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编 人 物   第二章 人物录   第二节 西周至清末人物录  

第二节 西周至清末人物录

    本节收录西周至清末人物184名,其中秦代及以前3人,汉代至南北朝49人,隋、唐、五代时期108人,宋、元、明、清时期24人。
    杜主 西周时杜的君主。周宣王时为大夫,杜在今西安市郊区杜城、长安县韦曲一带,杜主亦称杜伯。
    程邈 秦下社(今长安县韦曲一带)人,字元岑。为隶书创始人。曾做过县胥吏,后封为御史。
    召平 秦时广陵(今江苏扬州市东北)人,封东陵侯。秦亡后,家贫,种瓜于长安城东。瓜有五色,甚美,被称为东陵瓜。
    苏建 西汉杜陵人,校尉,苏武之父。曾随大将军卫青抗击匈奴有功,封平陵侯。后为游击将军,出朔方,筑朔方城(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后为代郡(今河北省蔚县一带)太守。《汉书》有传。
    田何 西汉经学大师。字子庄,汉初徙杜陵(今西安市东南),号田杜生。孔子授《易》五传至田何。秦始皇焚书,《易》赖田何口授,始得传于后世,是汉代《易》学的宗师。《汉书》有传。
    张汤(?~公元前115年) 西汉杜陵人。武帝时历任廷尉、御史大夫(主管监察、执法的副丞相)等职。曾与赵禹共定律令,治狱严峻。后为朱买臣等陷害,自杀。《史记》《汉书》皆有传。
    张汤母 张汤的母亲,贤德聪慧。张汤为御史时,盛气凌人,母多次训责,终不能改。后遭诬陷自杀,兄弟欲厚葬,汤母阻止,丧葬从简。武帝闻知,大加赞扬,并为张汤平反,杀掉诬陷者。
    韦贤(约公元前147~公元前66年) 西汉大臣。邹(今山东邹县)人,先徙平陵,后徙杜陵(长安县)。质朴笃学,本始年间以少府代蔡义为丞相。封扶阳侯。卒谥节。《汉书》有传。
    张安世(?~公元前62年) 西汉杜陵人,字子孺,张汤之子。征和年为宰相(尚书令、光禄大夫)。本始年为大司马车骑将军(与大司徒、大司空并为宰相)。《汉书》有传。
    尹翁归(?~公元前62年) 字子兄,西汉人,徒居杜陵(今长安县)。曾为平阳市吏,制止了霍光家宾客奴仆在市上斗殴闹事。廉洁奉公,不收受礼品和贿赂,商贩都很敬重和害怕他。将大恶霸、大豪强许仲孙逮捕处死,全郡震惊。对豪强用刑严酷,对百姓则宽缓。死后家无余财。宣帝称其“廉平向正”。《汉书》有传。
    苏武(?~公元前60年) 字子卿。西汉杜陵人,苏建次子。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出使匈奴被扣,被流放北海(今西伯利亚贝加尔湖)牧羊十九年,不辱汉节。后归汉,拜典属国。《汉书》有传。
    韩延寿(?~公元前57年) 字长公,西汉人。后徙居杜陵。每到一地,必广征意见,择善行施,重视礼治,注重教育,颇受吏民爱戴。后遭御史大夫萧望之陷害被杀,冯翊官民为之流泪。《汉书》有传。
    杜延年(?~公元前53年) 西汉大臣。字幼公,父徙茂陵,延年徙杜陵。曾为大将霍光属吏,被封为建平侯。任太仆、右曹给事中。为人谦和,熟悉政务,深受宣帝和霍光信任。五凤三年(公元前55年),升任御史大夫,任职三年,因病辞免。《汉书》有传。
    赵充国(公元前137年~公元前52年) 字翁孙,西汉人。徙京兆杜陵。由郎中逐步升任后将军,封营平侯。他屯守边疆,熟悉边疆各少数民族情况。《汉书》有传。
    黄霸(?~公元前51年) 西汉大臣。字次公,从淮阳阳夏徙杜陵。曾任颍川太守,政绩卓著,五凤三年(公元前55年)任丞相,是汉世良吏代表人物。《汉书》有传。
    萧望之(?~公元47年) 西汉东海兰陵人,字长倩,迁居长安杜陵。神爵年官至谏议大夫、御史大夫(主管监察、执法的副丞相),后贬为太子太傅。宣帝病危,遗诏其辅佐太子,得以显荣。后被宦官弘恭、石顺等排挤,服毒自杀。《汉书》有传。
    冯奉世(?~公元前39年) 西汉将军。字子明,徙杜陵。以卫侯出使西域,出色完成使命。永光二年(公元前42年),曾率大军平定羌人叛乱。升任左将军,封关内侯。《汉书》有传。
    毛延寿 西汉杜陵人。汉元帝画工,善画人像。元帝令其为后宫美女画像时,王嫱(昭君)恃美不贿,毛遂画像失真,事发后被杀。
    韦玄成(?~公元前36年) 西汉大臣,学者,字少翁。韦贤之子。曾与萧望之主持石渠阁论五经异同之会,校订儒家经典。元帝时,任太子太傅、御史大夫。永光年间任丞相,7年而卒。《汉书》有传。
    王商(?~公元前25年) 字子威,西汉大臣,从涿郡蠡吾徙杜陵。遇事有主见,皇帝曾多次称赞其见识和胆略。后升任丞相,因遭谗被免。《汉书》有传。
    朱博(?~公元前5年) 西汉杜陵人,字子元。曾任长安县令,建平年官拜御史大夫,代孔光为丞相,封阳乡侯。后因事下狱。自杀而死。《汉书》有传。
    谷永 字子云,西汉长安人。通晓儒家经典。为光禄大夫,屡次应诏对策。针对成帝荒淫好色,敢于直言进谏。历任郡太守,升任大司农。《汉书》有传。
    杜钦 字子夏,西汉杜陵人。少喜爱儒家经典,博学多才,有谋略。敢于直言进谏。参与大政方针之谋划与决策。《汉书》有传。
    许商 西汉长安人,字长伯,随周堪钻研《尚书》。长于数算,著有《五行论》。位列九卿。
