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编 钢铁生产综述   第二章 现代陕西钢铁工业   第二节 “大炼钢铁”时期(1958~1960年)  

第二节 “大炼钢铁”时期(1958~1960年)

  1958年在“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全国“大炼钢铁”形势的影响下,全省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全民动员、大炼钢铁”运动,动员人数之多,耗费财力之巨,损失之大,在本省钢铁工业史上是空前的。

    一、“大炼钢铁”的动员

   1958年4月16日,《陕西日报》以《没有钢铁煤炭石油就没有地方工业》为题发表文章说:“全省共缺钢56000吨,铁62000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决定尽量多建一些小高炉,使全省钢铁生产能力达到10万吨。采取分散炼铁、集中炼钢的方法,除各地炼铁外,在西安建立一个炼钢厂”。5月中旬,省第一次冶金工业工作会议提出了“就地取材,因陋就简,先小后大,遍地开花”的方针,确定1958年兴建小型炼铁高炉110座,中小型炼钢、轧钢厂5座,炼焦厂1座,在全省大量发展土法炼铁的小型工厂。这些小高炉和钢厂全部建成投产后,每年可产生铁26万多吨,普通钢12万吨,钢材8万吨。《陕西日报》为此发表《把钢铁工业放在第一线》的社论,号召全党全民行动起来,鼓足干劲,力争上游,让钢铁工业之花开遍全省。6月23日,筹备已久的西安炼钢厂函告西安市城市规划建筑事务管理局和省冶金局,请求动工,即获批准。7月1日,西安炼钢厂在西安东郊幸福路破土动工。这是本省建设的第一座现代化中型炼钢厂。7月2日,省冶金局副局长刘贤义书面报告冶金部,要求当年增加1座年产40万吨钢的宝鸡钢厂和其它一些项目。7月5日,刘又向省委书记王林写报告,表示坚决完成中央下达的年产10万吨钢的生产任务,并争取达到15万吨。7月24日,《陕西日报》发表《全省人民立即行动起来,为钢而战》的社论说“今年我省钢铁工业发展计划再次跃进,建设总规模比原计划扩大了3倍。根据这个计划,全省将本着‘全面兴办,土洋结合,小型为主,分散建设,就地取材,就地建设’的方针,首先在全省70余县内使土炉炼铁遍地开花,要求在9月底以前建成土炉2500座,年内产铁25万吨到28万吨。还要在汉中、安康、商洛、延安、榆林5个专区和关中地区兴建55~300米3炼铁高炉200座,要求年内产铁5~7万吨。上述土炼铁炉和炼铁高炉全部建成后,年生产能力将达180万吨。为了给炼钢提供可靠的原料,年内还将着手筹建和动工兴建年产60万吨生铁的略阳铁厂,年产10万吨生铁的蓝田铁厂和年产20万吨生铁的凤县铁厂”。8月27日,省委在《陕西日报》上又以《钢铁生产是当前政治任务》为题发表文章,号召各地迅速掀起大办钢铁工业热潮,不能再有任何消极等待、畏难拖延思想。省委书记赵伯平要求各地必须立即行动,抓紧布置工作,各县、市都要由第一书记亲自挂帅,领导钢铁生产,每周检查1次,于年前检查18次左右,并将检查结果和下一步的安排电告省委。《陕西日报》同日发表题为《有干劲就有钢铁》的社论,号召各地学习丹凤县经验,响应党中央号召,把钢铁摆在“元帅”位置上,为赶美超英,鼓足干劲把钢铁工业抓起来,用钢铁的意志抓钢铁生产,坚决保证完成国家计划。
     二、“大炼钢铁”的进行

