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情·宗教   信仰民俗   岁时节日  

岁时节日

[传统节日]

    传统节日主要记述雁塔辖区农村农历习俗节日。
    【春节】 农历正月一日古称“元旦”,辛亥革命后,以公历元月一日为“元旦”,改农历正月一日为“春节”。
    春节俗称过年,是辖区汉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从腊月下旬开始,民众就赶制新衣,农历腊月二十三日祭灶后打扫房舍,购买年货。腊月三十日晚为“除夕”,下午家家贴春联、斗方,煎炒过年食品。傍晚,鞭炮齐鸣,燃蜡焚香,祭祀祖宗和家宅六神。晚上吃除夕饭,全家人围在一起,叙旧谈新,熬至半夜子时,放炮、烧柏朵、芝麻杆接神,喜迎新春来临。正月初一,人人早起,见面互相祝福问好。早饭饺子或臊子面,午饭菜、馍。早饭后穿新衣给长辈叩头拜年,串门玩乐。正月初二至初四走亲戚拜年,出嫁女儿和女婿同往娘家给老人拜年。外甥拜舅家,姊妹兄弟互拜。正月初三晚送诸神归天,初四下午送祖先回坟,初五“破五”,拂晓对空放炮,开始下地干活。正月初六至初十送花灯,父母给新嫁女儿送大灯,舅舅给外甥送耍灯。
    解放以后,春节习俗除叩头作揖、敬神等习俗逐渐废弃外,其余都沿续下来,50年代机关增加了“团拜”,民众初一开始走亲访友。单位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举办球类、象棋比赛,书法、绘画展览,表演文艺节目。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始于汉代祀太乙神(传说五帝之上的尊神即上帝),《岁时杂记》载:道教把农历正月十五日称“上元节”,汉时农历正月十五夜为方士筑坛祀太一神。是日,坛上张灯结彩,从黄昏到天明,灯火通明,热闹非凡,后传至民间,逐渐形成到处张灯结彩祭祀的习俗。
    隋、唐时期,上元节由祀太乙神演变为赏月观灯纯娱乐性节日。唐时定农历正月十五为灯节,夜晚城内灯火齐明称“放夜”,有“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的盛况。此后,民间不断增添新的活动内容,每逢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三日白天踩高跷、抬芯子,夜晚放烟火、耍狮子、闹龙灯。
    解放后四十多年来,雁塔区人民政府每年于元宵节期间(农历正月十四日至十六日)在大雁塔周围举办物资交流会,组织剧团演出,民间锣鼓、社火助兴,游人日流量万余人次,盛况空前。
    【清明节】 清明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清明节在公历4月5日,由于气候转暖,万物复苏,城内达官贵人、文人墨客赴郊外踏青。是日亦为传统扫墓祭祖节日,城乡居民拿着铁铣、纸钱去祖坟铲除杂草,修补坟茔,烧纸祈祷,表达念祖之情。解放后中、小学为向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于清明前数日列队到南郊烈士陵园扫墓,缅怀革命先烈。
    【端阳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阳节,俗称端午节。由于气候转热,病菌易于流传,有“避邪除疾”的习俗。是日清晨,住户门上插艾蒿,给小孩佩带用香料制作的各样香包,在脸、耳、鼻点丹砂,成人饮雄黄酒,消毒避邪。此外,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早饭食粽子、油糕,节前或节日父母给出嫁女儿送油糕、粽子、绿豆糕等食品。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俗称团圆节,刘侗在《帝京景物·春场》中说:“八月十五日祭月,女归宁……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在农村有烙“团圆馍”祭月赏月的习俗。节前近亲互送月饼、水果。是日下午家家烙一个大团圆馍及若干飥飥馍,内夹糖、芝麻、果仁,做花边,压云、月图案。于月亮升起时,将团圆馍、月饼、水果摆于桌上,全家人一起拜月、赏月。祭毕,品尝月饼、水果及飥飥馍,次日早饭时将“大团圆馍”切开,每人一块,给未归家和出嫁女亦留一份,以示全家团圆。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是时,秋高气爽,谷黄果红,三、五相约,登高远望,饱览秋色美景。父母给出嫁女儿送花糕,给外孙送耍糕。糕用精选白面蒸熟,圆形、塔状,二至三层不等,周围捏花边,每层嵌红枣,顶端有龙、莲花等图案,取“食糕诸事高”之意。1990年国家定农历九月九日为老年节后,雁塔区各机关、工厂、商店、学校和农村于是日多集60岁以上老人开展各种庆祝活动。
    【冬至】 冬至为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公历12月22日太阳到达黄经270°为冬至,标志着气温更加转冷,进入数九寒天。是日,地球开始由南回归线北转,是冬至阳生春又回的开端,群汆有“一九一阳生”的说法。这天,家家吃饺子或煮馍,传说可不冻头不冻耳。
    【腊八】 农历十二月初八,为汉民族腊祭狩猎丰收的传统节日。源于佛教寺院祭释迦牟尼佛,相传此日是释迦牟尼成道日,佛教寺院效法佛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于是日为佛诵经,取香谷及果实造粥献佛,名腊八粥。后流传民间,演变为吃腊八粥习俗,取庆丰收之意。南北朝时定农历十二月初八为腊八节,是日祭祀天地、祖宗,庆贺丰收和祈求吉祥。
    解放后,雁塔区农村仍有吃腊八粥习俗,早饭以大米(苞米或麦仁)为主,杂以江米、果仁、豆类、红枣等熬腊八粥。中午用鲜肉、黄花、木耳、蔬菜制“腊八臊子”吃“腊八面”,臊子除当日食用外,要尽量多一些,相继吃至春节前,预示来年丰收,日子富裕。
    “腊八粥”、“腊八面”除人食外,还洒向果树,喂给家禽家畜,祈求来年果树繁茂,家畜兴旺。
[现行节(庆)日]