    冯商 西汉长安人。传习《易经》。博闻强记,善于写作。成帝时受诏续《太史公书》。撰写10余篇,未及完成而病卒。《汉书》有传。
    孔光(公元前65~5年) 西汉大臣,字子夏,父孔霸时徙居长安。孔光通晓儒家经传。成帝时任尚书令,掌机要十余年。绥和、元寿年任丞相。曾主张限制王侯等的占田数和拥有奴婢数,但未能实行。孔光曾任御史大夫、太师等职,封博山侯。居宰辅之位前后17年。《汉书》有传。
    丁缓 西汉工艺家。长安人,创制工艺品主要有常满灯、被中香炉、九层博山炉、七轮风扇等。丁缓在我国工艺史上居重要地位。《西京杂记》中曾有记载。
    张纯(?~54年) 字伯仁,东汉京兆杜陵人。建武二十三年(47年)升任大司空(宰相)。在兴修水利方面颇有政绩。《后汉书》有传。
    冯衍 东汉辞赋家。字敬通,京兆杜陵人。少称奇才,20岁博通群书。曾写赋、诔、铭、说等诗文50余篇。明人辑有《冯曲阳集》。《后汉书》有传。
    杜笃(?~78年) 东汉文学家。字季雅,京兆杜陵人。学识渊博,不修小节。著有赋、诔、吊、书、赞、《七言》、《女诫》及杂文18篇。又著《明世论》15篇,均已散佚。现存《论都赋》《吊比干文》等10余篇。《后汉书》有传。
    廉范 字叔度,东汉京兆杜陵人。以侠义闻名。颇有政绩。家资富厚,仗义疏财,周济亲朋邻里。《后汉书》有传。
    杜度 东汉书法家,“章草”的创始人。又名操,字伯度,京兆杜陵人。东汉章帝时,经常令杜度以草书写奏章,人们遂称这种草书为“章草”。后张芝将章草加以改变,逐步发展为今草。《晋书》《西安府志》有记载。
    宋弘 东汉长安人,字仲子。刘秀即位后,拜宋弘为太中大夫,不久升任大司空(与大司徒、大司马并为三公,同号宰相),封宣平侯。刘秀的姐姐湖阳公主丧夫后曾想嫁于宋弘。刘秀就让姐姐坐在屏风后,自己当面问宋弘:“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宋弘回道:“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刘秀对着屏风说:“事不谐矣。”《后汉书》有传。
    张奋 东汉京兆杜陵人,字通,张纯之子。永元年间曾任宰相(司空)。《后汉书》有传。
    杜畿(161~221年) 三国(魏)杜陵人,字伯侯。汉时官拜河东太守。在任十六年,为政宽厚爱民,耕战并重。西晋时,任尚书仆射,终于任内。《三国志》有传。
    杜恕 三国(魏)杜陵人,字务伯,杜畿之子。质朴无华,待人诚恳,不爱装点门面,在朝做官八年,不结党营私,专心为公,持论公正,亢直不阿。后来做幽州刺史,被人诬陷,贬官章武郡。《三国志》有传。
    韦诞 三国书法家。字仲将,京兆人,擅长诗文。“善题署,尤精八分隶书、章草,飞白入妙,小篆入能。”曹魏宝器题铭,多为韦诞所书。善制笔,著有《笔经》。《三国志》《晋书》《西安府志》均有记载。
    杜预(222~284年) 西晋杜陵人,字元凯,杜恕之子。曾为河南尹、秦州刺史,升任度支尚书。后拜镇南大将军,都督荆州军事,以平吴有功封为当阳县侯。他博学多通,善用兵,朝野称之为“杜武库”;他酷爱《左传》,精研《春秋》,著有《春秋左传经传集解》《春秋释例》《春秋长历》,自成一家之言。在襄阳时,大兴水利,灌溉原田,百姓敬称“杜父”。《晋书》有传。
    杜锡 西晋杜陵人,字世嘏,杜预之子。官居太子中舍人,性格亮直忠烈,屡谏愍怀太子。后转任卫将军长史,升尚书左丞。《晋书》有传。
    挚虞(?~311年) 西晋长安人,字仲洽。博学通才,曾任太子舍人,后任光禄勋、太常卿。司马炽举行郊祭,礼仪多所废驰,挚虞根据旧典修订,使礼仪为之一新。著有《三辅决录注》《文章志》《文章流别集》等。《晋书》有传。
    僧肇(384~414年) 东晋哲学家。俗姓张,京兆人。鸠摩罗什弟子之一。以精通般若学著称。先后在姑臧(今甘肃武威)和长安参加鸠摩罗什译场的翻译工作,评定经论。著有《般若无知论》《物不迁论》《不真空论》《涅槃无名论》等,对佛学发展有很大贡献。《高僧传》有传。
    道臻 西魏高僧。长安牛氏子。博闻经卷。曹丕尊为师傅,并为建立大中兴寺,以为大僧统。
    僧郎 前秦高僧,京兆人。佛学造诣深。苻坚钦其德,事以师礼。
    韦叡 (441~520年) 南朝(梁)杜陵人,字怀文。曾任南朝宋国右军将军,齐国上庸太守。随萧衍起兵后,屡建战功,被封为永昌县侯。普通初年迁侍中、车骑将军。韦叡谋略过人,世称名将。《梁书》有传。
    韦彧 字遵庆,北魏京兆杜陵人。初为雍州治中,升任平远将军、东豫州刺史。在任期间,设立学校和武馆,教民习文练武,境内肃清。《魏书》《北史》有传。
    寇隽 字祖,北魏万年人。曾任司空府主簿、梁州刺史。注重农业生产,提倡礼让之风。大统五年归属西魏,任秘书监,后进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周书》《北史》有传。
    王子直 南北朝(北周)杜陵人,字孝正。北魏永安初年官拜鸿胪少卿,西魏初屡有军功,官拜瓜州(今甘肃敦煌)大都督,政德令各族民众悦服。终于黄门侍郎任内。《周书》有传。
    韦孝宽(508~579年) 南北朝(北周)杜陵人,名叔裕。良善而正直,喜读经史,作战骁勇,用兵如神,屡击强敌,众人惊服。西魏时官至骠骑大将军,北周时拜大司空上柱国(与大司徒、大司马并为三公,同号宰相)。《周书》有传。
