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物 志   第一章 传记   第一节 革命烈士传  

第一节 革命烈士传

    慕嘉绩(1908~1931)乳名国有,化名国劳、逸民,小寺子村人,中农家庭。祖父慕锡壮,务农兼行医。父慕应秀,清末捐秀才。嘉绩生性聪明,从小好学,葭县螅镇高小毕业时,列优等生。
    1927年,嘉绩随族叔慕少明赴榆谋职,由同乡曹道农荐举,任国民党第三监狱看守,后升看守主任。在此期间,胸怀救国大志的嘉绩,常与榆林省立第六中学老师樊峻(共产党员)等人接触。经樊介绍参加了共产党。他接受中共地下党组织指示,设法营救狱中关押的进步人士,巧妙地给狱中人偷送挖墙工具,使5名被押进步人士脱逃。事后榆林国民党当局派出军警四处搜查,处分了警察科长,开除了看守,危及到嘉绩。同乡曹道农密告嘉绩说:“科里忤疑、议论你是共产党,密谋搜查你”。嘉绩若无其事,照常上班,午夜偷偷将共产党员名册,支部会议记录和马列等进步书籍,全部转移。事隔两天,二科长带一班警察,突然冲进嘉绩室内,翻箱倒柜,搜查半天,一无所获。嘉绩漠然置之,依然上班应职。曹道农为免事态恶化,设法将嘉绩调到吴堡看守所任所长。
    1928年,嘉绩与吴堡县城高小师生利用节假日,到附近的墕底、新庄、高家庄等村帮助农民干活,做社会调查。借机给师生、农民讲革命故事,宣传新文化、新思想,组织学校师生秘密散发“告白军士兵书”,张贴“打倒土豪劣绅”等标语。同年秋,他秘密组织起吴堡南区共产党支部—县城支部。
    1930年冬,嘉绩调任中共陕北特委巡视员,后调任中共安定县委组织委员。1931年8月,陕北特委派慕嘉绩、张资平到保安做争取保商队的工作,顺便为驻保安县的晋西游击队代买军用品。途中遇国民党86师种宝卿骑兵团抓人,在子长县玉家湾九店坪村被抓。种软硬兼施,他斩钉截铁地说“杀我如拔一根毫毛,但人民是杀不尽的,迟早会讨还血债的!”1931年10月11日(农历九月初一),国民党种团杀害了慕嘉绩。就义时他高呼“共产党万岁!打倒国民党反动派!”时年23岁。
    贾仰青(1910~1934) 本名鸿德,贾家山村人。生于富农家庭,5岁祖父教他识字,认读如流,后入私塾,学业甚佳。13岁考入川口小学。除熟读课文外,还经常阅读《水浒》、《薛仁贵征东》等侠义小说。
    1926年高小毕业,考上绥德省立第四师范。但其父以绥师闹学潮为由不让去。1929年到绥德田家渠村私塾任教一年,得白洋百元,1930年自行入绥师就读。同年参加共产党。
    他参加绥师召开的纪念苏联十月革命大会,组织学生上街游行,张贴标语,散发传单。学潮斗争震惊了国民党当局,遂封闭了学校。
    1931年春,仰青转入榆林六中学习,与慕生桂等进步同学组织“同乡会”,名为交流学习经验,实则搞革命串联。他与宋德福、张汉民秘密散发传单,张贴标语,鼓动国民党士兵哗变。
    1932年,仰青任中共榆林六中地下党支部书记,积极开展革命活动,组建学生会,宣传革命思想,组织学生罢课。榆林军阀井岳秀派特务抓捕进步师生,他只好离校,秘密转到吴堡、绥德继续进行革命活动。
    1933年7月,陕北特委派张毅忱、贾仰青、樊文德去安定(今子长)参加陕北红军游击队第一支队。仰青等人转战陕北各县,打土豪,斗地主,消灭地主民团武装,开辟苏区。
    11月,贾仰青、王孝增、刘明山带领红军转战到绥德、吴堡一带。于绥德刘家川镇压了叛徒刘汉杰,回吴堡杀了两个税丁,大长了群众的志气,给绥吴播下了武装斗争的革命火种。
    12月,中共陕北特委指示贾仰青去绥德执行任务。他带领7人,商人打扮,密住辛店村。两次进城侦察,买手电。国民党军全城搜查,贾仰青被捕,关押在绥德城九真观庙(国民党团部所在地)。国民党团长姜梅生多次用金钱、官、禄、酒肉收买,仰青矢志不移;转用吊打、坐老虎凳、热铁烫等酷刑,他顽强不屈。姜得到的只是仰青的痛骂。
    1934年1月7日,贾仰青被国民党姜团杀害于绥德无定河畔。就义时24岁。

    宋平生(1905~1934) 史家塌村人。从小务农,身体壮实,生性刚强,为人忠厚。1931年10月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3年秋,他积极帮助陕北特委派来吴堡组建地方武装的马佩勋,组织了吴堡红军第一支武装一抗日义勇队。宋平生、郭毓仁、王华亭宣传动员了14个贫雇农积极分子,参加义勇队,不久,义勇队改编为陕北红军游击队第四支队,开始在吴堡、葭县等地打游击。
    1934年春节前,支队用奇袭的战术歼灭葭县木头峪地主武装民团。接着转战葭、吴、绥、清,粉碎了国民党86师的围剿,开辟苏区。同年,葭县建立陕北工农红军游击队第六支队,宋平生调任政治委员。10月,六支队于葭县背沟村与国民党军交战,宋平生带头冲锋,白刃相拼,不幸牺牲,时年29岁。
    薛翰臣(1913~1935) 化名老乔,前薛家坬村人。少年就读,后考入宋家川高小。1930年以优异成绩考入绥德省立第四师范。绥师被国民党封闭,又转入榆林中学就读,成绩优良,在榆中秘密参加中国共产党,任支部组织委员。
