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编   第五章 碑碣 墓志 摩崖 经幢   第一节 碑碣  

第一节 碑碣

    一 汉 三国 晋 南北朝
    “左司空”刻石 约西汉元狩六年(前117)刻。刻石在兴平市茂陵博物馆(霍去病墓)。“左司空”三字刻于一不规则石材平面之侧,二行,“左”字在右居中,“司空”二字居左,上下刻。篆书,字框边长22厘米。笔画浑润遒劲,具有朴拙、粗豪的艺术风格。“左司空”为官名。

    “平原乐陵宿伯园霍巨孟”刻石 约西汉元狩六年(前117)刻。刻石在兴平市茂陵博物馆(霍去病墓)。此十字刻于一不大规则的长条形石材平面下端,前七字单行竖书,末三字左行横书,作“丄”形。隶书,字框高64厘米,下宽16.5厘米,字高阔约7厘米。笔法劲健雄放,浑厚朴拙,单纯自然,无波磔。“平原乐陵”为郡县名,“宿伯霍巨孟”为二人姓名。
    黄肠石刻字 东汉永建三年(128)刻。出土于洛阳,具体时间、地点不详,1940年入藏西安碑林。共二石,其一长62厘米,宽36厘米,高77厘米,上刻“尹任石广三尺,宽尺五寸,长二尺七寸。第廿六。永建三年四月省。”另一长48厘米,宽33厘米,高77厘米,上刻“费孙石广三尺,宽二尺,长二尺七寸。第十。永建三年四月省。”此为黄肠石刻字。黄肠石为当时墓葬中围在椁外四周的石块。此二石刻字显为同一人未经书写而直接用刀刻于石块上的。尺法不拘绳尺,生动有力,别具风格。这种书体后人称之为草隶。现存西安碑林博物馆。与此二石同时入藏的还有东汉阳嘉元年(132)“许伯石”及年代不明的“□□丙石”。
    苍颉庙碑 东汉延熹五年(162)刻,原立于白水县史官村苍颉庙,1975年入藏西安碑林。竖形、尖首,有圆形穿。穿距顶60厘米,直径13厘米。碑高147厘米,宽79厘米。据载,碑阳、碑阴及碑两侧均刻文字。因岁久时远,字多泐灭。碑阳存字较多,隶书,二十四行,行字数不明。苍颉相传是黄帝的史官,汉字的创始人,此碑是为纪念苍颉而立的。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仙人唐公房碑 东汉(25—220)刻。原立城固县许家庙镇唐仙馆小学内。竖形,圆首,高202厘米、宽67厘米、厚18厘米,碑首、身一体。碑额篆书“仙人唐公之碑”六字,碑阳隶书十七行,行三十一字,记述唐公房在王莽居摄二年(7)成仙,汉中太守郭芝倡议捐钱为其修庙并立石纪念之事。碑阴隶书,十五行,行九至十二字不等。刻捐钱者衔名。此碑造形独特,上有晕,下有穿,为研究碑刻发展演变过程提供了重要资料。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周易》残石 东汉光和六年(183)刻,因为是熹平四年倡仪刻的,故又称《熹平石经》,民国年间出土于河南洛阳附近,后经于右任从古董商手中购得,建国后入藏西安碑林。石呈不规则形状,高约33厘米,宽62厘米,两面刻字,各刻《周易》一段。正面二十七行,共二百六十四字。刻《文言》和《说卦》;背面二十一行。共一百九十一字,刻《家人》至《归妹》,两面共计四百五十字。均为隶书,相传为汉代著名书法家蔡邕书。是国内所存汉石经残石中字数最多的一块。此残石字数不多,却保存了我国《周易》的最早文句,可供校正五经文字时参考。书法方挺严整,为汉隶的典范。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曹全碑 东汉中平二年(185)刻,明万历初出土于郃阳县故城(今莘里村),后移存郃阳县孔庙。竖方形,无额。高272厘米,宽95厘米。隶书,二十行,行四十五字。碑文记述曹氏家族世系、官职等,其中并记东汉末年张角领导的黄巾起义,波及陕西地区,郃阳县民郭家等起而响应之事。此碑书法工整精细,清秀俊美,笔墨和畅,是我国现存汉碑中素负盛名的碑石之一。碑阴的书法与碑阳不同,质朴直率,草草不经,错综变化,妙趣横生,绝无刻意求工之气,在汉隶中别具一格。此碑初出土时完好无损,若似新刻。明代地震时断为上下两截。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三体石经”残石 魏正始二年(241)刻,1957年6月于西安市北大街青年路出土。为一不规则四方形残石,残高38.3厘米,宽30厘米。两面刻。正面刻《尚书·梓材》篇,余文十行,共三十四字,下部刻有“始二年”、“第十”、“七”等字;背面刻有《春秋》,余文十行,共五十字。两面均为古、篆书、隶书三种书体。汉末魏初,古文经学盛行,《熹平石经》是今文经,魏正始年间又刻古文经。每字三体,先古文,次篆书,再隶书,因此称为“三体石经”。此残石对研究我国文字与书体的变化甚有价值。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夫人天水赵氏碑 西晋泰始四年(268)刻。出土时间地点不详。碑为尖首,身首一体,高仅27厘米,宽10厘米,额部刻减底双兽,碑身两侧各刻一供养人。碑中部刻字二行,右行为“夫人天水赵氏”六字,左行为“泰始四年七月三日造”九字。隶体。书法秀丽,为记墓刻石,被认为是石刻墓志的早期形态。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菅氏夫人墓碑 西晋永平元年(291)刻。1930年出土于洛阳北门外后坑村,建国前为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碑为圆首,上刻三条弧形晕线,边晕下端刻有简单的蟠螭纹。碑额隶书“晋待诏中郎将徐君夫人菅氏之墓碑”十五字,碑文隶书,碑阳、碑阴文字相连。碑阳十一行,行十六字,刻正文;碑阴七行,行十字,刻颂辞,文气类似后来的石刻墓志。或以之为碑形墓志。盖当时朝廷严禁立碑,于是有制作小型墓碑埋于墓中之事。此营氏夫人墓碑及前“夫人天水赵氏碑”均属此例。此碑虽系汉隶,但点画已不再恪守隶书严谨之风貌,而显现出已解体为魏碑真书之端倪。现存西安碑林博物馆。

    张永昌墓碑 西晋(265—316)刻。出土时间地点不详。碑为尖首,身首一体,高仅27厘米,宽10厘米,额部刻减底双蟠,碑身两侧各刻一供养人。碑中部刻字三行,首行九字,次行八字,末行三字。文曰:“晋故谯郡功曹史镇南将军颖阴张君永昌之神柩”。
    此碑与前“夫人天水赵氏碑”形制极似。现存西安碑林博物馆。
    司马芳残碑 西晋(265—316)刻。1952年出土于西安市西大街广济街口。出土时仅存上半段,且中裂为二。残高106厘米,宽98厘米。碑为圆首,身首一体。碑首缘边饰蟠螭纹,碑额篆书“汉故司隶校尉京兆尹司马君之碑颂”。碑阳十六行,残存一百四十余字。从额题及首行“君讳芳,字文豫”,推定此碑为司马懿之父司马芳碑。碑阴上部刻“故吏”十四人衔名,下刻碑文。此碑书法刚劲恣肆,体兼篆隶和章草。现存西安碑林博物馆。

    邓太尉碑 前秦建元三年(367)刻,原存陕西省蒲城县邓太尉祠,1972年存入西安碑林。此碑全名“冯翊护军郑能进修邓太尉祠铭”,又名“修邓艾祠碑”。碑竖形,尖首,上有穿。身首一体,高170厘米,宽64厘米,碑阳文字全部剥蚀,碑阴刻正文九行,行二十九字,后面衔名分三截,文字大多漫漶不清,全文见《关中金石文字存逸考》。碑文隶书中杂有楷书,是书法由隶向楷过渡时期的产物。国内遗存符秦石刻极少。此为我国书法名碑之一。现存西安碑林博物馆。
    广武将军碑 前秦建元四年(368)刻,原存白水县苍颉庙。清乾隆年间始出土。1972年存入西安碑林。竖形、尖首,高174厘米,宽73厘米。碑阳刻碑文十七行,行字数不清,额刻“立□□山石祠”五字。碑阴及两侧部将姓名。书体均为隶书。因剥蚀严重,从碑文中只知将军名产,其姓已不可知。此碑字型奇特,笔法多变,书体古朴稚拙,天趣浑成,深受近代书法家于右任推崇,曾作《广武将军歌》以赞之。世存前秦石刻极少,仅此碑与前《邓太尉碑》,故尤为人所珍视。现存西安碑林博物馆。

    宕昌公晖福寺碑 北魏太和十二年(489)刻,原立于澄城县晖福寺。竖形,身首一体,首雕蟠螭盘绕,额下凿穿,碑身下部两侧以弧形向内收缩,成束腰形,下为方形雕座,式样别致。高294厘米,宽90厘米。方形碑额刻篆书“大代宕昌公晖福寺碑”九字,碑文楷书二十四行,行四十四字。碑文记述监修官散骊常侍、安西将军、吏部内行尚书、宕昌公王庆时修建晖福寺的经过和寺景。宕昌公王庆时是羌族人,因而碑阴刻有许多少数民族的姓氏。此碑字迹清晰,书法秀丽,形状别致,是汉碑向唐碑变化的过渡式样,在北魏书法中占有相当高的地位。康有为《艺舟双楫》评曰:“妙品上”,以其“书法高简,为丰厚茂密之宗,隶楷之极则”。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温泉颂 北魏(386—532)刻。《魏书·元苌传》记:元苌北魏宣武帝时(500—515)为雍州剌史,此碑当系这一时期所立。《金石萃编》则认为在孝庄帝时(528—529)立。碑高183厘米,宽100厘米,额刻阳文篆书“魏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雍州诸军事安西将军雍州刺史松滋公河南元苌振兴温泉之颂”,故此碑又称《松滋公元苌温泉颂》。碑文二十一行,行三十字,“温泉乃自然之经方,天地之元医,千城万国之民,怀疾枕疴之客,莫不宿粮而来宾,疗苦于水。”又说:“上无尺栋,下无环堵,乃翦山开鄣,因林构宇”。说明泉水可以治病,温泉有房屋建筑自元苌始。此碑书法整练,古朴精劲,篆额结构奇诡,亦属佳品。现存临潼县华清池温泉总源前西壁。