    韦总 南北朝(北周)杜陵人,字善会,韦孝宽之子。聪敏好学,累官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纳言、京兆尹等职。
    宇文忻 北周、隋著名将帅。字仲乐,徙京兆。在讨伐突厥及守玉壁等战役中,屡立战功,进位开府、骠骑将军。后晋上柱国,封英国公。隋时升任右领军大将军。后图谋反隋,事泄被杀。《隋书》有传。
    于仲文 北周、隋大臣。字次武,京兆人。曾任安固、东郡太守,后征为御正下大夫,封延寿公。后进位大将军,被任为河南道行军总管,不久,升任上柱国,河南道大行台。著有《汉书刊繁》《略览》。《隋书》有传。
    韦洸(?~591年) 北周、隋著名将领。字世穆,京兆杜陵人。以战功晋柱国、襄阳郡公。后升为江州、广州总管。在平叛战斗中,中流矢而亡。《北史》有传。
    韦师 字公颖,隋京兆杜陵人。熟悉边境各族风俗习惯及山川险夷。曾任吏部侍郎、山东河南18州安抚大使。《隋书》有传。
    史万岁(?~600年) 隋朝名将,京兆杜陵人。以军功晋升为左领军将军。后遭诬而死。《隋书》有传。
    宇文恺(555~612年) 隋著名城市规划和建筑工程学家。字安乐,迁长安。曾规划营建隋都大兴城及东都洛阳。撰有《东都图记》《明堂图议》《释疑》,均已散佚。只有《明堂议表》附于《隋书》中。《隋书》《通鉴》有传。
    何稠 隋建筑、工艺家。字桂林,长安人。开皇末负责营造独孤后及高祖陵墓。《隋书》、《通鉴》有传。
    李密(582~618年) 隋末瓦岗军领袖。字玄邃,一字法主,京兆长安人。少有大志,多智谋。616年投奔瓦岗军,617年被推为瓦岗军领袖,称“魏公”,年号“永平”。曾领兵进逼东都洛阳城,河南大部分郡县归附瓦岗军。后投唐。武德二年(619年)以谋反罪被杀。新、旧《唐书》《资治通鉴》《壶关录》有记载。
    杜整 隋杜陵人,字皇甫。骁勇有力,隋初拜为左武卫将军。开皇年间,突厥侵犯,他奏进取之策,文帝称善。以行军总管镇襄阳。《隋书》有传。
    张定和 隋万年人,字处谥。屡立战功。官至左屯卫大将军。征吐谷浑中,中流矢卒。《隋书》有传。
    刘方 隋长安人。刚毅果决,有胆气。隋开皇初以军功至大将军,历任甘州、瓜州刺史。卒赠卢国公。《隋书》有传。
    临孝恭 隋京兆人。通晓天文历算,文帝令其定星象历律,官至上仪同。著有《欹器图》《地动铜仪经》《九宫五墓》《遯甲月令》《元展经》《元辰厄》《百怪书》《禄命书》《九宫龟经》《太乙式经》《孔子马头易卜》等书。《隋书》有传。
    韦世康 隋杜陵人,年十岁,州官征召为主簿。曾在西魏、北周两朝做官。以绛州刺史身份讨伐尉迟迥。后为荆州总管,为政简勇和平,受百姓爱戴。《隋书》有传。
    屈突通(557~628年) 唐长安人。隋朝时曾任左骁卫大将军、关内讨捕大使等职。李渊授兵部尚书、蒋国公。从李世民攻打薛仁杲,在堆积如山的珍宝面前,独他一人一无所取。后又攻打王世充,拜左仆射,镇东都。贞观初年,进左光禄大夫。《旧唐书》《新唐书》皆有传。
    杜淹 唐京兆杜陵人,字执礼,杜如晦之叔。才辩闻于当世。李世民拜为宰相(检校吏部尚书),参与朝政。为朝廷荐举40人尽皆有名。死后李世民赠列相位(尚书右仆射)。《旧唐书》《新唐书》皆有传。
    杜如晦(584~630年) 唐京兆杜陵人,字克明。李世民打天下时,曾为筹谋。李世民即位后,拜杜为宰相(尚书右仆射),与房玄龄共掌朝政。房善建嘉谋,杜能断大事,故史有“房谋杜断”之美称。时天下初定,各种典章制度皆由二人裁定。《旧唐书》《新唐书》皆有传。
    姚思廉(557~637年) 唐史学家。贞观时,受诏与魏征撰梁、陈二史。他根据家传旧稿,兼采谢灵、顾野王等诸家著作,撰成《梁书》五十卷、《陈书》三十卷。新、旧《唐书》《通鉴》均有记载。
    杜顺(557~640年) 隋唐万年人,号法顺。佛教高僧,华严宗元祖。有《华严法界观门》、《妄尽还源观》等著作。
    宇文士及(?~642年) 隋唐京兆长安人,字仁人。唐武德年间为宰相(检校侍中、中书令)。《新唐书》有传。
    颜师古(581~645年) 唐万年人,名籀,训诂学家。李渊授朝散大夫,累迁中书舍人,专门办理机密文书,唐初诏令多出师古之手。李世民即位后,拜为中书侍郎,进秘书少监,受诏考订五经文字,作《汉书注》《急就章注》等,终秘书监,弘文馆学士。《旧唐书》《新唐书》皆有传。
    颜勤礼 唐万年人,字敬。工篆籀,尤精训诂,与其兄师古、相时同时任弘文崇贤学士。
    韦仁寿 唐万年人。隋朝大业末年为蜀郡司法书佐。断案公允,罪犯如知其案系韦仁寿所断,虽死不恨。李渊闻仁寿治理有方,授之南宁州都督。
    阎立德(?~656年) 唐万年人,名让,以工艺闻名,并擅长绘画。贞观初年,任将作少匠、大匠,封太安县男。贞观十年行使司空权,营昭陵,并设计监造翠微宫、玉华宫。后升工部尚书。显庆元年去世,赠吏部尚书、并州都督。《旧唐书》《新唐书》皆有传。
    唐临(600~659年) 字本德,长安人。唐武德初,跟随李建成讨伐王世充,授右卫率府铠曹参军。“玄武门之变”后,任万泉丞。之后历任大理卿、刑部尚书等职。他审理案件,案犯无不心悦诚服。《新唐书》《旧唐书》有记载。
