东北偏转,呈西南—东北向条带分布。黑垆土亚带夹持于白于山—横山与南部的子午岭—崂山之间,占据的经纬度都比较狭窄,使土壤带呈东—西向条带分布。粘黑垆土亚带受北山西南—东北向的挟持,又呈西南—东北向条带状分布。关中褐土带在北山和秦岭之间,大方向呈东—西条带,但其东端受地形敞开影响,略向北偏转,黄棕壤、黄褐土带,夹峙于东—西向的秦岭和东西偏南的大巴山地之间,土壤水平带大致呈东—西向。从而可以看出,陕西省土壤水平地带谱的组合形式呈羽状排列,以西部省界为脊干,向东排列的各个土壤带,犹如羽毛的一翼,方向由西南—东北逐渐向南过渡为东—西向,大致在关中褐土带开始转变为东—西向土壤带,由于省界在南部向西突出,土壤水平带谱大致成“丰”字形。
(二)山地土壤垂直地带谱结构
本省土壤的垂直地带谱结构,主要表现在秦岭、大巴山和陇山山地,其他山地如子午岭、黄龙山、崂山,因为海拔高度较低,土壤垂直带谱很简单,甚至没有垂直分异,形不成垂直带谱结构。
1.秦岭山地土壤垂直带谱
秦岭为中国南北方自然地理分界线,岭南属亚热带,岭北属暖温带,南、北坡生物、气候差异明显。太白山是秦岭主峰,也是中国东部最高山峰,海拔3767米,土壤垂直分布明显。
(1)太白山土壤垂直带谱
太白山土壤垂直带谱表现为南坡基带是在北亚热带常绿阔叶树种的落叶阔叶林黄棕壤和黄褐土带,北坡基带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褐土带,南北坡的土壤垂直带谱不相同。
太白山北坡土壤垂直带谱,从山麓向上依次是:
褐土带:海拔600~1300米,落叶阔叶林带,暖温带半湿润气候,黄土分布广泛,大致在刘家崖以下,以山地淋溶褐土为主,600米左右处的褐土有石灰反应,发育在黄土母质上者有料姜石。
山地棕壤带:海拔1300~2300米,属暖温带,为锐齿栎、辽东栎、油松为主的针叶阔叶混交林带,大致分布在刘家崖经中山寺到大殿的范围内。地带性土壤为山地棕壤,包括普通棕壤、草甸棕壤、白浆化棕壤、棕壤性土和耕种棕壤等。
山地暗棕壤带:海拔2300~2800米为桦木林带,生长有红桦、牛皮桦、金背杜鹃等,大致在大殿至斗母宫之间。土壤有普通暗棕壤、草甸暗棕壤、白浆化暗棕壤、暗棕壤性土等。
山地生草灰化土带:海拔2800~3400米为针叶林带,2800~3100米为陕西冷杉、甘肃冷杉、法氏冷杉林,3100~3400米为落叶松林,另有密枝杜鹃、怀柳、高山绣线菊,位于斗母宫到文公庙之间,为亚寒带气候,阴湿多风,为山地灰化土,pH值在6以下,下层pH值低至5.5,具有灰白色灰化层,厚达13厘米。有沼泽灰化土、草甸灰化土、粗骨薄层灰化土等。
山地草甸土带:海拔3400~3767米,大致在文公庙至太白山顶之间,为寒带到亚寒带气候,属亚高山草甸带,主要灌木有密枝杜鹃、怀柳、高山绣线菊,草类有禾本科、菊科、龙胆科、毛茛科、玄参科,灌木呈匍匐状,矮小,草本成垫状。
东太白绝顶上,乱石平铺,仅庙前小隙地有厚不及30厘米的薄层黑色土,下层几乎常年冻结。大爷海周围生长高山草甸,密枝杜鹃下有薄层石质土。跑马梁上多光秃岩石,局部洼地有泥炭土,附近为亚高山草甸土,岩石表面为原始土壤。
秦岭南坡土壤垂直带谱的基带土壤是黄棕壤和黄褐土,其分布上限大致在海拔1200米左右,黄棕壤带以上的土壤垂直带谱,基本上与秦岭北坡太白山垂直带谱一致,即棕壤、暗棕壤、灰化土、亚高山草甸土等垂直带谱。
(2)北秦岭西部玉皇山土壤垂直地带谱
北坡从下到上依次是褐土(海拔1300米以下)—棕壤(1300~2300米)—暗棕壤(2300~2700米)一山地草甸土(2700~2800米)。南坡从下到上依次是褐土(1500米以下)—棕壤(1500~2300米)—暗棕壤(2300~2700米)—山地草甸土(2700~2800米)。