    豆卢恩墓碑 北周天和元年(566)立。1919年由咸阳周陵出土。碑首、座均佚,碑身上部断缺。现存碑高192厘米,上宽103厘米,下宽112厘米。碑文为庾信撰,隶书三十一行,行五十一字。碑文右部字尚清晰,左部泐灭殆尽。文载《文苑英华》。无书人姓名,但书法整丽清俊,恐为当时名人所书。于右任曾赋诗,称其可与广武碑并称。现存咸阳市博物馆。
    西岳华山神庙碑 北周天和二年(567)刻,碑螭首龟座,高390厘米,宽150厘米。碑额篆书“西岳华山神庙之碑”两行八个大字,碑文隶书二十行,行五十五字。万纽于奉敕撰文,赵文渊书。清人杨守敬评曰:“北周赵文渊之《华岳庙碑》如古松怪石,绝不作柔美之态,亦命世创格,宜其名震一代。”碑中宋人题名大小参差,满布行间,无甚足述。右侧刻唐乾元元年(758)十月颜真卿与监察御史王正昌等人同谒金天王神祠的题记。碑阴刻华岳精享碑,唐开元间刘升隶书。左侧刻开元、大历间十数人的题名。现藏华阴县西岳庙。
    张僧妙法师碑 北周建德三年(574)刻,清宣统初年发现于陕西耀县文家堡崇庆寺遗址。竖形,螭首,方座,圭形碑额,高205厘米,宽75厘米,厚25厘米。碑文二十四行,行四十六字,界以为格,计1038字,除十四字剥蚀外,余皆清晰可识。内述张僧妙法师的生平事迹。书法俊美劲健,为名碑之一。现藏耀县药王山博物馆。
    二 隋 唐
    赵芬残碑 隋开皇十年(590)刻。碑原存西安城南少陵原中兆村赵芬墓前,久埋土中,清初出土。1965年入藏西安碑林。竖方形,已残,仅存下截,残高约83厘米,宽78厘米,楷书,二十四行,行字不清。据碑文,赵芬为淮安县开国子,以大将军归第。《隋书》有传,以碑校之,不无缺漏。无书者姓名,然书法遒劲可观。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贺若谊碑 隋开皇十六年(596)刻。存兴平市文庙。碑高336厘米,宽128厘米,楷书,二十八行,行六十七字。上半部甚为清朗,下半部漫漶殊甚。无书者姓名,但字画精整,笔势遒劲,为隋碑中能品。贺若谊为隋朝大将,封海陵郡公,《隋书》有传。碑仍存兴平文庙中。
    孟显达碑 隋开皇二十年(600)刻,1910年在西安城南李王村出土,原存西安市湘子庙,1948年入藏西安碑林。碑为螭首,通高207厘米,宽97厘米。因唐韦顼石椁用此碑作盖,碑阴被雕凿成屋顶形,碑文前后残缺。碑额篆书“魏故假龙骧将军中散大夫泾州刺史孟君之碑”四行19字,碑文楷书三十六行,行四十九字,记述孟显达参与贺拔胜大破东魏侯景军等事。孟显达是西魏、北周间人,死于北周明帝武成元年(559),时隔四十年后才建立此碑。字迹清晰,楷中间隶,书法秀整,刚劲有力。可与《龙藏寺碑》相媲美。隋碑存世者甚少,此碑弥是珍贵。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武德八年册书刻石 唐武德八年(625)刻,1973年9月富平县吕村唐李凤墓出土。同时出土五件,此为其中时间最早的一件。长方形,薄身,长75厘米,宽36厘米,厚12厘米。面刻楷书九行,行十字。是唐高祖李渊于武德八年册封其第十五子李凤为虢王的册书。李凤出生于武德四年,时还不满三周岁。此册书刻石是我国首次发现,甚为珍贵。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宗圣观记碑 唐武德九年(626)刻,此碑立于唐宗圣观(今周至县楼观台)。圆首龟趺,高375厘米,宽93厘米,厚37厘米,额楷书“大唐宗圣观记”,碑文隶书二十三行,行六十字。末题“武德九年二月十五日建”。陈叔达撰铭,欧阳询撰序并书。碑侧刻有题铭三段。此碑字体圆中有方,取法于汉《熹平石经》的隶法。《书画跋》载此碑“隶甚淳雅,饶古趣……后有二行小字跋,谓中统时亲此观,嫌其字画褊浅,命工锼剔,此乃所谓洗笔法,笔法经此,十无一二存者矣。”说明此碑在元代曾被剜刻过。但毕沅曰:“信岑正楷名高千古,隶书《如房彦谦》神通,今已失传,藉此碑存,犹是见其遗范。”碑阴为唐天宝元年(742)所镌《灵应颂》,戴撰序,刘同升撰颂,戴伋书。额隶书“开元天宝圣文神武皇帝梦烈祖玄元皇帝灵应颂并序”二十二字。碑文隶书二十二行,行六十二字。碑面大体完好,字迹清晰。现藏周至县楼观台。
    昭仁寺碑 《旧唐书·太宗本纪》载:贞观三年十二月癸丑诏为义士、勇夫陨身戎阵者各立一寺。于是立昭仁寺于邠州(豳州)破薛举处。据此,《雍州金石记》认为此碑立于贞观四年(630)。碑高393厘米,宽150厘米。碑额篆书“大唐豳州昭仁寺之碑”九字,碑文楷书,朱子奢撰文,四十行,行八十四字,无书者姓名。对此各金石著作说法不一,但大多认为是虞世南书。碑文主要记述李世民于武德元年八月率军战败薛举、薛仁泉的功绩。碑阴为宋代欧阳修撰文、张淳书的题记。此碑书法劲秀俊逸,又有圆腴之致,笔迹端正,结体严密,刻工精美传神,是初唐瘦劲书风的典型之作。现藏长武县昭仁寺。
    九成宫醴泉铭碑 唐贞观六年(632)刻,立于麟游县唐九成宫。碑螭首方趺,上部断裂。高310厘米,宽120厘米。圭形碑额刻阳文篆书“九成宫醴泉铭”六字,碑文楷书,二十四行,行五十字。魏征撰,欧阳询书。碑左侧刻宋元丰间各家题名,右刻宋绍圣及明正德、嘉靖间各家题名。此碑系欧阳询晚年之佳作,书体秀劲,圆润,一笔不苟,楷中多带隶法,为欧书中上品,素为历代所重视,称楷书第一。因历代捶拓者甚多,碑文磨损严重。宋代以来曾几次开凿,或过肥,或过瘦,渐离欧书的本来面目。现存北宋拓本当为最佳拓本。碑仍存麟游县新城南唐九成宫遗址。

    张琮碑 唐贞观十三年(639)刻。原在咸阳县双照村西北萧何庙东南,1940年移入周陵中学,碑身、碑首分嵌于壁上保存。1963年碑身移存咸阳市博物馆,碑首仍在周陵中学。碑螭首方趺。身高182厘米,上宽87厘米,下宽99厘米,厚29厘米,碑首高85厘米,碑趺高40厘米,通高307厘米。额篆书“唐故银青光禄大夫张府君碑”十二字。碑文楷书,三十行,行六十字。于志宁撰,无书者姓名。然笔法颇似褚遂良。
    温彦博碑 唐贞观十一年(637)刻。原存于礼泉县烟霞乡山底村前温彦博墓前,1975年移入昭陵博物馆。碑为螭首,身首高342厘米,下宽111厘米,厚37厘米。额篆题“唐故特进尚书右仆射虞恭公温公之碑”。岑文本撰,欧阳询书。碑文楷书,三十六行,行七十七字。碑下部断裂,字多磨灭。此碑为欧阳询最晚年之作,观其楷法精妙,字字风骨整竣,神采奕奕,确系唐碑上品。温彦博两《唐书》均有传,碑叙其历官甚详,可补史传之阙。

    智该法师碑 唐贞观十三年(639)刻,1979年3月在长安县终南山天子峪村发现。碑高195厘米,宽104厘米。碑额刻蟠螭纹,篆书“大唐故智该禅师之碑”九字。碑文楷丰三十一行,行六十七字。弘福寺明浚制文,普光寺沙门明解书。文记智该法师的生平及在隋、唐两朝受到厚遇的事实。此碑字体结构严谨,秀丽大方,融合北魏以来书法特征,与同时代的褚遂良书法风格有相近之处。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于孝显碑 唐贞观十四年(640)刻。清道光三年(1823)由富平县西乡出土,建国前由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收藏。现存西安碑林博物馆。碑为螭首方踱,高212厘米,宽70厘米。楷书,二十九行,行五十八字。额篆书“大唐骑都尉濮阳县令于君之碑”。无撰书人姓名。字颇似虞世南,间用隶体,楷法精整。碑阴刻清卢坤跋文,记出土情形。

    贞观十四年册书刻石 唐贞观十四年(640)刻,1973年9月富平县吕村李凤墓出土。长方形,薄身,长75厘米,宽36厘米,厚12厘米。面刻楷书十二行,行十字。此刻石内容是唐太宗李世民册封刑部尚书彭城县开国公刘德威第二女刘氏为虢王妃的册书。此册书刻石与其它四块刻石在书法上如出一人之手,字体严整,刚劲挺拔,有欧体风格。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段志玄碑 唐贞观十六年(642)刻。原存礼泉县昭陵乡庄河村北段志玄墓前,1975年移入昭陵博物馆。碑为螭首,身首高334厘米,下宽105厘米,厚35厘米。额篆题“大唐故右卫大将军杨州都督段公之碑”。碑文楷书,三十二行,行六十五字。碑中部以下文字凿损较甚。段志玄为唐初大将,两《唐史》均有传。此碑未见撰书人姓名。然其书法方整,于正书时作一二笔隶书,显系六朝遗风。
    宇文士及碑 唐贞观十六年(642)刻。原存礼泉县北屯乡西页沟村南宇文士及墓前,1975年移入昭陵博物馆。碑为螭首,身首高295厘米,下宽104厘米,厚32厘米。额题四行,行四字,但存界格,字已不辨。碑文楷书,三十三行,中部以漫泐无文。宇文士及为宇文化及之弟,隋炀帝长女南阳公主附马,投唐后,以功封新城县公,妻以寿光县主。太宗即位,为中书令。两《唐书》均有传。虽书者姓名不详,其楷法峻整,亦有可观。
    皇甫诞碑 唐贞观于七年(643)刻,(据《碑帖叙录》推断),原立于长安县鸣犊镇皇甫诞墓前,宋元祐间移入西安碑林。螭首,身首一体,通高260厘米,宽96厘米。碑额篆书“隋柱国弘义明公皇甫府君碑”十二字,碑文楷书二十八行,行五十九字,文首镌“银青光禄大夫行太子左庶子上柱国黎阳县开国公于志宁制”,文末题“银青光禄大夫欧阳询书”。碑身明代地震中已断裂。断裂处及下端有二百多字漫漶不清。皇甫诞因争权斗争被杀,其子皇甫无逸为纪念其父而建此碑。此碑书法险劲挺拔,结构严紧,且秀丽妍润。历来被书法爱好者当作学习楷书的范本。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魏征碑 唐贞观十七年(664)刻。现仆于礼泉县昭陵乡魏陵村北五凤山魏征墓前。碑首雕蟠桃纹,与昭陵现存诸碑均作六螭下垂迥异。身首高370厘米,宽130厘米,厚40厘米。文已磨灭无存。魏征为初唐名臣,生前深受太宗宠信,死后葬仪异常隆重。《旧唐书·魏征传》谓魏征卒后,“帝亲制碑文,并为书石”。可知魏征碑文为唐太宗撰并书。然据《新唐书》本传载,太宗尝因小人毁矩,不悦魏征“而仆所为碑”;辽东之役后,又因怀念魏征而“以少牢祠其墓,复立碑。”此碑当为太宗树而令仆,仆而复立者。《金石录》云:“唐魏郑公碑。太宗御制并行书。贞观十七年正月。”赵氏能详其书体及立石年月,是宋时碑尚有文也。宋以后未见著录。
    孔颖达碑 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刻。原存礼泉县烟霞乡袁家村西孔颖达墓前,1975年移入昭陵博物馆。蟠首方趺,身首高347厘米,下宽108厘米,厚35厘米。额篆书“大唐故国子祭酒曲阜宪公孔公之碑铭”。于志宁撰文,楷书,三十五行,行七十六字。碑趺榫口两侧均刻有字,其中左侧十八字,右侧二十二字,楷、草、行书相杂,似镌碑随意所刻。碑面凿损特甚,字多残缺。此碑世传为虞世南书,细检原石,首行“于志宁字仲谧撰”以下十八格全空,可知无书者姓名。但笔势遒美,盖善虞书者所为也。孔颖达两《唐书》均有传,碑中所记,可以补阙。
    李愍碑 唐贞观二十三年(649)刻。1954年长安县东乡郭家滩出土。螭首,高232厘米,宽87厘米。碑文楷书,三十三行,行五十八字。记李愍入唐效力之事。释善感制文,裴守真书。额篆题“大唐内给事上柱国李君之碑”。现存西安碑林博物馆。
    雁塔圣教序碑 唐永徽四年(653)刻。此碑又称“褚圣教序”,分两石刻,分别嵌入唐慈恩寺大雁塔南门左右龛内。左龛内系唐太宗李世民为玄奘法师翻译佛经所撰之序,右龛内系太子李治所撰玄奘取经过程的记,二者均由初唐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褚遂良书。碑高148厘米,宽69厘米。序碑额刻隶书“大唐三藏圣教之序”两行八个大字,碑文楷书二十一行,行四十二字。额题与碑文均由左向右写;记碑额刻篆书“大唐三藏圣教序记”两行八个大字,碑文楷书二十行,行四十字。额题与碑文均由右向左写,两碑相对而立。《圣教序》的文字稍小,较为端正。碑冠下部刻有造型优美的佛、菩萨和四天王像,碑底刻有飞天舞乐图,碑两侧为富有变化的阴刻蔓草图案花纹。刻石者为万文韶。此碑保存完好无缺,字迹清晰,纹饰优美,字体瘦劲秀丽而时兼行草,间用分隶,具有丰神,是褚遂良晚年杰作。此碑一出,褚书成为一时风尚,甚为世人重视。现仍嵌于西安大雁塔。
    高士廉茔兆记 唐永徽六年(655)刻。原存于礼泉县烟霞乡山底村高士廉墓前,1975年移入昭陵博物馆。螭首,身首高437厘米,下宽130厘米,厚50厘米。额篆书“大唐尚书右仆射司徒申文献公茔兆记”。许敬宗撰,赵模书。楷书,三十七行,行八十一字。中断字迹凿损较甚。碑左侧镌唐会昌四年(844)五月六代孙元裕及少逸题记各一段。高士廉两《唐书》均有传。此碑书法方整娟秀,极为人所称道。
    薛收碑 唐永徽六年(655)刻。原存于礼泉县赵镇新寨村东北薛收墓前,1975年移入昭陵博物馆。螭首,身首高293厘米,下宽103厘米,厚33厘米。额篆书“唐故太常卿上柱国汾阴献公薛府君碑”。于志宁撰文,楷书三十八行,行八十二字。碑上端字迹尚存,余均磨灭难识。薛收两《唐书》均有传。碑字虽多磨灭,但叙事较本传为详,足可补史之阙。碑字极遒秀,惜无书者姓名。
    道德寺碑 唐显庆三年(658)刻。碑系1950年出土于西安市城西郊梁家庄,即移存西安碑林。螭首,高234厘米,宽94厘米。额篆书“大唐京师道德寺故大禅师大法师之铭”。碑文楷书,三十七行,行六十七字。到范书。到范书法出自欧阳询,笔力劲秀,有初唐书家风格。碑无刻立年代,据碑所叙,此碑是十善尼姑在显庆三年为其师母善惠和玄懿所立,述说善惠等在隋朝宫廷的活动情况,故推是其为显庆三年刻。碑阴额篆“道德阿弥陀像”六字,碑身上部浮雕佛像,下部线刻善惠和玄懿及众弟子图像,均极精美。现存西安碑林博物馆。
    张胤碑 唐显庆三年(658)刻。原存于礼泉烟霞乡岩峪村东南张胤墓前,1975年移入昭陵博物馆。螭首,身首高354厘米,下宽110厘米,厚35厘米。额篆书“大唐故礼部尚书张府君之碑”。碑文楷书,三十二行,行八十一字。上截字尚清晰。此碑无撰、书者姓名,宋王厚之《复斋碑录》谓李义府撰文,或有所据。此碑书法精健,前人谓得褚遂良之支流而开颜真卿之门户者。惜不知书者为谁。张胤两《唐书》均有传(传作“张後胤”)。
    李靖碑 唐显庆三年(658)刻。原存于礼泉县烟霞乡官厅村西北李靖墓前,1975年移入昭陵博物馆。螭首,碑身首高427厘米,下宽128厘米,厚42厘米。额篆书“唐故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右仆射司徒卫景武公碑”。许敬宗撰,王知敬书。碑文楷书,三十九行,行八十二字。下截凿损过甚。碑阴刻宋游师雄元祐四年(1089)题记。李靖为唐初名将,两《唐书》均有传,碑文较本传为详,多有可补正者。此碑书法健劲遒美,婀娜多姿,有北派风格,书家咸以其为王知敬之代表作。
    周护碑 唐显庆三年(658)刻。原存礼泉县烟霞乡西二村东北周护墓前,1964年发现,1974年出土,翌年移入昭陵博物馆。螭首,身首高341厘米,下宽111厘米,厚37厘米。额篆书“大唐故辅国大将军上柱国襄公之碑”。许敬宗撰,王行满书。楷书,三十二行,行八十四字。碑身中部断裂。书体遒劲古朴,惜左部约三分之一字多磨灭。周护两《唐书》未为立传,此碑可以补阙。