    阎立本(?~675年) 唐万年人,立德之弟。李治时曾任右相、改中书令(宰相)。能书、善画,尤长写真,善于表现人物的性格、神情。代表作有《太宗步辇图》《凌烟阁功臣二十四人图》等。《历代帝王图》现藏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旧唐书》《新唐书》皆有传。
    宇文节 唐京兆万年人,唐高宗李治时任宰相(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见《新唐书·表第一·宰相上》。
    韦弘机 唐万年人。李世民时为左千牛胄曹参军,出使西突厥,途中撕裂衣裳前襟记录所过诸国风俗物产,写成《西征记》。显庆年间,为檀州刺史,修建学宫教化边民。临终任检校司农少卿。《新唐书》有传。
    韦待价 唐京兆万年人。武则天拜封宰相(文昌右相、同凤阁鸾台三品)。《旧唐书》《新唐书》皆有传。
    窥基(632~682年) 唐代僧人。姓尉迟,字洪通。唐右金吾卫将军尉迟敬宗之子,尉迟敬德之侄。京兆长安人。法相宗创始人之一,因常住慈恩寺,世称慈恩大师。曾编纂《成唯识论》,著有《瑜珈师地略纂》《杂集论述记》等十四部。《宋高僧传》《佛祖历代通载》有记载。
    周兴(?~691年) 唐万年人。与来俊臣同为有名的酷吏。有人告周兴谋反,武则天让来俊臣去调查。来问周兴“囚多不服奈何?”周兴回答:放在大瓮里,周围堆上火红的木炭,看他有什么事情不承认!”来俊臣如法炮制,对周兴说:“请君入瓮!”周兴吓得汗流浃背,连忙认罪。《旧唐书》《新唐书》皆有传。
    李昭德(?~697年) 雍州长安人。如意元年拜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宰相)。《旧唐书》《新唐书》皆有传。
    来俊臣(651~697年) 唐万年人。历任侍御史、左台御史中丞等职,并建立推事院,大兴刑狱。与其党造《告密罗织经》,专用酷刑逼供,贪赃枉法,先后被他族杀冤死者一千余家。《旧唐书》《新唐书》皆有传。
    怀素(624~697年) 唐代僧人,律宗三派之一东塔宗创始人。俗姓范,京兆人。贞观十九年(645),玄奘从印度取经回国,便誓求为师,从学经论,受具足戒后,专攻律部。纂写《四分论记》二十卷,还著有《俱舍论疏》,《遗教经疏钞》等。《宋高僧传》中有传。
    宇文融 唐京兆长安人。玄宗开元年间整顿户籍,提倡农耕,为发展经济做出贡献,玄宗拜授宰相(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旧唐书》《新唐书》皆有传。
    韦后(?~710年) 唐万年人,李显皇后。李显被武则天废贬后,多次想自杀,她一再劝止。李显复位,她勾结武三思等人,毒弑中宗,临朝称制,后被李隆基所杀。《旧唐书》《新唐书》皆有传。
    韦巨源(?~710年) 唐京兆万年人。武则天授宰相(夏官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李显亦拜封宰相(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旧唐书》《新唐书》皆有传。
    韦安石(674~711年) 韦孝宽曾孙,唐京兆万年人。久视、长安、神龙、景云年任宰相,为政清严,时人称赞“真宰相”。《旧唐书》《新唐书》皆有传。
    法藏(643~712年) 唐代僧人。华严宗实际创始人,被尊为三祖。俗姓康,字贤首。称康藏国师,亦称香象尊者。原籍西域康居,随祖父来长安定居。著作很多,主要有《华严经探玄记》《华严经旨归》等十七种。又对中、朝、日文化交流和三国人民友好往来颇有贡献。《宋高僧传》《佛祖统纪》《法藏和尚传》有传和记载。
    王德真 祖徙京兆,唐永隆、光宅年间任宰相。《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有记。
    韦弘敏 唐京兆长安人,光宅元年(684年)任宰相(太府卿、同中书门下三品)。见《新唐书·表第一·宰相上》。
    豆卢钦望 唐京兆万年人,长寿年、神功年、圣历年、神龙年为宰相(文昌右相、同凤阁鸾台三品,军国重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新唐书》《旧唐书》皆有传。
    韦方质 唐京兆万年人。光宅、垂拱年任宰相(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旧唐书》《新唐书》皆有传。
    韦思谦 名仁约。祖籍雍州杜陵。垂拱年为宰相(同凤阁鸾台三品)。《旧唐书》《新唐书》皆有传。
    韦承庆 字延体,韦思谦之子。长安年任宰相(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旧唐书》《新唐书》皆有传。
    韦嗣立 字延构,韦承庆异母弟。长安年间拜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宰相)。景龙年间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宰相)。《旧唐书》《新唐书》皆有传。