    1933年毕业回到家乡,次年五月端阳节接替了慕生桂在郝家山村私塾教学之职,暗里做共产党地下工作。7月,中共吴堡党组织派翰臣与县城地下党联系,搜集国民党军政情报,他有胆有识,深入虎穴,积极工作。同年12月28日,被国民党察觉抓捕,经县城地下党营救出狱,调陕北红军游击队第四支队任经济员。
    1935年葭、吴红军游击支队组成红五团,薛任政治部主任。他与战士同甘共苦。转战到清涧,又编入陕北红军27军,薛先后任连指导员、营政治委员。他经常深入班排,与战士谈心。9月,他所在营编到15军团27军81师,翰臣任241团3营政委。同年10月1日红军与奉军在甘泉县崂山激战时,翰臣奋勇指挥战斗,带头冲锋陷阵,光荣牺牲,时年22岁。

    郭毓仁(1911~1935) 化名任山,郭家沟村人。幼年失母,家道贫寒,从小帮父劳动,养成勤劳、朴实、忠厚的优良品质。
    1925年春,15岁的郭毓仁,被国民党86师抓去当兵,先后在该部罗德兴、李福成、常瑞楼营任战士、十长(班长)。
    1933年春,郭随国民党军驻宋家川镇,他与中共地下党员王华亭、胡海江认乡交友。王借机宣传马列主义和苏维埃革命,郭格外高兴。经过考验,同年8月由王介绍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郭的行动引起国民党联保主任宋森田的怀疑,宋秘告国民党连长张建南。情况紧急,郭连夜逃回郭家沟,寻找王华亭。这时,王华亭、宋平生正从贾仰青所在的红一支队搞到一支65步枪、两把五指门手枪和部分子弹,3人一起,带头参加了抗日义勇队。
    1934年2月6日,义勇队以奇袭的战本,消灭了葭县木头峪地主武装民团,扩充了人员枪支,改编为陕北红军游击队第四支队,郭任军事教练。同年秋,队长薛俊山调县保卫局工作,郭接任支队长。在吴、葭、绥、清等县与国民党大军迂迥作战。
    4月,四支队和清涧二支队配合,消灭了地主武装李成善民团,缴获步枪10枝;在绥德县黑圪达击溃国民党86师一个营;转战葭县石家坬村时,击败国民党驻吉镇的军队;8月密返吴堡,于后薛家坬大王庙,打败国民党许先志、王佩兰连的两个排。从此,四支队军威大振,郭毓仁也随之大名赫赫。
    11月,郭毓仁调陕北工农红军27军独立师二团任团长,初任即战,指挥了安定(今子长)南沟岔阎王砭战斗,击溃国民党军一个营。
    1935年,吴堡四支队,绥德五支队、十四支队,葭县六支队,米脂十五支队合编为二五纵队,郭任纵队长。他用集中兵力,迂迥运动的战术,对付国民党对陕北的第三次军事“围剿”。使对方处处被动挨打。6月,二五纵队转战到吴堡尚家塬村,国民党晋军方克猷旅发现,调动12个连,用偷袭的战术,企图包围尚家塬。情况紧急,郭沉着下令:“避开重敌,打其弱点”。红军战士冒着倾盆大雨,踏上泥泞的山路,一口气跑到马跑泉沟时,山洪汹涌而至。郭毅然命令红军战士手拉着手,练成人筏,冲过山洪。枪筒灌满稠泥,衣服沾成了泥毯,人人以沉重的步伐向东塬前进。快到塬畔时,国民党军开枪射击。郭坚定有力地喊:“脱掉衣服,上好刺刀,浑不留冲杀!”红军战士冲上东塬,俘虏晋军18名,缴获长短枪20余枝,冲出重围。
    8月上旬,陕北红军总指挥刘志丹,率领26军、27军转战吴堡,援助吴堡游击队反击国民党军第三次围剿。郭毓仁向刘志丹汇报了吴堡国民党军事设防,提出围堡(慕家塬)打援,诱敌深入,消灭晋军有生力量的战术。战斗打响,郭以少数精兵围攻慕家塬土堡,红军主力埋伏于红弯塬、柳家坊峁、李家塬,从三面迎击晋军援兵。从宋家川上来的晋军进入红军的伏击圈后,红军、赤卫队奋勇冲杀,晋军大乱,方悟红军主力参战,拼命逃跑,红军尽力追杀。堡内守军,听到外围枪声、炮声、冲杀声惊天动地,感到失望,纷纷投降。晋军张武亭一个连,全部被歼。红军缴获迫击炮两门,机枪10挺,步枪400余枝,晋军死伤和被俘400余人。战后,刘志丹再次表彰了郭毓仁的战斗功绩。
    二五纵队休整后,郭毓仁得知国民党张廷芝的骑兵营驻守绥德三十里铺,用远程奇袭的战术,攻其不备,一举全歼,补充了人枪,威名扬陕北。不久,二五纵队改编为陕北红军战斗团,郭任团长,转战陕北。
    12月,战斗团于绥德梁家甲村休整,被国民党大军包围,激战一天,击退对方数十次进攻,天黑撤退时,郭带少数兵力掩护。在激烈的战斗中,腿部受伤,因流血过多,不幸牺牲,时年24岁。
    慕生桂(1911~1936) 化名老任、老范,慕家塬村人。富农家庭,学生出身。7岁入私塾,15岁考入县城高小,学业优良。1928年高小毕业,回本村办贫民小学,专吸收穷苦人家子女就读,不收学费,义务教学。
    1930年考入绥德省立第四师范,经常阅读进步书籍,研究新文化、新思想,参加革命活动,同年参加共产党。
    1931年春,绥师闹学潮,国民党当局封闭了学校。生桂转入榆林省立第六中学就读,先后任榆中地下共产党支部组织委员、书记。他经常到榆林职中、榆师交朋结友,宣传马列主义。他们把榆林“镇北台”做为秘密活动场所,每逢节假日自动聚集一起,分析斗争形势,研究斗争策略;分工编写、刻印、散发传单。还组织学生上街宣传革命,举行罢课。学生们的激进行动引起军阀井岳秀的愤恨,派员侦察、监视、搜查。生桂由公开活动转入秘密行动。他利用夜间蒙窗掩被,偷阅摘抄文件,秘密集会,久而久之,成了深度近视眼。