    1958年8月,省委成立钢铁指挥部,省委第一书记张德生为总指挥,关中、陕南、陕北成立了八个战区司令部,由省委书记、省长等党政领导分别担任司令员。专区行署领导担任前线指挥。县市则成立钢铁兵团,县委书记为兵团司令,区、乡划分为战区,由区委书记、区长、乡党委书记、乡长任政委、司令员,下辖兵团、营、连、排。各级政府机关、工厂、学校、商店及当地驻军都有钢铁小组,由主要领导人负责,抽调专人炼铁。与此同时,省、地、县还抽调大批干部组成钢铁检查团,分赴钢铁前线检查督导。当时的三秦大地,村村有高炉,处处流“铁水”,男女老少齐动员,党政军民全上阵。
  “大炼钢铁”运动实行“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运用墙头诗、大字报、快报、黑板报、广播、标语、文艺演出等一系列宣传手段,为运动做鼓动工作。当时流行的口号有“书记挂帅,全党动手,全民动员,为钢铁而战”,“党委大员上前线,炼铁卫星上了天”,“钢铁战士意志坚,完不成任务不下山”。把古代的英雄名人作为激励钢铁战士的楷模,妇女称为“ 穆桂英”,老年称为“赛黄忠”,老太婆称为“余太君”,青年称为“赛武松”,少年称为“小罗成”。遇上出铁高产的称为“放卫星”,兄弟县区互相支援的称为“远征大军”。运动中动员大批劳力上山找矿、炼铁。炼铁主要是以土炉为主。据当时报载,汉中专区参加找矿、炼铁的达12万人。“满山遍妤灯光亮,到处都是找矿人”,是当时的真实写照。汉中地区仅8月份就建成炼铁厂11个,炼铁607吨。镇安县8月上旬建成和筹建的炼铁高炉共111座,其中日产两吨的63座。商县9月底前建成土炼铁炉515座,商洛专区建炉1200多座,还有近800座在建设中,出铁累计达1066吨。长安县抽调4万多劳动力建炉炼铁,三天三夜建成土炉954座,82座投产,出铁26000多斤。山阳县20天建成冶炼高炉105座。榆林专区参加炼铁的人有67000多,千陇地区参加炼铁的劳力有3万多。安康专区上炼铁前线的劳力多达40万。9月8日,省委召开扩大会议,提出战斗任务,“万座炉、万吨铁、万吨钢” 迎接国庆节。10月5日,省委召开广播大会,省委第一书记、钢铁指挥部总指挥张德生发表题为《立即掀起一个更大规模的钢铁生产的群众运动》的讲话,要求全省人民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迅速在全省范围内掀起一个轰轰烈烈的钢铁生产群众运动,并为此提出10条措施。在此号召下,全省炼铁运动达到白热化,并在报刊上报道了大量浮夸数字,如报道说10月份平均日产铁218吨,10月3日产铁392吨,11月7日,全省日产生铁1025吨,11月15日,汉中地区1天出铁10000吨。镇巴县1日出铁4070吨,略阳县2234吨(见表3-1-1)。省委省人委为此向汉中地委、汉中专署暨全区钢铁战线职工发了贺电。《陕西日报》也发表社论给予鼓励。11月25日,全省产铁80000多吨,12月5日又创造日产铁127700多吨的新纪录。


    三、现代钢铁厂的兴建

    在全民土法炼铁的同时,西北第一座规模最大、设备最为先进的西安钢厂也加紧施工。西安钢厂设计规模年产钢40万吨,以后建设规模一再扩大,建设进度几次提前。根据(58)陕冶计字第74号文件确定,西安钢厂规模为年产60万吨,其中特钢16万吨。省委、西安市委非常关心该厂的建设,省市委书记多次深入现场解决问题,市委委员、副市长丁志明在钢厂工地亲自挂帅。施工人员以“以钢为纲,一切为了钢” 的思想投入施工,日夜奋战,来自全市各个行业参加义务劳动的人多达两万。在全体施工人员的努力下,从8月2日开始,仅用48天就建成了1座2300米2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炼钢车间,安装了1台6吨转炉。