    韦温 唐京兆万年人,中宗韦后的从父兄弟。景龙三年(709年)拜封宰相(太子少保、同中书门下三品)。《旧唐书》《新唐书》皆有传。
    韩休(673~739年) 唐京兆长安人,字良士。开元年(742年)拜封宰相(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旧唐书》《新唐书》皆有传。
    韦坚(?~746年) 唐万年人,字子全。初任长安令,天宝元年升陕郡太守、水陆转运使。他曾主持咸阳渭水筑堰,开辟咸阳至华阴永丰仓漕运和广运渠。后受李林甫陷害,贬官岭南,被杀。《旧唐书》《新唐书》皆有传。
    颜杲卿(691~756年) 唐万年人,颜师古五世孙,字昕。性刚直,是非分明。抗击安禄山叛乱有功绩,拜其为卫尉卿兼御史中丞。常山之战中被安禄山所俘,宁死不屈。《旧唐书》《新唐书》皆有传。
    韦见素(686~762年) 字会微,唐京兆万年人。天宝年封宰相(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院学士)。《旧唐书》《新唐书》皆有传。
    李道广 祖徙京兆万年(今长安县)。武则天时为汴州刺史,有善政,拜宰相(殿中监、同凤阁鸾合平章事)。封金城侯。卒谥成。《旧唐书》《新唐书》有传。
    王昌龄(698~765年) 字少伯,京兆人。唐代著名诗人。因长于七绝,有“七绝圣手”、“诗家天子”之誉称。有《王昌龄集》。《唐书》有传。
    杜甫(712~770年) 字子美。居长安达十年之久,自称“少陵野老”“杜陵布衣”,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著有《杜工部集》。《旧唐书》《新唐书》皆有传。
    韩滉(723~783年) 唐京兆长安人,字太冲,韩休之子。贞元年拜授宰相(检校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著名画家,他的代表作《五牛图》被后世誉为稀世“神物”,艺术珍品。
    常衮(728~783年) 唐京兆人。天宝时进士。李豫时,拜宰相(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德宗李适时贬为潮州刺史,后为福建观察使,当时闽人不学文化。衮设乡校教育乡民。此后文风渐盛。《旧唐书》《新唐书》皆有传。
    颜真卿(709~785年) 唐京兆万年人,颜师古五世孙,字清臣。著名书法家。居官秉政公明,不畏权贵。写字端庄雄伟,遒劲郁勃,他的书法以自成一格的“颜体”为世所推崇。抗击安禄山叛乱有功绩,李亨时为刑部尚书,后迁御史大夫。唐代宗封鲁郡公,后人因称“颜鲁公”。《旧唐书》《新唐书》皆有传。
    韦陟 唐万年人,韦安石之子,字殷卿。善文辞,十岁即授官朝散大夫,后又升为礼、吏二部尚书,封为郇国公。因受李林甫、杨国忠排挤,终不得相位。《旧唐书》《新唐书》皆有传。
    韦应物(737~789年) 唐京兆人。玄宗时任三卫郎,后奋发攻读,为当时著名诗人。贞元中出任苏州刺史,政绩卓著,世号“韦苏州”。其诗闲澹简远,有“高洁诗人”之称。人比之为陶渊明,称为“陶韦”。有《韦苏州集》。
    李元纮 其先祖从滑州迁居京兆万年,字大纲。为官中对太平公主和其他王公贵胄侵害百姓利益的事敢于公正处置,自己又清正廉洁。开元间官授宰相(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旧唐书》《新唐书》皆有传。
    李泌(722~789年) 祖先徙居京兆。字长源。博学,通《易经》。贞元三年(787年)拜宰相(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旧唐书》《新唐书》皆有传。
    李晟(727~793年) 唐名将,字良器。原籍洮州临潭(今甘肃临潭县),晚年奏请皇帝诏准入籍京兆万年县(今长安县)。初为西北边镇裨将,英勇善战,屡立奇功,继任凤翔、陇右、泾原节度使,兼管内诸军及四镇,北庭行营兵马副元帅。建中、贞元年拜任宰相(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太尉,封西平郡王。贞元九年(793年)卒。《新唐书》《旧唐书》有传。
    张萱 唐代画家,京兆人。李隆基宫廷画师。传世作品有《唐后行从图》、《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现存美国波士顿博物馆)。《宣和画谱》《图绘宝鉴》有记载。
    韦述 唐史学家,京兆杜陵人。任史官二十年。撰写国史一百一十三卷。还著有《高宗实录》《御史台记》等二百余卷。为人不慕权势财利。对有志于学者,不问贵贱,以礼接待,为当时人所重。《旧唐书》有记载。
    韩朝宗 京兆长安人,曾任荆州长史。喜欢拔擢人才,曾推荐崔宗之、严武。李白写《上韩荆州书》中说:“生不愿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即此人也。《旧唐书》有传。
    第五琦(729~799年) 唐长安人,字禹珪。至德元年(756年)任山南第五道度支使、改私贩盐法为官收官卖,改善了财政状况,但使盐价激增。乾元二年(759年)任户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主持铸造“乾元重宝”和“重轮乾元”钱币,前后主持财赋十余年。《旧唐书》《新唐书》皆有传。
