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七 人物志   第一章 人物传   第一节 古代人物  

第一节 古代人物

    郑桓公
    郑桓公(?—前771),西周时郑国的建立者,姓姬名友,周宣王之弟。周宣王二十二年(前806)封于郑(今华县东),居械林(又名咸林),后徒于拾,深得百姓爱戴。周幽王八年(前774),任王室司徒,对周民能和协安抚。周幽王昏庸腐败,政治大坏,天下动荡。郑桓公预感到西周将亡,遂听从太史伯的建议,于周幽王九年(前773),将财产、部族、家属连同商人东迁到雒邑(今河南省洛阳市)以东,东虢(在今河南省荥阳)和郐(今河南省密县东南)两国之间,并在商人的帮助下在此地奠定了建立新郑国(都今河南省新郑)的基础。周幽王十一年(前771)犬戎攻破西周,郑桓公和周幽王一起被杀死于骊山之下。
    田广明
    田广明(?—前71),西汉时郑县人,字子公,先为皇帝的侍从官,后任天水郡(治所在今甘肃省通渭西北)司马,因功升为河南郡(治所在今河南省洛阳市)都尉,掌一郡军事,专以杀戮为治。后又升为淮阳郡(治所在今河南省淮阳)太守。
    汉武帝征和三年(前90)九月,一卸任县令与其宾客图谋反叛,田广明觉察后,发兵捕杀了为首者,并因此被提拔为朝廷重臣大鸿胪。
    汉昭帝即位之初,归附不久的益州(在今云南)部族起兵反汉。始元四年(前83)冬,田广明奉命出征,于次年秋平定了益州之乱,因此功而封为关内侯,调任卫尉。后又出任京辅重地左冯翊(辖境约在今渭河之北,泾河以东)的行政长官,治有能名。
    汉宣帝即位后,田广明以拥立宣帝有功升任御史大夫,并封为昌水侯。当时,匈奴数侵汉边,并西伐乌孙(古族名,居于今新疆),乌孙求救。汉朝遂于本始二年(前72)秋,遣5路大军,征伐匈奴。田广明被封为祁连将军,率一路4万人马,出西河(在今内蒙、陕西、山西交界处的黄河沿岸地区),于次年春,北至塞外一千多里的鸡秩山。汉朝使者冉弘自匈奴返回,言鸡秩山西有匈奴大军。田广明不敢前进,戒告冉弘,不准说有敌军踪迹,并欲引军南返,其部下认为不可,田广明不听,率军空还。
    汉宦帝得知后,以知敌在前,逗留不进之罪,将田广明交法官审讯。田广明自知罪重,遂自杀。
    王忠嗣
    王忠嗣(705—749)原名训,唐朝华州郑县人。其父王海宾,丰安军使,以骁勇著称,后与吐蕃作战牺牲。王忠嗣时年9岁,唐玄宗以其父死于国事,而将他收养宫中,并赐名“忠嗣”。
    王忠嗣长大后,雄毅寡言,谨严持重,而且武略出众。唐玄宗与之论兵法,王忠嗣应答如流,玄宗大为称赞,认为他将来必为良将。其后王忠嗣即从军边疆。当时,吐蕃、突厥等经常袭扰唐境,王忠嗣在抵御外族入侵的战斗中,智勇双全,战功卓著,因而屡次升迁。开元二十九年(741),任朔方节度使(治所在今宁夏灵武),担当起防御突厥的重任。天宝元年至三年(742—744),王忠嗣乘突厥内乱,多次消灭其主力,迫使突厥余众于天宝四年(745)降唐。王忠嗣因此被进封为清源县公,并兼任河东节度使(治所在今山西省太原市)。天宝五年(746),为加强对吐蕃的防御,王忠嗣被任为河西节度使(治所在今甘肃省武威)和陇右节度使(治所在今青海省乐都),仍兼朔方、河东两节度使。他佩4将印,控制万里,天下劲兵重镇,皆在掌握,为唐开国以来所未有。唐代中期的许多名将如李光弼、哥舒翰等都是他的部下。
    唐玄宗好战,许多边将也就生事邀功。王忠嗣从少年起,就以勇敢自负,但自任将领后,却以持重安边为务。他认为:“国家升平之时,将帅当抚慰士卒,勤加训练而已,不可耗费国家之力以邀取功名。”王忠嗣藏大弓于袋中,以示不用。军中却日夜思战,王忠嗣为照顾士气,就派探子侦察敌情,发现敌人防备有隙,才出奇兵袭击,所以师出必胜,士卒乐为其用。
    范阳、平卢节度使安禄山蓄意反叛,王忠嗣察其阴谋,于天宝六年(747)数次奏称安禄山必反。但唐玄宗正宠信安禄山,宰相李林甫又妒忌王忠嗣功名日盛,恐其入朝为相,因而他的警告被置之不理。不久,却允许王忠嗣辞去朔方、河东节度使。
    唐玄宗欲攻吐蕃的石堡城(在今青海省西宁市西南),询问攻取之策,王忠嗣说:“石堡城形势险固,非死数万人不能攻克,不如等待有利时机再行攻打。”唐玄宗很是不满。将军董延光请求率兵攻取石堡城,唐玄宗令王忠嗣分兵协助。王忠嗣奉诏,但董延光却表示不悦。
    王忠嗣的部将李光弼劝他说:“你将数万之众交给董延光,为了爱护士卒而不立重赏,士卒怎能尽力作战?如攻石堡城不下,董延光就会归罪于你。”王忠嗣回答说:“攻克石堡城也不足以制敌,不攻也无害于国,我岂能以数万士卒之命保全我的职位?我受朝廷罪责,最重是到边远地方任一小官,那我也甘心情愿。”李光弼非常感动地说:“你能行古人之事,这是我所不及的。”