    尉迟敬德碑 唐显庆四年(659)刻。1971年冬出土于礼泉县烟霞乡烟霞新村尉迟敬德墓前,1975年移入昭陵博物馆。螭首,身首高442厘米,下宽150厘米,厚53厘米。额篆书“大唐故司徒并州都督鄂国忠武公之碑”。许敬宗撰,碑文楷书,四十一行,行八十七字。碑下截字尚可辨,上截了无只字。此碑无书者姓名,但书法挺秀恭谨,光明俊伟。碑文收入《文苑英华》,二者对照,既可补碑文之缺,亦可知旧录之讹。敬德两《唐书》均有传。
    兰陵长公主李淑碑 唐显庆四年(659)刻。原存于礼泉县烟霞乡东周村西南李淑墓前,1975年移入昭陵博物馆。螭首,身首高338厘米,下宽111厘米,厚31.5厘米,额楷书“大唐故兰陵长公主碑”。李义府撰,窦怀哲书,楷书三十一行,行七十字。碑面上下两端字尚清晰,余均磨损难识。兰陵长公主为太宗第十九女,《新唐书》有传极简,此可补史。碑书法方整劲拔而娟秀有致,宋《宝刻丛编》作附马都尉窦怀哲书,当有所据。

    裴艺碑 唐贞观二十三年(649)刻。原存于礼泉县烟霞乡上右村西南裴艺墓前,1975年移入昭陵博物馆。螭首,身首高363厘米,下宽111厘米,厚39厘米。额隶书“大唐赠晋州刺史顺义公碑铭”。上官仪撰文,褚遂良书,碑文楷书,三十三行,行七十一字。碑上截凿损特甚,仅下截略有字迹。此碑字较小,然字画秀娟而又多健笔。裴艺两《唐书》未为立传,碑记可以补阙。
    昭陵十四国酋长石像座题名 约唐贞观末至永徽初(649—650)刻。现存七石,均在礼泉县昭陵北阙遗址。据《唐会要》载:唐太宗“山陵毕,上(高宗)欲阐杨先帝徽烈,乃令匠人琢石,写诸蕃君长贞观中擒服、归化者形状而刻其名”。共十四石,现仅存七石,文曰:“突厥答布可汗右卫大将军阿史那社尔”;“薛延陀真珠毗伽可汗”;“蕃赞府”;“阗王阇者信”;“焉耆王龙骑支”;“高昌王左武卫将军智勇”;“国王顺。”字径约5厘米左右。殷仲容隶书。具有较高的历史和书法艺术价值。
    樊兴碑 唐永徽元年(650)刻。立于三原县唐高祖李渊献陵陪葬墓樊兴墓前。碑额篆书“唐故大将军樊君之碑”九字,碑高260厘米,宽113厘米。楷书,三十一行,行六十一字,无撰、书者姓名,但笔法甚似褚遂良。碑阴有清道光二十三年沈兆麟题刻。现藏三原县城隍庙。
    豆卢宽碑 唐永徽元年(650)刻。原存于礼泉县烟霞乡岩峪村北豆卢宽墓中,1975年移入昭陵博物馆。螭首,身首高361厘米,下宽100厘米,厚37厘米。额篆书“唐故特进芮定公之碑”。李义府撰文,楷书,三十二行,行六十九字。无书者姓名。但书法精健。惜碑字凿损过甚,上截多难辨认。豆卢宽两《唐书》未为立传,其事迹附见于其孙豆卢钦望传中。此碑叙事颇详,可补唐史之阙。
    牛进达碑 唐永徽二年(651)刻。原仆于礼泉县赵镇石鼓村西北牛进达墓前,1975年移入昭陵博物馆。螭首。碑身高278厘米,下宽117厘米,厚38.5厘米。额篆书“大唐故左骁卫大将军琅琊郡公之碑铭”。碑文楷书,仅右上部存十余行,行二十余字,余均磨灭。碑已断裂。牛进达两《唐书》未为立传,碑虽残缺,可以补史。撰书人姓名不详,其书在欧、褚之间,与《昭仁寺碑》相近。
    房玄龄碑 唐永徽三年(652)刻。原立于礼泉县昭陵乡刘东村东北房玄龄墓前,1975年移入昭陵博物馆。螭首,身首高385厘米,下宽136厘米,厚45厘米。额篆书“大唐故左仆射上柱国太尉梁文昭公碑”。褚遂良揩书,三十五行,行八十一字。碑上半截存字较多,下部凿损特甚。房玄龄为唐初名臣。两《唐书》均有传。此碑历来为褚遂良书中杰作。
    许洛仁碑 唐龙朔二年(662)刻,原存礼泉县赵镇新寨村东许洛仁墓前,1975年移入昭陵博物馆。螭首,身首高338厘米,下宽120厘米,厚36厘米。额篆书“大唐故冠军大将军代州都督许公之碑”。碑文楷书,三十九行,行七十七字。下截磨损过甚。许洛仁为唐初元从功臣,,其事迹附见于其兄许世绪传后,止寥寥数语,而碑载其详,可补史阙。撰者姓名泐。此碑字画精整,笔势遒劲,惜不知书者。
    同州三藏圣教序碑 唐龙朔三年(663)刻,立在同州府,故又称“同州圣教序”。螭首,方座,通高414厘米,宽113厘米。额隶书“大唐三藏圣教之序”八字,碑文楷书二十九行,行五十八字,为初唐书法家褚遂良任同州剌史时所书,碑文内容系唐太宗李世民撰序,高宗李治撰记,叙玄奘法师取经及译经之事,与《雁塔圣教序》相同。只是将原二石之文合刊于一石而已。碑座四面各刻浮雕天王像三尊,神态各异,造型生动。座,四周均饰蔓草,这种碑坐在唐碑中极为少见。褚遂良书素以疏瘦劲炼著称于世。此碑与《雁塔圣教序》均为褚遂良晚年之佳作。1974年移入西安碑林。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道因法师碑 唐龙朔三年(663)刻,原立于唐长安城怀德坊慧日寺,北宋元祐间移入西安碑林。螭首龟座,通高312厘米,宽103厘米。圭形碑额内刻佛龛,浮雕一佛二菩萨。其中龛中央刻“释迦牟尼像”五字及其像;右刻“大势至菩萨”及其像,左刻“观自在菩萨”及其像。龛下横刻楷书“故大德因法师碑”七字。“因”字在释加牟尼像下,按《华严经》“通至佛果故名道”释加牟尼为果,上达至果即为道,因而省去了“道”字。碑文楷书三十四行,行七十三字,李俨撰文,欧阳通书。道因法师是唐初高僧,曾助玄奘翻译佛经。他的弟子玄凝为其师立了此碑。碑身两侧刻减底浮雕花纹。碑座两侧各刻一组高鼻深目卷发的异国装束的人物群像,线条流利,刻画生动。碑阴上部刻北宋咸平元年(公元991年)僧梦英诗;碑额雕佛龛,龛内为梦英和尚的浮雕坐像,龛下沿有横行楷书“梦英大师像”五字。此碑书者欧阳通是初唐大书法家欧阳询之子,书法酷似其父。遒劲险峻,挺拔有力,甚为世人所爱。此碑字迹清晰,完整无缺,为唐碑中保存完好的一通书法名碑。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杜君绰碑 唐麟德元年(664)刻。原存于礼泉县烟霞乡大冢渠村杜君绰墓前,1975年移入昭陵博物馆。螭首,身首高352厘米,下宽123厘米,厚30厘米。额篆书“大唐故左戎卫大将军兼太子左典戎卫率赠荆州都督上柱国怀宁县开国襄公杜君碑”。李俨撰,高正臣书,万宝哲刻字,楷书,三十九行,行七十六字。高正臣习王羲之书,字体极秀逸,惜上截字多磨灭。杜君绰两《唐书》未为立传,此可补阙。
    清河长公主李敬碑 唐麟德元年(664)刻。原存礼泉县烟霞乡上营村东清河长公主墓前,1975年移入昭陵博物馆。螭首,身首高354厘米,下宽119厘米,厚35.5厘米。额篆书“大唐故清河长公主碑”。李俨撰,畅整书,辛胡师镌字。碑文楷书,二十七行,行五十七字。下截字尚可观,余均磨灭。公主为太宗第十一女,《新唐书》有传极简,此碑可补史之阙。碑字书法劲峻奇伟,篆额飞动流丽,不可多得。
    程知节碑 唐麟德二年(665)刻。原存礼泉县烟霞乡上营村西程知节墓前,民国时由醴泉县民教馆收藏,1975年移入昭陵博物馆。碑首、趺皆佚,碑身两端残缺,仅余中段,残高280厘米,中宽107厘米,厚36厘米。许敬宗撰,畅整书,楷书三十六行,行存四十余字不等。近年发掘其墓时,又发现残石一块,存三十六字。程知节即程咬金,两《唐书》均有传。此碑书法瘦硬放纵,英挺秀逸,于当时书体中别具一格。

    李孟常碑 唐乾封元年(666)刻。原在礼泉烟霞乡岩峪村东南李孟常墓前,1964年发现,1975年移入昭陵博物馆。螭首,身首高392厘米,下宽117厘米,厚39厘米。额篆书“大唐故右威卫大将军上柱国汉东郡开国公李府君之碑铭”。李安期撰,李玄植书,万宝哲刻字。楷书,三下五行,行八十字。碑阴刻李孟夫人附墓题记。碑上部断裂,字尚清晰。李孟常两《唐书》未为立传,碑可补史之缺。此碑书体恭正挺拔,甚是可观。
    纪国先妃陆氏碑 唐乾封元年十二月九日(667年1月8日)刻。原存于礼泉县烟霞乡西二村西北陆先妃墓前,1975年移入昭陵博物馆。螭首,身首高318厘米,下宽102厘米,厚34厘米。额篆书“大唐纪国故先妃陆氏之碑铭”。碑文楷书,三十八行,行七十三字。上截字磨灭殆尽。无撰、书人姓名。此碑书法娟秀有致,为唐碑上乘。陆氏为纪王妃,两《唐书》无传,此可补阙。
    吴黑闼碑 唐总章二年(669)刻。原存于礼泉县烟霞乡西周新村吴黑闼墓前,1965年发现,1975年移入昭陵博物馆。螭首,身首高273厘米,下宽103厘米,厚32厘米。额篆书“大唐故吴府君之碑”。碑文楷书,三十三行,行六十四字。碑下截断裂。吴黑闼两《唐书》未为立传,此可补史之阙。此碑字画谨严浑古,丰腴敦厚,精劲可喜,在昭陵诸碑中别具一格。
    张阿难碑 唐咸亨二年(671)刻。原存于礼泉县烟霞乡马寨村张阿难墓前,1975年移入昭陵博物馆。螭首,身首高205厘米,下宽81厘米,厚26.5厘米。额篆书“大唐故将军张公之碑”。瑶台寺僧普昌楷书,二十九行,行五十二字,下截字迹尚可辨识。书法遒逸,酷似王知敬、褚遂良,惜大部磨灭殆尽。张阿难两《唐书》未及。《新唐书·宦者传》云:“太宗诏内侍者不立三品官,以内侍为之长”,张阿难为内侍,却以左监门将军而兼内侍,已逾四品。此碑为高宗时宦者权势日炽之证。
    集王书三藏圣教序碑 唐咸亨三年(672)刻。螭首方座,通高350厘米,宽109厘米。圭形碑额无文字,碑身上部接首处有七尊精巧的线刻佛像,因此人们又称其为“七佛圣教序”。一般简称“王圣教”,俗称“千金碑”。碑文行书三十行,行八十三至八十八字不等,是弘福寺和尚怀仁集择晋王羲之真迹而成。碑文内容为贞观二十二年太宗为玄奘所译佛经作的序、太子李治为其作的记等与玄奘所译心经五者同刻一石。碑侧刻减底穿壁纹,方座四周饰线刻牡丹纹,线条流畅,雕刻细致。王羲之,东晋书法家,他早年从卫夫人学字,后又草书学张芝,楷书学钟繇,而他博采众家之长,精研体势,改变了汉魏以来的质朴书风,成为妍美流畅,清秀劲健的书法新体,向为人们所推崇。唐太宗、高宗两代皇帝都非常崇尚王羲之的行书,因而开集字刻碑之先河。此碑所集字体来源于唐皇室所存的王羲之书法真迹,历时二十余年,颇为不易,因而深受世人的珍爱。此碑历来极受士林重视,对书体影响极大。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越国太妃燕氏碑 唐咸亨三年(672)刻。原存于礼泉县烟霞乡东坪村东燕妃墓前,清末出土,后又埋没。1964年重新出土。1975年移入昭陵博物馆。螭首,身首高353厘米,下宽117厘米,厚35厘米。额篆书“大唐越国故太妃燕氏之碑铭”。许敬宗撰,高正臣书,万宝哲刻字。楷书四十行,行一百字。碑上端断裂,字多泐灭。太妃为太宗之妃,越王之母,两《唐书》无传,此可补阙。此碑书法恭整挺拔,自是珍品。
    马周碑 唐上元元年(674)刻。原存礼泉县烟霞乡上古村东马周墓前,1975年移入昭陵博物馆。螭首,身首高358厘米,下宽116厘米,厚39厘米。额篆书“大唐故中书令高唐马公之碑”。许敬宗撰,殷仲容书,楷书,三十七行,行约八十四字。碑字左上部较清晰,余均难识。碑阴刻万历十三年(1585)荏平张第《谒唐中书马公墓》五律一首。马周为贞观名臣,两《唐书》均有传。书者殷仲容为初唐著名书家,此碑书法虽有习气仍很珍贵。
    阿史那忠碑 唐上元二年(675)刻。原存礼泉县烟霞乡西周村西南阿史那忠墓前,1975年移入如昭陵博物馆。螭首,身首高388厘米,下宽118厘米,厚34厘米。额篆书“大唐故右骁卫大将军薛国贞公阿史那府君之碑”。碑文楷书,三十二行,行八十二字。下端字较清晰,余均泐甚。阿史那忠为少数民族将领,两《唐书》均有传,碑虽泐甚,其可补正史籍者不少。碑无书人姓名,但书法劲拔,在虞、褚之间。
    李勣碑 唐仪凤二年(677)刻。一直树立于礼泉县烟霞乡烟霞新村西李勣墓前(今昭陵博物馆院内)。螭首龟趺,身首高570厘米,下宽180厘米,厚54厘米。额篆书“大唐故司空上柱国赠太尉英贞武公碑”。高宗李治撰文并书。书为行草,三十二行,行一百一十余字不等。碑题下“御制御书”四字及文末年款为楷书。碑下截凿损过甚,余则清晰。碑阴刻宋游师雄元祐四年(1089)题记。李勣为初唐名臣,出将入相达数十年。两《唐书》均有传。此碑笔致神采奕奕,后半尤见纵横笔势,有晋人风度。