玉皇山南北坡的基带土壤都是褐土,但它们的分布上限却是南坡高于北坡,从北坡沿斜峪关—太白县—凤县,直至甘肃的两当、徽县一带,属于徽凤构造盆地,海拔低而气候温暖,因而褐土一直延伸到北秦岭南坡,直至中秦岭的紫柏山下,使褐土越过秦岭西段主脊而进入陕南。
(3)中秦岭紫柏山土壤垂直地带谱
北坡从下到上依次为褐土(海拔1500米以下)—棕壤(1500~2300米)—山地草甸土(2300~2535米)。南坡从下到上依次为黄棕壤(1500米以下)—棕壤(1500~2350米)—山地草甸土(2350~2535米)。
(4)静峪脑(海拔3015米)土壤垂直地带谱
北南坡的基带土壤都是褐土,从下向上依次为褐土(海拔1300米以下)—棕壤(1300~2300米)—暗棕壤(2300~2800米)—山地草甸土(2800~3015米)。
(5)关山(海拔2466米)土壤垂直地带谱
褐土(海拔1300米以下)—棕壤(1300~2250米)—山地草甸土(2250~2466米)。
(6)草链岭(海拔2646米)土壤垂直地带谱
褐土(海拔1400米以下)—棕壤(1400~2300米)—暗棕壤(2300~2646米)。在山顶平缓处有山地草甸土。
陕北的子午岭、黄龙山地,海拔高度较低,土壤垂直带谱很简单,一般是山下为黑垆土带,山上为褐土带,山上局部平缓处有山地草甸土零星分布。黄龙山南坡的基带也是褐土。若要划分垂直带,仅能分出亚带而已。
2.大巴山地土壤垂直分布规律
大巴山地呈西北—东南走向横亘于本省最南部的北亚热带,因山体多在海拔2000米以下,故土壤垂直地带谱较简单。主峰化龙山海拔2917米,其土壤垂直地带谱如下:
土壤垂直地带谱的基带土壤从黄棕壤、黄褐土开始,依次向上更替。
黄褐土(海拔215~900米)—黄棕壤(900~1600米)—棕壤(1600~2500米)—暗棕壤(2500~2917米)。在暗棕壤带内地势平缓处有山地草甸土。大巴山地大多在2000米以下的山地,主要是山地黄棕壤,棕壤只见于少数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峰。此外,也有人提出巴山南坡某些盆地,具有小片常绿阔叶林,可能形成黄壤或黄壤化土壤。
陕北的子午岭、黄龙山、崂山,由于纬度位置偏北,气候虽属暖温带,但比较凉而干燥,植被主要是杂木梢林和草灌,同时海拔高度也较低,如子午岭1687米、大岭1783米、洪山寺梁1846米、石门山1856米,其他山峰都在1500米以下。山区的主要土壤,曾叫灰褐土、黑壮土等名称,现在又叫褐土。在大岭1783米还是普通褐土。因而陕北山地区主要为褐土,山林茂密处为无石灰反应的淋溶褐土,淡不上有什么垂直地带谱,如果要划垂直带,可将位于黑垆土带的子午岭、崂山主峰划分黑垆土(<1200米)—褐土(1200~1687米)。
1200> (三)土壤的区域性分布规律
它是土壤地带性大尺度分异范围内的中、小尺度分异规律,所占据的空间范围比地带性要小而狭窄。陕西各地地貌、地质岩石、沉积物不同,影响土壤分布有区域性的明显差异及其规律性。
1.陕北黄土高原黄绵土、黑垆土分布区
陕北黄土高原区除部分山地有稍林分布外,大部为厚50~150米的黄土层所覆盖,因而地域性土类中的黄土性的黄绵土有广泛分布。黄土质地疏松,易受侵蚀,长期水土流失,使黄土高原形成了塬、梁、峁、沟壑等黄土地形,原来发育形成的地带性土壤栗钙土和黑垆土,只零星残存于塬、梁、鞍部等受侵蚀轻微地形部位,镶嵌于浩翰黄绵土背景之中。在河谷地带有淤土、潮土、红粘土的分布。
长城沿线地带的风沙土区,特别是北部和西部,沙丘与湖盆滩地交错分布区,滩地中部水草丰美,并有湖泊(海子)零星分布,从而形成风沙土与草甸土、盐化草甸土、草甸盐土、沼泽土交错分布的格局。毛乌素沙漠东南边缘,主要为沙梁上的沙绵土和绵沙土;沙漠西南边缘,是一系列小盆地构成的“三边”草滩盆地,滩地宽广,主要分布着潮土、盐化草甸土、盐渍土。