    暑期,生桂返家度假,鼓动他家的四五个长工偷偷逃走。其父慕汝康听说长工走了,气得火冒三丈,大骂一顿,硬要追回长工算帐。生桂劝说:“算什么帐!追什么人!你有钱,雇上几个短工割麦子。世事要变啦!今后人人平等,财主的土地、粮食、银钱都要给穷人分,有钱人要规矩些,要参加劳动,多关照点穷苦人,不然头也保不住。
    这时,吴堡早有了共产党的活动,慕汝康也听说共产党要共产,打富济贫,听了儿子的宣传,着实有些害怕,一怕命难保,二怕钱粮丢,表示今后自己参加劳动,多办好事。他同生桂商量:“在咱家偷挖地洞,一为藏身,以防万一;二为藏些粮物,留点后备”。生桂将计就计,满口答应一起干。于是他父子二人,各怀心事,深夜秘密挖地洞。地洞挖好,成了生桂闹革命的隐身之地。
    1932年,榆林六中的学潮越闹越大,井岳秀大肆逮捕进步师生,生桂的身份暴露,组织决定派他回乡发展革命力量。他回吴后在郝家山村教学,秘密发展共产党员,组建支部。
    1933年,他任中共吴堡南区中心支部书记,后任区委书记。
    1934年夏,中共吴堡县委会建立,生桂任宣传部长。他为了开展宣传工作,以去山西考大学为名,向其父要得200块白洋,与王国昌赴太原买了一部油印机,顺便给家中写了一封信,假称他考入国立太原大学。信到家中,其妻到处传播生桂上了大学,国民党以为“共匪”头目远离吴堡,可以高枕无忧。不久,慕生桂和王国昌带油印机及大量纸张,秘密回到吴堡庙岔上村,隐藏在地窑内,昼夜编印革命传单,积极开展宣传工作。
    7月,中共吴堡县委改组,生桂任书记。调整后的县委班子坚强有力,积极筹建苏维埃政权,着手分配土地。生桂首先分了自己家的土地。经过一冬春,全县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农村,成了红色区域。军事上连续粉碎了国民党86师、84师对吴堡苏区的两次“围剿”,革命形势大好。不久他提任为绥吴葭米(东部地区)战区委员会书记,指导四个县的革命斗争。
    1935年7月,调任绥清中心县委书记,后任陕甘边特委组织部长。
    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生桂热情欢迎并汇报工作,张闻天、毛泽东、周恩来接见了他。之后,陕北省委任命他为中共三边特委副书记。
    1936年元月,慕生桂同特委军事部长刘景范等赴任,17日住宿在安定县李家咀子村,18日晚被国民党民团包围。生桂雪夜指挥突围。在突围中,不幸跌落悬崖,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时年24岁。
    樊文德(1908~1935) 化名老苏、老霍,樊家圪坨村人。9岁起在本村私塾读书,14岁到葭县螅镇小杂货铺当店员,3年后返家务农。
    1927年,赴榆林谋职,在井岳秀部当兵二年。他厌恶国民党军腐败堕落,欺压百姓,遂回家务农。1930年,本村樊锦堂介绍他参加共产党。
    1932年,他到安定县参加了陕北红军游击队第一支队,转战各县,打土豪,摧毁国民党地方政权,开辟苏区。后调任陕北特委特务队队长,日日夜夜警卫着特委机关,后任陕北红军第六支队队长,转战葭、吴、绥、清地区,英勇打击敌人。不久,提任陕北红军五团参谋长、政治委员,他指挥有方,作战勇敢,多次受到上级的表扬。
    1935年,红五团改编为红军27军三团,樊任团参谋长,英勇奋战在陕北各地。当时,王明左倾路线在红军中盛行一时,樊文德在肃反中被关押,同年6月8日,在安定县被枪杀,时年27岁。
    1942年,西北局高干会议上予以甄别,授予樊文德革命列士称号。1960年10月,樊家圪坨的群众为了缅怀樊文德烈士,在村边竖立石碑,永远纪念。

    樊士乐(1907~1935) 化名老赵,出生在樊家圪坨村一户贫苦农民家庭。他从小揽工度日,练成壮实的身体,养成不怕苦、不怕累的习惯。1933年,由本村樊锦堂介绍参加共产党,积极开展地下革命工作,后任吴堡中区区委书记、县委书记、县工会主席,奔波全县,秘密发展共产党组织,开展革命斗争。
    1935年秋,国民党军大举“围剿”吴堡苏区,樊被国民党84师抓捕,押送到岔上联保严刑审讯。逼其供出共产党组织和党员名单,樊至死不屈。后拉到小寺子村,再次严刑拷问,打得死去活来,樊咬牙闭口,一语不发。次日,在押送宋家坡联保的途中,樊乘敌人戒备不严,从10多丈高的石崖上跳下去,落于深水池中,被水灌的昏迷不醒。国民党军将他捞出来,拖到宋家坡联保,召开审判“土匪”樊士乐大会,强迫周国十多个村的群众参加。会上,国民党军队持枪林立;士乐手脚被绑。国民党军高营长坐堂审问,联保的官丁陪审,先是皮鞭、木棍、铁棒的打击声,泼洒冷水声;接着是“坐老虎凳”,“压木杠”的吆喝声。反反复复整整折磨了一天。樊士乐一言不发,一声不吟,似一尊雕像,巍巍不动。傍晚,审判官们黔驴技穷,将他枪杀。时年28岁。