    董延光攻石堡城不下,果然归罪于王忠嗣,宰相李林甫又使人诬告王忠嗣谋反。唐玄宗大怒,令三司(刑部,御史台、大理寺)严办,王忠嗣几陷极刑。他的部将,己任陇右节度使的哥舒翰力陈王忠嗣之冤,并以官职相保,唐玄宗怒才稍解。天宝六年(747)十一月,王忠嗣被贬为汉阳太守,第二年移为汉东郡(今湖北省随州)太守。天宝八年(749),王忠嗣得暴病去世,终年45岁。
    就在王忠嗣去世的这一年,唐玄宗令哥舒翰率兵6万多人攻石堡城,死亡大半,才得攻克,仅俘获吐蕃守军4百人,果不出王忠嗣所料。
    唐代宗宝应元年(762),王忠嗣被迫赠为兵部尚书。
    杜甫
    杜甫(712—770),巩县(在今河南省)人,唐朝伟大诗人。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六月至乾元二年(759)秋,任华州司功参军。杜甫原在朝中任左拾遗,因直言进谏,触怒权贵,而被贬到华州,负责祭祀、礼乐、学校、选举、医筮、考课等事。
    到华州后,杜甫心情十分苦闷和烦恼。他常游西溪畔的郑县亭子(在今杏林镇老官台附近),以排忧遣闷。他在《题郑县亭子》、《早秋苦热堆案相仍》、《独立》和《瘦马行》等诗中,抒发了对仕途失意、世态炎凉、奸佞进谗的感叹和愤懑。
    尽管个人遭遇了不幸,但杜甫却无时无刻不忧国忧民。时值安史之乱,他注视着时局的发展,写了两篇文章:《为华州郭使君进灭残冠形势图状》和《乾元元年华州试进士策问五首》,为剿灭安史叛军献策,考虑如何减轻人民的负担。当讨伐叛军的劲旅——镇西北庭节度使李嗣业的兵马路过华州时,他写了《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的诗,表达了爱国的激情。
    乾元元年(758)年底,杜甫暂离华州,到洛阳、偃师(均在今河南省)探亲。第二年三月,唐军与安史叛军的邺城(今河南安阳)之战爆发,结果唐军大败。杜甫从洛阳返回华州的途中,见到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无穷灾难和人民忍辱负重参军参战的爱国行动,感慨万千而奋笔创作了不朽的史诗——“三吏”和“三别”(《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并在回华州后,将其修订脱稿。
    乾元二年(759)夏天,华州及关中大旱,杜甫写了《夏日叹》、《夏夜叹》,忧时伤乱,咏叹国难民苦。
    这年立秋后,杜甫因对污浊的时政痛心疾首,而放弃了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西去秦州(今甘肃省天水一带)。
    杜甫在华州司功任内,共作诗30多首。
    郭子仪
    郭子仪(697—781),华州郑县人,唐朝著名军事家、政治家。
    郭子仪早年以武举考试优等被补为左卫长史。以后累迁,至唐玄宗天宝十二年(753)做到天德军(今内蒙乌拉特前旗)使兼九原(今内蒙临河县东)太守。
    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安禄山率叛军自范阳(今北京市)起兵,长驱南下,很快就占领了唐朝东都洛阳。
    在叛军席卷黄河南北时,年近花甲的郭子仪受命于危难之际,担任了朔方节度使(治所在今宁夏灵武),率军东讨叛军。他首先收复了静边军(今山西省右玉),斩叛将周万顷。继而击败了叛军高秀岩部,又收复了云中(今山西省大同)、马邑(今山西省朔州),打开了东陉关(在今山西省代县境),被加授御史大夫。
    天宝十五年(756)春,郭子仪与唐河东节度使李光弼合兵,于藁城(在今河北省)、赵郡(今河北省赵县)、行唐(在今河北省)等地屡败叛将史思明。尤其五月的嘉山(在今河北省曲阳境)大捷,歼敌4万,俘人马万计,更使河北各郡人心振奋,纷纷杀掉叛军守官,准备迎接唐军。
    郭子仪正待乘胜北上,直捣叛军老巢范阳,但安禄山却于此时攻入潼关,占领长安。唐肃宗七月在灵武(在今宁夏)即位,令郭子仪回师,八月,郭子仪率朔方军来到灵武。肃宗朝廷仓促建立,兵微将寡,朔方军成为朝廷唯一依靠的力量。肃宗任郭子仪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仍任朔方节度使。