黄土高原区的白于山(海拔1600~1800米)、子午岭(海拔1400~1600米)、崂山(海拔1200~1400米)、黄龙山(海拔1600米左右)以及呈孤岛状的“北山”等,都是一些低山丘陵地域性土壤,主要是黄绵土和石灰性褐土,有些山坡下部还有沙绵土、沙黄土甚至风沙土,另外还有黑垆土,如沙黑垆土可分布到白于山顶。
2.关中盆地、墡黄土分布区
关中平原经黄土沉积和渭河干支流冲积淤积,堆积了深厚的黄土层,形成黄土台塬,渭河两侧分布有阶梯状阶地,以一、二级阶地最为宽广,形成地带性土壤褐土。褐土经过侵蚀堆积和人类长期耕作的影响,形成了土。在黄土台塬边坡地带有黄土性黄墡土、白墡土,阶地和塬地平缓低洼处,还有草甸型的土如黑斑斑土分布。另外,岐山一带塬区,有较大的碟形洼地分布,土壤为红紫土。秦岭山前地带冲积覆盖物分布广泛,形成洪积—冲积性新积土。凤翔到武功、礼泉—带的黄土塬区,有油土分布。三原、富平以东直至澄城、合阳一带的黄土塬区,主要有红土、灰土和黄土分布。秦岭北麓的黄土台塬主要是立茬土。此外在凤翔、岐山、武功、扶风一带有零星灰土分布,根据文物遗迹,可能是原始人生活的聚落遗址遗留下的灰烬。大荔南部渭、洛河汇流处有风沙土分布。
渭河及其较大支流的河床两侧多冲积性新积土和草甸土,个别远河床河漫滩,水草丰盛,发育成沼泽土,如潼关的高桥以下渭河河漫滩有小片沼泽土和沼泽草甸土,二华夹槽地带有大片草甸土和少量沼泽土,合阳东南郊黄河滩地有草甸土,还有驰名古今的“瀵池”,西安渭河远河床河漫滩和秦岭山前洪积—冲积扇前缘也有零星的草甸土或沼泽土,并多开辟为水稻田。黄河滩地和渭河下游地区的新积土,个别地段有盐化特征。
在富平到大荔之间的关中冲积平原东北部,残留有好几片卤阳湖遗迹,除湖面水域外,四围形成草甸盐土、草甸土和沼泽土。在大荔盐池洼四周,草甸盐土和沼泽盐土的主要成分为氯化物和硫酸盐类。在张家、苏家等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地下水位高、季节或长期积水地段,目前多开辟为莲藕地。蒲城卤泊滩草甸盐土的主要成分为硫酸盐,沼泽盐土为硫酸盐氯化物。
富平县顺阳河下游和卤阳洼地,由于地形低洼,地下水位浅,排水不良,因而有草甸土、沼泽土、盐化潮土和草甸盐土分布。顺阳河古河床下游,分布有明显的锈纹锈斑的潮土或草甸土,顺阳河与温泉河汇流处,有灰蓝色潜育层的沼泽土,群众称为“芦苇滩”、“湿草地”,温泉河也被称为“苇子河”。“南门外稻子莲花”地,是水稻、莲菜生产基地,由于近期河水断流,地下水位下降,致使原有沼泽土变成了脱沼泽土。卤阳洼地的盐化草甸土、盐化潮土和轻盐土,主要成分是硫酸盐。
3.陕南秦巴山区土壤的区域性分异
秦巴山区土壤类型复杂,除山地一般发育有多个地带谱以外,众多的山间盆地和谷地区则分布有形形色色的隐域性和泛域性土,而且区域差异十分显著。
受地形、母质、水分条件的影响,秦岭山区的隐域性土壤零散地嵌镶在山地棕壤或暗棕壤带之中,山间盆地区的土壤组合就是这类嵌镶土壤的主要型式。
秦岭山区山间盆地和谷地众多。北坡盆地面积小而狭,如华阴县大夫峪上游的华阳盆地,蓝田县灞河上游的灞源盆地,蓝桥河的蓝桥盆地,辋川上游的葛牌、葛玉盆地,流峪上游的张家坪,沣河上游的喂子坪,黑河上游的厚畛子,石头河上游的桃川和鹦鸽嘴等,都分布着黄土物,并形成以褐土为主的土壤组合,河流沿岸是冲积性新积土,个别生长水草的河滩,形成零星小面积草甸土或沼泽土,土质细而土层较厚处,垦殖成潮土,平坦较宽广的阶地,主要是褐土性土。