西安市各支援单位保证,建钢厂需要什么给什么。有37个单位给钢厂支援了一百多种物资。上海空运到钢厂的电机,是组装完毕从厂里直接送到机场的。但这样一个大规模的现代化钢铁企业却没有固定的原料供应基地,而靠本省农村各地搜集起来的废钢铁和土炉炼出来的生铁炼钢。为了使钢厂能及时开工,全省有27个县陆续给钢厂运送废钢铁、焦炭,石灰石由澄城、耀县不停地往钢厂赶运。1958年10月8日,西安钢厂6吨转炉流出了第一炉钢水。这是本省使用现代化工业手段炼出的第一炉钢。与此同时,年产钢锭8万吨、钢材8550吨的延安钢厂也在积极筹建之中。计划年产60万吨铁的联合企业略阳钢铁厂也完成了勘察与选址工作,积极准备动工。
  1958年12月,全省范围内的“全民大炼钢铁运动”告一段落。12月9日,省委、省人委召开祝捷大会,“欢呼”钢铁生产“大丰收”。当时的总结报告写道:“在大炼钢铁运动中,全省先后投入的劳动力达180万个,共建各种类型的土高炉19000多座,“洋”高炉18座,土“洋”炼钢炉6000多座,共产铁327000多吨,钢18000多吨,均完成了国家下达的计划”。其后各地对“大炼钢铁运动”做了总结。
      四、“五定”、“ 两化” 全面整顿

      1958年11月底,省委召开工业会议,指出要以钢为纲,带动各项工业齐飞跃,把小土群引向巩固提高新阶段。省委书记王林总结发言时说:1958年的大炼钢铁运动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经济上都有很大收获,经过这次运动,我省建设了钢厂,建设了很多小高炉和小炉群,出了铁出了钢,预计年底可完成十几万吨铁,3万吨钢;决定今后以“小土群” 为主促进钢铁生产进一步发展。总结认为本省钢铁生产虽然在数量上可以完成国家分配的任务,但突出的问题是必须用很大努力提高质量和轧钢能力,使炼出来的铁能够铸件和炼钢,炼出来的钢能够轧材,因此本省钢铁生产应和全国其它地区一样,进入一个整顿、巩固和提高阶段,逐步实行“五定”和“两化”(“五定”就是定点、定型、定组、定员和定额领导。“两化” 就是钢铁基地化和生产工厂化)。对现有几百个分散的小点,根据资源、技术和劳力等条件加以整顿,要不断革命,在现有基础上逐步提高,从土到“洋”、土“洋” 结合,从小到中,从中到大,大、中、小并举;增加必要的小高炉,同时着手改造原来的小高炉,对不具备条件的“点,,要淘汰,但是要逐步收缩。这次会议之后,各地都对运动期间一哄而上的炼铁小高炉检查验收,根据铁矿和煤矿资源以及交通条件,进行选点,确定了一些可以进一步发展的小钢铁基地,分别收为县管或乡管,淘汰了一些条件很差无发展意义的小炉群,清理、打扫战场。榆林专区经过初步整顿,确定了45个小钢铁基地,逐步向工厂化方向 发展。汉中专区从12月5日起,一面总结前一段工作,一面着手进行“五定”工作,使钢铁生产逐步实现基地化和工厂化。省委还总结了“五定”、“两化”工作搞得好的地区的经验。1959年1月21日,《陕西日报》报道了商南县钢铁生产迈向“五定”、“两化”的文章,介绍他们在钢铁生产中建立劳动定额管理制度、生产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生产操作规程的经验。1月27日,《陕西日报》专题报道了镇巴县在钢铁生产中实行“五定”、“两化”的文章,介绍了该县在改造小土群,提高生铁质量和产量的典型事迹。此后本省的钢铁生产由全面开花的群众大炼钢铁运动逐步转向有重点地建设钢铁生产基地和实现工厂化阶段。
  (一)建设西安八一铁厂