    至德二年(757)正月,安禄山之子安庆绪杀其父自立。二月,郭子仪率军从洛交(今陕西省富县)直取河东郡(今山西省运城一带),并夺得潼关。郭子仪次子郭旰在攻取永丰仓(故址在今陕西省华阴东北)的战斗中牺牲。四月,郭子仪进封为司空,并担任关内、河东副元帅。五月,郭子仪引兵直趋长安,在长安近郊的清渠作战失利,收兵退保武功。郭子仪请求贬官处罪,被授于尚书左仆射。八月,唐肃宗犒赏诸将,准备收复长安。肃宗对郭子仪说:“长安能否收复,全在此行。”郭子仪回答:“此行不捷,臣以死谢罪。”九月,他与肃宗长子、元帅李俶率15万大军再攻长安,大获全胜,杀敌6万,生擒2万,收复了京城。郭子仪指挥唐军乘胜进军。于陕州(今河南省陕县)击败叛军主力10万,进而收复了东都洛阳,安庆绪狼狈逃至相州(今河南省安阳)。郭子仪收复两京的大功,使他赢得了极高的声誉,并加官为司徒,封代国公。郭子仪自洛阳入朝,唐肃宗派隆重的仪仗迎至灞上(在今西安东),慰劳他说:“国家再造,全靠卿的力量。”
    乾元元年(758)八月,郭子仪又进为中书令。九月,朝廷令郭子仪、李光弼等九节度使讨安庆绪。但唐肃宗以诸将难相统属为由,不设统帅,而派宦官鱼朝恩监军。十月,郭子仪率军渡过黄河,进占卫州(今河南省汲县),又破敌于愁思岗(在今河南省安阳西南),进而与其他各路唐军包围了相州。但唐军各部不相统属,宦官鱼朝恩又处处掣肘,使相州久攻不下。
    乾元二年(759)二月,史思明率军救援安庆绪。三月,唐军与安史叛军在相州南大战,结果唐军溃败。郭子仪率朔方军断河阳桥(在今河南省孟县),退保洛阳。鱼朝恩一向妒忌郭子仪,于是借相州之败,屡进谗言,唐肃宗于七月解除了郭子仪的兵权。
    上元三年(762),驻绛州(今山西省新绛)的唐军哗变。朝廷恐变兵与叛军合流,而新提拔的将领威望又不足以弹压,于是又起用郭子仪为兴平、定国副元帅,进封汾阳郡王,屯驻绛州。郭子仪至绛州,立即诛杀首恶数十人,兵乱乃平。这一年,肃宗死,代宗立。宦官程元振疑忌老将难以驾驭,在代宗前挑拨,罢免了郭子仪的副元帅。
    广德元年(763),安史之乱被平息。但吐蕃却乘西北边防空虚,于十月大举入侵,占奉天(今陕西省乾县)、武功,直逼长安。代宗立即任郭子仪为关内副元帅,出镇咸阳抵御。这时,郭子仪因长期不掌军权,亲兵离散,仓促应命,手下只有几十个骑兵。待他急速赶到咸阳。吐蕃已绕道过了渭河,沿终南山东进。代宗逃往陕州,长安沦陷。郭子仪到长安以南收罗溃散的唐军,经过整顿后驻扎商州,然后出蓝田,在长安附近施疑兵之计。在百姓的协助下,惊走了吐蕃军队,郭子仪又一次收复了长安。十二月,代宗返回京师,对郭子仪说:“用卿不早,故及于此。”
    广德二年(764),郭子仪驻防河中(今山西南部),平定了仆固怀恩的叛乱,后又赴奉天,击退了吐蕃的又一次入侵。
    永泰元年(765),仆固怀恩挑唆吐蕃、回纥等部族30万人进犯关中西部,长安危急,代宗急令郭子仪到泾阳防守。这时,年近古稀的郭子仪只有一万人马,待他赶到泾阳,敌军就四面合围。郭子仪令部下各当一面,坚守不战。回纥将士曾配合郭子仪参加平定安史之乱的战斗,郭子仪就派人说服回纥,共击吐蕃。回纥要见他一面,郭子仪不顾部下劝阻,只带几十名随从到回纥营中。回纥士兵拉弓搭箭示威,郭子仪摘下头盔对回纥统帅说:“各位与我患难甚久,为何忘忠谊而兵戎相见?”回纥将士下马拜见,郭子仪当即请回纥将领饮酒欢宴,并赠送锦缎,双方誓好结盟,决定共击吐蕃。唐军与回纥联兵,击败吐蕃,大获全胜。郭子仪又回防河中。
    大历元年(766),郭子仪讨平华州节度使周智光的叛乱,以后又移镇邠州(今陕西省彬县),多次指挥反击吐蕃入侵的战斗。
    唐德宗即位后,诏郭子仪回朝,赐号“尚父”,进封太尉,免去全部军职。建中二年(781),郭子仪病逝,终年85岁。
    郭子仪为唐室中兴,国家安定而披肝沥胆,凡遇危难,都欣然受命,锐身赴任,亲解其纷。他功高位显,招来皇帝的疑忌和权臣的倾轧,却表现了顾全大局、大智若愚的态度。他掌兵处外,并不拥兵自重,朝廷诏命回京,一向是“朝闻命,夕就道”。鱼朝恩派人掘了其父之墓,朝野人士恐引起轩然大波,但郭子仪却说:“此天谴,非人患。”委曲求全,避免了内部纷争。郭子仪忠诚国事,不徇私情。绛州兵变的首犯王元振原为郭子仪的部将,郭子仪到了绛州,王元振得意非常,认为自己为郭子仪重掌兵权立了大功。但郭子仪斥责他说:“大敌当前,你倡乱作恶,如叛军乘乱而入,绛州则失。我岂能领你的私情而破坏国家法度。”遂将王元振及同党斩首。
    郭子仪一身担国家安危二十多年,平乱复安,抵御外寇,功盖一代,成为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
    李元谅
    李元谅(732—793),祖籍安息(今伊朗),唐朝德宗时任华州刺史。
