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名山胜景   第五章 省级生态旅游园区   第四节 老县城省级自然保护区  

第四节 老县城省级自然保护区

  周至老县城省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2 611公顷,其中太白山区1620公顷,占12.8%,主要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生态环境。

  老县城自然保护区依托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在实验区开展生态旅游活动。划定湑水河生态旅游景区,面积500公顷,东自老县城,西至青龙寨,长10公里,宽500米。

   

  湑水河景区规划景点、景物47个,其中自然景点23个,人文景点24个。各类景点、景物详见表3-5-7

  

  老县城自然保护区景点统计表

  3-5-7

人 文 景 点 景 物

自 然 景 点 景 物

佛坪厅城遗址、同知衙署遗址、佛庙遗址、文庙遗址、关帝庙遗址、城隍庙遗址、马王庙遗址、先农坛遗址、社稷坛遗址、风云雷雨遗址、秀书院遗址、南北义学遗址、驿站遗址、崇聚站遗址、常平仓遗址、接官亭遗址、演武场遗址、历坛遗址、杨泗郎庙遗址、白云塔、药王洞、都督门、引济黑渠首、傥骆古道遗址,共24

灵泉、杨泗泉、阮全洞、玉女洞、老爷松、龙洞湾、青龙寨、将军杨、大果青古树13株、湑水西流、秦岭风光,共23

  

  老县城自然保护区湑水河景区主要景点:

  一、佛坪厅城遗址

  佛坪厅城遗址,又名老县城,位于周至县厚畛子镇老县城村,地处秦岭大梁以南湑水河南岸,距周至县城110公里。面山背水,环境清幽,原始森林环抱,保持原生态自然环境,被誉为“陕西香格里拉”。

  清道光四年(1824),始设佛坪厅,同知五品,高于县令。首任同知景梁曾招抚移民,绘城图,伐巨树,采石材,运沙土,修城墙,建衙门,于翌年建成厅城。厅城长方形,东西长350米,南北宽242米,城墙周长1187米,占地面积4.07公顷。城墙基宽6.1米,顶宽3.1米,残高4.56,系黄土掺白灰夯筑而成,每层厚0.3米,墙外侧包砌大卵石。城有三门,西称丰乐门,南名延熏门,东曰景阳门,现已修复城门洞。城内有东西大街、南北辅街,呈丁字形,南街正对同知衙署。道光五年(1825),城内额定守兵253人,加上官吏、仓狱驿卒、工农商等从业者,全城约二三千人。清光绪八年(1882),厅城住户人口增加2倍多。民国二年(1913),改厅为县,始设佛坪县。民国十一年(1922),因匪患而废弃,县城迁至袁家庄(今佛坪县城),原城遂改称老县城。1997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老县城村有村民38户,共256人,散居于湑水河两岸,城内仅有村民9户,还有老县城自然保护区中心保护站,城西新建老县城文物管理所。

  二、同知衙署遗址

  佛坪厅同知衙署,位于厅城丁字街口,坐北面南,占地3100平方米,原建有衙署大堂、同知署、考院、大监4个,现仅存遗址。残留部分围墙、汉白玉石条砌筑之墙基、鼓形浮雕牡丹柱石6个,高1.1米,汉白玉鼓形门墩1个,大果青古树5株。衙署门前大街、辅街两侧,原建有守备、把总、司狱、学署、书院、荣聚站、常平仓等遗址。

   

  三、文庙遗址

  文庙位于厅城东北隅,坐北面南,占地面积330平方米,依次建有照壁、泮池、棂星门、东西庑廊、大成殿、文昌宫等。现存照壁保存完好,顶有残雕,还遗留焚纸炉1座、大果青古树4株。

   

  四、佛庙遗址

  佛庙位于厅城东门外,占地1500平方米,现存前后殿基,均为长方形,石条砌铺,遗存柱础石。建有汉白玉石砌宝塔,六角形,高7层,直径1.58米,周长4.98米。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推倒毁坏,现已修复重建。

  五、城隍庙遗址

  城隍庙遗址,位于厅城东门外,坐北面南,占地2100平方米。院内建有戏楼、东西厢房、大殿。东西厢房尚存,经过维修,建筑面积161.5平方米,面阔3间,进深2间,悬山顶,灰板瓦,浮雕花脊,檐施勾头滴水瓦,其余建筑仅存房基、石条、汉白玉柱基石11个,西院墙残留36米,遗存大果青古树4株,其旁还有义仓遗址。

