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道 路   第二章 其他古道   第四节 傥骆道  

第四节 傥骆道

   一、路线走向
   “傥骆道”又称“骆谷道”,是长安、汉中间穿越秦岭的一条谷道。南出山口在汉水支流傥水进入汉中平原处,北出山口在渭水支流西骆峪水进入关中平原处,取此道由汉中去长安,先入傥谷,后出骆谷,故称为“傥骆道”;由长安去汉中,则先入骆谷,故又称“骆谷道”。
   傥骆道虽得名于傥谷和骆谷,但二谷并不直接相通,中间要经过西骆谷水、黑水、清水、酉水、傥水等河谷,翻越西骆谷水与黑水之间的十八盘岭、黑水与湑水之间的秦岭正脊、渭水与酉水之间的兴隆岭、酉水与傥水之间的牛岭或贯岭梁等四五道主要分水岭。而且西骆谷水(全长20余公里)和傥水河谷(全长约50公里)的路段只有近百里,仅占全程的1/7。傥骆道并非“一谷二口”,而是通过迂回曲折的众多谷道所组成的一条线路。
   傥骆道的走向大体是:由长安向西南,经鄠(户)县至盩厔(周至),转西南30里,从西骆谷口入山,越骆谷关,循黑河西支流陈家河上游,再越老君岭,沿八斗河、大蟒河河谷、溯黑河西源越秦岭至都督门,进入汉水支流渭水上源。再向西南翻越比秦岭主脉更高的兴隆山,进入酉水上源的华阳镇。由华阳镇向东南沿酉水经茅坪过八里关,又越贯岭梁经白草驿,出傥谷口。或由华阳镇向西南,越牛岭顺酉水支流八里河至八里关。或由八里河谷的黑峡、大店子越岭过四郎出傥谷。也可由牛岭折西南至铁冶河,循傥水河谷至洋县。由洋县沿汉水北岸渡清水,经汉王城、城固县、柳林镇达于汉中。路线全长约765里,其中谷道约500里(见2-4-1图),较之散关道、褒斜道、子午道捷近。


     2-4-1图 傥骆道路线示意图

   傥骆道虽较便捷,但其要翻越的几座分水岭的高度,远远超过其它各道,路途异常艰险。据文献记载,骆谷关附近有著名的十八盘和老君岭。老君岭至都督门一段道路,蜿蜒于秦岭主峰太白山南侧黑河各支流间,升降起伏于人烟稀少野兽出没的原始森林中。洋州真符县境有著名的崎岖八十四里的八十四盘,不仅“绝栏萦回,危栈绵亘”,而且有被称为“黄泉”的险地,分布着一些有毒的动植物,行人视为畏途。故此道开辟利用较晚,直至三国时期始见于历史记载,被用作官驿大道的时间亦比较短。
   骆谷道作为驿道,唐朝后期最为兴盛,使用频繁。官员赴任、述职,使臣出使,多由此路。北宋之后,此道逐渐荒落,经常处于阻塞不通状态。
   二、历代运用
   骆谷道在军事上的利用,《三国志》多有记载。曹魏正始五年(244),曹爽欲立威名于天下,向蜀汉进攻。是年三月,曹爽至长安,率兵10余万人,由骆谷而入。由于蜀汉援兵自涪县赶到,大将费神进据三岭,阻截曹爽归路,魏军争险苦战,始得退回,关中为之虚耗[143]。又蜀汉延熙二十年(257),魏国在东南与吴国发生战争,姜维认为有隙可乘,率军由汉中出发,沿骆谷向北进攻,直至沈岭。魏军竭力阻挡,姜维又退回汉中[144]。
   曹魏景元四年(263),魏大将钟会统10余万众进攻蜀汉,分由斜谷、骆谷和子午谷以趋汉中,此即“魏灭蜀”的战争。钟会在进军时,曾派牙门将许仪(名将许褚之子)在前治道,钟会中军后行。由于有些桥道修得不够坚实,致使桥穿马足陷,许仪以失职罪被杀。许仪所修之路即骆谷道[145]。