    李元谅本姓安,因幼时为宦官骆奉先所养,遂改姓骆,名元光。他早年从军,后累官至镇国军副使,驻防潼关。
    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原泾原节度使朱沘叛乱,占领长安,自称为帝,并派大将何望之轻骑攻占华州。李元谅闻讯,立即率部从潼关西进,赶走何望之,将华州收复,并迅速整修城池,准备守城器械,还在几日之内,招募士卒万余人。朱泚数次遣兵来犯,皆被击退。李元谅因此升任华州刺史兼镇国军节度使。
    兴元元年(784)五月,李元谅参加了收复长安的战斗,因身先士卒,奋勇力战,数败朱此叛军,被授于检校尚书右仆射。贞元三年(787),李元谅率本军从副元帅浑城与吐蕃会盟于平凉(在今甘肃)。会盟之日,吐蕃伏兵突然袭击,捕杀了唐会盟官,浑瑊单骑逃遁。幸李元谅有备,救浑瑊出险。唐德宗为此勋劳,赐他李姓,改名元谅。
    贞元四年(788),李元谅兼任陇右节度使,离华州移镇良原(在今甘肃省崇信县东南)。华州百姓为李元谅树碑颂功。
    郭晞
    郭晞(?—794),郭子仪第三子,善于骑射。年青时就常随父征伐,因勇敢善战而被授于左赞善大夫。安史之乱时,从郭子仪参加收复长安、洛阳的战斗。屡出奇兵克敌,战功卓著,加授银青光禄大夫、鸿胪卿。
    唐肃宗宝应元年(762),与安史叛军对峙的绛州(今山西省新绛)唐军发生兵变。郭子仪奉诏平乱,诛杀首恶,但其党羽仍图谋翻变。郭晞得知其谋,即埋伏亲兵4千,严加戒备,并亲自持弓警夜70余日,使兵乱再未发生。
    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八月,吐蕃等入侵围攻邠州(今陕西省彬县),郭晞被加授为御史中丞前往救援,大破敌军。此年冬,吐蕃等再次攻邠州,列阵于泾河北岸。郭子仪令郭晞率步兵5千,骑兵5百进击。郭晞兵微将寡,因而持兵不战,以观时机。待傍晚时,乘敌人正在渡河,郭晞却突然出击,灭敌5千。以后又连战连捷,朝廷加封为御史大夫,因郭子仪坚辞,而未授。
    郭晞在邠州时,纵士卒欺凌百姓,邠州节度使白孝德因郭子仪之故,不敢制止。泾州刺史段秀实自愿作白孝德的执法官,将杀人越货的17个士卒斩首示众。郭晞的士卒极为不满,鼓噪披甲,欲生事逞威。段秀实只身入营见郭晞:“郭子仪副元帅勋塞天地,你今天纵卒为暴,将罪及副元帅。这样,郭氏的功名能存在多少?”段秀实之言未毕,郭晞下拜说:“您直言相劝,恩情甚大。我一定约束士卒,听从您的教诲。”郭晞对周围士兵喝道:“还不解甲归营,胆敢闹事者处死!”段秀实当夜特意留宿郭营,郭晞彻夜不眠,予以保护。第二天一早,郭晞进见白孝德,请罪悔过,邠州遂安。
    以后,郭晞历任检校左散骑常侍、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工部尚书等职。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发生了以原泾原节度使朱沘为首的叛乱。叛军攻入长安,唐德宗逃奔奉天(今陕西乾县)。郭晞正在家居父丧,朱沘派人至郭宅,欲令郭晞掌兵。郭晞佯作口哑,来人以武器威胁,他终不出一言。叛军知其不可用,方作罢。不久。郭晞潜出长安,投奔奉天,恢复了检校工部尚书之职。朱沘之乱平息后,又随唐德宗回长安,改任太子宾客。
    贞元十年(794),郭晞去世,被迫赐为兵部尚书。
    郭暧夫妇
    郭暖(?—800),郭子仪第六子。升平公主(?—810),唐代宗之女,于永泰元年( 765)嫁于郭暖。
    郭子仪70大寿,家人皆来祝贺,独升平公主不来。郭暖恼怒,打了公主,并说:“你依仗你父亲是天子吗?我父亲只是不愿做皇帝而已!”公主愤愤进宫,向代宗告状。代宗说:“郭子仪如要当皇帝,天下岂是我家所有。”劝慰公主,令其回家。郭子仪闻知此事立即绑缚郭暖向代宗请罪。代宗说:“不痴不聋,不做家翁。儿女闺房之言,何必当真。”郭子仪回来后,将郭暖杖打数十。
    大历十三年(778),唐代宗下诏,令毁除白渠支流上的水磨,以便民灌溉。升平公主与郭子仪各有水磨两轮,升平公主向代宗求情,代宗说:“我行此令,乃为百姓,你应率先拆除。”升平公主听后,当日就将水磨拆毁。在白渠上有水磨的,多为豪门势族,公主此举震动京师,80多轮水磨,很快都被毁除。
    建中四年(783),发生朱此之乱,叛军攻入长安,唐德宗逃至奉天(今陕西乾县)。郭暖夫妇未及逃走,叛军逼授郭暖官职,郭暖以居父丧有病为由,坚辞不受,随即夫妇二人潜出长安到奉天。德宗大喜,授郭暖为检校左散骑常侍,后改为太常卿同正员。
    郭暖夫妇之女为唐宪宗皇后,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五朝,皆为太后。