    贞观十五年封临川郡公主诏书刻石 唐永淳元年(683)刻。1972年春出土于礼泉县赵镇新寨村东北临川公主墓中。刻石为长方形,长85厘米,宽36厘米,楷书,二十九行,每行字数不等。上刻贞观十五年(641)唐太宗封其第十二女李孟姜为临川郡公主诏书。刻石右下角断裂。此刻石保存了诏书原貌,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现存昭陵博物馆。
    永徽元年封临川郡公主为长公主诏书刻石 唐永淳元年(683)刻。1972年春出土于礼泉县赵镇新寨村东北临川公主墓中。刻石为长方形,长89厘米,宽37厘米,楷书,二十九行,每行字数不等。上刻永徽元年(650)唐高宗加封其第十一姊临川郡公主为长公主诏书。刻石中部纵向断裂。此刻石永徽元年由中书、门下、尚书三省签署,却于总章二年(669)才“给”。很值得研究。现存昭陵博物馆。
    褶亮碑 约唐高宗在位时(649—683)刻。原存于礼泉县烟霞乡上岩峪村东南褚亮墓前。1975年移入昭陵博物馆。螭首,身首高298厘米,下宽110厘米,厚39厘米。额题“大唐褚卿之碑”,篆体兼隶,传为太宗所书。碑文隶书,三十六行,行六十五字,传为殷仲容书。此碑书法精工,金石家誉为“唐石之最佳者”。褚亮为褚遂良之父,两《唐书》均有传。此可补史之阙。

    崔敦礼碑 约唐高宗在位时(649—683)刻。原存于礼泉县烟霞乡官厅村南崔敦礼墓前,1975年移入昭陵博物馆。螭首,身首高338厘米,下宽110厘米,额篆书“大唐太子故少师中书令开府仪同三司并州大都督□□□李昭公神道碑”。碑文楷书,约三十六行,行八十四字。于志宁撰,于立政书。此碑笔致整洁俊逸,惜碑字大多磨泐。崔敦礼为唐初名臣,两《唐书》均有传,此碑多有可补正史籍者。
    房仁裕碑 约唐高宗在位时(649—683)刻。原存于礼泉县烟霞乡岩峪村东南房仁裕墓前,近代出土,1975年移入昭陵博物馆。螭首,身首高324厘米,下宽106厘米,厚34厘米。额篆书“大唐故清河房忠公神道之碑”。碑文楷书,崔融撰,房琳书,三十七行,行约七十六字。碑下截字尚可读,余均磨灭。睦州女子陈硕贞举兵反唐后,房仁裕曾奉诏率军镇压。两《唐书》未为立传,此碑可补史之阙。
    述圣记 唐文明元年(684)刻。现树于乾县乾陵陵园。位于“无字碑”之西。碑用七块大石累积而成,故俗称“七节碑”。碑高630厘米,每边宽186厘米。则天武后撰,中宗李显书。碑是为高宗歌功颂德,故称“述圣记”。七块大石中,上下两石为顶盖和基石,除第三石全部泐灭外,第一、二、四石存字较多。书法整饬,共四十六行,行一百二十字,约计八千字左右,可谓碑中巨制。碑文为骈体,主要记述了高宗初立为皇太子事及追随太宗征战、奉侍太宗疗疾等事,还记述了高宗即位后的文治武功以及临终前戒厚葬、留遗嘱(令将其生前所习王羲之书法藏于乾陵)等事。此碑明万历以前即已倾倒,1957年乾县人民政府曾加以整修。
    美原神泉诗序碑 武则天垂拱四年(688)刻,原在富平县美原镇附近,1929年移至西安新城内,1948年再次移存西安碑林。碑尖首方座,高141厘米,宽94厘米。碑额隶书“美原神泉诗序”六字,碑文篆书十七行,行二十五字,韦元旦撰序,并刻有贾言淑及无名氏五言诗一首。尹元凯书。碑文歌颂美原县金粟山中的“神泉”。碑阴额题“大唐裕明子书”六字(裕明子即尹元凯),碑身刻徐彦伯撰序,并刻有尹元凯、温翁念、李鹏五言诗各一首。均为尹元凯篆书。篆法出于《石鼓文》,但缺乏挺健之气。其用字多本《说文》,但又有与“六书”相违之字。此碑形制古朴,在众多的唐碑中极为少见,依其形制,疑为汉碑改制而成。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惠恭大德之碑 武则天永昌元年(689)刻。1987年出土于扶风县唐法门寺塔基地宫。碑已残断,经拼对修复,残高166厘米,残宽64厘米,厚23厘米。碑阳篆额损甚,可见“惠恭”及“□德之碑”字样。碑文楷书间行,字体清秀豪放,舒畅洒脱,刚劲有力,残存三十行,行约五十四字,末署“法门寺僧惠恭树”、“郭□□一心供养”。碑阴疑为《佛垂般涅磐略说教诫经》。前段书写较规整,后段局于草率,行体较多,残存三十四行,行五十六字。无书者姓名,但碑阳、碑阴文字显系出于一人之手。惠恭禅师唐《续高僧传》失载,此可补阙。
    李晦碑 武则天永昌元年(689)刻。原在高陵县马家湾乡米家崖,1983年移于高陵县文化馆。碑为螭首方趺,身首高303厘米,下宽118厘米,厚34厘米。额篆书“大唐故秋官尚书河间公之碑”。碑文隶书,三十二行,行四十五字。文磨灭殆尽。碑阴刻有一浮雕佛像。碑两侧线刻缠枝宝相花饰。文载《全唐文》。
    冯师训碑 武周长寿三年(694)刻。1984年出土于高陵县梁村原,现存高陵县文化馆。碑为螭首方趺,身首高289厘米,下宽97厘米,厚27厘米。额篆书“唐故左武威卫将军张掖郡公冯府君碑”。碑文楷隶相间,三十九行,行八牛字。碑侧饰以缠枝宝相花纹。冯敦直撰文,无书者姓名。此碑用笔方劲斩截,结字方正峭拔,楷书间隶,可见变态书体遗风。冯师训为高宗、武后时将军,两《唐书》无传,但碑中所叙诸事足可补正史籍。
    顺陵残碑 武周长安二年(702)刻。碑原树于咸阳北原顺陵陵园,是武后为其母所立。明嘉靖三十四年(1556)关中大地震中仆地、后被咸阳县令派人打成碎块,用于修补渭河堤岸。清初渭河堤决,发现三块,移藏县署。其后最大的一块又断为三截,使原存残石变为五块。1964年在咸阳市底张出土两块,1965年又在原咸阳县文庙门前出土一块,若得残石八块,存二百八十三字。从残碑推测,此碑身高约六米,连同首、趺,通高约七、八米。《庚子消夏记》称其碑“丰大之甚”,不谓无据。碑文为武三思撰,相王李旦奉敕书。楷体,约四十五行,行约九十八字,全文四千四百四十九字。孙星衍《续古文苑》录有全文。碑文兼用武后所造新字,字体方正,健壮有力,稍兼篆隶,古雅拙朴,世称名碑。残碑现藏于咸阳市博物馆。

    豆卢仁业碑 约武周时(690—704)刻。原存礼泉县烟霞乡岩峪村北豆卢仁业墓前,1974年发现,1975年移入昭陵博物馆。螭首,身首高321厘米,下宽104厘米。额篆书“唐故右武卫将军芮敬豆卢府君之碑”。碑文楷书,三十三行,行五十七字。碑身首相接处及碑身中部断裂。碑字除右上部尚清晰外,余均泐甚。撰书人姓名残缺。碑字遒劲秀丽。豆卢仁业为豆卢宽之小,两《唐书》未为立传,此可补史之阙。
    “无字碑” 唐神龙二年(706)刻立。现树于乾县乾陵阪园,位于《述圣记》碑之东。此碑为一块完整的巨石雕成。碑首作九螭下垂(其它碑首均作六螭下垂),碑趺为长方形。通高7.53米,宽2.1米,厚1.49米,总重约98.8吨。碑侧各镌一冉冉腾飞的升龙。碑趺阳面线刻一长214厘米、宽66厘米的狮马相斗图。其形体之高大雄浑,雕刻之瑰丽精美,堪为唐碑之冠。因其当初无字,故世称“无字碑”。自北宋崇宁二年(1103)开封王谷其人按行边部,道经奉天,拜谒乾陵,于无字碑上题刻以来,止于明代,在上题词者凡三十九人、遗留题刻共四十二段,其中较有价值,而且保存完好的,是碑阳正中所刻的金朝天会二年(1134)《大金皇弟都统经略郎君行记》(简称《郎君行记》)。《郎君行记》前段为契丹小字(旧误认为“女真文字”),后段为楷书汉字。两种文字工整俊秀,苍劲有力。极为珍贵。题记中所谓“皇弟”为金太宗完颜晟之弟撒里喝,其所记之事亦有一定历史价值。

