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驮畜
驮畜主要用于不能通行车辆的山区或田间小道运输,陕西的主要驮畜有驴、骡、骆驼等。
“关中驴”是中国的大型驴种,性温驯,堪粗食,好喂养,抗病力强,富忍耐力,是比较好的驮畜。唐代的官驿大道上,即有私人开设的店肆,备有驿驴供商旅租赁乘骑。陕北驴体态巧小,行走起脚轻,落脚稳,好驾驭,好饲养,是陕北普遍使用的驮畜。
骡,四肢筋健强韧,蹄小,踵高而坚实,食性粗,耐劳,力大而能持久,驮载量一般在150公斤以上,日行近百里,是“脚户”最为喜爱的驮畜。
骆驼,亦称“沙漠之舟”,负重可达200公斤至300公斤,长城内外多用以运货载人,曾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主要运输力。西安市郊中堡村唐墓出土的载货骆驼见8-2-1图。
8-2-1图 中堡村出土唐载物骆驼
驴、骡、骆驼皆系中西交通开通后,由西域引进而来。
榆林沙漠地区的骆驼运输队见8-2-2图。
8-2-2图 榆林沙漠中的骆驼运输队
二、架窝子
架窝子,亦称“骡(驴)轿”。它与人力“滑竿”相似而体大,轿身多为柳条编织的半圆型框架,外裹芦席,冬季亦有外加皮毛或毡御寒。轿身捆绑在长约5米多的两根木杆中间,两端各系绳索,搭放于两头牲口的鞍架之上,轿内铺毡褥,乘者可坐可卧,外形如窝棚,故称“架窝子”,一般可容二三人乘用,是陕北黄河沿岸、沙漠、草地常见的载人工具。它比乘骑牲畜安适舒服,比畜力车速度快。供富商巨贾、官员所乘者,外形更华丽,棚的两侧有窗牖以供启闭。清代陕北地区的架窝子见8-2-3图。
8-2-3图 清代陕北地区的客运工具—架窝子
三、畜力车
《汉书·地理志》记,车是黄帝制造的。《古今图书集成·车舆部》记:“横木为轩,直木为辕,以尊太上,故号曰轩辕氏。”将黄帝的姓氏与车相联系,说明轩辕黄帝时期有了车的雏形。根据其他历史资料记载,车的发明、使用不迟于夏,初盛于商、周。
蓝水蔚著《春秋时期的步兵》一书中,收集的西周乘车复原图(见8-2-4图),是已经发展比较完整的单辕车模型。
8-2-4图 周代驷马车综合复原图
单辕车最少需以二畜拖拽,在单辕前置辂(即横木),驾于挽畜颈部,俗称“二牛抬杠”。长安张家坡等地车马坑出土的单辕四畜车亦多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车辆不断改进,日趋完善。1980年陕西临潼秦兵马坑出土的铜车马体大宏伟,做工精细,结构严谨,装饰华丽,这说明2000多年前,中国畜力车的制造已相当精湛。
车由单辕发展为双辕,是车辆的一大革新。根据史籍和出土文物,远在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就有了双辕车。双辕车的产生和使用,对运输业的发展有重大作用。双辕车一头牲畜即可拖拽,较单辕车节省畜力,便于普及。陕西凤翔秦墓出土的双辕车模型和唐墓出土的三彩双辕牛车见8-2-5图、8-2-6图。
8-2-5图 凤翔秦墓出土的双辕车模型
8-2-6图 唐墓出土的三彩牛车
车进一步发展,在轮面加上铁瓦,既坚固耐用,又减少轮面与道路的磨擦阻力,轮面上安装铁瓦的车称“铁轮车”。车厢有篷帷,供人乘坐的称“铁轮轿车”。无篷顶仅有厢框的称“铁轮货车”或“铁轮大车”(见8-2-7图)。铁轮大车按拖拽牲畜多少,分“单套”、“双套”、“三套”或“四套”。关中北部少数县,民国初期还有以牛拖拽的四轮车,车行平稳,但转弯不灵活,当地称作“太平车”。《后汉书·礼仪志》记载,四轮车多为丧葬装载棺椁所用。可见四轮车远在汉代或更早一些时候就已经出现。