秦岭南坡的山间盆地,由于坡缓河流长,面积都较大,而且沿河谷串联成念珠状,阶地发育,土壤肥沃。如丹江流域的商—丹盆地,嘉陵江上游的东河桥盆地、凤州盆地、双石铺盆地、略阳盆地和阳平关盆地,乾佑河流域的镇安盆地、柞水盆地,南洛河流域的洛南、石门、石坡诸盆地,以及山阳、商南、华阳、宁陕,旬河上游的江口,褒河上游的江口、留坝,酉水上游的草坪、八里关,金水上游的秧田坝、栗子坝等等。盆地位于北亚热带范围内者,土壤组合以黄褐土、黄棕壤为主,配合新积土、潮土、草甸土、沼泽土和水稻土呈有规律的组合;盆地位处暖温带范围内者,土壤以褐土为主,配合河流冲积的新积土、草甸土、沼泽土、潮土、水稻土呈有规律的土壤组合。嘉陵江上游的黄牛铺—红花铺盆地,江边为狭窄的冲积型新积土,两侧为旱作耕种的潮土—草甸土垦殖而成,某些地段仍为草甸植被占领的草甸土,极个别地段有点状分布的沼泽土。凤州盆地地势较开阔,阶地发育,黄土堆积普遍,因而土壤组合以褐土为主,江边有冲积型新积土,河漫滩有草甸土,远河床河滩有小片沼泽草甸土。
秦岭山区山间盆地和谷地的土壤分布沿河岸形成枝状、格状、指掌状的组合格局。褒河、子午河、旬河、丹江、南洛河谷的土壤组合呈树枝状;秦岭北坡的短小河网和南坡的水、酉水、金水河谷的土壤大致呈南北向格状;商洛地区山川东西延展呈指掌状岭谷地貌,河谷地带的土壤组合也呈相应的指掌状分布格局。
秦岭巴山之间的汉中盆地和安康盆地,土壤组合呈近似椭圆形的分布规律。汉中盆地以汉江为中轴,沿岸有狭窄而断续分布的冲积性新积土,局部河漫滩上有草甸土,在汉江两岸的—、二级阶地区是水旱输作的潴育性和潜育性水稻土,三、四级阶地和丘陵区主要是黄褐土和黄棕壤,有水利条件而地势平坦者为黄泥田,四周的浅山低山丘陵为粗骨性黄褐土和黄棕壤。从河东店向东直到洋县白石寨的秦岭山麓黄土堆积物上,分布有料姜黄褐土,但各处料姜含量有多有少,有的裸露地表。
安康盆地从石泉到旬阳呈长条形状,土壤组合以月河—汉江为主脉,呈柳叶形。恒口—带柳叶形土壤组合规律是:恒河以东、洋溢河以西,海拔300米以下的川道平坝地区,沿河两岸分布着冲积性新积土、潮土,近河床河漫滩为沙砾质新积土,中间河漫滩为绵沙土,远河床河漫滩为夜潮土。低阶地上有青泥田(潜育性水稻土)、锈斑泥沙田(潴育性水稻土),高阶地和丘陵地分布着黄泥巴(黄褐土)。在红粘土丘陵地,从丘顶向坡脚依次分布着血斑黄泥或石灰性白墡土、死黄泥、料姜黄泥、黄泥巴、小黄土。地势平缓修建水平梯田者,土壤组合为黄泥田、死黄泥田、锈斑黄泥田、黄泥巴、料礓黄泥,呈复域分布。有些浅山低山土层较厚处,往往修建成水平梯田。汉阴火烧庵和石坝子在海拔550~900米地带,兴修水平梯田100多级,全为水田,土壤从坡上到坡下依次是石渣田、锈斑石渣田、锈斑沙黄土田。
安康盆地的汉阴月河盆地南部,被凤凰山阻隔在汉江沿岸的喜河—勉汝河口,形成另—个小形盆地土壤组合,土壤分布规律与安康盆地基本相似。
米仓山、大巴山区土壤的区域组合特点,是在水平带(黄棕壤)和垂直带(黄棕壤—棕壤—暗棕壤)的基础上所出现的河流、母质等地区性成土因素影响下形成的。镇巴、岚皋一带受南北向水系的影响,土壤形成南北向条带状分布格局,山脊为黄棕壤和棕壤,河谷为新积土和草甸土、潮土。山岭阳坡多粗骨性黄棕壤,阴坡植被较好,多灰暗腐殖质含量高的黄棕壤。其余山地沿河流水系形成树枝状土壤组合,山岭呈龟背形土壤组合。
二、区壤区划
土壤区划是根据土壤的地带性和区域性空间分异规律,对全省土壤进行分区划片。依据我国现行的土壤区划原则,陕西省被划分:(1)暖温带华北干旱森林、森林草原和草原土壤地区的干旱森林和森林草原褐土地带—森林草原褐土亚地带—晋南、关中盆地褐土省(ⅢB1B(2));(2)暖温带华北干旱森林、森林草原和草原土壤地区的草原和干草原黑垆土地带—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淡黑垆土和山地暗黑垆土省(ⅢB2(2))、陕甘黄土高原丘陵普通黑垆土、粘化黑垆土、山地褐土省(ⅢB2(3));(3)亚热带华中和华南森林土壤地区东部亚地区的北亚热带混生常绿阔叶树种的落叶阔叶林黄棕壤地带—秦岭、大巴间山盆地黄褐土、山地黄棕壤和山地棕壤省(ⅣAA1(2))。
