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志   第六章 文 物   第三节 陵 墓  

第三节 陵 墓

    一、武侯墓武侯(诸葛亮)墓位于县城南5公里的定军山下。墓区占地321.5亩。墓前古庙始建于蜀汉景耀六年(263)春,历代屡加修茸,规模较大者数唐、明、清三朝。今庙系清嘉庆七年(1802)建筑规模,是一座三院并联的围垣大院,40多间房舍,东西长约120米,南北宽约130米。庙门前有照壁、小溪、土岗。土岗3层,形如眼弓,故名“三台书案”。庙前有乐楼,山门悬挂“武侯墓”匾额。献殿前合抱古柏,高20.23米,盘以凌霄藤蔓,人称“爬柏凌霄”,每年花期,红葩朵朵,绕柏而上,宛如古柏开花,故有“千年古柏开红花”之喻。献殿前香鼎,系清光绪年间所铸,南北厢房檐下,明、清碑碣林立,南厢出土文物陈列室,北厢原为赞诸葛亮事迹展览室(今无),有诸葛亮半身塑像及其生平事迹简介。
    正殿高大宏敞,画栋飞薨,正中高悬“万古云霄”匾额。两侧悬“大业定三分,伊吕洵湛称伯仲;奇才真十倍。萧曹未许比经纶”的对联。诸葛亮坐像,两旁书僮侍立,一持剑,一捧印;关兴、张苞,各持令剑、钢鞭,侧身侍立。
    后大冢为诸葛亮之墓葬,冢嵩6米,园周60余米,呈覆斗型。四周砌以八卦形花格砖墙,墓东西向,头西脚东,取“永怀西蜀,兴复汉室”之意,墓在庙的中轴线上,墓前有坟亭,竖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陕西按察使赵键和清雍正十三年(1735)果亲王所立墓碑,悬“双桂流芳”匾额。墓后有汉桂2株,谓“护墓双桂”,树高19米,胸径1米左右,秋高气爽,丹桂飘香,墓后有寝宫3间。寝宫东北角有紫薇树(俗称痒痒树)1株,高10米,直径约0.2米。
    墓园内原有古柏54株,喻诸葛亮在世之年,现存22株。每株高约30米,直径都在1米以上,经碳14鉴定,有的柏龄1700多年,系埋葬诸葛亮时所植。《三国志》载:景耀六年(263)秋,魏镇西将军钟会征蜀,至汉川,“遣人祭亮之墓。”令军士不得于亮墓左右樵牧,故有“水咽波声,一江天汉英雄泪;山无樵采,十里定军草木香”之题。诸葛亮临死遗命:“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殓以时服,不需器物”。
    墓西南又有一墓,前有坟亭3间,亭内竖“汉丞相诸葛武侯之真墓”碑,民国5年(1916)立。据考,系清嘉庆四年(1799)十一月,陕甘总督松筠听信幕宾谭南宫的妄言,命当时知县马允刚垒起来的所谓“真墓”。
    武侯墓有古井2口,一在墓后笔峰梁沟旁;一即定军山下之八角琉璃井,井口八方,用琉璃镶嵌,工版精细,不知何代所建。民国8年(1919),农民耕地时在定军山发现遗址,全为大页有细花纹薄砖砌成,传为汉砖,当时未加保护,今无遗迹。
    武侯墓及其周围古迹区为游览胜地,每年清明节,举办庙会:商贾云集,游人接踵而来,多达10万余人。
    解放后,武侯墓屡经整修。1983年,县政府划定了保护茳围,并砌围墙。为加强武侯墓的保护,设武侯墓文物管理所和县博物馆于此。至1985年,国家曾3次拨款23.5万元维修。今武侯墓已修葺一新,接待国内外游客。1957年省政府批准武侯墓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马超墓祠
    马超墓,在县城西3公里的老城乡继光村,墓呈长方形,始建于章武三年(223),原为汉制覆斗式;四周地势平坦,庄田环绕;墓基周长56米,高3米;墓前竖“汉征西将军马公超墓”石碑一通。墓前公路旁有一“望碑”。据查:墓地原有建筑,由“望碑”经祠至墓为一长廊,几经沧桑,往日墓周松柏参天,亭阁相连,一坟蔚然,肃穆壮观的景象已不复存在。民国24年(1935)修汉惠渠时,马超墓之甬道外曾发现铁刀一把,恐墓内有暗器伤人遂又封闭。
    马超(176——222),字孟起,右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在蜀汉历任骠骑将军等显职,封糜乡侯。章武二年(222)病逝,追谥威侯,葬于本县。建兴五年(227),诸葛亮屯兵阳平,设相府及武库于筹笔驿(武侯祠),“亲诣墓所致祭,并命其弟(马)岱挂孝”。
    马超墓前有马公祠,现有正殿3间,门额悬“汉縻侯祠”木匾,内塑有马超泥塑像一尊;偏殿3间,存石碑7通,为历代翻修马公祠之题记。马公祠清末后长期失修。解放后,曾为马公祠小学校舍(今已迁出)。现马公祠房屋破烂,尚待整修。1983年12月县政府批准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张鲁女墓
    张鲁女墓在县城东南12公里罐子山,《水经注》载:“汉水南有女郎山,山上有女郎冢,远望山坟,巍巍壮高;及即其所,载有坟形,山上直路下出,不生草木,世人谓之女郎道。下有女郎庙及捣衣石,言张鲁女(遗址)也。有小水北流入汉,谓之女郎水”。唐王维《送杨长史入川》诗曰:褒斜不容幰,之子去何之?马道一千里,猿声十二时。官桥祭酒客,山木女郎祠,别后同明月,应听子归啼”清人王士祯有诗云:“朝过女郎道,遥望女郎祠。溪水疑佩,春山学黛眉,千林丹桔熟,一经碧苔滋。日暮神灵雨,西风挂桂旗。”女郎庙久负盛名,建于何时无考,庙已毁。1983年12月县政府批准张鲁女墓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丁公墓
    丁公墓在县城东南15公里金泉乡雍齿坝大孤山顶上,丁公名固,薛县(今山东藤县)人。刘邦在彭城(今江苏徐州)战败,丁公引兵穷追不舍,眼看被擒,刘邦对丁公说:“我们都是英雄好汉,为什么要互相过不去呢?”丁公便引兵而归,放走刘邦。后项羽被刘邦消灭,丁公去见刘邦,以为可得恩赏。刘邦恩将仇报,佯装不认识,把他绑起来游营示众,宣布其罪状:“丁公为项王臣,不忠,使项王失天下者,丁公也。”将丁公处斩,并告诫群臣说:“使后世为人臣者,无效丁公”。丁公死后建墓。
    五、古墓大冢
    古墓大冢共9座,在杜寨乡将家营村以东至红庙乡红星村以西一带,据考古调查,全是汉墓,地面有大坟冢,虽不知死者身份,但却是研究汉代历史的重要宝库。1983年12月县政府批准古墓大冢为县重点保护文物。
    六、其他古墓葬
    1972年6月后,在红庙公社红光、明星、金寨大队,长林公社七一、天新大队,高潮公社的仓台大队,老道寺公社的五星大队,何营公社的联盟3队等地先后发现西汉以来的古墓葬30余处,有的进行了挖掘,出土了不少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