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物   第一章 传   第三节 经济与科技人物   严协和

严协和

    严协和(1902—1986),字伯雍,横渠乡横渠村严家庄人。民国2年(1913)春,入学读书,初读《三字经》、《朱子家训》、《小学韵语》、《四字铿略》。次年起相继读“四书”、“五经”。七年(1918),学校开始设音乐课,教学生唱歌。10年(1921),协和发奋读书。次年,受聘在周至县哑柏镇解雄藩家作私塾教师。13年(1924)夏后,考入省立第二职业学校,开始学习农业科学。次年5月毕业,7月任省警察厅官医局书记,9月考入陕西陆军混成模范团,任1营1连军士。15年(1926)4月1日,由模范团毕业,任横渠小学学监。次年,加入国民党,任县党部宣传员,被本县农民协会推为农民代表,5月下旬参加全省农民代表会。之后,全县8个区48个村都成立了农协会,会员发展到1280余人。协和等还在县城、槐芽和横渠举办农民讲习所,主要讲俄国十月革命和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工农”三大政策,启发农民团结起来开展斗争。8月,任省农棉试验场助理员,11月任会计庶务。17年(1928)6月,故乡严家庄被土匪毛忠魁洗劫一空,杀伤村民73人。为此,协和致信省主席宋哲元,省派部队剿除,匪始逃窜。9月,协和受华商纱厂联合会之托,调查关中棉产,历经25县。12月6日,协和给在冯玉祥西北军中为伍的挚友、同学李达家中送款。18年(1929)2月11日,李达汇回50元,协和托人给捎回家中。4月,经王韵清荐于五大慈善团代表饶聘卿,在华北灾赈会帮忙5个月,先后五次由省回眉,调查灾情、押送赈济款、交涉赈粮运费等事,并由眉给省孤儿院送灾童126名。8月底,突被土匪绑票,获释后即返省,被饶聘卿委派押运万元赈款去陇县,先后在陇县南区和宝鸡县查灾。
    民国19年(1930)协和受县长翟景卓委令,任本县第四区区团长,给混乱时期的大小军阀办粮秣,吃尽了苦头,两月后逃往省城。4月,应胡驭卿之召,前往咸阳散放赈粮。5月19日返家探望,22日被土匪绑去,以30两鸦片加上母亲的哀告,匪始放人,旋即返西安。6月下旬,入冯玉祥的陕甘边防招抚使署先遣司令肖振声处,办理招抚事宜,被派往眉、岐等县,会见各军事首领李秉乾、王聘丞、刘世安等。不久,从省城搬家返眉,应同学董铎之邀,协助华北慈善联合会在横渠镇办粥场。次年初,去礼泉县散赈粮。1月底应聘赴槐芽镇小学教书,因收入微薄,难养家糊口,且又负债百元,故辞教以贩牲口谋生。夏收后,应同学辛泉逸之邀,赴三原于右任创办的斗口农场任助理员,专管文牍、会计、庶务等工作。此时他结识了该场的创办人、国民党元老于右任,颇受赏识。8月,报考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乡村教育系农业专修科,于右任允以公费生供应。23年(1934)暑期,回眉登太白山,8月22日下山途中,在大殿遇于右任、邵力子,他们参观了协和在山上所采之植物标本。次年元月底,去省棉产改进所,给本县办理了棉产合作事宜,2月4日集合全区各社员,在横渠小学开第四棉产运销合作社成立大会,选举理事会,协和与董铎、杨绍棠二理事同去省棉产改进所,交涉派员指导。事后,协和返南京学校上课。6月9日,他邀请金陵大学陕西籍同学10人集会,并请于右任训话。22日起,协和同金大三年级毕业同学11人,从南京出发赴江苏、浙江、上海、山东、天津、北京、河南等地参观乡村师范、民众教育馆、纺织公司、面粉厂、农校、农学院昆虫局、化肥处、稻麦和棉作改良场、商检局、工学团、血精制造所、各书局、林场、生物研究所和各地名胜古迹。7月10日,在西安向省主席邵力子报告参观经过及感想。18日他重回三原斗口农场任农艺技师,常给周围农民讲科学务农的道理,还托友人给家乡带回一部无声电影机,在横渠小学放映,此为电影入眉之始。是他第一个把德国刺槐和斯字棉引进眉县,并亲手教农民掐尖打权、防治棉蚜等作务技术。他又从省上谋得一大笔贷款,组织进步教师陈壁光、梁松鹤等12人,深入青化、横渠各村,调查登记棉田地亩,星夜赶造花名册,很快将贷款发放到六千余户棉农手中。
