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志   公用事业   供水   [传统供水方式]

[传统供水方式]

  【筑渠引水】 汉代长安建立城市地表蓄引供水系统,其水源来自渭河支流泬水和交水。泬水即今潏河上游和河,自大义峪西北流至皇子陂以下称泬水。交水即今潏河香积寺以下至沣河口段。西汉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在汉长安城南郊(今长安县斗门镇一带)修凿昆明池。据《雍录》载:“武帝作石闼堰,堰交水为池。昆明(池)基高,故其下流尚可壅激为都城之用,于是并城三派,城内外皆赖之。”石闼堰位于今长安县堰头村,其功用一是抬高水位,改变交水流向,使交水主要水量壅遏北流注入昆明池;二是使交水下游有排泄之道,多余水量经昆明池后西流注入沣河,避免汛期泛滥。交水经石闼堰北行过西乾河、三角村、孙家湾西至渠里,北穿细柳原至石匣口村入昆明池,形成南界今匣子口村,北至常家庄南,东接孟家寨、万村,西抵张村和马营寨,面积约10平方公里的人工湖。以昆明池为总蓄水库,与揭水陂及城内沧池、藕池、太液池等分蓄水库串接,组成蓄水调节系统。引水系统包括若干渠道:一为昆明渠,亦名漕渠,自昆明池东引水向东北流,经河池陂(今河池寨)与泬水会合,流经汉长安城南、城东,至清明门外与明渠会合东向,此渠是汉长安城东、城南的供水渠道,汉长安城明堂辟雍的水源即来自昆明渠;二为明渠,亦名泬水枝津,系引泬水入城的渠道,泬水西北流经今下杜、鱼化寨直趋汉长安城西,自章城门经飞渠(类似渡槽或架空管道)引水入城,东向流经未央宫汇入沧池,再由沧池下流循殿北经石渠阁、天禄阁出未央宫,流经桂宫、北宫、长乐宫北后自城东清明门出城,分为二水:一支东流与昆明渠汇合,一支排泄为王渠水源,此渠是未央官、桂宫、北宫、长乐宫的供水渠道;三为泬水主流,自章城门外沿城北流,经凤阙(今未央区双凤村)东分为二支,一支东北流仍沿西城墙北上,至城墙西北角折向东北流,沿北城墙向东又分为两小支,一小支汇入藕池,另一小支向东注入渭河;另一支折入建章宫区内,经渐台东与太液池汇合后向北注入渭河,此渠为建章宫的供水渠道;四为揭水陂水,引自昆明池北口,经揭水陂(今未央区三桥镇至阿房宫遗址间)向北分为两支:一支称揭水陂水,东北流注入泬水补充其水量;一支仍称昆明池水,北流经建章官东,至凤阙南注入泬水,此渠也为建章宫供水渠道;五为王渠,引自明渠,在城东南覆盎门外绕城墙北流,经清明门北流注入渭河。

 

汉长安城引水渠复原图(底图用现在地形) 

 

  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文帝以长安故都年代既久,宫宇朽蠹”,且“汉营此城将八百年,水皆咸卤,不甚宜人”(《资治通鉴》),诏令迁址另建新都,在汉长安城东南20里的龙首原以南建大兴城,唐代改名长安。

  隋唐长安城东倚灞、浐,南临潏、交,遂以上述河流为水源建立新的地表供水系统。主要渠道有:

  ·龙首渠· 筑于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因渠水引自浐河,亦名浐水渠。此渠自今西安东南郊马腾空龙首堰引浐河入渠,北流至长乐坡附近分为东、西两渠。东渠北流至通化门外绕外郭城东北角西折入东内苑,汇为龙首池,再东北流经凝碧池、积翠池后西北流注入太液池。西渠西南流至通化门入城,经永嘉坊,西流经胜业坊、崇仁坊,入皇城又北上入宫城,至太极宫后汇为山水池和东海池。唐代建大明宫、兴庆宫后,龙首渠多有延伸。东渠增加引入大明宫的支渠,唐贞元十三年(公元797年)又延伸一支自永嘉坊西北分水,入大宁坊太清宫。西渠增加一支自兴庆坊南流经兴庆宫注入兴庆池,自池南流入东市汇注放生池。龙首渠是唐长安城东北隅及三大内、东内苑等宫廷的供水渠道,“凡邑里、宫禁、苑囿,多以此水为用。”1954年3月,在对龙首渠西渠经通化门入城处的考古探测中,发现砖石合砌涵洞两座,涵洞高0.75米,长5.5米,底宽2.5米。

  ·永安渠· 筑于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因渠水引自交水,亦名交渠。此渠自南郊香积寺西南筑香积堰引交水北流,经石栏桥、第五桥至外郭城南安化门西大安坊西街(今北山门口村以西)入城,北流穿城而过,经大通、敦义、永安、延福、崇贤、延康6坊之西,过西市以东,与漕渠汇合成池,又北流经布政、颁政、辅兴、修德4坊之西,北出景曜门,流经禁苑后注入渭河。永安渠从城西南入城,自南而北贯穿全城,为唐长安城西部的供水渠道。

  ·清明渠· 筑于隋开皇初年,其水源和渠道即今河引潏河之道,自南郊皇子陂引潏水西北流,经韦曲、塔坡至外郭城西南安化门紧西(今北山门口村东200米处)入城,经大安坊东街折向东,至安乐坊后再折向北,流经安乐、昌明、丰安、宣义、怀贞、崇德、兴化、通义、太平等9坊之两,又西北经布政坊东流入皇城,北流入宫城,至太极宫后廷注为南海池、西海池和北海池。据1970年对该渠流经兴化坊一段考古探查,渠道宽度9.6米。清明渠与永安渠同为隋唐长安城西部及皇城、宫城的供水渠道。

  ·漕渠· 初筑于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自南郊分潏河北流,至外郭城西金花门入城,东流经群贤坊至西市西街,凿潭潴水以漕贮木材。唐永泰二年(公元766年),又自西市引渠导水,经光德坊、通义坊、通化坊,至开化坊荐福寺东街,向北经务本坊国子监东,进皇城景风门、延喜门入宫城,“渠阔八尺,深一丈”(《唐两京城坊考》)。

  ·黄渠与曲江池· 曲江为秦汉时之5岂州,略具林园之胜,有地下泉水作为水源,隋唐辟为风景区曲江池和芙蓉园,除原有泉源外,又开凿黄渠以扩大曲江池水源。黄渠引义峪水,西北流经三象寺(今韦兆村东北原上)、鲍陂入曲江池,又自曲江池北出分为两支:一支经青龙坊、修政坊,至晋昌坊大慈恩寺南汇为寺前南池;一支经敦化坊、立政坊流往升道坊龙尼寺。

  历经唐末战乱,引水系统破坏,入城渠道大都湮废。

  北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知府陈尧咨以“永兴军城井泉大半咸苦,民居不能食,州臣亲相度城东二里有水渠曰龙首渠,其水清冷甘冽,可五六十丈,开渠引注入城,散流廛闾间,阖城食甘水”。其恢复唐龙首渠西渠故道,引入城坊后流贯泄注城壕。金代沿用此渠,至金末战乱淤废。

  

  隋唐长安街坊水渠复原图

 

  元代至元元年(1264年)复引龙首渠入城,大致仍沿宋代故道,渠水灌注兴庆池。至元十年(1273年),“复开五代后涸渠,自长乐坡西北流入王城”(骆天骧·《类编长安志》)。王城即元安西王府,位于今西安市东北郊,其“五代后涸渠”即唐龙首渠东渠。元代中叶后,龙首渠东、西两渠又渐淤废。

 

隋唐长安城引水渠道复原图

 

