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 理 志   第四章 水资源   第一节 地表水  

第一节 地表水

    河流特征
    干流深切,支沟密布,是延安河流分布的主要特征,以东西走向的崂山山脉为分水岭,北部属延河流域中游地段,南部属汾川河的河源区,两条河均系黄河一级支流,由于南北两条河流的侵蚀,在覆盖深厚的黄土地面上,割切为2个干流河谷、10条川、27条大沟、55条支沟和6621条长1公里以上的支毛沟,组成了地形破碎、沟壑纵横的地表水系网,由于黄土高原自然地理条件综合影响了地面河流,其特征:
    1.由于地貌是西北高东南低,河流顺应地貌的总趋势,分别由西北流向东南部,注入了黄河,全境属黄河中游地区。
    2.除干流外,支、毛沟极为发育,构成扇状水系,河网密度很大,加之大部是季节性河沟,雨季丰水期,干流集流迅速形成洪水,旱季枯水期,却不能补给干流,造成枯洪悬殊,干流常流量很少。
    3.河流多弯曲河段。
    4.河流含沙量高。
    主要河流
    延河。延河历史上虽多次易名,但在较长时间里一直叫清水河,战国时期叫区水,西汉时期叫洧水,南北朝西魏时改名叫清水,以后也间断地叫筋水、濯筋水等,只是到了近代才叫延河。发源于靖边县天赐湾乡周山,由西北流向东南,全长286.9公里,流域面积7725平方公里,从河庄坪乡李家湾村进入本境,沿途流经桥儿沟、川口、李渠、姚店、甘谷驿等乡(镇),到西沟门出境,境内长62公里,流域面积2203.68平方公里。由于近代侵蚀加剧,河流地表形态相当破碎,沟壑密度每平方公里3.04~6.34公里,河底高程882~994米,比降1.8‰左右,河流切入基岩深达1~10米,河谷平均宽600米,河道弯曲系数1.47~1.5,有10个大弯,将左右两岸川地分割成38块,最大的一块80亩,最小的仅100多亩。常流量每秒4立方米左右,多年平均径流量2.2亿立方米,枯洪悬殊。多年平均输沙量1600万吨,年均侵蚀模数每平方公里6091吨,1647平方公里的严重流失地区侵蚀模数每平方公里高达12156吨。
    汾川河。发源于崂山东麓南泥湾镇九龙泉,流经松树林、麻洞川、临镇等乡镇,到官庄乡新窑新村出境,穿过宜川县入黄河,全长112.5公里,流域面积1781.4平方公里,境内长65.5公里,流域面积1331.63平方公里,河底高程860~1180米,比降4.3~8.9‰,从发源地至金盆湾基本为土河床,以下逐渐切入基岩,至官庄深达4米。临镇以下多跌水,高差在2.5米以上,谷宽120~540米之间。汾川河流经地段,除麻洞川、临镇、官庄极少量残塬外,均为丘陵沟壑区,天然次生林覆盖率达68%,耕垦指数仅为7.8%,河道多清流。
    支流。延河支流长10公里,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11条,一级支流左岸有丰富川、蟠龙川和五阳川,这些支流发源和流经地段均为黄土堆积区,已无天然林,只有部分稀疏退化的草场,水土流失严重。支沟中上游段滑坡体发育,大川、大沟有常流水,大部支流和毛沟均为季节性水流。右岸有西川、南川、马四川,均发源于崂山天然次森林区边缘,流域内森林覆盖率达34%,人口较稀,多为径流,以上6条大川流域面积和径流量分别占延河总量的(境内部分)25.4%(包括过境水)。
    汾川河水支流长10公里,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14条,一级支流有松树林川和固贤川,2条流域面积和径流量分别占汾川河境内总量的34.2%和34.4%。境内地下水出露虽多,但量很小,一般流量都在0.0001立方米/秒左右,大的可达0.00185立方米/秒。南泥湾九龙泉潜水形式出露于现代河谷中,高出河水面0~30米,泉水动态比较稳定,丰水期每秒可达0.002~0.003立方米,境内249处泉水涌水量5445立方米,年总水量可达198.7万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