综上所述,陕西省在1959年的《中国土壤区划》中,将陕北划分为黑垆土带两个黑垆土省,关中划分为褐土亚带的褐土省,秦巴山地和汉中安康盆地划分为黄棕壤带的黄褐土、黄棕壤和山地棕壤省等三个带四个省。
1980年编写《中国综合自然区划纲要》基础上,南京土壤所席承藩、张俊民先生提出的《中国土壤区划的依据与分区》中,按土壤区域、土壤带、土壤区三级分区制,将陕西省划为:(1)富铝质土区域黄棕壤带—汉中、安康盆地黄棕壤、山地棕壤区(Ⅰ4(6));(2)硅铝质土区域棕壤、褐土、黑垆土带—秦岭、伏牛山、南阳盆地棕壤、淋溶褐土区(Ⅱ1(4))、汾渭谷地潮土、土、褐土区(Ⅱ1(6))、黄土高原黄绵土、黑垆土区(Ⅱ1(7));(3)干旱土区域栗钙土、棕钙土、灰钙土带—鄂尔多斯高原风沙土、栗钙土、棕钙土区(Ⅱ1(4))等。全省共跨三个土带、三个土壤区域、五个土区。
陕西省的土壤地带,陕北长城沿线以北有一条狭窄的栗钙土亚带,主要是淡栗钙土亚类,此带的西南端还有灰钙土带的边缘部分。大巴山南坡还有小面积的黄壤,属于红壤、黄壤土壤带。秦岭又具有复杂的山地土壤垂直带谱群。这些特征都应该在土壤区划中有所反映。
根据省级土壤区划的要求,采取土壤带、土壤区两级区划单位,对陕西土壤作如下区划:
Ⅰ.长城沿线淡栗钙土、风沙土带
Ⅰ1.定、靖风沙土、淡灰钙土、盐碱土区
Ⅰ2.靖边、榆林、神木风沙土、淡栗钙土、草甸土区
Ⅱ.陕北黄土高原黑垆土、黄绵土带
Ⅱ1.陕北黄土梁峁丘陵沟壑沙黑垆土、黄绵土区
Ⅱ2.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黑垆土、黄绵土区
Ⅱ3.陕北黄土塬梁沟壑粘黑垆土、黄绵土区
Ⅲ.关中平原褐土带
Ⅲ1.关中西部油土、黄墡土区
Ⅲ2.关中东部渭北旱塬垆土区
Ⅲ3.兴平—潼关渭河平原油土、潮土区
Ⅲ4.关中东部盐碱土区
Ⅲ5.大荔沙苑风沙土区
Ⅲ6.秦岭北麓沙砾质褐土区
Ⅳ.秦岭山地棕壤垂直带
Ⅳ1.紫柏山—兴隆岭—太白山山地棕壤、暗棕壤区
Ⅳ2.鹰嘴石—静峪脑山地棕壤、暗棕壤区
Ⅳ3.华山—蟒岭—鹘岭山地棕壤、褐土区
V.汉中盆地水稻土—大巴山地黄棕壤带
V1.汉中、安康盆地水稻土、黄泥巴土区
V2.米仓山黄棕壤、棕壤区
V3.大巴山黄棕壤、棕壤区
各土壤带和区的特征如下:
(—)长城沿线淡栗钙土、风沙土带
本带分布于白于山—南梁—王梁则—塔湾—横山—波罗—响水—马坊—鱼河堡—芹河—高家堡—窟野河西岸等地连线以北,呈西南—东北向的狭长地带分布。本带地势平坦,气候干寒,植被稀疏,受西北部毛乌素沙漠向东南侵袭的影响,80%的地面已变成沙化的风沙土。普遍分布着流动、半固定、固定风沙土,还有少量耕种风沙土。滩地主要是草甸土、下湿地、潮土、淤土,地势平坦低洼处,还有盐化草甸土、草甸盐土,湖沼地带有沼泽土甚至泥炭土、多沙炭。盐碱土主要在西部内流区,盐渍化土多在东部外流区。
地带性土壤为温带干草原淡栗钙土。从定边安边镇起,经靖边王渠则、横山、榆林、神木城关至府谷古城乡一带,长城沿线的风沙草滩向黄土丘陵过渡的平缓梁地上,为黄土母质上形成的沙壤—轻壤质淡栗钙土,有机质含量极低,且表层多被侵蚀,钙积层裸露,黄土性突出。定边红柳沟乡、白于山北坡山麓至安边镇以西的黄土梁冈上,有暖温带干草原向荒漠草原过渡的轻壤质淡灰钙土分布,剖面分化不明显,呈黄土状,下层有石膏聚积,全剖面强石灰性反应,碳酸钙呈假菌丝状或石灰霜。
本土带可划分为两个土区,即西部定靖风沙土、淡灰钙土、盐碱土区(Ⅰ1),靖边、榆林、神木风沙土、淡栗钙土、草甸土区(Ⅰ2)。其中Ⅰ2区分布于安边镇以西的风沙滩地区,土壤组合包括风沙土、淡灰钙土、草甸盐土、盐化草甸土、沼泽土、潮土等,盐碱是本区农牧业生产中的主要障碍因素,土地沙化威胁到环境条件的恶化。Ⅰ2区分布于安边镇以东直至神木的广大地区,土壤组合成分有风沙土、淡栗钙土、草甸土、盐化草甸土、潮土、淤土、沼泽土、盐土等。风沙威胁严重,风蚀强烈。