   东晋时期,驻守汉中的司马勋利用关中人民反对羯族后赵政权的机会,于穆帝永和五年(349)北出傥骆道,占据了长城戍,“壁于悬钩”。又派部将刘焕向长安进发,但因兵力不足,未克退还[146]。“悬钩”,地名,《南山谷口考》注称“在长城戍东”。义熙十二年(416),刘裕伐后秦,进攻关中,令驻守在安康和汉中的姚珍、窦霸各率千人,分别由子午谷和骆谷北出,以相配合。
   南北朝时期,关中与汉中分属两个割据政权,傥骆道荒塞不通。
   隋代,骆谷道又被开通,并置“关官“[147]。
   唐武德七年(624)“复开”骆谷道[148]。唐中后期,傥骆道的使用最为频繁。特别是安禄山叛乱以后,皇帝、大臣、名士,为求近捷,不避艰险,取傥骆道往返于长安、汉中之间。在安禄山叛乱中,唐玄宗本人南逃时走的虽是散关道,但朝臣房琯、李煜、高适等则都取道骆谷捷径[149]。
   唐肃宗及唐代宗时,杜鸿渐以丞相出任剑南西川节度使,赴任与还朝均走骆谷道[150]。据沿途官员盛厨传以事招待的记载,知骆谷道已为驿道。唐代宗宝应元年(762)九月,曾下令金牛、骆谷、子午谷等路沿途关卡,要严格检查旅客所带武器与通行凭证的登记是否相符,若不相符,即予扣留。可见此时骆谷道上行旅渐盛。唐代宗宝应二年(763)二月,兵部尚书来填被贬为播州县尉,出长安后,赐死于鄠县。知傥骆道这时已成为解送贬官、罪犯的驿道。
   唐德宗建中四年(783),泾原兵变,朱泚盘据长安,德宗被迫先逃往奉天,后又南经武功、盩厔入骆谷,逃往汉中。次年五月,大将李晟平定叛乱后,德宗又返回长安。
   唐宪宗年间(806~820),朝臣文士途经骆谷道者甚多,行旅益盛。仅元和四年至十年间(809~815),著名文士元稹就两次往返于傥骆道上,写诗三十余首,记述沿途风光和驿站。著名诗人白居易、岑参、韩琮、崔觐等,均曾著诗于骆谷道。柳宗元在贞观年间作《馆驿使壁记》,列举当时京都长安通向四面八方的驿路,入川驿路独举骆谷。唐中期以后,是骆谷道使用的鼎盛时期。
   唐末,黄巢农民起义军进迫长安,僖宗于广明元年(880)带着宦官田令孜等由傥骆道仓惶逃奔汉中、成都。
   北宋时期,傥骆道亦曾是驿道。宋敏求《长安志》曾记载了鄠县、盩厔县及其通往兴道县(治所今洋县)的驿馆多处。如“樱桃驿”、“三交驿”、“林关驿”、“大望驿”等。南宋与金对立政权划秦岭为界的战争时期,骆谷道仍占有重要地位。据文献记载,南宋绍兴三十一年至隆兴元年(1161~1163),金帝完颜亮大举分道攻宋。西路金军由凤翔出散关,宋吴磷部别军姚仲出骆谷,分道反击。陆游《忆南郑旧游》诗有“千艘漕粟鱼关北,一点烽传骆谷东”之句。
   元、明、清时期,骆谷道可能已荒塞不通。《汉中府志》记:“洋县之北,林深谷邃,蟠亘千里,为梁、雍第一奥阻。”不过,清代也有过蓝大顺领导的农民起义军由云南进入陕南,又由陕南洋县沿骆谷北上,出黑水峪,攻占盩厔县城。后因清军强大,又退还秦岭山中。
   三、道路修治