    唐中宗下发入塔石匣盖铭 唐景龙二年(708)刻。1978年出土于扶风县唐法门寺。形如墓志盖,底边长52厘米,厚8.5厘米。四杀和四侧线刻忍冬纹,填以如意云头纹,右侧杀中部刻有兽面,口衔忍冬。纹饰流畅,富丽饱满,是有盛唐作风。铭文全文曰:“大唐景龙二年岁次戊申,二月乙丑,初十五日已卯,应天神龙皇帝、顺天翊圣皇后,各下发入塔,供养舍利。温王,长宁、安乐二公主,郕国、崇国夫人,亦各下发供养。□使内寺主□妙威,都维那仙嘉,都维那无上。”此石匣盖铭现藏法门寺。
    姜遐碑 约唐玄宗即位后(712)刻。此碑早年断裂,碑首及上截觅失,仅余下截,故称“姜遐断碑”。1974年在礼泉县昭陵乡庄河村姜遐墓附近发现碑首及上截,昭陵博物馆将其与旧存下截相接,始成全碑。碑为螭首,身首高279厘米,下宽103厘米,厚31厘米。额篆书“大唐故吏部尚书姜府君之碑”。碑文楷书,三十四行,行七十字。下截因捶拓既久,字已磨灭殆尽;上截断为两块,碑首与碑身相接处亦已断裂,然因出土不久,文字大部清晰。姜晞撰文并书。此碑书法绰约,楷书中略带行意,体势规模虞世南,笔画圆柔而有力,大方而姣媚。历来为人所珍视。姜遐事迹所记甚详,足以补史。
    契苾明碑 唐先天元年(712)立,原在咸阳市渭阳乡药王洞村北契芯明墓前。螭首,方跌。碑身高328厘米,宽150厘米,碑额减底平钑篆书“大唐故大将军凉国公契苾府君之碑”。娄师德撰,殷玄祚书,楷书三十七行,行七十七字。首行题“大周故镇军大将军行左鹰扬卫大将军兼贺兰州都督上柱国凉国公契芯府君之碑铭并序”。碑文多泐蚀,但尚可读,文中有武周时新造文字。书者殷元祚为著名书家殷仲容之子、殷令名之孙,三世俱有能书名。此碑笔法虽不及其父、祖,亦自瘦劲可观。现存咸阳市博物馆。
    李思训碑 唐开元八年(720)刻。此碑又名“唐云麾将军碑”,立于蒲城县唐睿宗桥陵陪葬墓之一李思训墓前。螭首,高410厘米,宽130厘米,厚50厘米。额篆书“唐故右武卫大将军李府君碑”十二字,碑文行书三十行,行七十字,由李邕撰文并书。碑文上半部清晰可见,下半部漫漶不清,碑文收录于《金石萃编》。此碑书法用笔自然,遒劲妍丽,历来作为李邕的第一作品而称美于世。现藏蒲城县博物馆。
    东渭桥记碑 唐开元九年(721)刻,此碑是1967年高陵县耿镇白家咀村西南300米处出土。六面柱形,似经幢,无头无座,六面刻字,高67厘米,每面宽16厘米。碑文楷书,共二十八行(一至五面各五行,第六面三行),行十七字。为富平县尉河南达奚珣撰文,无书者姓名。文记唐玄宗开元九年修建东渭桥经过,从此得知东渭桥工程由京兆尹全面负责,参与建桥工程的有高陵、奉先、美原、华原、三原、富平、同官等京畿之地的官民。碑文除顶部和下部稍残缺外,余皆清晰可见。此碑的出土为唐东渭桥遗址的确定及历史上渭河河道变迁等情况提供了实证。现藏高陵县文化馆。
    御史台精舍碑 唐开元十一年(723)刻,螭首方座,通高145厘米,宽65厘米。圭形碑额篆书“御史台精舍碑”六字,碑身隶书十八行,行三十五字,崔湜撰文,唐名书法家梁升卿书。文记唐监察机关御史台内设有监狱,并在狱旁设有精舍(佛堂)。碑阴、碑额及两侧全刻楷书题名,这是先后作过御史的七百余人的姓名,姓名重复者多处。题名中的知名人士有王维、颜真卿、徐浩等。此碑字迹清晰,书法工整,秀美多姿,整丽可爱,是唐隶中的精品。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冯仁杰碑 唐开元十一年(723)立。原在咸阳市窑店乡刘家沟原上,1962年移咸阳博物馆。螭首。碑身高203厘米,下宽100厘米,厚27厘米。碑额篆书“大唐故朝散大夫守沁州刺史冯公之碑”。碑身两侧有浅浮雕缠枝宝相花纹。崔尚撰,郭谦光书并篆额。碑文隶书十九行,行三十七字。碑文泐蚀严重,难以成读。郭谦光是唐代书法名家之一,所书碑文堪称隶书精品。现存咸阳博物馆。
    华山铭残碑 唐开元十三年(725)刻。碑在唐僖宗广明元年(880)为黄巢起义军所焚毁。现残存部分东西长310厘米,南北宽160厘米,高210厘米。四面为线雕“异兽”组成的图案,碑侧残存线雕飞天。碑身有个别文字尚可辨识。碑座为两块巨石组成,中间用铁条相连。碑座四周为浮雕金甲力士,身高160厘米,泐蚀严重,残长500厘米,宽340厘米,高117厘米。碑座下有三层阶梯式基石,用石条围绕。有“天下第一碑”之称,可与“泰山铭”相媲美。现存华阴县华岳庙。
    乙速孤行俨牌 唐开元十三年(725)刻。原存于礼泉县叱干镇乙速孤行俨墓前,1975年移入昭陵博物馆。螭首,身首高275厘米,下宽104厘米,厚34.5厘米。额隶书“唐故右武卫将军乙速孤公碑”。刘宪撰,白义咥书,徐元礼镌字,碑文为隶体,三十一行,行六十七字。碑字局部磨泐,大部分完好清晰。乙速孤行俨,两《唐书》未为立传,此可补史之阙。
    述圣颂碑 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刻,原在华阴县岳庙西道院仙,后移置西安新城小碑林,1948年移存西安碑林。螭首方座,通高231厘米,宽83厘米。碑额楷书“述圣颂”三字,共两行,述字占一行,下空一格,在此空格处有金熙宗天眷九年(1139)题记七行。碑文楷书十九行,行三十六字,是唐玄宗勒令建立华岳庙后,达奚珣为之作序,吕向为之作颂词并书,以纪念华岳庙的修建和玄宗李隆基的丰功伟绩。碑阴上部为唐代名书法家韩择木于唐天宝元年(742)用隶书写的“告岳神文”,共二十一行,行十五字。下刻卢朝彻“谒岳庙文”。左侧刻唐乾元二年(759)张惟一等“祈雨记”,右侧刻唐上元元年(760)华阴县令王宥等谒岳祠题记。碑额刻有楷书“开元十三年六月九日建”十字。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大智禅师碑 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刻,螭首龟座,通高345厘米,宽114厘米。碑首雕吐气、蟠结之螭六条,螭后爪托佛像于云气之中,圭形碑额周围刻云纹,额上部刻佛像一尊,其下刻篆书“大唐故大智禅师碑”两行八字。碑文隶书三十二行,行六十一字,严挺之撰文,隶书名家史维则书并篆额。此碑是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为慈恩寺僧大智禅师义福所立。义福是禅宗(又称慈恩宗或北宗)第七代的代表人物,碑阴刻唐开元二十九年(741)杨伯诚撰文、史维则隶书的“碑阴记”。碑两侧还饰有以线刻与减底浮雕相结合的图案花纹,以一棵延伸向上的茂密而华丽的蔓草为衬托,在蔓草的每个曲度中各安排一个不同的题材,有菩萨、狮子、仙童、凤凰、瑞兽、迦陵频伽等,既有规律,又富于变化。此碑无论是碑头的设计,还是碑侧图案的构思以及雕刻手法的练达精绝,皆唐碑中所罕见。书体丰润有力,碑文完整无缺,是一通不可多得的名碑。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恒山愍王李承乾碑 唐开元二十六年十二月四日(739年1月17日)刻。原存于礼泉县烟霞乡马寨村西南李承乾墓前,1975年发现,移入昭陵博物馆。碑首仅碑身上端残缺。残高152厘米,下宽105厘米,厚29厘米。碑文篆书,十五行,行存字不等。李承乾为唐太宗长子,贞观九年立为太子,十七年废为庶人,十八年死于黔州,开元二十四年追封为恒山郡王,谥曰愍。李承乾,两《唐书》均有传,此碑可与传互补。
    唐俭碑 唐开元二十九年(741)重刊。原存于礼泉县北屯乡西页沟村东南唐俭墓前,1975年移入昭陵博物馆。螭首,身首高360厘米,下宽120厘米,厚34厘米。额隶书“唐故特进莒国公唐府君之碑”。碑文楷书,四十行,行八十五字。碑上端部分文字尚为清晰,余多磨泐难识。此碑无撰、书者姓名,然书法轻圆秀劲,卓然名家。唐俭为唐初名臣,两《唐书》均有传,碑中所述,可以补史。
    隆阐法师碑 唐天宝二年(743)刻。螭首龟座,首残缺,座缺龟头,通高250厘米,宽94厘米。碑文行书三十四行,行六十五字。无撰者姓名。从碑文内容看,此系温国寺(原名实际寺)主思庄为其师原实际寺主怀恽法师立。此碑书法俊秀,结体遒美,笔法颇似王羲之行书。碑阴附刻宋篆书大家郭忠恕以古文、篆、隶字体写的《阴符经》。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石台孝经 唐天宝四年(745)刻,原立于唐长安城务本坊的国子监内,唐天祐元年(904)迁至尚书省之西隅(今西安市社会路)。北宋元祐二年(1078)迁至府学,即今西安碑林。竖方形,以四石合成,上有云漫山岳的华冠,下有三层石台,因所刻为《孝经》故名“石台孝经”。通高535厘米,面宽130厘米。华冠下为方形碑额,四面碑额两边各刻浮雕瑞兽。正面碑额刻皇太子亨篆书“大唐开元天宝圣文神武皇帝注孝经台”十六字。碑身为细质青石,色如墨玉,光亮鉴人。碑文是唐玄宗李隆基亲自作序、训注并书写的儒家经典著作《孝经》,均为隶书。第四面后半部分镌刻参与修建的人名,以及竣工后国子祭酒李齐古的奏文和玄宗御批,除御批为行书外,余皆作楷书。此碑书法工整,秀美多恣,在唐代书法中占有一定的地位。三层台阶式的青石碑座,四面布满线刻蔓草和瑞兽,线条流畅,形象生动。此碑造型别致,雄伟壮观,无论书法艺术还是雕刻艺术,都是唐碑中最华丽、最高大的一通。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多宝塔感应碑 唐天宝十一年(752)刻,原立于唐长安城安定坊千福寺(今西安西关),北宋时移入西安碑林。螭首龟座,通高285厘米,宽103厘米。圭形碑额刻有隶书“大唐多宝塔感应碑”八字,碑文楷书三十四行,行六十六字,由岑勋撰文,徐浩隶额,颜真卿楷书。文记佛教天台宗和尚楚金禅师创建多宝塔经过及唐玄宗资助修建和楚金禅师死后监护其丧事等。碑阴刻唐德宗贞元二十一年(805)草堂寺和尚飞锡为纪念楚金禅师所撰碑文,由吴通微楷书。颜真卿是唐代名臣,更是书法名家,此碑是颜真卿四十四岁所书,书体端正俊丽,无一懈笔,向来是学习楷书的范本。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杨珣碑 唐天宝十二年(753)刻,现存扶风县建和乡石碑村西小沟边。碑为螭首方座,座下刻瑞兽浮雕。碑通高667厘米,其中碑身高318厘米,宽219厘米。额篆书“弘农先贤积庆之碑”八字,碑文隶书二十六行,行五十七字,由唐玄宗李隆基御制御书,皇太子李亨篆书碑额。杨珣为杨国忠之父,死于开元五年,追封为郑国公,并立此碑。此碑书法可与《石台孝经》媲美。碑阴有宋绍圣二年题名。
    大福和尚碑 唐宝应二年(763)刻,立于蓝田县厚镇乡唐空寂寺。后寺毁碑存,清末发现。通高500厘米,宽120厘米,厚30厘米。螭首龟座,碑额篆书“大唐故大福和尚碑”八字。碑文行书二十一行,行六十字。尚书主客员外郎陆海撰文。安国寺沙门惟嵩书,比丘实悟刻字。文记大福和尚的生平事迹等。碑阴有线刻佛像,还刻有渭南、蓝田两县划地给空寂寺的告示及七十多个立碑人的姓名。此碑首雕刻玲珑剔透,书法萧洒自如,大有李北海笔意。现藏蓝田县水陆庵。
    臧怀恪碑 唐广德元年(763)刻。原存三原县陵前乡三家店村。颜真卿撰并书,李秀岩篆额,额书“唐故东莞臧公神道碑”。碑高467厘米,宽124厘米。碑文楷书,二十八行,行五十八字至六十四字不等。王昶《金石萃编》以颜真卿署衔证之立碑时间应在大历三年之后。此从杨震方《碑帖叙录》。此碑书法伟劲,不减其他著名颜碑。文记臧怀恪参与抵御突厥等事,可补两《唐书》之阙。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争座位稿 唐广德二年(764)刻。颜真卿书。系致定襄王郭英乂之尺牍稿本,又名《与郭英乂书》。因就内容而言是为争座位,故又名《争座位帖》。字体正雅,圆劲苍古,与《兰亭》并称行书双璧。由于历来有名,刻本有数十种,而刻工最佳,年代最早者,现存西安碑林。此石高152厘米,宽81厘米,分二截书,上截三十二行,下截三十二行,旁添二行。因为未誉清的草稿,所以刻石上保留了涂改的字迹。全篇书法气势充沛,劲挺豁达,豪宕激越,恣势飞动,是一篇极佳的行草作品。刻石背面镌宋代梦英和尚写的《抄高僧传序》。或以为宋代重刻,因无可靠证据,姑依《碑帖叙录》仍为广德二年刻。