(二)陕北黄土高原黑垆土、黄绵土带
本带分布于长城沿线淡栗钙土、风沙土带以南,关中北部北山以北,其南界具体是组成北山的岐山—五峰山—嵯峨山—将军山—尧山—梁山—禹门口连线以北的广大地区,占有榆林地区大部、延安地区全部、铜川市以及关中北山以北地区。本区地形破碎、植被稀疏,黄土松散,水土流失严重,人们乱垦滥伐,更加剧了土壤侵蚀,促使坡耕地土层瘠薄,沟谷不断下切而扩展,泥沙淤积河道和良田,威胁到下游的安全和黄河的开发利用。
本带土壤组合主要是黄绵土和黑垆土,包括绵沙土、黄绵土、黄墡土、灰黄绵土、二合土、红胶泥以及河谷沿岸的淤土、坝淤土、潮土、草甸土,还有很少盐土和沼泽土。地带性土壤黑垆土包括有:砂黑垆土、黑垆土、粘化黑垆土、锈黑垆土等,但多呈零星残存状,大面积连片者少。
土壤利用改良要以水土保持为中心,开展农、林、牧总体配置,综合经营。
根据地形和土壤组合,可分为以下3个土壤区,从北到南依次为:
Ⅱ1、陕北黄土梁峁丘陵沟壑沙黑垆土、黄绵土区:南界是:冯池坑—王盘山—刘阳湾—延河与芦河的分水岭—安塞县北王家湾乡的胶泥子湾—双山则—如则山—高新庄—周家墹—子洲—米脂—乌镇—佳县,呈西南一东北向狭长条带。
Ⅱ2、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黑垆土(亚类)、黄绵土区:其南界是子午岭—分水梁(富县与甘泉之间)—交里乡的种楼寺沟掌—牛家佃的阿石峰—宜川的小河口,呈东—西向宽条带。
Ⅱ3、陕北黄土塬梁沟壑粘黑垆土、黄绵土区:南部以北山与关中平原褐土带分界,以岐山—五峰山—嵯峨山—将军山—尧山—梁山直到禹门口,包括著名的洛川塬以及长武塬。延安地区土壤普查中,将本区粘黑垆土划分为淋溶黑垆土,即腐殖层没有石灰性反应的粘黑垆土。
(三)关中平原褐土带
关中平原北靠北山,南依秦岭,三面环山,向东敞开西部窄而地势高,东部宽而地势低平,海拔320~900米,地貌为渭河阶地和黄土台塬,阶地开阔平坦,土层深厚,地下水浅,开采引灌方便。黄土台塬高亢起伏,塬边切割成大型沟壑,地下水位深而水量小,沉积有特别深厚的黄土层,里边多夹红色条带的古土壤,地表形成红土和红油土,受侵蚀者多成黄土性的黄墡土。
秦岭北麓和北山山前的山前冲积—洪积扇缘地下水出露,多辟为水稻田。大荔县境内的黄、洛、渭三角汇流地区,还形成沙苑,成为关中特有的流沙区。大荔、蒲城、富平境内,还有盐池洼、卤泊滩,成为关中特有的盐碱土区。
关中区域开发历史悠久,早在仰韶文化时期,就有粟米谷物和蔬菜—白菜、芥菜的种植。从周代开始,比较广泛地栽培多种农作物和果树,以及饲养家畜,关中的自然植被逐渐被垦殖后栽培的农作物所代替。尤其至秦汉以来,关中平原已成为我国农业发达、灌溉振兴、物产富饶的地区。关中的褐土历经几千年的长期耕灌,变成了熟化程度很高的土。
关中的地带性土壤是褐土,渭河阶地和黄土台塬上的褐土,受人类长期耕种的影响,已逐渐变成土,但它仍未脱胎褐土的基本特征,只是褐土的一个衍生亚类。此外,在渭河、黄河、洛河等较大河流沿岸,还有冲积型的新积土,局部低平河滩,还有草甸土和零星小片的沼泽土,有的垦殖变成潮土或水稻土,有的沼泽土垦殖为藕池或鱼池。三门峡库区水域以上,由于泥沙淤积、地下水位浅,有积水和盐渍化现象;盐池洼、卤泊滩有硫酸盐盐土和氯化物盐土,在局部粘质壤土地区,土壤有碱化特征,含碳酸钠和重碳酸钠。碱化土主要分布于—支分渠五斗以西,蒋吉西南及余家庄以南地区,越近洼地中心,碱化度越大。
卤泊滩盐渍土的范围:西起富平桃园村,东至蒲城的史张村,北沿接明德、吴家寨、内府、思补、陈庄等村,南沿接原仁、周家、赵家、姚吴家、樊家、刘家、井家、水南、吝家村等,东西长30公里,南北宽1.5~7公里,总面积12.24万亩,其中蒲城县10.6万亩,占总面积86.6%(其中盐碱地6.26万亩,可耕地4.34万亩)。