   唐朝对傥骆道使用最为频繁,对道路修治也最为关注。《元和郡县图志》记:“骆谷关在县南一百二十里。武德七年(624)开骆谷道以通梁州。在今关北九里,贞观四年(630)移于今所。”“真符县,开元十八年(730)置,初名华阳县,天宝三年(744)废。八年,王供开清水谷道,复奏置。其年凿山得玉册,因改名真符县。”清水谷在今洋县北40里四郎乡田家岭一带,附近现尚存有清凉寺、马踩坪等有关遗迹。德宗建中年间(780~783)修建华阳镇得意阁,《舆地纪胜》辑录的《华阳寨摩崖石刻》记有此事。1977年元月汉中地区文物工作者在洋县华阳镇南约100米处发现该石刻在河西南石崖上,高75厘米,宽40厘米,以楷书从右向左直行书写雕刻了4行,共27字。全文为“建中三年造此得意阁并回河镇,同节度副使张大侠,石工沈长俊记”。这是唐代修筑傥骆道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
   唐末因政治社会不安定,傥骆道年久失修,至五代时已逐渐废塞不通。后唐明宗时期虽曾一度修筑,但最后因工程浩大,任务艰巨,未能修通而止[151]。
   四、沿途要地
   傥骆道上的要地,据史书记载,三国时期有骆谷(口)、傥谷(口)、兴势山、三岭、沈岭、长城戍等。
   骆谷(口):在今周至县西南西骆峪河河谷,全长约20余公里。骆口,即西骆峪之口,在周至县西南30里,为傥骆道之北口。《长安志·盩厔县》载:“洛谷(即骆谷)在县南三十里,有道入洋州。”《水经注·渭水》记:“渭水又东,洛谷之水出其南山洛(骆)谷,魏甘露三年,蜀遣姜维出洛谷围长城,即斯地也。”
   傥谷(口):又名“骆谷”。在洋县北,全长约50余公里。傥口,即傥谷之口,在洋县北30里,为傥骆道之南口。《元和郡县图志》记:“傥谷一名骆谷,在县北三十里。”《新唐书·地理志》载:“有骆谷路,南口曰傥谷,北口曰骆谷。”
   兴势山:在今洋县北20里。《元和郡县图志》记:“兴势山,在县北二十里,蜀先主遣诸葛亮出骆谷,戍兴势山,置烽火楼,处处通照,即此。”
   三岭:在今洋县东北,但具体位置不详。据《南山谷口考》注云:“三岭,一曰沈岭,在盩厔县南五十里;一曰姜维岭,即衙岭,在凤翔府郿(眉)县西南三十里,俗谓之马鞍山;一曰分水岭,在乾州武功县南。胡氏曰:自骆谷出右扶风,间以终南山,其间有三岭也。一云骆谷有三岭关。”
   沈岭:在今周至县西南,具体位置不详。
   长城戍:《南山谷口考》注称在盩厔县西南30里。辛德勇博士考证在今周至县东南7里的上、下高村一带[152]。
   五、沿途驿站及关隘重镇
   都亭驿:在唐长安城内,为傥骆道的出发点。五代及宋、元时期改为秦川驿。
   细柳驿:在唐长安城西南33里的细柳原附近,处于今长安、户县之间,沣水东岸。《全唐诗》中有《细柳驿》诗[153]。
   鄠县驿:鄠县设于西汉。唐时设有馆驿。《长安志·鄠县》条载:“驿在北门内,东北去本府秦川驿七十里,西至盩厔县驿七十里。”说明宋代设鄠县驿。
   盩厔驿:西汉时设盩厔县。唐文宗太和九年(835),曾置镇遏使防守。宋置盩厔驿。《长安志·盩厔》条记:“驿在县城内,至鄠县七十里。”
   骆口驿:在西骆峪口[154],距盩厔县城30里。清代曾设塘防,驻有守兵[155]。
   樱桃驿、三交驿、林关驿、大望驿:据宋敏求《长安志》记:“(盩厔)驿在城内,南至终南山樱桃驿四十五里;樱桃驿至三交驿五十五里;三交驿至林关驿四十五里;林关驿至洋州真符县大望驿七十五里。”但其具体位置未记。