    郭氏家庙碑 唐广德二年(764)刻,此碑原在清西安府布政司署中(今西安市社会路)。螭首,通高371厘米,宽126厘米。碑额为唐代宗李豫隶书“大唐赠太保兴国贞公庙碑”十一字,碑文楷书三十行,行五十八字,颜真卿撰文并书。是唐代名将郭子仪为其父郭敬之修建家庙时立,文记郭子仪家世和官爵武功,虽相当剥落,但雍容朗畅。碑阴分上中下三部分,以行书刻郭子仪兄弟子孙的官职姓名,共三十四行。据《金石录》亦颜真卿所书。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三坟记碑 唐大历二年(727)刻。龟座。首缺,身断,字有缺损。残高163厘米,宽80厘米。碑文篆书,两面共二十四行,行二十字,李季卿撰文,记其改葬他三个哥哥的事情,当时著名书法家李阳冰书。李阳冰被誉为李斯之后写小篆的第一能手。在众多的唐碑中,以篆书碑文者很少,李阳冰篆书更是寥寥无几。因此,被誉为“神品”。为研究篆书者所珍视。或以为曾经宋代重开。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李光弼碑 唐大历三年(768)刻。位于富平县觅子乡别家村西北李光弼墓前。碑首为六螭下垂,额篆书“大唐赠司空李府君神道之碑”。碑高403厘米,宽130厘米,厚40厘米,碑为杨炎撰文,书者姓名已泐,隶书,二十二行,行三十四字,书法挺秀严整,遒劲流畅。李光弼为唐代中兴功臣,此碑可补史籍。自《金石萃编》到《碑帖叙录》均录有《李光弼碑》,但均作唐广德二年(764)刻,颜真卿撰文,张少悌行书,四十行,行八十二、三字不等,显与现存此碑不同。查《富平县志》,北宋皇祐间,县令王哲曾于墓旁建唐李太尉祠并作记,记云:“视其墓则无,惟颜鲁公为其碑表存焉”。可知颜真卿撰李光弼碑已佚。
    上都荐福寺临坛大戒大德律师之碑 唐大历六年(771)刻,立于大戒大德律师的家乡泾阳县。高234厘米,宽74厘米。碑额篆书“唐上都荐福寺临坛大戒大德律师之碑”十五字。碑文隶书十六行,行三十六字。右下角残缺十一字。余皆完整。韩云卿撰文,颇具骨力,为唐代书法名碑之一。现藏泾阳县文化馆。
    高力士碑 唐大历十二年(777)刻,立于蒲城县保南乡山西村高力士墓前。螭首,身首高405厘米,宽142厘米,厚25厘米。碑额篆书“大唐故开府义同三司赠杨州大都督高公神道碑”十二字,碑文行书三十行,行五十五字。李阳冰篆额,张少悌奉敕书,徐霁刻字。碑文记述了高力士的生平、家世及其在唐玄宗时期显赫的情形。少悌书法遒劲流畅,气势不凡,深得右军行草遗意。此碑旧时唯有上截,故世称残碑,其下截于1971年在蒲城县山西村出土,使此碑得成全璧。虽已断裂,但文字大部完整,是有名的唐碑。碑中所记,足可补史。现藏蒲城县文化馆。
    颜勤礼碑 唐大历十四年(779)刻。螭首方座。高268厘米,宽92厘米。颜真卿撰并书。《金石录》载,宋元祐年间,此碑埋入长安城中。1922年在长安旧藩廨库堂后(今西安市社会路)出土。楷书。碑阳刻字一十九行,碑阴二十行,行三十八字,碑右侧刻字五行,行三十七字。是颜真卿为其曾祖父颜勤礼所立的墓碑,为颜真卿七十一岁所写。该碑虽断为两截,且断裂处损缺数十字,但字迹清晰,笔力苍劲浑厚,为颜书诸碑现存之最佳者。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颜氏家庙碑 唐建中元年(780)刻。唐末战乱时弃于郊野,宋太平兴国七年(980)移存孔庙(今西安碑林)。螭首龟座,高380厘米,宽176厘米。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撰并书,李阳冰篆额,额书“颜氏家庙之碑”六字。碑文为楷书,其中碑阳与碑阴各二十四行,行四十七字,碑两侧各六行,行五十二字。碑文记载颜氏先世及家族仕宦的简况等。此碑为颜真卿七十二岁所书,笔力雄健,气韵醇厚,被后人称为颜体之代表作。碑阳左侧下部有小篆题记,载宋太平兴国七年(982)重立事。又,碑阴圭额刻斋登记,亦有小篆额,传为宋梦英大师所书。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广智三藏和尚碑 唐建中二年(781)刻,立于唐长安城大兴善寺。螭首龟座,高305厘米,宽99厘米。宋元祐五年(1090)移西安碑林。严郢撰,徐浩书,楷书二十四行,行四十八字。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陕西大地震,致使此碑遭折受损。文记印度僧人不空和尚在大兴善寺传授密宗,翻译佛经,并为皇帝举行灌顶仪式,死后谥“大辨证广智三藏和尚”。他的弟子惠果即日本学问僧空海。徐浩是唐代著名书法家,此碑结构严整,刚劲遒迈。此碑又名《不空和尚碑》。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唐建中二年(781)刻,原立于唐长安城义宁坊大秦寺。唐会昌年间武宗灭佛,大秦寺被毁,景教碑随之埋没八百余年之久。明天启年间又出土于长安崇圣寺,后遇战乱,寺院碑亭俱毁,景教碑暴露旷野。碑文被外国传教士寄往欧洲,引起世界学术界的注意,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丹麦人荷尔谟等来到西安,企图以白银三千两收买此碑,拟运伦敦。正当秘密协商搬运之际,清廷得悉,急电命陕西巡抚妥加保管。何尔谟仿照此碑复制一通运回伦敦。此碑移置西安碑林。碑为螭首龟座,通高279厘米,宽99厘米。碑额楷书“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九字,其上刻有莲花座及“十”字架,碑文楷书三十二行,行六十二字,由大秦寺僧景净述,吕秀岩书。内记景教教规、教义、东罗马山川、河流、特产以及景教在中国流传的情况。碑下部及两侧刻有叙利亚文字的记事和僧徒题名,两侧还有清咸丰九年武林韩泰华重造碑亭的题记和民国六年的题记。大秦是中国古代对罗马帝国的称呼。景教是基督教的一个支派,五世纪创始于叙利亚人聂思脱里,故又称此教为“聂思脱里派”。此教派在东罗马遭到排斥后,便向东传播至波斯。唐太宗贞观九年,波斯僧阿罗本载真经到长安,贞观十二年,太宗皇帝下诏准其传教,并在长安义宁坊建寺一所,度僧二十一人。唐玄宗也称此教为“波斯经教”。此寺院也被称为“波斯胡寺”。唐玄宗天宝年间改波斯胡寺为“大秦寺”,景教之名不见于中国史书,这也许是“经教”的改称。此碑保存完好,字迹清晰,书法秀丽,史料价值较高,是驰名中外的名碑,它对于研究景教的历史以及在我国唐代的传播情况提供了可靠的证据,也可对于研究我国与叙利亚、伊朗等国的文化交流及友好往来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现存西安碑林博物馆。

    李元谅碑 唐贞元五年(789)刻。高445厘米,宽157厘米,厚41厘米。张撰,韩秀弼书,李彝篆额。碑文隶书,三十二行,行六十五字。额篆书“大唐镇国将军陇西节度使右仆射李公懋功昭德颂”二十字。文记李元谅平朱泚之乱的战功。末有“明万历六年石元麟重建”一行,明郭宗昌《金石史》断言为仆地重植,非垩刻。现藏华县。
    张维岳碑 唐贞元八年(792)刻,邵说撰文,书者姓名泐灭。该碑断为二截,并有缺损。碑为螭首方趺,身首高315厘米,下宽113厘米,厚32厘米,额篆书“大唐故赠工部尚书张府君神道之碑铭”。碑文楷书,二十八行,行五十五字。此碑书法遒劲温婉,用笔结体有褚遂良一派书风,为中晚唐时期佳品,张维岳两《唐书》未为立传,其记郭子仪、李光弼等平定安史之乱事,可以补史之阙。此碑得而复失者再,直至1957年于高陵县城关小学再次发现下截,1984年又于高陵县城关中学发现不截,始成全壁。现藏高陵县文化馆。
    诸葛武侯新庙碑 唐德宗贞元十一年(795)刻。原在勉县武侯祠大殿前东屋下,高237厘米,宽122厘米,圆首、龟趺。谭首行题为“蜀丞相诸葛武侯新庙碑下铭并序”。沈迥撰,元锡书,碑文楷书,二十三行,行三十七字。碑阴有南宋绍兴七年(1137)、元至元六年(1269)、明嘉靖十一年(1532)及嘉靖十七年(1538)题刻。石虽完好,但为后人改凿甚多。现存勉县武侯祠。
    慧坚禅师碑 唐元和元年(806)刻,1945年出土于西安市西郊,1949年前移至西安碑林收藏。螭首方趺,高254厘米,宽91厘米。额隶书“唐故招圣寺大德慧坚禅师碑”。碑文行书,二十七行,行五十七字,徐岱撰,孙藏器书,强琼刻字。慧坚禅师为当时佛教禅宗代表人物,很受睿宗器重。孙藏器书法学王羲之,章法简劲流畅。碑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李夷简家庙碑 唐元和五十年(820)刻,螭首方座。高286厘米,宽104厘米,裴度撰文,肖祜书,1974年西安公路学院出土。碑文楷书,二十三行,行四十二字。碑额篆书“唐尚书左仆射同平章事李公家庙之碑”十六字。碑文记载了唐荥阳郡公李夷简的身世、官职和事迹,李夷简唐史无传,可以补阙。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李晟碑 唐大和三年(829)刻,原立高陵县榆楚乡渭河桥。碑为螭首龟趺,身高310厘米,下宽146厘米,厚44厘米。额篆书“唐故太尉兼中书令西平郡王赠太师李公神道碑”。碑文楷书,三十四行,行六十一字,记载唐朱泚之乱的史实颇详。此碑明代已多漫漶,现字体清晰,但笔法拘窘,恐为后人重剜。碑主为唐代名将,碑文为裴度撰,柳公权书,故世称“三绝碑”。碑阴刻明弘治十六年(1503)和正德三年(1508)二十五世孙李赞(陕西左参政)、李贡(山西左布政使)祭平西王墓文二篇。现移高陵县文化馆。
    大唐回元观钟楼铭 唐开成元年(836)刻。立于唐长安城亲仁坊回元观。1986年陕西省化工设计院基建工地出土。横方形,高60厘米,宽124厘米,厚18厘米。楷书四十一行,行二十字,令狐楚撰,柳公权书。文记唐代回元观的位置、环境、建筑、钟鼓楼景象及道观的布局等。据碑文,回元观原为唐玄宗赐给安禄山的宅第。此碑是迄今所见柳碑中最完整的一通。书法平正端庄,是柳公权书法的又一杰作。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冯宿神道碑 唐开成二年(837)刻,原立于唐京兆万年县崇道乡(今东郊浐河东岸)冯宿墓前,宋元祐年间与其它唐碑一起首批移入碑林。螭首龟座,通高314厘米,宽104厘米,额篆书“大唐故剑南东川节度使赠吏部尚书冯公神道碑”二十字,碑文楷书四十一行,行八十三字,王起撰文,柳公权书并篆额。此碑是柳公权晚年之作品,笔力充沛秀媚,结构紧密。碑两侧浅雕图案花纹,颇为精致。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开成石经 唐开成二年(837)刻成,置于唐长安城务于坊国子监。唐末长安城被毁,石经弃于野外。五代朱梁时,刘寻将它迁至府学北隅(今西安碑林)。计一百一十四石,每石高217厘米,宽D7厘米,竖方形,楷书,艾居晦、陈玠等书。其内容系儒家经典著作十二经:《周易》、《仪礼》、《礼记》、《周礼》、《尚书》、《尔雅》、《孝经》、《论语》、《诗经》、《左氏春秋、》《公羊春秋》、《毂梁春秋》。同时还刊刻了张参《五经文字》、唐元度《九经字样》,文刻两面,字列八层,共记六十五万零二百五十二字。它从唐太和九年(835)开始动工,历时两年,至扈开成二年(837)竣工,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一部石质儒家经典著作。俗称“石刻十二经”。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关中大地震中,有四十石断裂,万历十六年(1588),西安府学生员王尧典等对残石做了全面修补,共刻了九十七石,立于石经周围以补其缺。清康熙三年(1664),陕西巡抚贾汉复补刻了《孟子》九石,康熙二十一年(1682),麻尔图又补刻了《大学》、《中庸》二石。《开成石经》书法多宗欧阳询,亦有学虞、褚者。明清所补,字多拙劣。现存西安碑林博物馆。

    寂照和上碑 唐开成六年(841)刻。原在咸阳县魏店村,后移至县城凤凰台,民国时移至县民教馆,今存咸阳市博物馆。螭首,身首高212厘米,宽74厘米,厚21厘米。段成式纂,僧无可书,顾玄篆额,李郢刻字。额篆书“唐故安国寺寂照和上碑”。碑文楷书,二十九行,行五十二字。此碑纂文者段成式为唐代著名文学家。书者无可和尚为诗人贾岛之弟,与柳公权同时,模仿柳书而妍媚多姿,较宋僧梦英等之柳书高出数倍。
    大达法师玄秘塔碑 唐会昌元年(841)刻,螭首须弥座,通高386厘米,宽120厘米。裴休撰,柳公权书并篆额。碑文楷书,二十八行,行五十四字。碑叙大达法师在德宗、顺宗、宪宗朝所受恩遇。其中叙顺宗对大达“亲之若兄弟,相与卧起”。足见当时政、教关系之密切。碑上部断损,据北京故宫博物馆院藏《宋拓大达法师玄秘塔碑》,已有断损,可知断损时间应在此前。柳公权六十四岁时所书,清新凝练,端正劲健,为后人学习“柳体”之范本。碑首浮雕蟠螭,碑侧平雕人兽花草图粲,均精工秀丽。碑阴刻大达法师弟子正言出资购买庄宅后,庄宅使发给他的执据,亦有一定的历史价值。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刘沔神道碑 唐大中二年(846)刻,原在永寿县好时河畔。螭首龟座,通高284厘米,宽98厘米。额篆书“唐故太子太傅致仕赠司徒刘公神道碑”十六字,碑文楷书三十七行,行六十五字。韦博撰,柳公权书,唐元度模勒并篆额。碑文漫漶,约三分之二的字尚清晰。此碑为柳公权七十岁书,结构严紧,笔力遒劲,较冯宿神道碑更为清秀挺拔。现藏永寿县文化馆。
    润德泉记 唐大中二年(848)刻,立于岐山县周公祠内。碑通高309厘米,宽107厘米。额楷书“润德泉记”四大字,碑文楷书二十四行,行五十五字。前刻崔珙的奏状,中刻唐宣宗的批答,后刻崔珙的谢表。记述周公祠旧有泉水,枯竭多年,后忽遇大风,使五处泉一时涌出,又有七处小泉出水,上奏朝廷,宣宗赐其泉名为“润德泉”等情况。此碑书法瘦劲工致,峭拔遒健,惜不知书者姓名。现藏岐山县周公庙。
    杜顺和尚行记碑 唐大中六年(852)刻,立于杜顺和尚墓塔前(今长安县杨万村)。龙顶方座,高156厘米,宽70厘米。碑文行书二十行。行二十七至二十八字不等,杜殷撰,董景仁书。额题“大唐华严寺杜顺和尚行记”。文记华严宗初祖杜顺和尚对弘扬佛教所做的贡献,并颂扬其一生以其高妙医术为人行医的事迹。碑字秀润可喜,然其文晦涩不明。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圭峰慧宝禅师碑 唐大中九年(855)刻。在户县草堂寺。碑高393厘米,宽140厘米。裴休撰并书,柳公权篆额,楷书,三十六行,行六十五字。刻碑从首行第十九字,至末行第二十七字处断裂为两截,其书法略似柳公权,较柳更劲健。笔笔严谨,结构尤为精密,近于欧阳询。实为晚唐杰作。
    郎官题名柱 唐大中十二年(858)刻,七面柱形,高250厘米,面宽26厘米,每面各四截,每截十至二十一行,行三十余字至四十余字不等。楷书,中断,在西安碑林。上刻自唐初至宣宗之世,上下二百余年吏、户、礼三部十二司郎官三千余人姓名、爵秩。足可补正唐史。
    法门寺塔地宫“物帐”碑 唐咸通十五年(874)刻。1987年4月9日出土于扶风县法门寺真身宝塔地宫前室石门外隧道中。碑长115厘米,高69厘米,厚8厘米。“物帐”上记载“随真身供养道具及恩赐金银器物宝函等、并新恩赐到金银宝器衣物等”。楷书,五十一行,行字数多寡不一,满行约四十七字。此碑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现藏法门寺。
    大唐咸通启送岐阳真身志文 唐咸通十五年(874)刻。1987年4月9日出土于扶风县法门寺真身宝塔地宫前室石门外隧道中。出土时置于地宫“物帐”碑内。碑长115厘米,高54.5厘米,厚12.8厘米。内殿首座僧澈撰,沙门令真书。楷书,四十七行,满行约二十一字左右。此碑是研究唐代佛教史的重要资料。现藏扶风县法门寺。