大荔县的黄、洛、渭三河汇流处的沙苑,分布有特有的河成风沙土,面积多达44万亩,其中已耕种风沙土占18万多亩,占风沙土总面积42%多,其余57%多为沙荒地。
秦岭北麓山前冲积—洪积扇区分布有冲积—洪积型沙石新积土,为秦岭北麓果林带的主要基地,周至苹果林、临潼石榴林、华县杏林、竹园等基本上栽植于这类土壤区。冲积—洪积扇前缘低洼带,地下水出露的草甸土和沼泽土区,目前大部已垦殖为水稻田或蔬菜地。
关中褐土带的土壤利用改良措施,主要是以发展灌溉、培肥土壤、合理轮作倒茬,大力发展提高粮棉油产量。但在不同地区应因地制宜,突出当地农业生产特点。
关中平原褐土带,按地区特点,可分以下五个土区:
Ⅲ1.关中西部油土、黄墡土区:本区占有北山以南,咸阳北塬至凤翔间的宽整塬面,塬面完整开阔,微有起伏,河流较多,又属宝鸡峡水利灌区,灌溉条件较好,土层深厚,主要土壤为油土,受侵蚀、堆积地段为黄墡土,扶风—岐山一带多红紫土,有碟形洼地,较大河流沿岸有潮土,个别低平地由于引用水不当而出现积水湿害。本区为关中主要的粮棉油产区。
Ⅲ2.关中东部渭北旱塬垆土区:本区占据北山以南,铁镰山、蒲城、富平以北的旱塬区,塬面开阔,但受河流切割侵蚀而不完整,澄城、合阳一带的台塬,有的已被侵蚀切割成梁状,水土流失严重,韩城、富平一带的塬面比较完整。
水土流失相应较弱。主要土壤为红垆土和黄墡土,河流沿岸有洪淤土和少量潮土。农业生产以粮棉油为主,另外有烟叶、苹果、柿子、花生等经济植物。
Ⅲ3.兴平—潼关渭河平原油土、潮土区:主要占有渭河—、二、三级阶地及河漫滩区,呈东西长、南北窄的牛角形分布,地势平坦,地下水位浅,是渭惠、泾惠、洛惠渠灌区,东部还有抽渭水的东方红灌区,加上井灌配套,成为关中水利最发达地区,因而也是陕西省的粮棉丰产基地,西安、咸阳等城郊形成以蔬菜为主的经济作物区。
Ⅲ4.关中东部盐碱土区:以卤泊滩和盐池洼为中心,占面积12万多亩,其中10万多亩已垦殖为农耕地,其余2万多亩盐荒地在不断治理之中。主要是硫酸盐盐土和氯化物盐土,有少量碳酸盐碱化盐土。
Ⅲ5大荔沙苑风沙土区:在黄、洛、渭汇流的三角地区,形成河成沙型风沙土,总面积44万多亩,已垦殖18万亩,遗留的沙荒地,对周围农田影响很大,甚至形成较大威胁。目前有流动风沙土2500多亩,几乎是寸草不生的不毛之地。生长香附子、麻黄和少量灌木的半固定风沙土,约有10万多亩,也难以用作农业用地。
Ⅲ6、秦岭北麓沙砾质褐土区:本区东起潼关西峪河,沿秦岭北麓向西到宝鸡清姜河为止,呈狭窄带状分布,占有秦岭山前冲积扇和洪积扇带,地面组成物质多含沙砾石,地势有一定坡度,土壤为沙砾质新积土和褐土。为秦岭北麓果林带的基地。
(四)秦岭山地棕壤垂直带
秦岭山地东西横亘为我国自然地理上南北方分界线,也是陕西省南北分界线,山岭重重,峰峦叠起,又有中国东部最高峰太白山,垂直地带性结构十分明显,在自然景观和农林业生产中,都占有特殊地位,因此将秦岭山地单独划分为一个区,很有必要。
秦岭海拔600~3767米,可划分出五个垂直自然带,从下向上依次是:
亚热带混生常绿阔叶树种的落叶阔叶林带(北坡为暖温带半湿润落叶阔叶林带),海拔500~1300米,温热湿润,以黄褐土、黄棕壤为主,地貌为侵蚀剥蚀褶皱低山,宜发展亚热带经济植物,如茶、油茶、油桐、棕榈、柑橘、枇杷等。北坡是暖温带经济果木林基地,如苹果、胡桃、板栗、柿、葡萄、桃、杏、李等。
暖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带,海拔1300~2300米,温暖湿润,以棕壤为主,属于侵蚀剥蚀褶皱断层中山,宜发展用材林,如油松、栓皮栎、华山松、锐齿栎等。
温带暗针叶林带,海拔2300~2800米,温和湿润,以暗棕壤为主,为侵蚀剥蚀褶皱断层中山,宜林,主要树种有红桦、牛皮桦、山杨、铁杉等。