    崔戎
    崔戎(?—834),字可大,博陵(今河北安平)人,唐朝文宗时任华州刺史。他为官清廉公正,深得百姓爱戴。
    华州旧例:置钱万缗,为刺史私用。崔戎到任后,却分文不取,并在离任时,将此钱充作军用。
    一家兄弟为分家不均而讼于州衙。崔戎认为兄弟不和,是官吏之过,乃垂泪自责。兄弟二人及其母皆受感悟,而争相引咎,一家重归于好。
    崔戎去世前一年,升任兖海沂密都团练观察等使。在他离华州时,百姓闻讯,恋留挡道,泣请留任。为挽留他,甚至有脱其(靴子),断其镫(马镫)之举。崔戎只好于夜单骑悄然离去。
    “脱”,此后成为一段佳话与典故而留传下来。
    蒋偕
    蒋偕(?—1052),字齐贤,北宋华州郑县人。
    举进士后,蒋偕补为韶州(今广东省韶关)司理参军,又改大理寺详断官。密州(今山东省诸城)豪绅王澥指使家人杀死一家四口。蒋偕审理此案,判王澥及其家人死刑。宰相陈尧佐欲宽解王澥,但蒋偕在审判院长官宋庠的支持下,坚持原判,因而知名于世。
    宝元元年(1038)后,西夏屡侵北宋,蒋偕数次上书,为巩固西北边防献策,迁为同州(今陕西大荔)通判。又以陕西经略安抚副使范仲淹的推荐,改任环庆路(治所在今甘肃庆阳)兵马都监,后又任泾原路(治所在今甘肃平凉)钤辖。羌人明珠等部袭扰宋境,蒋偕率兵将其击败,后徙知数州。
    皇祐四年(1052),蒋偕任韶州团练使、广南东西路(今广东、广西一带)钤辖。时广源州(今广西与越南毗连地区)少数民族首领侬智高反宋,自称皇帝,于五月进围广州。七月,蒋偕引兵驰援,解广州之围,侬智高退去。广州知州仲简纵兵杀害平民,蒋偕斥责仲简:“你拥兵自重,不主动出击,又纵容士兵杀良冒功,应当斩首!”仲简说:“哪有团练使斩皇上侍从官的道理?”蒋偕回答:“我手里有斩诸侯之剑,何论侍从官!”经左右解劝方罢。
    此后,蒋偕又奉命焚毁粮草,退保韶州。九月,蒋偕军至贺州(今广西贺县)太平场时,疏于防范,侬智高军夜袭其营,杀死蒋偕。朝廷后追封他为武信军节度观察留后。
    李廌
    李廌(1059—1109),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华州人。家境贫寒,6岁而孤,但能勤奋自学。稍长,即以学问称誉乡里。
    元丰年间(1078—1085),李廌到黄州(今湖北黄岗)拜谒著名文学家苏轼。苏轼对他的文章极为赞赏,认为笔墨翻澜,有飞沙走石之势,拍着他的背说:“你的才能,可敌万人。”因受苏轼赏识,故与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陈师道一起,被人们称为“苏门六君子”。
    后李廌举进士不第,宰相吕大防为“失此奇才”而叹,苏轼与翰林学士范祖禹欲向朝廷推荐,但因苏、范二人相继遭贬而不果。李廌从此绝意仕进,致力于撰文著书。
    苏轼去世后,李廌感其知遇之恩,而悲怆痛哭,作祭文日:“皇天后土,监一生忠义之心;名山大川,还万古英灵之气。”词语奇壮,读者无不竦然。
    李廌晚年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生活清苦,卒年51岁。
    李廌才气横溢,诗文并著。他的诗多以山水、行旅、酬赠、题画为内容,诗风雄健奇丽,七古和七绝尤为出色。散文论古今治乱,条畅曲折,颇具逻辑性。《答赵士舞德茂宣义论宏词书》一文中,提出文章须具备体、志、气、韵的“四要”说,是北宋文学批评的重要作品。又有《德隅斋画品》22题,对唐、五代及宋的名画评定品位,考证作者和阐发画理,也多精辟的见解。《师友谈记》记载苏轼、范祖禹、黄庭坚、秦观等人关于治学为文的言论,也是宋代文学理论批评中有价值的材料。
    李扇的诗文主要收录在《济南集》中。此书已佚,清代有辑本。
    郭宝玉
    郭宝玉,蒙古成吉思汗的将领,字玉臣,华州郑县人,唐代名将郭子仪的后裔。他通兵法,善骑射,原是金朝将领,受封为汾阳郡公。
    成吉思汗六年(1211),蒙古军队大举攻入金朝境内,在乌沙堡(今河北省张北县西北)之战中,击败金军。郭宝玉就在此时率部降于蒙古。
    因蒙古大将木华黎的推荐,成吉思汗召见了郭宝玉,询问取中原之策。当时,奴隶制的蒙古面临对封建制的金朝占领区如何统治的问题。郭宝玉针对这一情况,提出几条建议,如出军不得妄杀,刑狱只重罪处死,其余笞决及各族百姓服兵役之具体规定等。成吉思汗欣然接受并以这些建议为内容,颁布条画五章,作为法令执行,对蒙古奴隶制有所限制。此后,郭宝玉被成吉思汗任为抄马都镇抚,并随木华黎征战金朝北方各地。