  明代初年再次恢复龙首渠(西渠)。明成化元年(1465年),因龙首渠“日见削损,水仅一脉,城中军民多于晨昏争汲”,巡抚项忠、知府余子俊决定修筑通济渠并扩建龙首渠。弘治十五年(1502年)周季麟复加葺补,形成城东龙首渠、城西通济渠的供水系统。

  ·龙首渠· 自留公东北引浐水入渠,北流经三兆、倪家滩、王家砭、马腾空、缪家寨、等驾坡至白杨寨,西流经韩森寨、金花落入东廓门,沿东关至长乐门入城,分为三渠:第一渠从真武庵南流经合阳府(玄风桥)过大菜市(今大差市)向东,经咸宁县署及京兆驿(饮马池巷东)前,大致沿东羊市街、东县门街、东厅门、东木头市至南大街折北,经马坊巷口沿北大街北上后分为两支:一入莲花池,一入汧阳府(今梁府街);第二渠从玄真观北流入杨大人宅;第三渠在大菜市以东大致沿今解放路以东北上入临潼府(今北都统巷),另分一支入秦府(今陕西省政府)。

  ·通济渠· 于丈八沟造一石闸,引河水入渠西流,城外渠道多利用唐清明渠及河故道,至安定门吊桥边由洞口入瓮城内,南流由水门出瓮城,沿西城墙南流过一敌楼复入城,东南流至白鹭湾,过梁家牌楼,东至西大街长安县署前分为三渠:第一渠过广济街口,大致沿西大街、东大街南东流至真武庵入东城河,中途别分支流入按察司(今市公安局)、永寿府(今永寿巷)、布政司(粮道巷南)、保安府(南都统巷)、秦王府(今省政府);第二渠沿广济街北流,过麻家什字北流入莲花池,中途分一支经南察院入都御署(今西安市政府);第三渠则自第二渠分水西流入永丰仓,又西流经安象寺折入贡院(今儿童公园)。

  通济、龙首两渠之在城外者,大抵均为土渠,分别自西关、东关起渠壁改用砖砌,入城之后改用地下砖渠。明代饮水管理制度严格,据明王恕记:“弘治间周季麟等修通济、龙首两渠,二渠每十家作一井口,以砖为栏,以瓷为口,以板为盖,启闭以时,尘垢不洁之物无隙而入,湛然通流,举皆充溢。”经明末战乱,通济、龙首两渠又皆湮废。

  

明清西安城龙首、通济两渠城内渠道图

 

  龙首渠经流地名

  第一支:①杨大人宅

  第二支:②合阳府(玄风桥)

  ④咸宁总府(县门街北)

  ⑤京兆驿(饮马池巷东)

  ⑥保安府(左翼署,南都统巷)

  ⑦汧阳府(梁府街)

  第三支:③临潼府(右翼署,北都统巷)

  通济渠经流地名

  第一支:⑧长安县署(教育学院)

   ⑩按察司(市公安局)

   ⑾永寿府(永寿巷)

   ⑿布政司(钟鼓楼广场)

  第二支:⑨迎祥观钟楼(广济街口北)

  第三支:⒀南察院(大皮院)

   ⒁都统署(市政府)

  

明清西安城引水渠道复原图

 

  清康熙三年(1664年),陕西巡抚贾汉复等重加疏浚通济、龙首两渠,一度恢复明代供水系统,至雍正年间渐又淤塞,后虽疏通,仅为城外渠道。乾隆初年修缮西安城墙,将东、西水门废除,通济、龙首渠入城通道断绝。乾隆时陕西巡抚毕沅和嘉庆时陕西巡抚方维甸一度修复通济渠流入贡院的一支,不久又淤。嘉庆时龙首渠仅能流注东关,余者注入东城壕,城中渠道遂废。道光年间西安知府叶世倬修复通济渠入城壕水道,渠水可入注城壕。道光五年(1825年)一度疏通龙首渠,亦只能通达城壕。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陕西巡抚升允疏浚通济渠“自城外碌碡堰以下迤逶三十余里逐段开浚,导水自西门入,曲达街巷,绕护行宫,便民汲引”,但入城仅行宫一处,不久旋告淤废。