  1959年2月,省经委和省冶金局召开冶金工作会议,确定全年生产好钢15万吨,钢材12万吨,好铁20万吨,土铁10万吨。1959年3月23日,省委办公会议决定:在西安西郊建立一个年产铁10万吨,拥有16座28米3高炉的西安铁厂,二季度用突击办法建成,三季度投产,由副省长杨拯民等人组成的建厂工程委员会领导。4月17日,建厂委员会决定设立工程指挥部,由省冶金局副局长余忠任总指挥,统一领导该厂的建设工作。7月1日,省经委决定将临潼、灞桥两铁厂作为西安铁厂分厂。7月21日,西安铁厂1号、2号高炉基本建成并烘炉。7月21日下午,仅用107天建成的1号高炉流出第一炉铁水。这是本省运用现代化手段炼出来的第一炉铁。该炉容积为28米3,上料和调节炉温等生产过程,多用机械或仪表控制,在当时本省多用土高炉炼铁时期,西安铁厂的生产设备和生产技术均属一流水平。其后又陆续建成3座高炉。至9月25日,铁厂日产铁达108吨。11月,省冶金局决定扩大铁厂原有规模,计划从12月份起新建100米3高炉两座,并拟1960年再建255米3高炉一座。
  (二)扩建西安钢厂
  在加强炼铁生产的同时,西安钢厂的扩建改造工作也在加紧进行。扩建工程暂定为:年产钢30万吨,其中17万吨碳素钢、13万吨合金钢及优质碳素钢;全厂投资估算为3969万元,定员为5633人。生产设备有6吨转炉2座、1.5吨冶金电炉2座、5吨冶金电炉4座、20吨化铁炉8座、650三辊式轧机3台,250轧机2架及其它辅助设备。10月份,冶金部在向西北经济协作委员会、省委、省人委的书面报告中指出:根据西安钢厂面积狭窄的实际情况,确定年产钢15万吨左右;鉴于西北地区尚无特殊钢厂,且西安地区机械工业较多,需要大量优质合金钢材,认为西安钢厂应逐步建设成为一个特殊钢厂。除已有的3座6吨转炉以外,再建设1座5吨冶金电炉,另外建设第二炼钢车间,生产高合金钢,使全厂合金钢的比例占三分之二左右。11月14日,省人委向国家计划委员会报告:确定西安钢厂的规模为年产钢15万吨,其中特殊钢8万吨、钢材14万吨、铁合金0.5万吨。在品种上,30~76无缝钢管1万吨、矽钢片及薄板3万吨,6~8厘米轻轨、9~50厘米方圆钢和螺纹钢、5~28×60~150厘米扁钢、30~65厘米角钢及冷拔钢材等9~10吨。
  (三)提高生铁质量
  1958年“大炼钢铁”时铁的数量虽然很多,但由于冶炼方法落后,质量低劣,很大一部分生铁因质量问题不能使用。省冶金局对小高炉所炼生铁进行的质量分析表明,生铁含硫量超过部颁标准,多为0.59%左右,有的高达0.6~1.6%,给炼钢生产带来严重影响。一方面,由于缺少合格钢铁,许多厂、矿停产或半停产,据省经委1月21日通报,由于生铁、钢材、焦炭等原材料缺乏,已有36家厂矿处干部分停工或半停工状态;另一方面却有大量的生铁由于质量低劣难以冶炼和铸造,发挥不了效益。因此,进一步提高生铁质量已成为钢铁生产的关键。5月11日,冶金部召开各省、市、自治区冶金部门和重点钢铁企业电话会议,具体布置提高钢铁质量的工作。为此,省冶金局提出了提高生铁质量的几条措施:(1)各地炼铁工作组协助各厂大抓生铁质量。(2)大抓焦炭质量。(3)加强原材料管理。(4)大抓技术操作,积极推广先进经验,提高技术操作水平,解决生铁含硫问题。(5)大抓化验工作。省冶金局还转发了冶金部638号文,要求各地都要合理利用高硫土铁和烧结铁,对土钢和高硫钢锭能够锻成材的,尽量成材;凡含硫在0.12%以上的钢锭和土钢,一律进行处理,入炉冶炼。8月5日,省冶金局转发冶金部关于小高炉、小土炉生铁暂行标准的通知,要求各厂根据通知要求,迅速采取措施,提高生铁质量。西安钢厂为使土钢能进行冶炼,展开了以解决高硫问题为中心的群众性技术革命。3月5日用土焦土铁炼出了含硫量为0.051%的一级合格钢,脱硫率达93%,并建立了白云石焙烧车间,突破了焙烧、粉碎、打结一连串技术难关,解决了碱性炼钢所需要的白云石耐火材料,将原来的酸性转炉全部改造成碱性转炉。在技术操作和生产管理上也采取了许多改进措施,保证了脱硫率的提高。3月24日上午,西安钢厂又用本省土铁炼出的钢锭轧出了达到国家一级品标准的合格钢材,为土铁的合理利用创出了一条新路。