8-2-7图 铁轮大车
四、胶轮大车
胶轮大车,是在汽车兴起以后,为解决铁轮车和汽车“争路”矛盾,在陕西革新创制的一种新型畜力车辆。
民国初期的陕西公路,多是在原有大车道基础上稍事拓宽平整而成,以经铁轮大车辗压则损坏路面,影响汽车通行。民国13年(1924),陕西督、省两署下令各县在道路中分界沟,或在路旁另辟大车道,使汽车与铁轮大车“各行其道,并行不悖”,但收效甚微。民国19年(1930)2月,省建设厅又曾严令禁止铁轮大车行驶汽车道,并且规定,违者如经发现扣车充公,赶车者依法严处。
当时陕西汽车为数很少,运输主要依靠畜力大车,即是规模较大的军用粮秣运输,也离不开畜力大车。因之,对铁轮大车进行改造,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民国21年(1932),西安骡马市玉兴铁工厂掌柜张炳玉,在旧废汽车前桥上安装汽车废胎,以简单木排作车厢,加装车辕,在厂内以人力转运物资,颇觉轻便。后又对车厢、车辕作了改进,以月租20元出租很受欢迎。当时人称这种车为“皮轱辘车”。
皮轱辘车,初为人力拖拽。后经西安东关炮房街“忠恕车驮店”兼营长途运输车户张昆等人试成以牲畜拖拽,单套、双套、三套均可,在公路和大车路上都能行驶,其载重量和行车速度,都远远超过铁轮大车(详见8-2-1表)。当时陕西省建设厅厅长雷葆华赞其为“陕西新兴之运输工具”,称其为“胶轮大车(见8-2-8图)。
8-2-8图 胶轮大车
8-2-1表 胶轮大车和铁轮大车效率比较表
车 别 最大载重量(公斤) 驾驶人数 拖拽牲口数 每日最高行程(公里)
胶轮大车 1200~1300 1 1 70~75
铁轮大车 600 1 3 45~50
民国25年(1936),陕西已有胶轮大车4500余辆。翌年发展至8000余辆。大量行驶于宝(鸡)广(元)和西(安)兰(州)等公路线上。
民国25年(1936)秋,西北建设协会在西安举行年会,省建设厅厅长雷宝华向大会作了“陕西新兴之运输工具”的专题报告,总结胶轮大车优点有五:一、造价不昂,农家可以自办,无须借重运输业;二、载重量及行驶速度较铁轮大车大增;三、完全可以采用国产原料,无须依赖外货;四、行驶公路不伤路面,驾驶技术不须训练;五、运价低廉,有利于物资交流,对农业发展俾益殊大。
五、四轮马车(洋马车)
四轮马车,车身高大,又以体形高大的“洋马”挽车,故俗称“洋马车”。
洋马车为金属所制,四轮(前二轮小于后二轮),前后轮之间装有转向盘,车身转向自如。车身装饰气派,内置靠背座位,一般可乘三四人,车轿装有玻璃车窗和窗帘。车前备有驾驭者座位,挽具亦极考究(见8-2-9图)。
8-2-9图 四轮马车
洋马车约在民国22年、23年(1933、1934)进入西安。民国24年(1935),西安骡马市“又新马车公司”成立,有车约40余辆供租用,其中有四轮洋马车1辆专门用作结婚彩车。抗日战争爆发以后,汽油短缺,原以汽车代步的一些达官显贵多改乘洋马车。
六、畜力架子车
民国时期,人力架子车在陕西兴起后,一些运输经营者以牲畜拖拽从事公路长途运输,称畜力架子车。抗日战争时期的驿站运输中,畜力架子车运力为数不少。由于架子车车身小,多以驴拽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