    樊锦堂(1907~1935) 樊家圪坨村人,家庭寒苦,自幼从农,粗识字。他受樊峻(共产党员,知识分子)的教育,于1928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是吴堡早期党员,他热爱共产党,积极宣传革命思想,培养积极分子,发展共产党员,于1929年创建了中共樊家圪坨中心支部,任书记。
    1932年,任吴堡北区共产党区委书记。他日夜奔波在国民党统治的村庄,白天钻山洞,晚上到各村,秘密发动群众,开展革命斗争。
    1935年,在安定工作时英勇牺牲,时年28岁。
    1960年10月,樊家圪坨群众给他立了石碑,永远纪念。
    王生孝(1910~1935) 枣塌村人,家庭贫穷,生活寒苦。1929年到吴堡国民党警务班当兵,后在地下党员王华亭的启发下,于1932年脱离国民党民团,积极从事革命工作。是年,参加共产党。1933年底,参加了义勇队,1934年2月6日参加了消灭葭县木头峪国民党民团战斗。义勇队改编为陕北红军第四支队,王任战士、分队长,他英勇地转战于绥、吴、葭、清一带,参加了打击国民党军的多次战斗和开辟苏区的工作。
    1935年8月,王提任战斗团副团长,协助郭毓仁指挥作战,在清涧参加了消灭国民党地方民团李成善部的战斗;同年秋参加了击溃国民党86师一个营的攻坚战;在吴堡尚家塬参加了有名的“浑不留”脱围战等。王作战勇敢,指挥得力,关心战士,爱护人民,威望甚高。
    同年12月,在绥德县梁家甲村战斗中负伤,送后方医院抢救无效,不幸牺牲。时年25岁。
    丁学浚(1908~1936) 丁家圪坨村人,家庭富农,自幼上学,在葭县螅镇高小毕业时名列前茅。
    1924年考入绥德省立第四师范,学习认真,思想进步。1926年冬,参加共产党。毕业后回吴堡小寺子、川口、丁家圪坨,葭县李家弯等村教书,秘密宣传马克思主义,发展共产党员。1934年,在本村群众会上带头烧毁旧地约文契,组织农民抗债。一次,地主领着狗腿子,向他村一户贫农讨账,因其贫穷无钱,地主强拉毛驴。村里人气忿难忍,丁学浚知道后,活动了村里几个年轻人,出面阻拦。地主、狗腿子蛮横耍赖,丁学浚等人用石块打跑了地主,替穷人出了气。
    同年,红军和国民党军经常打仗,伤员很多,他把红军伤员偷偷抬回家疗养。为掩人耳目,门上挂了红布条,意有“月婆”,以免闲人闯入和国民党搜查。
    1935年,丁调瓦窑堡工作,他发动群众,搞土地分配,开辟苏区,积极完成任务。这时,王明“左倾”路线正在横行,许多忠心耿耿的好同志受到打击、摧残,甚而抓捕枪杀。1936年将丁学浚枪杀于瓦窑堡。
    1985年,落实政策,予以平反,恢复名誉。
    李浩仁(1914~1936) 陈家碛村人,家庭贫农,自幼务农,爱游泳,在黄河上学得一把好水性。
    1934年,他毅然参加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战士、班长,分队长,转战吴堡、葭县、绥德等地,开辟苏区,打击国民党。先后参加过猪头山、大王庙、红山庙、砖窑山等多次战斗,每次作战他带头冲锋,奋勇杀敌。
    后来,红军利用他的特长,组织了一支黄河水手游击队,他任队长。多次偷渡黄河,以突然袭击的方法,打击山西离石、临县沿黄河一带的晋军,有时白天化装成商人,深入山西侦察,夜间搞突然袭击,抢夺晋军的物资、枪枝、弹药,连夜运送吴堡,为吴堡红军开展游击战争,做出重要贡献。
    1936年,红军整编后,浩仁调吴堡红军独立营,任一连连长。6月,国民党再次大举围剿吴堡红军,李参加反击,红军退至砖窑山村时,被国民党大军追赶。为了掩护群众和红军机关人员撤退,营部命令浩仁带一个连打掩护,与国民党大军激战一天,连续打退敌人6、7次冲锋,保证了机关和群众安全撤走。最后撤退时不幸阵亡,时年22岁
    薛俊山(1911~1937) 本名建峰,小名常有,准则山村人,家庭贫农,从小务农,刚直有胆。
    1931年于本村参加共产党,积极工作。1933年12月,吴堡红军武装一义勇队建立,他任队长,指挥和组织了奇袭葭县木头峪地主武装的战斗,获得胜利,扩充了人员枪枝。
    1934年2月6日,义勇队改编为陕北红军游击队第四支队,薛继任队长,转战吴、葭、绥地区,迂迥消灭国民党军。后任吴堡县苏维埃政府肃反委员会主任、政治保卫局局长等职。
    1936年2月,调任吴堡红军独立营副营长,转战葭、吴,奋勇杀敌。6月,国民党3万多兵力向吴堡苏区发起大“围剿”。红军失利。因叛徒出卖,被国民党军李仙洲部抓捕,先后关押于吴堡、绥德监狱,严刑拷打,坚贞不屈。地方劣绅多次密告,催促处决。1937年春,国民党将薛俊山枪杀于绥德城。时年26岁。
    冯崇道(1904~1937) 冯家岔村人。省立绥德师范毕业后,回吴教书。1931年,共产党派冯在葭县峪口一带做军运工作。他化装成商人,串乡走镇,秘密工作。1934年任吴堡县苏维埃赤少部部长,宣传革命思想,扩大红军兵员。1936年春赴延安中共中央党校学习,结业后分配保安(今志丹)县任军捣部长。