寒温带亚高山针叶林带,海拔2800~3400米,寒温湿润,古冰川侵蚀剥蚀的亚高山,山地灰化土,有云杉、冷杉、落叶松。
亚寒带灌木草甸带,海拔3400~3767米,寒冷半湿润,古冰川侵蚀的高山,山地草甸土,生长有密枝杜鹃,呈匍匐状,高山绣线菊、太白茶等。
秦岭棕壤带可划分为下列三个主要土壤区:
Ⅳ1.紫柏山—兴隆岭—太白山棕壤、暗棕壤区:位居秦岭西段,在佛坪—周至连线以西,占有汉中地区北部和宝鸡地区南部的秦岭山区,以椒溪河、黑河为界,属秦岭最高山峰所在地,主要山峰有太白山、兴隆岭、紫柏山、活人坪梁、太白梁、鳌山、摩天岭、玉皇山等,包括中山、亚高山和高山,主要土壤为棕壤、暗棕壤、灰化土、山地草甸土,属远山深山森林山。
Ⅳ2.鹰嘴石—静峪脑山地棕壤、暗棕壤区:占有Ⅳ1区以东到乾佑河之间的秦岭山区,主要是安康地区的北部,为秦岭棕壤带的中段,山地高度比Ⅳ1区降低,高大山峰减少,主要山峰有:鹰咀石、静峪脑、首阳山、牛背、迷魂阵等,大部属秦岭南坡,以棕壤为主,兼有黄棕壤、褐土和少量暗棕壤,属针阔混交林,有较多次生灌木林。
Ⅳ3.华山—蟒岭—鹘岭山地棕壤、褐土区:位于秦岭棕壤带的东段,地貌呈西北—东南向的掌状岭谷相间布局,海拔大部在2000米以下,与渭南地区交界的草链岭最高也只有2646米。植被以灌丛草坡为主,水土流失严重,坡耕地多呈沙砾质耕种棕壤,广种薄收,农业应多修石坎梯田,稳定基本农田,防治山洪灾害,保护天然植被,封山育林,利用荒山草坡发展经济林木,可栽种油桐、核桃、板栗、柿、漆、乌桕、李等,发展牛、羊、猪为主的畜牧业。
(五)汉中盆地水稻土、大巴山地黄棕壤带
汉中盆地和大巴山地同属北亚热带混生常绿阔叶树种的落叶阔叶林带,具有相同的生物气候土壤景观,主要区别是盆地与山地的差异,所以将它们划分为一个土壤景观带。
本带北依秦岭山地,南至省境与川、鄂为邻,是全省水热条件最优越的地区,占有汉中—安康盆地和大巴山地,是全省发展多种经营最优越,潜力最大的地区,也是目前陕西省稻米的生产区。土壤有:水稻土、黄棕壤、黄褐土。
V1.汉中—安康盆地水稻土、黄泥巴土区:主要由汉中盆地和月河盆地所构成,包括汉江谷地及其较大支流沿岸谷地。
汉中盆地内部,有深厚的红粘土,发育有稻麦两熟的肥沃水稻土;安康盆地也以水稻土为主。两地素有陕西“小江南”雅称。土壤组合有水稻土,旱耕的黄褐土、黄棕壤,江河沿岸还有冲积、淤积性沙砾质新积土,局部洼地有草甸土甚至沼泽土。土地利用以培肥、水旱轮作粮油生产为主,同时发展亚热带庭院经济植物栽培,如柑桔、油茶、茶、油桐、枇杷、棕榈等的栽培。
V2.米仓山黄棕壤、棕壤区:位居汉中地区的最南部,属大巴山区,以石质中山为主,主要山峰有:巴山2534米、铁船山2468米、石马山2312米,是汉江与嘉陵江之间的分水岭山地。林地面积较大,是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个别地段有纯常绿阔叶林,林副土特产,经济林木以及中草药,野生动物资源都很丰富。土壤以黄棕壤为主,较高山峰有棕壤,原生林破坏后的草灌山坡有草甸土。土地利用以林副特经济林为主,应植树造林,绿化宜林荒山,发展经济林,如漆、核桃、油桐、茶、桑、竹、棕榈,发展土特产及中药及竹藤编织。人参已试种成功,并开始试养梅花鹿取茸。
V3.大巴山黄棕壤、棕壤区:占有安康地区南部的大巴山区,包括月河与汉江之间的凤凰山。是灰岩、片岩、花岗岩构成的石质中山,北部多低山丘陵,主要山峰有:化龙山2917米,为大巴山最高峰,摩天岭2621米,五个包2522米。大巴山区是全省降水量最多地区。土壤以黄棕壤为主,低山丘陵有黄褐土,主要山峰有棕壤。土地利用方向应该是育林兴特促进畜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