    韦皋(744~805年) 唐万年人,字城武。初任监察御史,后升陇州刺史、奉义军节度使。贞元年拜宰相(检校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任西川节度使,经略滇南,南和南诏,北击吐蕃,甚有功绩。《旧唐书》《新唐书》皆有传。
    惠果(752~805年) 唐代僧人。俗姓马,京兆万年(今长安县)人。21岁出家受戒。建立“金胎不二”思想。多次应诏入内道场为代宗、公主修法祈祷。常住青龙寺,向来唐求法僧俗授密宗教义。《大唐青龙寺三朝供俸大德行状》有记载。
    杜黄棠(738~808年) 唐京兆万年人,字遵素。向唐德宗李适谏言整法度、削藩镇,朝运中兴。唐宪宗李纯拜为宰相(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旧唐书》《新唐书》皆有传。
    杜佑(735~812年) 唐万年人,字君卿。历任岭南、淮南节度使,做过德宗李适、顺宗李诵、宪宗李纯三朝宰相,封岐国公。喜爱读书,著有《通典》二百卷,为我国第一部记述典章制度的通史。《旧唐书》《新唐书》皆有传。
    韦夏卿 唐万年人,字云客。博学多才,又善文辞,大历中与弟正卿同时举为贤良方正,后被提升为吏部侍郎、太子少保等职。知人善任,所荐之人,多为达官宰相。《旧唐书》《新唐书》皆有传。
    程异(?~816年) 唐京兆长安人,字师举。在任淮南等道两税使、盐铁使中,兴利除弊,节俭奉公,为扭转朝廷财政状况做出贡献。死后没有留下财产,世人称赞其廉。唐宪宗李纯拜授宰相(工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旧唐书》《新唐书》皆有传。
    李愬(773~821年) 唐名将,字元直,元和年拜宰相(检校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原籍洮州临潭(今甘肃临潭县),随父李晟入籍京兆万年(今长安县)。善骑射,有谋略。平淮西节度使吴元济反叛有功,进升山南东道节度使,封凉国公。《旧唐书》有传。
    韦贯之(760~821年) 唐京兆万年人,名纯。任礼部侍郎中,取士抑浮华,重实绩。唐宪宗李纯时任为宰相(尚书右丞、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旧唐书》《新唐书》皆有传。
    李抱玉 本姓安,世居河西,唐至德年间徙入长安,换姓改名李抱玉。广德年任宰相(司空、兼兵部尚书、司徒、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新唐书》《旧唐书》皆有传。
    李抱真 字太玄,李抱玉从父弟,唐兴元年任宰相(检校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新唐书》《旧唐书》皆有传。
    韦执谊 唐京兆人,杜黄裳女婿,字太冲。年方二十岁即为翰林学士。唐顺宗李诵拜为宰相(尚书左丞、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在与王叔文党争中被贬为崖州司户。《旧唐书》《新唐书》皆有传。
    韦处厚(773~828年) 唐京兆万年人,字德载。官至宰相(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灵昌郡公。历事四个皇帝,一时推为贤相。《旧唐书》《新唐书》皆有传。
    高郢 字公楚,从文安徙居京兆长安,唐贞元末年官至宰相(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新唐书》《旧唐书》皆有传。
    薛涛(770~832年) 唐长安人,字洪度,女诗人。善歌舞,工诗词。有“蛾眉才子”之誉称。晚年曾居成都浣花溪,著女冠服,创制深红小笺写诗,酬献时人,人称“薛涛笺”。今其地有“薛涛井”。诗集已佚,明人辑录《薛涛李冶诗集》二卷。
    韦鉴 唐杜陵人。擅长画龙马,妙得精气,亦善写八分隶书。
    边鸾 唐京兆人。少年学画,最擅长画花鸟、折枝花卉。
    杜悰 唐万年人,杜佑孙,字永裕。岐阳公主驸马。唐武宗李炎、懿宗李漼两朝宰相。《旧唐书》《新唐书》皆有传。
    牛僧孺(778~847年) 隋仆射牛弘之后,原籍安宁鹑觚,徙下杜樊乡,字思黯。韩弘当政,其子贿赂权贵。韩氏父子死,皇帝派人到韩家收账簿,被他们贿赂过的朝臣名单也在其中,在牛僧孺的名字旁注:“某月日,送钱千万不纳”。唐长庆年牛僧孺任宰相(户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新唐书》《旧唐书》有传。
    杜牧(803~852年) 唐京兆万年人,杜佑孙,字牧之。刚直有奇节,其诗情致豪迈。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诗人,人称“小杜”,有《樊川文集》《别集》《外集》。《旧唐书》《新唐书》皆有传。