  (四)缩短战线,稳步发展
  从1959年7月开始,为贯彻中共中央“缩短战线、集中兵力,保证重点,稳步发展”的方针,陕西冶金系统开始撤、停、并、转那些不具备发展条件的中小型厂矿,对工人进行裁减,转到农业战线上去。3月11日,中共邠县县委决定缩减炼铁工人。5月6日,省计划委员会批准延安地委关于张村铎铁厂停建的报告。5月19日,延安专署工业局决定将延安钢厂并入延安机械厂。6月12日,汉中市人委决定撤销西河铁厂。7月14日,中共神木县委神木县人委决定撤销府谷铁厂筹建处。8月1日,省计委批准三原县人委停建两座8米3高炉的请示报告。9月18日,省冶金局决定将洛南铁厂并入西安八一铁厂。10月17日,省计委、建委决定缓建西安钢厂。通过以上调整,缩短了战线,保证了重点。1959年,全省钢铁生产完成工业总产值3799万元,生产铁46432吨,钢13929吨,钢材5651吨。
    五、第二次“炼铁”高潮

    继1958年“大炼钢铁”后,1960年又掀起了第二次“大炼钢铁”热潮。2月2日下午,冶金部召开各省、市、自治区冶金局(厅)长和重点企业负责人电话会议,冶金部领导介绍了1月份生产情况后指示:1月份生产情况之所以不好,除原料运输方面的问题外,主要的是缺乏发展钢铁工业的雄心大志。要求1960年的钢铁生产“要搞一个全面的大跃进,要搞革命的群众运动,而不是改良派的群众运动。”2月16日,冶金部召开全国电话会议,督促各地树立雄心大志搞钢铁生产。要月月红,节节高,红到底,坚决响应党中央号召,保证完成计划。3月22日,冶金部向各地发出通知,要求进一步发挥“小洋群”的作用,每年都有一批“小洋群”升级,每年都有一批“小洋群”新建,以促进工业高速度发展。各地根据具体条件,除现有的钢铁“小洋群”外,再有计划地新发展一批钢铁“小洋群”。5月16日,中共中央批准了冶金部党组关于继续大办钢铁“小洋群”和“小洋群”升级的报告,第二次大炼钢铁运动至此全面展开。根据冶金部指示,省冶金局4月6日向省委请示,决定加速在韩城、府谷、子长、三原、沙沟、镇巴等地建设一批“小洋群” ,数目为10座,总容积为833,年内建成全部投产。此外,在有条件的地区,还计划建设更多的“小洋群”。并协助各县乡对1958年建起的土高炉进行必要的改造,恢复生产。经冶金部批准,确定陕西升级“小洋群” 14个,生产规模为年产生铁35.5万吨。升级厂分别为:西安八一钢铁厂、宝鸡钢铁厂、铜川钢铁厂、三原钢铁厂、乾县钢铁厂、榆林钢铁厂、商县钢铁厂、洛南钢铁厂、山阳钢铁厂、沔县钢铁厂、镇巴钢铁厂、略阳白水江钢铁厂、凤县双石铺钢铁厂、城固钢铁厂。新建“小洋群”16个。6月16日,省人委为钢铁工业投资1900万元,以加强“小洋群”建设。投资超过100万元的钢铁厂有:沔县钢铁厂、镇巴钢铁厂、宝鸡钢铁厂、西安八一钢铁厂、宝鸡钢管厂、汉中钢铁公司。6月24日,省委决定成立钢铁指挥部。7月9日,省委钢铁指挥部对第3季度夺铁大战做了具体安排,要求在7月份完成生铁1.2万吨,平均日产400吨;8月份完成生铁1.8万吨;平均日产600吨;9月份完成生铁2.5万吨,平均日产800吨。8月15日,省委钢铁会议决定确保1960年建成高炉85座,1084米3。