    现行节(庆)日主要记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国家统一的节(庆)日和传统革命纪念日。
    【元旦】 公历元月一日为元旦,俗称阳历年。民国时期,由于境内公立机构较少,是日无庆祝活动。解放后随着机关、事企业单位增多,庆祝活动逐年隆重。国家法定放假一天,各单位于前一两天大搞卫生,张灯结彩,贴对联、敲锣鼓迎新年,较大单位于先一日晚或当日晚举办迎新文艺晚会或交谊舞晚会欢度新年。
    80年代以后,机关、事企业单位一般不专门开会庆贺,于元旦前后,召开各种表彰会、奖励会,总结过去一年工作,安排新的一年工作、生产任务。
    【“三八”妇女节】 “三八”国际妇女节,民国时期境内无活动。解放后雁塔区区、乡各级妇女组织,分别开展各种庆祝活动。节前或三月八日上午,区妇女联合会组织各族各界妇女召开庆祝会,会间举办妇女成绩展览,表彰先进模范人物,鼓励各级妇女组织继续做好妇女工作。是日下午国家规定为女职工放假半日,较大单位为妇女放映专场电影庆贺。
    【“五一”劳动节】 “五一”国际劳动节是全世界劳动人民的节日。民国时期国民党政府不允许集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国家规定“五一”国际劳动节为中国劳动人民节日,法定休假一日,供劳动者休息游乐。50年代全市组织工人、农民和其他劳动人民于当日上午召开大型庆祝会,会后列队游行,展示劳动人民团结战斗的巨大力量。雁塔区农民为西安市农民总队一个分队,约1000人,是日黎明即起,队员头包羊肚毛巾,身带梭镖、大刀、铡刃参加大会,会后列队绕钟楼一周,高呼口号,展示雁塔区农民的力量。
    60年代后,西安市不统一组织庆祝活动,雁塔区由区工会、各单位基层工会分别举办庆祝活动,较大单位于会后放映电影或演出文艺节目。
    【“五四”青年节】 五月四日为中国青年节,为了纪念和发扬“五四”运动中国青年革命光荣传统,共青团雁塔区委于是日组织青年集会庆祝,开展各种教育活动。
    【“六一”儿童节】 “六一”国际儿童节是保护世界儿童生存权的节日。解放后国家规定是日为中国儿童节,法定为在校儿童放假一日,雁塔区各小学、幼儿园于节前或当日组织儿童表演自排节目进行庆祝。
    【中国共产党建党纪念日】 七月一日为中国共产党成立纪念日,节前和当日雁塔区较大单位中共基层组织分别组织群众进行庆祝,中共雁塔区委召开庆祝会,表彰奖励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党员和党务工作者。
    【“八一”建军节】 八月一日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是日,雁塔区机关不统一组织大型纪念活动,由区领导干部分工,分别到驻区部队进行慰问,晚上以街(乡)为单位放映电影或演出文艺节目与驻军联欢共庆佳节。
    【教师节】 九月十日为中国教师节,法定为教师放假一日,雁塔区于节前或当日组织教师召开座谈会、表彰会进行庆祝。
    【国庆节】 十月一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纪念日,节前雁塔区各机关及事、企业单位张灯结彩,悬挂国旗,喜迎佳节。国庆期间,较大单位放映电影或演出文艺节目进行庆祝。国家规定放假二日,干部、教师、工人于假期走亲访友或结伴游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