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素

作者: 时间:2009年03月13日

   杨素(?~601年),字处道,隋朝大臣,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祖父杨暄,魏时为辅国将军,谏议大夫。父亲杨敷,北周时任汾州(今山西吉县)刺史。杨素自幼好学,善属文,尤长于书法。早在北周时,大冢宰字文护便看中了杨素的才华,将他引为中外记室,后转为礼曹,加大都督。周武帝时,杨素因父亲死后未受朝廷恩赏,便上表替父邀功请赏。周武帝即赠杨敷为大将军,谥忠壮。授杨素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周武帝曾令杨素起草诏书,杨素下笔立成,言词优美,武帝很是欣赏,对杨素更加器重。北周与北齐作战中,杨素参战立功,被封为清河县子,授司城大夫。北齐灭,杨素因功加为上开府,改封成安县公。周宣帝继位,杨素袭父爵为临贞县公。杨坚任丞相,杨素被任命为汴州(今河南开封)刺史。相州总管尉迟迥起兵反对杨坚,杨坚命杨素为大将军,领兵讨伐。相州之乱平息后,杨素迁为徐州(今徐州市)总管,进位柱国,封清河郡公。
   公元581年,杨坚改朝称帝,杨素升为上柱国。开皇四年(584),拜御史大夫。后其妻上表告杨素有欺君犯上之言,被罢官免职。开皇五年(585),隋文帝杨坚开始准备平定南朝。杨素多次上书谏取陈之计,并积极参与修造战船、军械等准备工作。于是被重新起用为信州(今四川奉节)总管。开皇八年(588)冬,文帝命杨素与晋王杨广、秦王杨俊三人同为行军大元帅,举兵灭陈。杨素负责率水军数千人自四川沿江东下,一路征战至汉口,与秦王杨俊会师。第二年,陈朝被平定,隋文帝犒劳军师,封官进爵,杨素被任命为荆州(今湖北江陵)总管。不久,升为纳言,进爵郢国公,后改封越国公。一年后,转为内史令。

   陈朝灭亡后,江南各地的豪强士族不满隋的统治,相继起兵反隋。开皇十年(590),江南的李稜、南徐州刺史朱莫问、晋陵的顾世兴、无锡的叶略(《北史》作“叶皓”)、吴郡(苏州)的沈玄、浙江会稽的高智慧、婺州的汪文进、永嘉的沈孝彻、泉州的王国庆等先后举兵,自称天子,置署百官,攻克州县,杀戮官吏,给隋朝政权造成很大威胁。文帝命杨素为行军总管,领兵进行镇压。开皇十二年(592),杨素因平定江南士族的叛乱有功,取代苏威升为尚书右仆射,同大丞相高颎同掌朝政。
   后来杨素先后两次领兵进击突厥。第一次是在开皇十八年(598),突厥首领达头可汗领兵犯边。隋文帝命晋王杨广与杨素、汉王杨谅与史万岁分两路人马出塞抵御突厥。杨素为灵州道行军总管,他进军的一路并未遇到突厥军队,隋文帝仍对他大加奖赏。仁寿元年(601),杨素由尚书右仆射转为尚书左仆射。不久,又以行军元帅的身份领兵出云州(山西文水县东,一说在今山西祁县东),第二次击突厥。此次杨素一改以前诸将与突厥作战,把步兵、骑兵、战车等各兵种混合布阵的方法,使诸军各自为阵作战,结果大败突厥。由此杨素贵宠日隆,其子杨玄感进位为柱国,其弟杨约、从父杨文思、杨文纪、族父杨异等并列为尚书卿。诸子虽元汗马功劳,也都位至刺史、柱国。
   隋炀帝即位,杨素与宇文恺及纳言杨达受诏营建东都洛阳。杨素亲临洛阳督选宫址,夷山湮谷使役百万民夫。东都落成,就连大臣高颎也感叹说:“颇伤绮丽,大损人丁。”
   杨素为人,以智诈著名,常对在朝其他文武大臣斤斤计较其权位高下。他位至尚书右仆射后,参与并主使了宫廷的许多阴谋。开皇二十年(600),晋王杨广出任灵朔道行军元帅,杨素为随军长史,自此杨素与晋王杨广结交甚密,他替杨广出谋划策,使文帝废了太子杨勇,改立杨广为皇太子。接着,杨素又阴谋将杨广嫉恨的蜀王杨秀废为庶人。大将军史万岁、贺若弼、李纲等也因杨素嫉贤妒能而遭杀戮。相反,对于那些阿谀附会之人,杨素则利用职权,大加进擢,引为自己的党羽。
   仁寿四年(604),杨广登上皇位。汉王杨谅举兵讨逆,杨广命杨素为并州(今山西太原)道行军总管、河北安抚大使,率领数万大军打败了杨谅。大业元年(604),杨素迁为尚书令,又拜太子太师,余官如故。第二年,炀帝下诏杨素与大将军宇文恺、吏部尚书牛弘、内史侍郎虞世基、礼部侍郎许善心,制定皇族舆服。杨素因此拜为司徒,改封楚国公。大业二年(606)七月病卒。赠光禄大夫、大尉,以及弘农、河东、临汾、长平、上党等十郡太守。
   杨素好诗词,且颇有功力。其诗劲健质朴,矫六朝轻靡浮艳之风。《赠薛番州》14首,史称“词气宏拔,风韵秀上”,为一时名作。原有集十卷,已佚。《全隋诗》录存其诗1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