    1937年4月,中共中央派冯崇道、慕汝勤、薛耀邦先后回吴堡,恢复县、区、乡共产党、共青团组织,并以群众自发组合的名义,建立地方武装。冯回吴堡后与秦茂芳、薛英桂、冯学成等人秘密联系,商定收拾国民党民团和各联保义勇队的枪支,再次建立人民武装。之后便积极串联,组织力量。于1937年8月21日(农历七月十九日)晚,一夜的功夫,将各联保义勇队的枪支、弹药大部收缴,这就是驰名县内外的“黑军暴动”。
    9月,冯崇道等人带领“黑军”,进驻绥德梁家甲村整编,国民党发觉,偷偷派出大军,包围了梁家甲村。冯崇道在组织突围时中弹牺牲,时年33岁。
    冯牛儿(1916~1937) 前畔村人,从小务农,体壮力大,胆大机灵。1934年参加吴堡红军游击小组,任政治员,在全县活动。后参加共产党,工作更加积极。每次侦察,总是一人独行,在国民党重兵驻守的寨堡、集镇、村落,他经常进进出出,如入无人之境;国民党的军事设置、枪支、人数、换防等情况,他了如指掌;国民党地方政府的公务活动,他亦能随时了解,为部队提供了许多可靠的情报。
    1935年,冯调陕北红军游击队第四支队先后当战士、班长、排长,多次荣立战功,人人称他“铁牛”。他枪法好,又称“神枪手”。他力大如牛,肉搏战时,一人顶几人;再多再顽的敌人,他一个人也敢冲锋陷阵,奋力拼杀,人们叫他“活赵云”。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儿子,土地革命战争年月,成为吴堡大名鼎鼎的传奇人物。
    1937年8月,“黑军暴动”时,他又是一位得力战将。“黑军”驻扎在寇家塌村休整时,国民党保安队郭兴盛等,以诈降之计混入黑军营中,暗中开枪射击,打死“黑军”7人,冯牛儿亦被暗枪击中,当场牺牲。时年21岁。
    张俊胜(1915~1937) 后山村人,从小劳动,体壮力大,秉性刚强。1933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共产党,走村串户宣传革命,发动群众参加红军。
    1934年,参加陕北红军游击队第四支队,先后参加过慕家塬、猪头山、尚家塬、红山庙、大王庙等多次战斗,立功数次。
    1935年,红军四支队改编为战斗团,俊胜任连长。1936年调红军独立团任营长。同年秋,国民党重兵“围剿”吴堡,红军被打散,俊胜受组织委托,去国民党吴堡县保安队搞反正活动。
    1937年8月,吴堡“黑军暴动”前夕,张积极活动,策动国民党保安队起义,保证暴动成功。
    “黑军暴动”后,于寇家塌村休整时,国民党保安队的顽固派郭兴盛,带保安队来寇家塌“投诚”,“黑军”人员欢迎时,郭兴盛、呼定保等突然开枪射击,当场打死7人,张俊胜即其中之一,光荣牺牲,年22岁。
    薛增辉(1914~1941) 化名天胜、洪波。前薛家坬村人。家庭贫农。少年赴榆林半工半读。1930年在榆林中学加入共产党,后秘密活动在吴堡各地,宣传革命思想,发展共产党员。1935年参加红军,任5团连指导员。后调任红军27军3团9连指导员。转战至绥德枣林坪附近的紧踣拦沟,国民党一个旅尾追,红3团和1、2团、地方赤卫队秘密布下歼灭阵,向敌人发起总攻,9连担任尖兵连,增辉在胃病严重的情况下,带领部队奋勇冲击,激战一天多,国民党一个团被歼,增辉受到表扬。
    1936年冬,增辉胃病严重,送后防医院疗养一年,后入八路军抗日军政大学学习。他苦钻文化、政治、军事课,学习了3年,各方面有显著提高。1939年冬,抗大毕业,他同李云龙一起分配到绥远省大青山前线工作,任绥西地委武装部长,负责指挥该区抗日游击战争。这时,日本侵略者不时扫荡、战争非常残酷。在严酷的斗争环境下,他胃病复发,又没有疗养条件,后病逝于绥远省武归县。时年27岁。
    贾征远(1916~1944) 本名贾庆林,贾家山村人。出身贫农家庭,在中学读书时,接受革命思想教育。
    1933年,他离校参加革命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4年,参加陕北红军游击队第四支队,转战各县,开辟根据地。后任四支队政委。次年改编在二五纵队。1935年8月,纵队改编为战斗团转战延川。1936年元月编入刘志丹宋任穷带领的红28军,贾先后任排长、连长等职。在一次战斗中负伤,被送往延安后方医畹治疗。伤愈后即任该院政治指导员。不久调延安红军大学学习,结业后返回部队。1937年,28军编入八路军115师,开赴前线抗日,从华北转战到华东。
    1940年7月,他随115师独立支队东进山东,转战鲁西、鲁南,先后任营教导员、教导二旅作战股长四团参谋长等职。其间,他参加开辟了山东滨海根据地的斗争。在第二次讨伐石友三战役中屡立战功。1941年在部队召开的党代会上荣获“模范共产党员”称号,授银质奖章。
    1942年,贾调滨海独立团任副团长。该团是国民党赣榆县朱其藩部投靠八路军后和另一些杂牌部队改编成的。为团结抗日,贾征远坚持党的统战政策,努力做好团结抗日的各项工作。