   骆谷关:《通典》记:盩厔县“有骆谷关”。《元和郡县图志》记:“骆谷关在(盩厔)县西南一百二十里。武德七年(623)开骆谷道以通梁州,在今关北九里。贞观四年(630)移于今所。”
   水驿:唐置,在今水上游周至县都督门附近。唐末僖宗南逃时,曾驻跸于此,并在这里颁发诏书,命令驻汉中的山南西道节度使牛颛、驻四川三台的东川节度使杨师立、驻成都府的西川节度使陈敬瑄等准备接待事宜。
   青山驿:见于元稹《望云骓马歌》诗:“橐它山上斧刃堆,望秦岭下锥头石。五六百里真符县,八十四盘青山驿。”《舆地纪胜》记,“青山,在真符县西北一百八十里”。约今洋县、周至交界处的兴隆岭附近。
   华阳镇、华阳关:唐置,在今洋县北华阳镇。《南山谷口考》记:“华阳镇,在洋县北一百五十里华阳山下。唐于其地置华阳县,属洋州,又置华阳关。”柳宗元《馆驿使壁记》云:“自长安至盩厔,其驿十有一,其蔽曰洋州,其关曰华阳。”唐德宗建中三年(782)置逥河镇。关镇并设,足见冲要。
   白草驿:唐置,在今洋县东北14公里白石乡附近。唐代后期曾任宰相的权德舆,自山南西道节度使卸任,经傥骆道回长安时,死于白草驿。韩愈在《唐故相权公墓铭》中记其事为:“上之元和五,其相曰权公,讳德舆,字载之。……在相位三年,其后以吏部尚书授节山南,……以疾求退,十三年某月甲子,遂逝于洋之白草。”
   湑水渡、湑水镇:宋以后置。在水入汉江的河口附近,西距城固9里。《九域志》记,“洋州兴道县有水镇”。《太平寰宇记》记,“水在县东九里”。《图书集成·职方典》记,“湑水渡在洋县西四十里。东岸有湑水铺,西岸汉王城,……盖入郡(汉中)之大路也”。
   六、栈道遗迹
   考察所见傥骆道计有栈道遗迹15处,其中西骆峪河谷7处;八斗河、大蟒河河谷4处;黑河河谷3处;酉水河谷1处。
   西骆峪河谷栈道遗迹,七里关及其以北的麻黄沟口和关南的风箱口各1处;西骆峪上游谢石窑等地有4处。其中谢石窑遗迹保存最为完整。全长百余米,由石栈、石砭、桥栈组成,位于西骆峪河西岸。由北而南,先是10余米石栈构成的栈道,接着是20余米石砭道和60余米的栈孔共64孔,有方有圆。在石砭道与栈道之间,有一桥栈,由西岸通东岸。谢石窑以南数里处,有一石砭道遗迹,长约10米,宽约1.5米,为拓宽石砭道,石砭旁凿孔穿梁,今留有石梁数个。立碑儿有长约20米、宽约2米的石砭道。偏桥亦存有石栈、石砭路面。
   八斗河、大蟒河河谷栈道遗迹,在八斗河河谷中,麦场及殷家坪附近各有1处。在大蟒河河谷中,鼓轰潭和鼓轰潭西各有1处。鼓轰潭遗迹保存较好,规模较大,分布在大蟒河两岸,东、西岸各竖有1米多高43厘米见方的石柱(东岸1个,西岸2个),似为架设索桥而设。西岸2石柱下的石质河床上,又有并排4个同等粗壮的石桩孔,1圆3方。鼓轰潭西遗迹,在河心、河岸两侧留有栈桥孔数个,古骆谷道当在此架桥而过。
   黑河河谷栈道遗迹,黄泥包一带崖壁上有栈桩50多个。另在钓鱼台附近的黑河边上,有一段石砭路,名“朱公砭”,乃为纪念清道光年间佛坪厅抚民同知朱光祖修路而刻。附近并建有庙宇。“朱公砭”对面亦有一段栈道梁柱遗迹,有横插、竖立两种,残长约1.5米左右。
   酉水河谷遗迹,在其上游华阳镇南门外,现存有桥栈孔数十个。唐德宗建中三年(782)修建的华阳镇得意阁即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