    民国26年(1937)1月,中国工农红军二方面军在总指挥贺龙、政委任弼时、副总指挥萧克的领导下,进入三原、泾阳一带,协和在斗口农场经过几日目睹,在日记中写道:“红军无论哪一个兵,一谈到老百姓,他们都是很爱护的,农场尚未住一兵,这是他们对农业机关的好处。”“我们不管那党主张如何?政策如何?只要顺乎民意,那谁就是我们的领袖,我们就庆贺他,恭敬他,我们民人,就是这个心理。”由于协和对红军持友好态度,农场救国会推他为慰劳红军的代表,在邢家村军部慰劳时,受到军参谋长唐天际的接见,当面聆听共产党的主张和政策,唐参谋长用便饭招待了他。接着,他又骑车到泾阳县云阳镇,在红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见到贺龙和萧克,还有红色女作家丁玲和美国新闻记者施女士,她们给大家照了相,特别令协和意外和欣慰的是:“相别七年、杳无音讯的一位幼年同学李德三(即李达,时任红二方面军参谋长),在红军指挥部同他见面了,互相惶然若梦,不知所语,停了一会儿才相互握手问候,随即同大家一起照相。接着,贺龙和美国女记者问各位代表对时局的印象,有几位相继作了回答”。此时天色将晚,协和向李达告辞,李达不让他回,于是便同床谈了一晚旧情。次日清晨,他由云阳回到斗口,向家乡的好友董铎和景之叔父,报告了他与李达在云阳会面的消息。20日,协和专程去云阳看李达,当天李达也到斗口农场看望协和,并让协和与其弟乃瑟转达信件。22日,协和兄弟俩由三原经咸阳回眉县横渠,将李达托转的几封信,一一转交给友人,他亲自送交了李达给母亲的信。
    是年5月25日,经辛泉逸介绍,由西安启程赴汉中,协助史某筹建陕西林务局,代局长给赵寿山师长寄信。次年2月8日,被县绅公举任全县禁烟常委。6月,奉命赴斜峪关协助行营做防御工事。7月下旬,经老师介绍任黄龙山垦区督垦员,组织富庄寺农场。11月赴黄龙山筹办垦区,任垦务组长。其间,代拟“太白垦区初步调查报告”和“凤翔苗圃计划”。29年(1940)8月13日,省农业改进所派协和任农业推广指导员,兼安康县农业推广所主任。次年8月11日,省所又任他为安康地区粮食增产督导员,负责督辖区10县。30年(1941)8月23日到重庆中央训练团受训,10月4日毕业。32年(1943)3月10日重返安康,服务于农技推广所。5月17日,省农改所调协和任眉县槐芽林场主任。34年(1945)辞职回家休养。次年,被县参议会推举,负责筹建槐芽简易师范学校,并任首任校长一年。36年(1947)4月到南京,先任国防部首都农场场长,后被于右任召入监察院,初任主办人事的干事,后任主办福利事业的科员。38年(1949)任监察院内收发主任。继又任审计部专员兼总务处第四科科长。是年,国共北平和谈破裂后,蒋介石挟持于右任去台湾,协和亦追随于公赴台。
    到台湾后,审计部与原台湾省审计处合并,协和被派任稽察兼第三厅的科长。1956年,他的《孝经白话注释》问世,于右任为之题写书名,并与协和合影留念。1961年调“台中市”审计处,主管“市政府”事前审计业务。1970年元旦退休,在家教授国术、书法。1974年3月,受聘于美国基督教效力会基督书院,先任秘书,继任教授兼训导处副主任。1978年8月辞职,在家休养,教授书法。1986年10月19日,在台中市逝世,终年85岁。他的骨灰于1997年冬,从台湾用飞机运回故乡。1998年4月5日“清明节”,安葬在生他养他的故土,落叶归根,圆了他生前多年梦寐以求的梦。
    他的著作还有《随遇记》、《生活印象记》和《日记》(87册)。“文化大革命”中几乎全被焚毁,今仅存一少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