    1943年12月,这个团又与日照县大队合编为滨海军分区日照警备团,贾仍任副团长。团长仍是朱其藩,经常住赣榆老家,时来时往,到部队住几天就走。实际主持工作的是贾征远。他鉴于团结抗日的大局,对朱很尊重,主动向其汇报工作,征求意见,并热情相待,特别照顾。同时,对朱部所属官兵一视同仁,正确对待。
    为了加强部队党的建设和政治思想工作,贾特别注意发挥连队党支部的核心作用和共产党员的模范作用。他经常深入连队,同战士一起学习、训练和劳动,有的放矢地找干部、战士谈心,有效地提高了干部、战士的素质,为增强部队战斗力打下了良好的基 础。

    贾征远同志亲率团部直属单位和各连队的后勤人员利用战斗间隙开展生产运动。在巨峰、大坡、虎山等地区的后方山村,开荒造田,建立蔬菜和油料生产基地,提高了部队伙食,干部、战士体质明显好转。每次行军和战斗后,他不顾疲劳,亲自打扫住处,让战士休息。安排烧热水,动员战士热水洗脚,解除疲劳,督促战士开水烫衣服灭虱子。
    他亲自带领指战员帮驻地群众下地干活,给房东、抗属、贫困户推粪、刨地、挑水、磨面、碾米。群众称赞“八路军和我们老百姓是一家人”。该团三连六班被上级评为“拥军爱民模范班”。
    在“反蚕食、反扫荡”斗争中,部队开辟盐田,农民、渔民见八路军保卫群众生产,重返家园,共同投入大生产运动。现在的安东卫盐场就是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他在教导二旅四团任参谋长时,人们就誉为“智勇双全的小诸葛”。1943年,盘踞在涛雒、栈子一带日军和汉奸经常派特务到八路军边沿区和内地进行恐吓、敲诈、刺探、造谣活动。群众终日提心吊胆,东躲西藏,生产受到严重影响。贾征远亲率部队到日伪军据点附近活动。根据对方的活动方式,派小部队配合武工队,采取“麻雀战”、“游击战”等战术。进行突袭夜间喊话、贴标语、撒传单,抓到有严重罪恶的汉奸,特务予以镇压,使其再不敢轻举妄动。在5个月的“反蚕食”斗争中,共进行了59次战斗,摧毁日伪军调堡36座,毙伤俘虏二百余。
    反蚕食斗争胜利后,贾征远派三连常驻虎山区,坚持边沿斗争,保卫边沿区群众。帮助边沿区建立民兵,参加训练,发给枪支弹药,组织联防大队。
    除此,派地下共产党员参加联保组织,建立了为我所用的两面政权。1943年11月4日、5日,三连击败日军、汉奸600余众的进攻。
    1944年4月底,团部和一连、二连移防陆甲庄子,不料遭日军包围,贾征远紧急布署,外围埋伏,300多日军被八路军内外夹击,伤亡惨重,驻涛雒的日军指挥官亦被击毙。
    1944年冬,警备团团部驻后黄埠子村,进行冬季整训和搞年终总结。12月23日拂晓前,日军、汉奸600余众包围了团部驻地。贾征远命令二连先行突围,自己身先士卒,指挥驻地群众、正在集会的区干部和集训民兵也冲了出去。
    他突围出去后,看到部分干部、战士正在进行激烈的肉搏战,还没有冲出来,又返回村去指挥,不幸中弹牺牲。贾团长牺牲后,驻扎在后黄埠子村庄周围的一、三、四连和巨峰、高兴两个区民兵联防大队约百余人高喊为贾团长报仇的口号,向日军冲杀。驻防在马庄的686团听到枪声派二营前来增援。日军在被八路军反包围的情况下,溃不成军,伤亡惨重,少数人逃窜。
    战斗结束后,日照军民为沉痛悼念贾征远烈士,在巨峰区大荒村召开了追悼大会。山东军区、滨海军区的首长、日照县党政军领导人参加并主持了追悼大会,高度评价了贾征远烈士对部队建设、开辟日照革命根据地和保卫日照人民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慕汝瀛(1920~1945) 小名斌,武家山村人,家庭贫农。
    1935年参加革命工作,1936年加入共产党。于陕北红军刘志丹部横山地下印刷厂工作时,为革命日夜印发宣传品。红军东征,他随东征部队转战山西,于赵城、洪洞一带打击日本军,扩大根据地,为山西人民屡立战功。
    八路军115师从华北转战到山东地区,配合新四军开创山东根据地,歼灭日本侵略军,慕任八路军某部团长。在山东曹县安临集日军大扫荡时,带领部队英勇反击,痛歼日军。在一次反扫荡激战中,为国捐躯。时年25岁。
    薛英桂(1907~1948) 化名光明、洪亮,出生于砖窑山一个农民家庭。幼年在本村私塾念书,学业不佳,免强读完初小后从农。
    1922年,好弄枪使棒的薛英桂,投奔本县警佐王迎祥,从戎习武。后于榆林军阀井岳秀86师李福成营当兵。他目睹国民党军队尔虞我诈,趋炎附势,欺凌百姓,白日佯军,夜间实匪之种种丑事,深恶痛绝,遂于1926年离队。
    1927年,他给贩大烟的私商保镖,往返于晋陕之间。1931年弃职回家务农。
    1933年,共产党在吴堡的活动加强,薛投身革命,积极工作。不久,由王国昌介绍参加共产党。