第一批10座高炉,45米3,于8月底以前建成;第二批19座高炉,192米3,于9月底以前建成;第三批26座高炉,343米3,于10月底以前建成;第四批17座高炉,318米3,于11月底建成;第五批7座高炉,148米3,于12月中旬前建成。7月7日,省委钢铁指挥部第二次会议研究了宝鸡钢铁厂、石泉沙沟铁厂、渭南钢铁厂、汉中钢铁公司的建设问题。7月13日,省委钢铁指挥部第三次会议集中讨论了钢铁运输问题,决定成立钢铁运输公司,专门负责全省冶金工业所需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由省交通厅负责抽调400台汽车,划给钢铁运输公司使用。同时还研究了冶金设备加工和配套问题。8月18日,中共陕西省委召开全省钢铁会议,号召全省人民鼓足干劲,掀起大炼钢铁群众运动的新高潮,要求各级党委必须是第一书记亲自挂帅,亲自动手,全面安排,立即开展一个轰轰烈烈的以保粮保钢为中心的增产节约群众运动。8月15日至19日,省委连续召开钢铁会议具体研究了西安沙沟铁厂、西安丰裕口铁厂、渭南联合铁厂、凤翔县铁厂、龙门联合铁厂、镇巴县联合钢铁厂、安康沙沟铁厂的建设问题,要求各地从原材料、资金、人力等方面提供保证,加快建设速度,争取早日建成投产。
   为了尽快扭转陕西缺钢少铁的局面,省冶金局除布置各地抓好“小洋群”的升级改造工作外,还特别抓了汉江钢铁厂的筹备工作。根据省委、省人委“汉钢六一年建设,六二年出铁,六三年出钢,六五年建成第一期工程,争取产钢一百万吨,产铁一百五十万吨”的指示精神,7月12、13日,省冶金局专门召开会议,讨论了汉江钢铁厂的建设速度。7月28日,省冶金局向省委、省人委呈报了汉中钢铁公司建设任务书,请求予以审批。至此,本省第一家设计规模超过百万吨的大型钢铁公司经过紧张筹备,开始了筹建工作。
  1958年陕西省的“大炼钢铁”运动和1960年的第二次“大炼钢铁”运动,虽有一点成果,但由于忽视客观规律,一哄而起,仓促上马,贪大求多,急于求成,致使人力、财力、物力造成极大浪费,3年共投资15103万元,亏损达13569.62万元。特别是1958年的“全民大炼钢铁”运动,是作为一项政治运动开展起来的,没有物质基础和长远规划。“大炼钢铁” 的主力军是农民,他们上山找矿、筑炉炼铁,全凭一股热情。由于冶炼方法落后,炼出来的铁,绝大部分毫无用处。1958年农业本来是丰收年,但因大批强壮劳力抽调去炼钢铁,致使成熟的庄稼收不回来,反而大为减产。当时,为了不给“大炼钢铁”运动“抹黑”,农业收入则按测产数充作收获数统计编报。由于炼铁需要大量木材,在炼铁炉成群的地方,成片的树林被砍伐殆尽(群众称之为“剃光头”),连公路沿线树木也被砍光。如镇巴县被砍伐的木柴达2亿8千万斤,全县森林覆盖率由60%下降到4.5%。有些地方没有木材,需到几百里以外采伐树木,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蓝田县当地没有耐火材料,于是翻山越岭到相距数百里的商县、镇安、柞水等地采运“宝石”。汧陇地区为“大炼钢铁” 共采伐森林5000亩,投入资金20万元,消耗各种燃料8700多吨,征用牲畜4800多头,仅炼铁29吨多。
  “大炼钢铁”期间所建的小铁厂小高炉,都因技术力量薄弱、原材料不足、燃料缺乏、交通运输困难、资金短缺,不能形成生产能力。“大炼钢铁运动”的教训告诫人们:钢铁工业的发展,也同其它行业一样,一定要尊重客观规律,反对盲目冒进。
  (本节部分内容、数字出自当时报刊、报告等资料,未经过核实。如与概论篇有矛盾,以概论编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