    重修内侍省碑 唐光化二年(898)刻,1978年在西安城内出土。螭首龟座,中断裂,但文字完好。通高360厘米,宽98厘米。碑文四十行,行七十字,郑璘撰,阎湘书,董瑰篆额。文述内枢密使宋道弼、景务修和左右观军客使刘秀述、严遒美修葺内侍省事。碑侧花纹精美,有童子裸体舞、展翅凤鸟、瑞兽、人首鸟身迦楼逻以及卷叶牡丹等。此碑书法流畅妍丽,秀挺俊逸,有二王风格。碑中还记述了内侍省、司天台的位置以及唐末官城、皇城、内苑、郭城的废弃等,是一通史料价值较高的碑石。现藏西安小雁塔院内。
    三 宋元明清民国
    唐孔子庙堂碑 原碑为唐虞世南撰并书,早毁。此碑是北宋初年王彦超摹刻而成。螭首,通高280厘米,宽110厘米。碑额刻有唐相王李旦篆书“孔子庙堂之碑”六字,碑文楷书三十四行,行六十五字。碑阴刻宋天禧三年(1019)唐黄篆书“勃兴颂”。因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陕西大地震,使碑断为三截。此碑存世摹刻本有四通,分别藏于长安、曲阜、城武、饶州,以长安本保存最完整,刻工亦最佳,世人称为“西庙堂”(山东城武的元代刻本则被称之为“东庙堂”),此碑书法内柔外刚,公认为虞世南书法妙品,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篆书千字文 宋乾德三年(965)刻,吴迁祚立碑。梦英篆并题额、袁正己楷书,安仁和镌刻。螭首龟座,高327厘米,宽103厘米。碑文以篆书为主,并以楷书释字。篆书二十五行,行四十字。碑额中龛三尊佛像,龛上三角形处减底阳刻云纹和宝相花等纹饰。碑身上部并列七尊佛龛,碑边及两侧均有减底连续花纹图案,具有唐代风格,为宋初之代表性碑石。碑阴刻千字文序。梦英篆书及袁正己楷书均是极好的习字范本。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大宋新修周武王庙碑 宋开宝六年(973)立。原在周四王庙(今果子市街小学)内,1963年移入咸阳博物馆。螭首龟跌。碑身高230厘米,宽114厘米,碑断为两截。碑额阴刻楷书“大宋新修周武王庙碑”三行,行三字。碑文为卢多逊撰,孙崇望书,行书二十四行,行五十五字。碑文泐蚀过甚,模糊难辨。《关中金石记》云:崇望书,宋时谓云“院体”,盖用集圣教序笔意而加丰润者。现存咸阳博物馆。
    大宋新修唐太宗庙碑 宋开宝六年(973)刻。原存于礼泉县骏马乡旧县村(宋礼泉县治)唐太宗庙遗址。1975年移入昭陵博物馆。螭首,身首高292厘米,下宽103厘米,碑阳刻《大宋新修唐太宗庙铭并序》,李莹奉敕撰,孙崇望奉敕书,额楷书“大宋新修唐太宗庙碑”,碑文行书,二十三行,行五十字左右不等。碑阴刻游师雄《唐太宗唐昭陵图》,其上段楷书题记四十一行,行十九字;下段线刻昭陵图,宋绍圣元年(1094)游师雄题,杨安书,魏敏刊,礼泉知县符寤刻石。
    秦峄山刻石 宋淳化四年(993)郑文宝重刻。圆首方座。通高218厘米,宽84厘米,青石质。两面刻,小篆,共十五行,行十五字。前面一百一十四字,为秦始皇帝的的诏文,后面七十九字为秦二世的诏文,二世诏文后刻楷书五行,行四十五字,是重刻的题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多次出巡各地。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登峄山(今山东邹县东南)时立此石,相传是由李斯撰文并书写而成。书体用笔圆转,结构匀称,点画粗细均匀,称为“神品”。唐代开元前被野火焚毁,因而唐代诗人杜甫有“峄山之碑野火焚,枣木传刻肥失真”的诗句。此石系郑文宝根据南唐徐铉所藏摹本重新翻刻而成。明代杨士奇《东里续集》称峄山刻石七种翻刻本,推此长安本为第一。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篆书目录偏旁字源碑 宋咸二年(999)刻,梦英篆书。螭首龟座,通高300厘米,宽99厘米。该碑把许慎《说文》中部首和偏旁分别篆书五百四十字,加以楷书注音,并自作序文说明,且把郭忠恕答书一并刻于石上。对研究中国汉字形体的演变和篆书书法,均有一定的价值。梦英工玉筋篆,上承秦李斯,唐李阳冰,与宋初郭忠恕齐名。是爱好篆书者极好的范本。楷书注音亦为梦英。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李氏拪先茔记碑 宋祥符三年(1010)重刻。方座,螭首残,碑身断裂,文字亦有残缺。残高171厘米,宽79厘米。碑文篆书十四行,行二十六字。李季卿撰,李阳冰书。文记李季卿将其祖茔由灞河岸迁至凤栖原的经过。原石刻于唐大历二年(767),与《三坟记》同时刻立。此碑右下角刻有“宋大中祥符三年长安王璨重开”及“姚宗萼等摹刻”字样,可知此碑系宋人重新摹刻而成。此碑与《三坟记碑》同为篆书名碑,但笔画比后者为差。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老君显见碑 宋天圣六年(1028)刻。竖于周至县楼观台西碑厅。碑为圆首龟座,高290厘米,宽78厘米,厚34厘米。额楷书“重模苏灵芝书唐老君显见碑”。碑文行书,十九行,行四十六字。据碑文,原碑刻于唐开元二十九年(741),苏灵芝书并题额。碑记唐玄宗梦老子之真容,命诸道士访求、尊而祀之之事,故又名《梦真容碑》。开元二十九年刻于诸州,传至今者仅河北易州和陕西周至两刻。周至原刻不存,此为宋人模刻,碑左下角有小楷题记明载此事。碑阴为宋元祐元年(1086)刻苏轼治平元年(1064)游楼观留言,行书四行,甚为可观。
    德应侯碑 宋元丰七年的(1085)刻,原存于耀州黄堡镇。圆首方座,高201厘米,宽62厘米。额楷书“德应侯碑”四字,首、边及方座均饰纤细的线刻草叶纹。碑文楷书二十七行,每行字数不等,张隆撰并书及题额。此碑是迄今所见最早记载我国陶瓷发展历史的碑石,它比较全面地记述了宋代耀州窑的工艺水平和技术成就,反映了宋代城镇手工业的发展,是一通历史、科学价值均比较高的实物资料。现存西安碑林博物馆。
    楼观诗三段碑 宋元祐元年(1086)刻。宋代著名书法家薛绍彭书。楷书三段,一、《薛周诗》宽56厘米,高47厘米,十三行,行八字;二、《大中诗》宽、高均43厘米,十一行,行六至十一字不等;三、《王工部诗》高56厘米,宽76厘米,十九行,行八字。薛绍彭当时与米芾齐名,此书为其得意之作。米芾有诗云:“世以米薛与薛米,犹言弟兄与兄弟。”米评书法,于古人多所撞击,而对薛推重如此,其书法成就于此亦可知矣。现藏周至县楼观台。
    圣母贴 宋元祐三年(1088)刻。横方形,高70厘米,宽139厘米。草书,刻字分为上下两段,共计六十行,行二至九字不等。为宋代摹刻唐贞元九年(793)释怀素书。其书法温润古健,纵横飞洒,为怀素草书中之上品。加之刻工娴熟,为众多同书刻本中之最佳者。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大观圣作碑 宋大观二年(1108)刻。宋徽宗赵佶撰并书,李时雍摹写上石。螭首龟座,高378厘米,宽140厘米。原在乾县文庙。现存西安碑林。楷书,二十八行,行六十九字。碑额为当时宰相蔡京行书“大观圣作之碑”六字。文记宋代学校制度较详。赵佶能书善画,书体纤细秀劲,横、竖收笔多带钩,撇如匕首,捺如切刀,竖钩细长,后人称之“瘦金体”。同一碑,当时分刻於数处,唯此碑较赵佶其他手迹瘦直、挺拔,加以刻技精湛,尤能显出“瘦金体”的特点。