    1934年春,吴堡红军逐步壮大。大地主王鸿雄,曾给榆林军阀井岳秀的儿子当过启蒙老师,他怕红军提走他的脑袋,怕穷苦人分他的钱财,急忙拜倒在井的脚下,祈求保护。井送给他长短枪30支,责令其招兵买马,组织保安队,消灭红军。吴堡共产党组织获悉情报,借机派行武出身的薛英桂,带一批共产党员,打入王鸿雄的营垒。他表面应酬,暗里加紧串联、转化人心、瓦解保安队,逐步掌握了这支武装。同年腊月,县委书记慕生桂指示军事部长慕生忠,设法联系薛英桂,尽快组织保安队起义。这时,薛英桂带保安队驻在后薛家坬村,生忠到后薛家坬,与薛英桂密商保安队起义事宜。于农历腊月十九日晚按时起义,一举成功。起义后改编为红军游击队第十五支队,薛英桂任队长,转战在吴、葭地区。不久,15支队与葭县的6支队改编成红五团,薛任连长,先后参加攻打慕家塬、红山庙、火攻冯家峁地主寨堡等战斗。红五团转战延川后,编入主力红军27军3团。薛调任红军四支队队长,转战葭、吴,扩充兵员,开辟苏区,扩大根据地。
    1935年9月,军阀阎锡山部大举“围剿”吴堡苏区,战斗团奉命南下,团参谋长薛英桂奉命率领60名勇士,组成尖兵连,从绥德梁家甲出发,行程80里,一夜穿插到吴堡杨家塬村。后兵分二路隐蔽在砖窑山、后薛家坬、火烧山村。侦察敌情相机出击。经地方共产党组织帮助,搞清了敌情,决定拔除晋军慕家塬据点。21日早晨,国民党晋军孟宪吉旅曲有成团长率4个连向慕家塬进发,企图围歼红军。英桂获悉这一情报,决定采取突然袭击的战术,攻打慕家塬。他亲自带两个排从后薛家坬翻山隐蔽接近慕家塬,歼灭敌人的一个班哨;排长李有益从火烧山村直逼慕家塬,主攻晋军指挥所;千余名赤卫队员遍布各山。总攻开始,四山枪声、炮声、喊杀声震天动地,晋军阵脚大乱,红军攻入慕家塬晋军阵地,击毙团长曲有成,其余官兵纷纷投降,生俘90多人,缴获迫击炮1门,机枪3挺,冲锋枪9枝、其他长短枪100余枝,战绩显著。群众随即编出《红军攻打慕家塬歌》。慕家塬战斗,是红军以少胜多的一次大胜仗,受到省苏维埃政府、陕北省军事部嘉奖。红军人枪扩大后,编成独立营,建制增至7个连,英桂任营长。

    1936年春,刘志丹、宋任穷带领红28军东征,薛带吴堡独立营打掩护北上神木。任务完成后,赴延安红军大学学习。回吴后任红军独立三团副团长兼参谋长。
    东征红军回师陕北后,国民党调集汤恩伯13军、李仙洲21师、晋军陈长捷72师、段树华独5旅,以32个团的兵力“围剿”绥、吴、葭苏区,妄图一举消灭红军。中共吴米葭中心县委决定进行战略转移。8月任命英桂为红军独立团团长,任子恩为政委,向神府苏区突围。沿途连克几座寨堡。于葭县雷家沟开庆功会时,被国民党86师骑兵包围。突围中,政委任子恩英勇牺牲。兵力悬殊,红军失利。薛英桂带少数战士返回吴堡,隐蔽在后畔村,边收集失散人员,边积极联系绥吴游击大队,准备南下延安。但绥吴游击队已突围南下,只得分散隐蔽。他在横沟、半畔山村的“串洞”里藏了半个月,后走漏了消息,被汤恩伯部捕走,送国民党绥德“感化院”关押4月多。到西安事变后,国共和谈时,薛才获释。
    1937年,国共合作,顽固派仍然限制抗日活动,县工委先派慕汝勤回吴指挥地下工作,后又派冯崇道、薛耀邦回吴参加地下工作。冯崇道又与秦茂芳、薛英桂联合,筹划暴动。8月21日(农历七月十八日)强收了李家沟、李家塬等五个联保的枪。黑军暴动后在绥德梁家甲整编时,被国民党高双成86师冲散,冯牺牲。11月,八路军接防,回吴整编为绥德警备区独立营,薛任营长,后又改编到359旅718团,薛任二营副营长。
    同年,调中央军事学院学习。结业后,在延安八路军留守处任供给科长。之后调绥德警备区保安四团三营任营长、一团二大队长。
    1944年,调八路军警备三旅任运输大队长,1946年9月,共产党派他接收在葭县打火店起义的国民党22军梅庭栋连,11月该连改编为绥德警备区警卫团。薛任副团长兼参谋长,不久编入绥德军分区6团,任营长。解放战争初,他率部转战陕北,于响水堡战斗中,腿部受伤,离队休养。
    1948年秋,解放战争转入全面反攻。绥德4、6团参予解放太原战役,总指挥徐向前命令4、6团截击从忻县向太原增援的阎锡山部刘鹏翔39师。7月20日,4、6团将国民党39师包围在豆罗村,薛率6团的一路军,身先士卒,带头冲入敌阵,战斗将要胜利的时刻,薛不幸中弹,光荣牺牲。时年41岁。
    慕生财(1918~1948) 武家山村人,幼年读书,后因家贫辍学务农。
    1934年参加陕北红军第四支队,同年加入共产党。之后,调陕北红军主力27军,转战陕北,扩充队伍,巩固苏区。抗日战争开始,部队改编,他在120师任团长。转战晋西北抗日战场,扩大、巩固晋西北解放区。
    1946年,国民党全面进攻解放区时,慕任八路军120师某团政委,参加过晋西、晋中的多次战役。
    1948年,解放太原的战役打响,华北、西北兵团,在徐向前的指挥下,向太原守敌发起总攻,慕生财带领全团指战员,向国民党太原的外围阵地牛驼寨奋勇攻击,激战中负伤牺牲。时年30岁。
    李应邦(1920~1949) 原名济邦,横沟村人。1939年参加八路军,1940年加入共产党,勤学苦练军事技术。解放战争时期,他随军转战西北各地,参加过著名的青化砭战役、蟠龙战役、宜川战役等,先后立功4次,受到团、师、军的奖励。