  民国36年(1947年),陕西省政府组织引水入城工程委员会,由长安县水磨村碌碡堰设闸引水,循通济渠故道,经丈八沟、南窑头、糜家桥至西门,绕城墙北行,于玉祥门南入城,至洒金桥入暗渠,穿许士庙而达莲湖,全长20.8公里,称龙渠,最大引水量0.5立方米/秒。因工程设施简陋,维护不力,时遭淤塞,至1953年莲湖公园接入自来水后废弃。

  【凿井汲水】 古代“因井为市”。西周丰镐两京位于沣河下游一级阶地,地势低缓平展,浅层地下水位仅1~2米,水源补给丰富,凿井汲水方便,据考古调查,在丰京遗址范围今长安县张家坡发现分布密集的古井遗迹。

  秦咸阳城横跨渭河两岸,其渭河南侧遗址虽因河道变迁湮没无存,渭河北侧遗址经考古调查发现:“在长兴村、滩毛村、店上村、长陵车站一带和这一地区的渭河北岸断崖上,暴露出来的(秦代)水井很多”。这些水井的井口分两种:一为方形,用素面残长19厘米、宽14.5厘米、厚6厘米小砖砌成;一为圆形,用碎瓦片和陶片砌成。井深分别3.18米、3.2米、3.36米和3.9米。为防止塌陷及泥沙淤塞,井身由5~9个圆形灰陶井圈重叠组成,井圈直径65~90厘米,高30~34厘米,厚3~4厘米不等。

  汉代以后虽建立地表蓄引供水系统,但居民饮用水仍以凿井汲水为主,隋代便因“汉营此城将八百岁,水皆咸卤,不甚宜人”而迁址。唐长安城中各坊皆有水井。据考古勘查,仅太平坊(今西北大学)便发现隋唐水井遗迹十余处。皇帝及嫔妃居住的宫城内也凿建不少水井。大明宫麟德殿西侧第一层台基北段便有南北相对的两眼水井,二井相距4.65米,南边的井口平面呈椭圆形,直径1.5米;北边的井口呈圆形,直径1米。水井有公、私两种,延康坊西明寺本为隋尚书令杨素旧宅,“寺内僧厨院有杨素旧井”。醴泉坊太平公主私第“长安初,醴泉坊太平公主第井水溢流”。太平坊有御史中丞王鉷宅,其宅院不仅有井,且井栏装饰精美,“宝钿井栏,不知其价”。公井则凿建于里巷街衢之旁,供百姓共用汲水。据《太平广记》载:“景公寺(位于常乐坊西南隅)前街中,旧有巨井,俗呼八角井”,此即公井之一。井水因所在地域不同有清浊咸甜之别,敬宗时姚合诗云:“旧客常乐坊,井泉浊而咸;新屋新昌里,井泉清而甘”。醴泉坊因井水甘甜而得名,据清乾隆《长安志》载:“醴泉坊,本名承明坊,隋开皇二年缮筑此坊,忽闻金石之声,因掘得甘泉浪井七所,饮者疾愈,因此名坊”。晋昌坊慈恩寺内井水甘美,故贾岛有诗赞曰:“井甘源起异,泉涌渍苔封”。

  五代十国时期,渠系淤废,城市用水全赖水井,水井数量增多,但因地下水质恶化而渐趋咸苦。据北宋善感禅院新井碑载,市区“计其井不啻乎万也,然而泻卤之地,井泉惟咸”。宋、明两代虽先后修筑龙首、通济二渠引水入城,亦仍部分依靠井水。至清乾隆之后,城市供水又基本依赖水井,居民院落多有水井,街衢里巷间还分布若干公用水井。近代陇海铁路通达西安后,新兴产业日渐增多。自民国23年(1934年)10月集成三酸厂(厂址香米园)凿建机井(俗称“洋井”)后,一批工厂陆续凿建机井,机关、团体、学校、驻军及权贵公馆也多改凿机井。机井比土井开凿较深,出水量较大,有的机井深逾百米,但多数机井所达深度仍属浅表地下水层。多数机井以手压唧筒,少数采用动力机械。