    成吉思汗十四年(1219)以后,郭宝玉又从成吉思汗及蒙古名将速不台、者别等,参加了征伐西域(今新疆及苏联中亚一带)诸国的战争,因有战功而累迁为断事官。
    成吉思汗二十一年至二十二年(1226—1227)期间,郭宝玉在随成吉思汗进攻西夏时,死于贺兰山中。他的两个儿子:郭德海与郭德山,皆为蒙古将领。
    郭侃
    郭侃,字仲和,郭宝玉之孙,郭德海之子。幼年即为蒙古名臣史天泽所器重,留于史家教养。20岁时任蒙古军队的百户,参加灭金的战争,因屡立战功而升为千户。
    蒙哥汗二年(1252),又升为抄马那颜,次年随蒙古宗王旭烈兀西征,征掠西亚的木剌夷(在今伊朗境内),灭亡了建都巴格达(今伊拉克首都)的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最后远征到天房(今沙特阿拉伯的麦加)和密昔尔(今埃及)。蒙哥汗九年(1259),从西亚返回,屯田邓州(今河南省邓县)。
    忽必烈即位蒙古大汗时,郭侃上疏建议建国号、筑都城、兴学校等25事,并提出攻取南宋的战略,即:先取襄阳(今湖北省襄樊),然后直趋南宋京城临安(今浙江省杭州)。这些建议都被忽必烈接受,并逐步实施。
    中统二年(1261),郭侃被提升为江汉大都督府理问官,次年参加了平定李璮之乱的战斗。至元二年(1265)后调任地方官。忽必烈在攻打南宋襄阳时,以郭侃习于军务,擢升他为万户。郭侃参加灭亡南宋的战争后,迁知宁海州(治所在今山东省牟平),一年后病逝。
    东郊
    东郊,明朝华州故县里(约在今杏林镇故县村及其附近一带)人,字希宋。正德六年(1511)进士,授平阳府(今山西省临汾)推官,后升任浙江道监察御史,他在监察御史任上,敢于上疏直谏,大胆揭露奸臣丑行。明武宗常借口巡边,抢掠妇女财物。一次武宗又欲巡行居庸关,东郊恐此行扰民为害,立即上疏进谏,竭力劝阻,使朝野内外大为惊愕。明武宗的亲信钱宁收受贿赂,东郊据实论奏。明武宗的另一宠臣江彬,依仗权势,索夺妇女珍宝,东郊予以揭发。太监张阳欲将百艘盐船强卖给州县,地方上不堪扰害,东郊力为禁止。这些佞臣对东郊恨之入骨,将他贬为潞州(今山西省长治)判官。东郊气愤之下,申请退职回乡,脱离了官宦生涯。
    桑溥
    桑溥,明朝濮州(今山东省鄄城、范县一带)人,字汝公。正德十三年(1518)任华州知州,约在正德十六年(1521)后离任。
    当时,州城之北,罗纹以西,地势低洼,水流不畅,形成东西20多里的大片积水,而且涨溢为患,人称“天鹅池”。桑溥决心治理天鹅池水害,在勘察地势后,令乡官宜民总负其责,调集百姓,开渠引水入渭,不但排除了积水,还增加了大片耕地。桑溥还主持开挖了另一项排水工程——惠民渠。惠民渠第一渠在构峪河,自彭村抵孟村入渭;第二渠在方山河,自孙庄(在今华阴县)至西滩入渭。桑溥不但重视水利建设,而且为政清廉。他在征收赋税时,令百姓写上名字自行交纳,杜绝官吏借征收之机,额外多收,中饱盘剥的恶习,他对贪财的手下官吏,深恶痛绝。有人私下将赏钱置于庭中,有吏睨视一眼,桑溥即将该吏罢免。他深得华州百姓爱戴,即使在离任后,人民仍念念不忘。柳子镇(今柳枝)人善锻刀剑,贪官污吏索之无厌,逼得男人远走他乡。当地妇女有歌谣说:“安得桑(指桑溥)、杨(指另一知州杨綵),使我有郎。”
    桑溥后任固原兵备副使、浙江按察使。终以触忤权贵而罢职回乡。
    王维桢
    王维桢(1507—1556),明朝华州平定里(约在今下庙乡东部)人,字允宁,号槐野。
    王维桢身高肤白,博学多才。少年时就广泛涉猎古文辞,为文疏宕爽朗,嘉靖十四年(1535)进士,选授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后授翰林院检讨。以后累任翰林院修撰、署南京翰林院事、南京国子监祭酒。他在当时的文人中有一定名气,以博学强识著称。多次担任考官,号称得士多人。嘉靖二十四年(1545)参加《明会典》的续修。王维桢于文好司马迁,于诗好杜甫,终身所服膺效法的是明代文学家李梦阳。他除著有许多诗文外,对李白、杜甫的诗作也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其著作有《槐野先生存笥稿》、《李律七言颇解》、《杜律七言颇解》等。
    王维桢虽然职掌文墨,却志在经世,关心边防兵备。他熟知各地关隘厄塞,备御疏密,不看地图,就能历历指陈。当时,北有蒙古威胁,东南有倭寇骚扰,他对此十分关注。嘉靖二十九年(1550)春,王维桢指出,大同、宣府(今河北省宣化)以东至山海关的防务空虚,应派一得力大臣在此防守。这年秋,蒙古军队果然从这一地区侵入北京近郊。蒙古军队撤走后,朝廷才在此特设一总督大臣。嘉靖三十年(1551)冬,王维桢署南京翰林院事。他认为南京控江海上游,为军事重地,应早加戒备,以防不虞。每遇外地官吏过往,就询问各地兵马钱谷之事,被人笑为迂腐。不久,倭寇即侵扰江浙一带,人们才知王维桢的先见之明。