    鱼玄机(约844~868年) 唐长安人,字幼微,又字蕙兰。喜读书,有诗才。因与丈夫李亿纳感情破裂,入咸宜观为道士。因笞死文僮绿翘,旋被杀。
    韩皋 唐京兆长安人。字仲闻,韩滉之子。李恒拜列相位(检校尚书右仆射、左仆射)。《旧唐书》《新唐书》皆有传。
    崔祐甫 唐长安人,字贻孙。大历时官拜宰相(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他选贤择能,不到一年,推荐官吏近八百人。《旧唐书》《新唐书》皆有传。
    崔植 唐长安人,字公脩。崔祐甫侄儿。长庆年间任宰相(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旧唐书》《新唐书》皆有传。
    杜元颖 唐京兆杜陵人,杜如晦五世孙。长庆年任宰相(户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因巧取豪夺,吞食军资,招致南诏入侵,被贬官。《旧唐书》《新唐书》皆有传。
    杜审权 唐京兆杜陵人,字殷衡,杜元颖之侄。为人方正,循礼数。大中年任宰相(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旧唐书》《新唐书》皆有传。
    杜让能 唐京兆杜陵人,字群懿,杜审权之子。光启年为宰相(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旧唐书》《新唐书》皆有传。
    韦贻范 唐京兆万年人,字垂宪。唐昭宗李晔拜为宰相(工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新唐书》有传。
    韦保衡 唐京兆人,字蕴用。唐懿宗李漼时拜为宰相(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旧唐书》《新唐书》皆有传。
    王徽 唐京兆人。字昭文。广明初年为宰相(户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旧唐书》《新唐书》皆有传。
    韦正贯 字公理,京兆万年(今长安县)人。少孤,伯父韦皋认为他能光大门第,起名臧孙,易名正贯。唐大中年任岭南节度使。清正廉洁,在任三年生病。遗言不厚葬,不用鼓吹,不请谥。《旧唐书》《新唐书》皆有传。
    韦宙 唐京兆万年人。在任永州刺史中,抑豪强,抚百姓,倡耕织,充仓廪,立官学,改风俗,民得安居乐业。唐宣宗李忱拜宰相(检校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旧唐书》《新唐书》皆有传。
    韦昭度(?~895年) 唐京兆人,字正纪。僖宗李儇、昭宗李晔皆拜授宰相。《旧唐书》《新唐书》皆有传。
    王处存(831~895年) 京兆万年人,唐中和年官至宰相(检校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新唐书》《旧唐书》皆有传。
    王郜 王处存之子,李晔时封宰相(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新唐书》有记。
    宋清 唐长安人。著名药工,不仅药真,而且德高,遇购药无钱者,也尽皆付药。家中债券如山,他估计谁无力偿还,即把债券烧掉。长安人称赞道:“人有义声,卖药宋清。”
    卢棱伽 唐长安人,一名楞伽。精于佛像和山水画。
    韦庄(836~910年) 前蜀杜陵人,字端己。擅长诗词,有“秦妇吟秀才”之称。梁篡唐后,庄与诸将拥王建称帝,开国制度皆由庄制定。历任吏部尚书、宰相等。著有《浣花集》《蜀程记》。
    韩偓(844~923年) 唐万年人。唐末诗人,字致尧,自号玉山樵人。为诗慷慨激越。官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兵部侍郎。著有《玉山樵人集》《香奁集》《韩内翰别集》。
    秦韬玉 晚唐诗人。字中明,京兆人。诗以七律见长。以《贫女》诗最有名。明人辑有《秦韬玉诗集》。《全唐诗》《唐诗选》有记载。
    张佶 据《九国志》为京兆长安人。为宣州从事,不计个人升迁,推举马殷统帅军队,有德威。后梁开平初年官拜宰相(检校太傅、同平章事)。《旧五代史》有传。
    关仝 后梁长安人。善画山水。随当时著名画家荆浩学画,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称誉,驰名当代,并称“荆关”。
    卫贤 南唐著名画家。京兆人。李后主内供奉。专学吴道子画法。擅长画楼台、殿宇、盘车水磨,称誉当时,今收藏在故宫的《高士图》和上海博物馆的《闸口盘车图卷》为稀世珍宝。《五代名画补遗》《宣和画谱》《唐宋绘画史》有传和记载。
    王庭允 后晋长安人,字绍基。青年时曾为后唐晋阳军校尉,勇敢剽悍,有攻城野战本领,能和士卒同甘共苦,很受庄宗李存勖礼遇。入后晋,官至检校太尉。
    苏逢吉 五代(汉)长安人。为人贪狡无行,好杀戮。刘知远生日派他疏理狱囚以祈福,他无论轻重曲直悉杀之。后为宰相(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旧五代史》《新五代史》皆有传。