  当年的“水夫”带着水桶在西门大井

 

  因城市缺乏排水系统,受人类长期居住活动影响,地下水质严重污染恶化,城内多数区域井水味咸苦涩,含大量氯化物、硫酸盐、硝酸盐等可溶性矿物质,俗称“苦水”,尤以城市北半部偏东区域为甚。惟城市南半部偏西区域水井的水质较好,含可溶性矿物质较少,俗称“甜水”,其分布大抵沿通济、龙首二渠走向,因渠水长期潜渗补给,使局部区域地下水淡化而致。清代乾隆年间至民国年间最著名的甜水井为西门大井,位于西门瓮城内原通济渠入城转弯回流处,时有民谣曰:“长安第一景,四个辘轳八个桶”。据清乾隆《长安县志》载:“相传康熙初有善识井脉工匠开西瓮城井,水甘而旺,足资汲引”,当时茶肆酒楼纷纷以“西门大井甜水”为招牌吸引顾客。此外,城西南隅的甜水井街则因附近无量庙院墙东侧(今报恩寺32号院)凿得甜水井而得名。居住在“苦水”区域的市民,院落井水仅能供作洗涤,须另购“甜水”饮用。自清代乾隆年间起,拉车卖水成为西安市的行业之一,民国23年(1934年)后出现西京冰厂等以卖水为业的厂家。拉车卖水者从公用甜水井汲水或从水厂、私人甜水井买水,走街串巷售给城市居民。水车有独轮人力车、双轮人力车(也叫“架子车”)、驴车、马车等多种,民国年间城市铺修路面后一律改用架子车,每车载水桶(木桶或铁桶)6~12个,每桶水四五十斤。拉车卖水者称“水车夫”,多为外地来西安的贫民,抗日战争期间,沦陷区难民逃来西安,多有以此为业维持生计者。据民国36年(1947年)统计,全市有水车夫523人。民国30年(1941年)10月,陕西省政府“指定水价每元四车出售,不得稍违”。民国34年(1945年)9月,西安市政府批准“大车每桶远处80元,近处65元;小车每桶远处30元,近处25元”。至民国36年(1947年),因通货恶性膨胀,水价不断上扬,据同年7月水车工会呈西安市政府请愿书称:“西京制冰井园(即西京制冰厂售水井)……半年内竟涨价五次,十余日间涨水价二次,七月四日每车水方由一千元涨至一千三百元,又自廿二日起复涨至二千二百元。每日一人拉水五、六次,每车水售价三千至四千元,每日最多进入二万元,除付井园水价一万三千元外,所余六、七千元生活实难维持。”自民国30年(1941年)至民国36年(1947年),出厂水价由每元4车涨到每车2200元,市民吃水困难达到“贵似油”的地步。

  据1949年调查,西安城区共有公、私机井64眼,其中人力手压唧筒机井42眼,用电力或蒸汽机抽水机井22眼。西京冰厂、华清池浴堂、德记铁工厂为主要售水机井。公用“甜水”土井有西门大井、西安市临时参议院门前(今儿童公园)、东城真武庵红十字会、南城清凉寺、南城七、八、九、十道巷及书院门等9处。城区“甜水”土井和机井出水量除工业用水外,每日可供市民饮用的“甜水”约500立方米,按当时城区人口估算,饮用“甜水”者约为城区人口一半。

水井

  

  1952年建立自来水厂后,卖水行业迅速衰落,1956年水车工会尚有216人,1957年减至135人。随着自来水安装入户及普遍设立自来水站,城区各处水井陆续填埋,拉车卖水行业于1958年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