    王维桢自负有治理一方之才,但长期供奉翰林,不得其志。他性格刚直,常当面折人之过,小不如意,便使酒谩骂。然而交友始终不渝,待人诚意恳切。他在被任命为南京国子监祭酒后,即回乡探视母病,适逢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1556年1月23日)华州大地震,不幸遇难身亡。
    朱茹
    朱茹,明朝泸州(今四川泸州市)人,字以汇,号泰谷。嘉靖三十五年(1556)至嘉靖三十八年(1559)为华州知州。
    朱茹任职华州时,正当嘉靖三十四年冬末(1556年元月)的大地震发生以后,州境内民舍官衙、庙宇城池尽数倾圮,百姓伤亡惨重,侥幸生存的灾民无房无食,急需赈济,但上司却令华州修筑震塌的城墙。朱茹未到任时,代理州事的人催逼修城,结果百姓逃亡过半。朱茹到华州后,慨叹说:“如此大灾,只能与民休养生息。百姓被逼逃亡他乡,城修成,又由谁守卫?”他立即传檄百姓:流民回乡,即停止劳役,赈济食粮,豁免徭税。逃亡的百姓闻讯相携还乡。朱茹予以抚慰,并发掘粮仓,劝借富室,赈济灾民。他缓文书,省刑罚,罢不正之供,止不急之役,力求与民休息。百姓生活逐渐安定,民力得以逐步恢复。这时,有人建议修复处理公事的州堂,朱茹说:“人无所居,神无所栖,何以修筑州堂?我岂能独享其便而不顾其它?”朱茹审时度力,先修城池,再修文庙、儒学、民居等,最后才修复了州堂。
    朱茹在华州时,还治理了太平河、石堤河水害,建立了华山书院。他还刻印了本邑人、南京国子监祭酒王维桢研究李白、杜甫诗作的著述:《李律七言颇解》和《杜律七言颇解》。
    朱茹后升为工部员外郎。
    张光孝
    张光孝,明朝华州故县里(今杏林镇故县村及其附近一带)人,字惟训,号左华山人,《华州志》的编撰者。
    张光孝出身子书香门第,嘉靖二十五年(1546)以第二名举人,授河南西华县知县。西华县城为土城,遇水灾宜毁,且修而复颓,百姓为之苦扰。张光孝改修为砖城,减轻了水患。西华县有一姓王的读书人,被诬告成罪。张光孝竭力为其辨冤,使此案得以平反,但他却因此受到上司忌嫉。按察使傅霖与人谈论文章,常显示自己的作品,唯独张光孝不作阿谀之词,引起傅霖怨恨。以后,张光孝终因得罪上司而被借故罢职。归乡后,他绝意仕途,潜心著述。张光孝一生著作颇丰,计有《华州志》、《大河志》、《三边人物列传》、《理学名臣传》、《左华文集》等。这些著作中,他精心结撰之作,最脍炙人口的是《华州志》。
    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华州曾编有一套志书。但此志缺略甚多,考证不详,且至张光孝时,岁时已久,亟待重修,张光孝遂以修志为己任。他稽古籍,访耆老,踏山川,经过30年的采辑编撰,志稿乃成。隆庆六年(1572)经华州知州李可久裁正,以后付梓刻印。这就是流传至今的明《华州志》。此志体例严谨,资料丰富,说实道有,文简事核。为明代陕西名志之一,受到清代学者王士祯的推崇,至今在我国方志界中仍然得到重视。
    郭宗振
    郭宗振(?—1643),明朝华州甘泉里(约在今县城三民巷及其附近地区)人,字胤震,万历三十一年(1603)举人。先后任河南孟县和永城知县、寿州(今安徽寿县)知州、刑部员外郎等职。
    孟县地处交通要道,官差过往频繁,供给全部取之民间,百姓不胜负担。郭宗振力主革除。孟县额外的赋税几达四千金,郭宗振与上司力争,得以罢免。永城多豪绅巨室,号称难治。有一豪绅之子强夺民田,逼死人命,郭宗振不畏权势,将豪绅之子绳之以法。寿州北水害严重,居民被迫流亡他乡。郭宗振捐薪俸五百金,盖房架屋,招回灾民60家,人称此地为“郭公集”。寿州境内荒地甚多,郭宗振设法招抚,供给耕牛、籽种,宽免税赋,荒地渐次得到开垦。他在任刑部员外郎时,曾于崇祯九年(1636)奉命至四川,闻知两个军官触犯刑律,欲予以追究。有人说情为之开释,郭宗振不为所动,坚持以法处理。
    郭宗昌
    郭宗昌(?—1652),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华州甘泉里(今县城三民巷及其附近地区)人,字胤伯。