  六、城西遗址

  佛坪厅城西门外,遗存有历坛、接官亭、演武场遗址。遗存大果青古树1株,树龄1200年,树高28米,胸围3.5米,树冠遮荫占地104平方米,高大挺拔,四季常青,宛如耸立在船形平坝上的巨形桅杆,是老县城创业者的历史见证,也是一个重要的天然纪念性标志物。  

  七、灵泉

  灵泉,位于佛坪厅城南门外路西侧,有天然清泉4眼,泉周围巨大的汉白玉石条围护,水质清澈甘甜,久旱不竭,淫涝不溢,至今仍是城内居民饮用水源。据说过去泉水喷涌而出,如珠玑散落,嗡嗡有声,似鸟啼蝉鸣,很是神奇。

   

  八、杨泗将军泉与将军树

  在老县城以西约4公里的湑水河南岸,有杨泗将军泉,又名泗郎泉。泉边原有1棵太白杨古树,树龄约300年,树高20米,胸围3.4米,现已枯倒。

  古杨之南山脚下,涌出山泉3眼,汇成小溪急流,注入水河,每秒流量近0.4立方米,水温1℃左右。相传,北宋杨泗将军钢锏插地,泉水涌出,世代相传,美丽动听。当地山民世传,一眼泉流出三股水,喝左边泉水能生男孩,喝右边泉水可生女孩。传说虽无道理,但山泉左侧数家住户,家中只有男孩无女孩。山泉汇成溪流,带动1座小型水电站,造福泉边百姓。

  《佛坪厅志》载:“杨泗将军,名从义,字子和,宋开国侯,知洋州”。相传,当年杨泗将军随皇帝征战,路过都督门,天气炎热,三军兵马焦渴难耐。皇帝急令杨泗将军找水。杨将军察看地形后,用力挥动钢锏,在大杨树旁猛插入地,泉水立即涌出,即回复皇帝。帝问:“有水没有?”杨泗答曰:“水长流。”皇帝听后大怒:“细水长流,岂不渴死三军?欺君误事,斩首。”皇帝喝了泉水,方知把水误听为细水,错杀了杨泗将军。敕命在泉边建庙纪念杨泗将军。今庙尚存,乡民岁岁祭祀,香火不断。

   

  九、大果青古树群

  老县城遗存大果青古树13株,树龄约1200年,树高18米~28米,胸围1.53.5。古树高大挺拔,宛若巨塔,圆满通直,四季常青,尤以西门外湑水河桥南路西侧的大果青古树最为壮观,乡民奉为“神树”,倍加保护。

   

  十、玉女洞(溶洞)

  玉女洞,位于周至县龙洞沟口以西约1.5公里处,在湑水河北岸,坡高50多米处。洞口高约3米,宽2米~3米,上下小,中间大,洞内石笋、石乳、石塔、石花等,琳琅满目,千奇百怪,但洞深莫测,尚未开发。

   

  十一、老爷松

  老爷松,又名龙松、松大爷,位于监生沟口东梁头上。有1株油松古树,树龄约200年,树高约16米,胸径约58厘米,冠幅东西7米,南北6.5米。树形奇特,主干虬曲,似出水蛟龙,龙头龙爪,栩栩如生,侧枝交叉重叠,呈青龙飞舞形态,故名“龙松”。由于此古树成就了几对儿女亲事,被当地村民奉为“老爷松”、“松大爷”、“神树”。相传,清朝末年,城固县老爷每天清晨在院中洗脸,常在盆水中看见如蛟龙似的古松树,深感奇怪,下决心寻找龙松。于是派员多方打听寻觅,一年多以后,终于听人说在湑水河上游有龙松,便带领人马溯水而上,边走边找。一天来到监生沟东梁头,定睛细看,发出长叹说:“就是!就是它!”当即伏地跪拜,并把这株古树视为吉祥之物,年年来此祭拜。自此,龙松“显灵”的故事在湑水河沿岸世代流传。

  老县城自然保护区湑水河景区景点分布情况见图3-5-11:  

  老县城自然保护区水河景区景点分布图

  3-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