    智永真草千字文碑 宋大观三年(1109)刻。隋代大书法家智永书。螭首方座,高268厘米,宽97厘米。明初立在迎祥观(今西安广济街),后因观毁,移至西安碑林。智永是王羲之第七代孙,一生酷爱书法,有极高的造诣,其草书传“二王”之笔法,化方为圆,秀润健劲。此碑书法古雅而有骨力,是此文刻石最早且最优者。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折克行神道碑 宋政和八年(1118)刻。1976年出土于府谷县杨家沟折氏坟园。碑身高326厘米,宽140厘米,厚45厘米。碑面存字九行,另有九行漫漶不清,碑阴缺损字更多。毛友奉敕撰,宇文虚中奉敕书。碑阳记折克行家世事功。碑阴上截是给折克行拟是谥号和呈文,下截刊其所辖各寨寨主姓名。折克行为北宋时著名边将,《宋史》有传,此碑对研究宋史,特别是研究宋与西夏的军事斗争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现存西安碑林博物馆。
    龙洞记 宋宣和四年十二月十二日(1123年1月11日)刻。原在宁强县唐渡乡龙门洞头洞口,1979年移至宁强县文化馆。碑高146厘米,宽80厘米,碑额右行横题“龙洞记”。碑文为北宋苏元老撰并书,行书21行,行40字,末行27字。内容记述龙门三洞之险要与景物之奇特。文末行题“宣和四年十二月十二日眉山苏元老在廷记”。苏元老为苏轼族孙,官至太常少卿。因其不赞成熙宁变法,其学术议论颇仿苏轼、苏辙,被排挤出朝。《宋史》有传。此碑现存宁强县文化馆。
    宋修太史祀记碑 宋宣和七年(1125)立,原立在司马迁祠内。碑身高105厘米,宽53厘米,韩城县令尹阳题写,正书。碑文记载北宋宣和七年维修司马迁祠的情况。是研究司马迁祠墓沿革的重要资料。现存司马迁祠文管所。
    重修唐太宗庙碑 金天眷元年(1138)刻。原存于礼泉县骏马乡旧县村(金醴泉县治)唐太宗庙遗址,1975年移入昭陵博物馆。碑身首高284厘米,下宽106厘米,厚34厘米。孙九鼎撰,康庆立石,庙住持刻字。碑文楷书二十七行,行五十四字。碑中部横向断裂。此碑主要是颂扬唐太宗的功绩及重修太宗庙之事。现存昭陵博物馆。
    劝农文 南宋绍兴十九年(1149)洋州知州宋莘刻,刻在唐代名画家戴嵩《牧牛图》碑的碑阴。原嵌在洋县县衙二堂北壁,1973年8月移存于洋县文化馆。碑高92厘米。宽64厘,碑额右行横书篆体《劝农文》。碑文分上下两段,上段刻“序文”二十八行,行二十八字,叙述当时洋州地区的农业情况;下段刻《劝农文》条规,二十四行,满行十二字,共十条。具体规定了改进农业生产的办法。碑阳刻戴嵩画的《牧牛图》上刻四牛三牧童。一牧童蓑篱,横臂吹笛,一牧童股系牵牛绳,一牧童蓑篱坐树下。此碑两面,唐画宋文。文图并茂,不可多得。现存洋县文化馆。
    广教禅院牒碑 金大定四年(1164)刻。原存咸阳县眭村广教寺内,后移咸阳市博物馆。圆首,身首一体,通高163厘米,宽77厘米,厚13厘米。碑文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刻《尚书礼部牒》原文,文九行,行二字至二十二字不等。下部刻《咸阳县眭村广教禅院记》,王靖撰,徐颐书,沙门普满建。楷书,二十二行,行二十六文。此碑为研究金朝宗教管理提供了最可靠资料。现存咸阳市博物馆。
    任天锡碑 南宋淳熙五年(1178)刻,原存安康市张滩汪家岭,1972年发现,1975年移入安康地区博物馆。圆首,身首一体,高180厘米,宽98厘米。额楷书“有宋复武功大夫梁州团练使安康郡侯任公之墓”。碑文楷书,二十四行,行三十六字。田其卿撰,无书者姓名。任天锡为南宋初年抗金名将,《宋史》未为立传,但《宋史·高宗本纪》中多次述及任天锡收复失地的功绩。此碑较《宋史》为详,可补史之阙。碑现存安康地区博物馆。
    重修古楼观宗圣宫记 元世祖中统四年(1263)刻。碑树于周至县楼观台宗圣宫遗址内三清殿前东侧。螭首方趺,高450厘米,宽145厘米,厚34厘米。额篆书“大元重修古楼观宗圣宫记碑”。碑文楷书,三十二行,行七十四字。李鼎撰,朱象先书,刘道常刊。此碑是道教史上的重要文献。碑阴上段楷书“同坐真人门下宫观纲首名氏”,以下七段详载天下诸府、州、县宫观纲首姓名,每段四十八行,行字不等,共约三千余字,亦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现存原处。
    重阳王祖师仙迹记 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1289)刻。原存于咸阳市双照乡大魏村,1963年移存咸阳市博物馆。螭首方趺,身首高332厘米,宽127厘米,厚34.3厘米。额隶书“重阳王祖师仙迹记”。碑文楷书,二十七行,行五十七字。刘祖谦撰,刘汾题额并书,杨志纯立石。此碑记述了咸阳大魏村人王喆(道号重阳)的生平及其创建道教全真教派之事,对研究金元时期全真教的历史具有重要价值。书法刚柔得体,亦有可观。
    楼观先师传碑 元世祖至元三十年(1293)刻。碑树于周至县楼观台宗圣宫遗址内。螭首方趺,高280厘米,宽100厘米,厚30厘米。额篆书“楼观先师传碑”。碑文上下分七段刻,除第一段刻“文始真人”传外,以下五段每段各刻六位真人传,第七段刻四位真人传。共刻三十五位真人传。各传中上部长条框内均隶书真人名称。文为楷书,末刻草书题跋十七行。此碑所载楼观诸先师传,是重要的道教史料。碑现存原处。
    尹尊师碑 元大德元年(1297)重刻。原树于周至县楼观台宗圣宫内,清道光五年(1825)仆地,知县康承禄议迁于说经台并建碑厅保护。碑螭首龟趺,高450厘米,宽126厘米,厚23厘米,额篆书“大唐尹尊师碑”。碑文隶书,二十六行,行七十一字。碑左下角有小楷两行,记此碑原刻于唐开元五年(717),因“字画昏蚀”,“遂重摹于石”,可知此碑为重刻。碑文撰者员半千,无书者姓名。原石书法法遒古,此碑稍逊。碑阴刻宋吴琚“天下第一福地”六大字。现存楼观台碑厅。
    杨恭懿碑 元至大二年(1309)刻。碑树于高陵县张卜乡张卜村西杨恭懿墓前。螭首龟趺,身首高370厘米,宽120厘米,厚33厘米。额篆书“元昭文大学士赠荣禄大夫弘农郡公文康杨公碑”。碑文隶书,碑阳、碑阴,每面各二十八行,行六十五字。正面尚清晰,背面泐灭殆尽。姚燧撰文。杨恭懿为元代著名科学家,《元史》有传。撰、书者均为元代名人,《元史》亦均有传。此碑为研究古代天文学史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书法严谨规正,有唐人隶书遗风。碑现仍存原处。
    大元敕藏御服之碑 元延祐二年(1315)刻,立于户县祖庵镇重阳宫。龟座,高300厘米,宽135厘米。赵世延撰,赵孟頫书,楷书三十三行,行六十七字。碑记成宗感异梦而赐御服于孙真人事。此碑是赵孟頫青年时代的作品。笔法爽朗,秀媚。书体有一种秀媚的风格。现藏户县祖庵碑林。
    八思巴文汉文碑 元延祐六年(1319)刻。立于合阳县元国光寺。白克忠译书并额。碑通高235厘米,宽100厘米。额篆书“御宝圣旨”四字。两边为阴线刻缠枝蔓草纹。碑文分上下两部分,上八思巴文下汉文,内容一致,汉文二十六行,行字不等。是元代皇帝关于保护寺院的圣旨,对于研究元代蒙古族的历史及宗教提供了实物资料。现存合阳县西门外路北小学校内。
    皇元孙真人道行碑 元统三年(1335)年刻。立于户县祖庵镇重阳宫。高376厘米,宽120厘米。邓文原撰,赵孟頫书,赵世延篆额。碑文楷书,三十九行,行八十字。碑记孙真人生平事迹甚详。此碑书法用笔酣畅自如,婉丽萧洒,是赵孟頫晚年书法艺术成熟时期之作。它与延祐二年书写的“大元敕藏御服之碑”同为书法艺术中的珍品。现藏户县祖庵碑林。
    千金宝要碑 明隆庆六年(1572)刻,立于耀县药王山。竖形圆首,四石,两面刻字,碑额楷书“千金宝要”四字,碑文楷书,内容是孙思邈所著《千金方》的摘录,六卷,按书面大小,分为一百六十四页,刻于四块碑上。孙思邈,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我国唐代著名医药学家,撰《千金方》三十卷,有开创我国医学“集方”之功。此碑系地方官李海等所刻,书法轻盈俊秀,十分工致,现藏药王山博物馆。
    明德受记碑 大顺永昌元年(1644)刻,原立富平县上官村无量庙。圆首方座,高146厘米,宽62厘米。楷书,十三行,行四十字。文记明末“人食人、狗亦食人”的悲惨生活,是研究明末社会经济的重要资料。以李自成大顺政权为年号立碑世所罕见,实属珍贵。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张旭书千字文碑 明(1368—1644)刻唐张旭草书《千字文》。长方形六石,残石尺寸分别为:1.长81、宽23.5厘米;2.长54.5、宽33厘米;3.长120、宽33.5厘米;4.长89、宽38.5厘米;5.长53.5、宽33.5厘米;6.长35、宽38.5厘米。《旧唐书·贺知章传》载:“时有吴郡张旭,亦与知章相善。旭善草书,而好酒,每醉后号呼狂走,索笔挥洒,变化无穷,若有神助,时人号为颠”。此碑为张旭千字文中之一部分,俗称“断千字文”,其笔意纵横神往,气势磅礴,遒劲而富于变化,是我国草书中之珍品。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淳化秘阁帖 清顺治三年(1646)长安书法家费甲铸按“兰州淳化阁贴”复制,置于西安碑林。此帖原系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将皇宫所藏历代帝王、名臣、名书法家的作品,由王著摹刻在枣本板上,共分十卷,拓印墨本颁赐大臣。因刻于宫内,故名“秘阁帖”,又因淳化年间刻成,又名“淳化秘阁帖”,简称“淳化阁帖”。原刻不久即毁。宋至明代公私刻本甚多。明太祖朱元璋封儿子朱瑛为肃庄王,赐原拓本一部。明万历四十三年,朱瑛后裔宪王朱绅尧,命温伯坚将真拓本双钩下来,复刻上石,存兰州肃王府,称“兰州淳化阁帖”。此套秘阁帖为费甲铸据“兰州淳化阁帖”(又称“肃府本”)复刻而成。共一百四十三石,两面刻,每石四肯形,高宽不等。前五卷为历代帝王和名臣、名书法家的真、草、篆并古文各字体,后五卷是王羲之和王献之的草书。《碑帖叙录》评论陕西本淳化阁帖时说:“在现有《淳化阁帖》刻石中,此本系统最明确,石亦最齐全,大体同‘肃府本’。”故十分珍贵。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清防护唐昭陵碑 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刻。原树于礼泉县烟霞乡东坪村燕妃墓前,1975年移入昭陵博物馆。仅存碑身,身高170厘米,宽106厘米,毕沅撰文,钱坫篆书,孙星衍摹勒并篆额,王景桓刻字。碑文二十八行,行五十五字。毕沅当时为陕西巡抚、著名学者,钱坫、孙星衍亦均为清代著名篆书家和学者。此碑为毕沅注意保护陕西文物的又一证据。
    香雪斋雁字回文诗碑 清道光元年(1821)刻。现藏于户县大观楼。张玉德撰并书。原为二十四石,今缺一石,残三石。碑石均为长条形,高154厘米,宽64厘米,厚20厘米。现存完整诗篇二百六十首。诗为七言律诗,以“雁字”二字为题赋诗,可倒读,称回文。因书于西安小雁塔寺香雪斋,故名《香雪斋雁字回文诗》。这组诗碑内容全论书法,其中涉及到有关文字的起缘、用笔、结体、布局及书写时的内在感觉和书法的审美要求,很有艺术价值。此碑篆、隶、草、行、楷五体皆备,书写上笔姿清新,结体秀整、中规入矩、法度严谨,初学书者常用为范本。
    林则徐游华山诗 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刻。立于西安碑林。长方形,长96厘米,宽32厘米。行书三十五行,行十三至十四字不等,林则徐撰并写,刘安笃镌刻。林则徐,字少穆,能诗文。鸦片战争后被清廷革职,流放新疆伊犁,途经陕西,游华山时题此诗。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张化龙碑 清宣统二年(1910)三月刻。原立于扶风县绛中村。半圆首龟座,通高267厘米,宽71厘米。碑阳中题“邑武生升云张公道碑”九字,楷书。碑阴刻碑文十一行,行三十三字,楷书。杨煜题并书。文记光绪三十一、二年(1906—1907)间,张化龙领导扶风人民在太白山九阳宫树旗起义,反抗清政府,不幸起义失败,张化龙为掩护群众,于光绪三十二年腊月底被捕,翌年正月初三遇害。扶风百姓为纪念张化龙而自愿捐款刻立此碑,置于张化龙家乡,以寄哀思。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刘古愚墓表 中华民国二十二年(1933)刻。原置于咸阳市秦都区马庄乡天阁村一饮水槽底,后被刘古愚重孙刘耀明移存其家,保存完好。身首连雕,通高205厘米,宽85厘米,厚20厘米。额篆书“清征士刘古愚先生墓表”,碑文楷书,正文二十一行,行六十四字。陈澹然撰,宋联奎书、高树基篆额,刘安国立石,郭希安刻字。碑文主要是表彰刘古愚先生的为人和业绩。书法俊秀,布局整齐,刻工精美,不可多得。现仍存刘耀明家中。
    张楚林碑 中华民国二十三年(1934)刻,原置于榆林城南楚林墓前。后因战乱移入城内。1949年后,由榆林县政协保存。“文化大革命”中遗失,1985年在榆林城内某机关院中发现。碑呈铁青色,石质坚硬细腻,高112厘米,宽60厘米。行草十八行,行三十七字,首行题“清故宁阳县知县张君墓表”,文记张楚林家谱及其才识学问、仕途生涯等情况。碑中部磨损严重,并缺一角。此碑系曾任南京临时政府秘书的张季鸾为其父张楚林所立,著名学者章太炎(炳麟)撰并篆额,国民党元老、著名书法家于右任书,苏州著名刻坊“集宝斋”名匠镌刻后运回榆林,因而当时号称“三绝碑”。此碑系于右任先生盛年之作,书法结构严谨,用笔遒劲,流畅奔放,疏密得当,行草兼含,为于书之上乘。文中涉及榆林近代史实,可补充地方志书之不足。现藏榆林地区文化馆。
    于右任书《正气歌》 中华民国二十七年(1938)刻。存西安碑林。竖方形,共六石,每石高173厘米,宽54厘米。刻文天祥《正气歌》,草书,每石三行,共十八行,行十三至十八字不等,于右任书,郭希安刻。于右任是现代大书法家,他的草书熔会了章草和今草各家的精髓,用笔凝重简洁,结体洒脱大方,雄浑奇伟,仪态多变。他书写的《正气歌》,是体现其标准草书“易识易写,准确、美丽”原则的又一契范。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李雨田碑 中华民国二十八年(1939)刻。原存于李氏家中。现移存于三原县博物馆。碑刻于六块长方形石条上,石条均长90厘米,宽32厘米,厚13厘米。每石十六行,每四行一组,行字数不等,多为七字,字为草书。于右任撰文并书。字迹清晰,保存完好。据碑文后自跋,此碑文系于右任于民国二十三年书过后所重书。此碑为研究于右任生平事业提供了重要资料,书法上亦有重要价值。
    我的双亲墓碑记 中华民国三十年(1941)刻。原在咸阳县北杜镇李敷仁父母墓前,后移至其侄李共平家后院。碑为圆首,身首连雕,高163厘米,宽66.5厘米,厚15.5厘米。额楷书“中华民国”四字。碑由李敷仁撰并书。碑文正文二十三行,行五十六字,揩书。李敷仁以在抗日战争中办《老百姓报》而名闻陕西。碑文记载了清末到民国期间关中地区的许多社会情况,不仅是研究李敷仁生平的第一手资料,亦是研究近代陕西历史的宝贵资料。碑文纯用白话文体,并加了新式标点符号,语言通俗流畅,记叙生动感人,在现存碑石中甚为特殊。
    朱子桥将军碑 中华民国三十五年立。原在长安县东韦村,“文革”间几毁,后经李瘦枝等力倡移西安碑林。碑通高243厘米,宽83厘米,隶书14行,行42字。碑由冯玉祥撰文并隶书。
    朱庆澜(1871—1941)字子桥,早年军吏出身,参加二次护法,后历任要职,抗战期间援军御敌,多有建树。曾任国民党政府赈务委员会委员长,后长期驻陕赈灾,终积劳成疾,咯血不治而逝,葬终南山下。碑文主要记其抗战期间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