    郭宗昌出身于书香官宦之家,从小就聪颖好学。遇到疑难问题,就四处求教。18岁时为贡生,以后多次考举人而不中。明崇祯年间(1628—1644),朝廷征召未仕的士人为官,郭宗昌在京等侯数年,只得一候补小京官。他不屑就任,回家归隐。郭宗昌在白崖湖(今柳枝镇张桥村西)侧建一园第,名为“沚园”,居住其中,以著书自娱。
    郭宗昌为文得司马迁的笔法,而且博雅好古,善于鉴别书画金石,篆刻书法也有很深的造诣。郭宗昌在金石学上有突出贡献,他搜辑研究了许多古代石刻金文,著有《金石史》一书。此书对周朝至唐朝的50多种石刻金文进行分析考证,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在当时文人中有很大影响。郭宗昌除《金石史》外,尚著有《涉园杂著》、《松谈阁诗稿》、《印史》等书。清代学者王士祯、李慈铭对郭宗昌都有比较高的评价。
    党声震
    党声震,清朝华州党家河人,字丕承。康熙五年(1666)举人,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授直隶(今河北省)成安知县,后升工科给事中。康熙三十五年(1696),曾主持福建的科举考试,后又任礼科掌印给事中,党声震一生为官廉洁。康熙四十三年(1704),他告老还乡。离北京后,有人上奏清圣祖,说党声震所携赃财甚多。清圣祖大怒,立即派人将党声震追回,拆开行装一看,尽是纺成的线缕。清圣祖十分惊讶,党声震说:路费拮据,以此补路费不足。清圣祖很感动,欲赐重金,党声震不受,清圣祖又薄给路费,他才接受下来。
    王惟一
    王惟一,清朝华州人,字薪斋。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由教谕历任知县、知州、知府等职。
    他任建平(今安徽省郎溪)知县时,积谷备荒的义仓因年久亏空,王惟一捐薪俸补充亏额。此县有溺女恶习,他设育婴堂收留被遗弃的女婴。在代理徽州府(治所在今安徽省歙县)知府时,有人别有所图而持金祝寿,王惟一笑道:“我作十几年知县都不要钱,难道今天能改变气节吗?”贵州铜仁苗民很多,他在任铜仁知府时,对苗民不予歧视,妥善处理民族关系。一次查狱时,他发现有差役为索贿而滥捕的数十苗民。王惟一痛惩了差役,将这些苗民全部释放。前任知府经常给苗民派加许多苦役,王惟一将这些苦役解除,以恩相待,苗民非常感激。王惟一离任时,数千苗民跪送江边,依依不舍。
    王惟一宦游数十年,但家贫如洗,退职回家后,生活艰难,仅布衣粗食而已。
    王士棻
    王士棻(1722—1796),清朝华州东关外虫王庙人,字检斋,号兰圃。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历任刑部主事、员外郎、右侍郎等,还曾任职江苏按察使。
    王士棻掌刑狱几十年,以执法公允,精明干练著称。山东章邱有一人向屠户魏贞子索债被杀于途中,凶器是一把屠刀,章邱知县即定魏贞子为凶手。魏贞子之兄赴京鸣冤,王士棻奉命审理此案。他亲自赴章邱勘情密访,查得正凶张大,使魏贞子得释。山东泰安有寡妇亡夫之叔逼其改嫁图谋财产一案,知县与知府贪赃枉法,判寡妇再醮。寡妇不服,上告于刑部。泰安知府向审理此案的王士棻行贿五千金,企图维持原判,王士棻予以严厉斥责,拒受贿金,坚持依法办案。结果,知府被革职,知县与寡妇之叔被判徒刑。江苏邳州(今邳县)有舅父告外甥夫妇毁其母之墓,知州以其舅目睹定案,拟判外甥夫妇凌迟处死。王士棻当时在江苏按察使任上,觉得其中有些蹊跷,亲自提讯复审,得知舅父系外甥后母之兄,后母欲使亲生儿子独霸家产,其兄就设计陷害外甥夫妇。王士棻审清原委,为外甥夫妇平冤。王士棻审案力求周密严明,凡有鸣冤及疑狱,都亲自审讯。据称,他平反的冤狱“不可屡数”。王士棻曾说:“司法者的弊端,莫大于有成见。唯有平心静气,始能审出案件的真情。真情出则是非明;是非明,刑罚才能适当。”
    王士棻禀性刚直,不阿附权贵。军机大臣、文华殿大学士和珅,招权纳贿,权倾天下。他的家奴犯了法,由刑部4人承审,有二人托故离去,一人始终不发一言,只有王士棻独自审讯定案。刑部长官恐得罪和珅,欲宽解减刑,王士棻力争,愿一人承担全部后果,才使得这个家奴被绳之以法。王士棻升任江苏按察使,和珅对他说:“此为我保荐之力。”王士棻不置谢词。公主嫁于和珅之子,王士棻也不登门祝贺。和珅对他怨恨极深,清高宗屡次想提升王士棻,皆因和申谗言诋毁而未成。
    王士棻以其几十年司法经验,著有《纂修律例》一书。在编著时,为斟酌一字,而累日精思。乾隆六十年(1795)王士棻致仕回乡,次年去世,享年75岁。著名文人,协办大学士纪晓岚为其作墓志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