    1949年,第一野战军攻克兰州的战役中,李任4军3团连长,冲锋陷阵,所向披靡,荣立一等功。野战军总部授予他“人民英雄”称号,并宣布提升营长,后在激战中牺牲。时年29岁。
    寇培贵(1920~1952) 寇家塌村人,家庭贫农,从小务农,生性直爽。
    1934年4月,自动参加陕北红军游击队第四支队,转战葭、吴、绥、清。
    1935年编入绥吴红军战斗团,1936年战斗团编入红28军,参加东征。
    1937年国共合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他随军开赴前线,深入山西、河北日军占领区,开创抗日根据地。
    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投降。蒋介石妄图统治全中国,于1946年向解放区发起全面进攻,寇培贵投入解放战争,转战山西、河北各地,先后参加了解放石家庄、临汾等大战役,他英勇善战,指挥出色,先后任连长、营长、副团长等职。
    美帝国主义发动侵朝战争后,他又随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任志愿军26军特务团副团长。1952年3月3日,寇培贵在朝鲜江源道金华郡北黄龙洞战役中光荣牺牲。
    牛德绍(1932~1957) 出生在马跑泉村一个贫农家庭,小学毕业后立志从农,并加入共青团。
    1956年参加高级农业合作社,任副社长,带领社员征山治水,植树造林,努力改变生产条件,被评为模范共青团员。
    1957年6月的一天,雷声不断,暴雨倾盆,马跑泉沟里山洪暴发,洪峰渐高。村后的大坝里,积水成湖。洪水冲来的柴草、树枝,堵塞了大坝竖井口(此坝无溢洪道),水流不通。坝内积水将要冒过土坝梁,眼看着坝塄有摧毁的危险。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牛德绍不顾个人安危,纵身跳入洪水中,奋勇游到竖井口,一把一把艰难地撕开柴草。可是大坝竖井口立时形成一个巨大的旋涡,强大的泄水下流的吸引力使牛德绍始终无法脱身,他渐渐气力衰弱,被洪水吸没。洪水排完后,村民面对德绍血肉模糊的遗体,无不下泪。25岁的牛德绍,为保护集体财产,英勇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中共吴堡县委,追认他为中共正式党员。吴堡县人民政府,报请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刘汉贵(1940~1962) 寺沟村人。1960年初中读书时,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西藏部队7连任文书。汉贵在军队中奋发学习文化、政治、军事。1961年军训中,被评为全师的“五好战士”,荣立三等功一次,并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2年11月18日,在中印边界东段自卫反击战斗中光荣牺牲。时年22岁。
    老杨是陕北红军五团的一位无名英雄(其名、籍贯不详)。他原是国民党84师高桂滋部7连梁正川排的机枪手。1934年秋,随国民党军驻守慕家塬村。他目睹国民党军“围剿”红军、欺压百姓的情景,耳闻红军斗地主、分田地、保护百姓的事实,思想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内心向往苏区,羡慕红军。他偷偷和张德胜(张参林,河南人)议论,并分头在弟兄中串连,数月功夫,一班人暗暗发誓反正。唯有班长和排长梁正川顽固不化。
    1935年2月9日(农历正月初六),夜半人静,老杨和张德胜等14名弟兄紧急集合,全副武装,分头去见排长梁正川和班长,假传讯说:“连部急令有情况……”,说话中把梁正川和班长击毙在室内。张德胜在前领队,老杨端着机枪在后掩护,悄悄转出村边,找到贫农慕建仁,要他带路寻找红军主力,建仁黑天揣地,领着反正队伍串河畔,走小村,边走边问,天亮到了薛家耩村,才算找到红军四支队,受到热烈欢迎和盛情款待。
    在红军中休整9天后,于2月18日(农历正月十五日)参加了攻打慕家塬国民党据点的战斗。老杨奋勇当先,端着机枪冲锋扫射,并喊话规劝国民党军士兵投降。激战一天,红军赢得了胜利。人们都称赞老杨英勇善战。不久,他又参加了猪头山战斗,老杨越战越勇,红军干部战士个个喜欢。4月间,红军转战到袁家山、侯家墕等村时,国民党86师张博学营闻讯追来,红军迅速占领制高点红山庙,决定利用有利地形,给对方以重创。战斗打响后,老杨端着机枪左右扫射,打退了国民党张营数次进攻,红军快要撤出时,老杨受伤,担架队抢救转移到红湾村时,因伤重流血过多,光荣牺牲。群众将他埋葬在红湾的大路边。
    提起老杨,全县人民皆知,英名远扬,故而立传,永远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