    边蔚 后周长安人,字德升。庄宗李存勖伐蜀,边蔚做记室,奉诏命代管军务,成绩卓著。后周太祖郭威即位,拜边为太常卿。《旧五代史》有传。
    杜荀鹤 五代(汉)万年人,号九华山人。官翰林学士、知制诰,著名诗人。有《唐风集》。
    宋湜(948~999年) 宋代文学家、史学家,字持平,京兆长安人。参加撰修国史。有《文集》二十卷。《宋史》《宋史新编》《古今纪要》有记载。
    刘兼 宋史学家兼诗人。长安县人。宋开宝元年(937年)受诏与卢多逊、扈蒙等共同修撰《五代史》,次年修成。著有诗集一卷。《宋史》中有记载。
    史序(934~1010年) 宋代天文学家,字正伦,京兆长安人。自幼喜欢观察天象、推算历法,曾任司天少监、司天监等。曾修《仪天历》,并纂修《天文历书》二十卷。《宋史》有记载。
    种世衡(?~1044年) 宋朝名将,字仲平,长安人。任知环州期间注意发展经济,自己解决军饷和军需物资,不向州县索取,深受军民爱戴。死后,清涧、环州军民画像哭祭。《宋史》有记载。
    成宗道 宋代画家。长安人。工画人物,兼长刻石。《图绘宝鉴》《画史会要》《绘事备考》均有记载。
    孔承恭 宋万年人,字光祖。太宗时,临理西京酒曲,每年给国家增收课税六千万。官大理少卿。《宋史》有传。
    王谠 宋长安人,字正甫。所著《唐语林》,记述了唐代有关典章故实,为后人珍视。
    宋敏求 原籍赵州平棘人,后迁长安。字次道,宋时为史馆修撰、龙图阁直学士。从父亲宋缓以来,家住长安城内春明坊。曾参与修唐史,补唐武宗以下六世《实录》一百四十八卷,编《唐大诏令集》,著《长安志》。
    萧 (1250~1307年) 元长安人,字维斗。读书南山30年,博览群书。曾拜太子右谕德,扶病至京师,任集贤学士、国子祭酒。有《三礼说》《九州志》《勤齐集》等著作传世。《元史》有传。
    红字李二(约1260~约1334年) 元杂剧家。失却原名,以艺名称世。京兆(今西安市)人。曾与元曲四大家之一的马致远合作,编写杂剧《开坛阐教黄粱梦》《岳阳楼》。《录鬼簿》中有记载。
    王绍徽 明咸宁人。他仿效《水浒传》编纂了东林一百○八人事迹,名为《点将录》,献给魏忠贤,按名清除。此事深受魏忠贤赞赏。后因卖官求荣被罢职。魏忠贤案定,王绍徽被叛处徒刑。《明史》有传。
    冯从吾(1556~1625年) 明长安人,字仲好。家居二十五年,常讲学关中书院,有学生数千人。曾为工部尚书。学者称“少墟先生”。著述有《元儒考略》《冯子节要》《冯少墟集》和《古文辑选》等。《明史》有传。
    齐讷庵 明咸宁人。擅长写文章和画山水画。他制作的瓦砚精美程度可与铜雀陶瓦相比。
    刘纯 明咸宁人,字宗厚。博学,工诗文,且精通医学。著述有《继增玉玑微义》《杂病治例》《伤寒治例》等。
    秦可大 明长安人。著有《地震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研究地震的专著。
    邹应龙 明长安人,字云卿。曾任御史,因弹劾严嵩父子而得名,官至兵部侍郎。巡抚云南,查办黔国公沐朝弼,又平番寇后因忌者所排,弃官。《明史》有传。
    许宗鲁 明代学者,字东侯,陕西咸宁(今长安)人,进士。以都御史巡抚保定,又抚辽东,百姓信赖。著有《辽海》《归田》《少华》诸集。《明史》有记载。
    梁化凤(16 21~16 71年) 字翀天,清长安人。因屡建战功,升为大同掌印都司、都督佥事。顺治八年,因平定杨万科提为苏淞总兵,江南提督,负责防卫东南沿海诸地。《清史稿》有传。
    贾慎行 清代良吏。字罗山,陕西咸宁(今长安)人。德高望重,经地方官奏报朝廷。乾隆时出任山西襄垣县知县,以帮民脱贫致富为治县之本,大力倡导、发展植桑、养蚕、缫丝、织绢,百姓普遍富裕。《西安历代名人史话》有记载。
    王筠(1749~1819年) 清长安人,乾隆、嘉庆年间著名女诗人、剧作家。善画花卉人物。她和父王元常、子王百令合写《西园瓣香集》;她的戏曲作品有《繁华梦》二卷、《全福记》二卷、《遇仙记》二卷。
    柏景伟(1830~1891年) 清长安人。关中书院主讲,少墟书院监修,著有《沣西草堂文集》。
    薛允升(1820~1901年) 清长安人。字克献,号云阶。先后授江西饶州知府、山西按察使刑部侍郎及兵部、工部侍郎、刑部尚书等职。允升鞠囚如与家人语,务使隐情必达,枉则为之平反,“凡所定谳,按法随科,人莫能增损一字”。他一生著述甚丰。有《汉律辑存》《汉律决事比》、《唐明律合编》、《刑制备考》、《读律存疑》等。《清史稿》有传。
    赵舒翘(1847~1901年) 清长安人,字展如,号慎斋。历任刑部主事、刑部员外郎,因平反昭雪王树汶冤案而名闻朝野。义和团兴起,舒翘往近畿一带抚谕,迎合端刚,草率复命。八国联军陷京津,随两宫出走,和议成,被赐死。赵精熟律例,博览旧典,著述甚多,有《慎斋文集》《慎斋别集》《温处盐务记略》《慎战要言》《慎疾箴言》《像刑录》等。《清史稿》有传。
    薛宝辰(1850~1926年) 清长安人,原名秉辰,字寿宪(寿萱)、幼农。文章称于世,工诗、书、画,时称“三绝”。著有《宝学斋文诗钞》《仪郑堂笔记》《医学论说》《医学绝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