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 准

作者: 时间:2009年03月13日

   寇准(961~1023年),字平仲。宋初大臣,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市)人。宋真宗朝官至宰相,在对付北方辽国的进犯问题上,力主抗敌,代表了广大军民的爱国意志,使中原地区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保持了安定。
   寇准少年好学,通晓《左传》等经典古籍。太平兴国四年(979),19岁的寇准考取进士。殿试时,他以敏捷的应对和真才实学得到宋太宗的赏识,当即被授大理评事,先后出任归州巴东(今湖北巴东县)、大名府成安县(在河南兰考东南)知县,后累迁枢密院直学士。
   寇准性情刚正,敢于直谏。一次,太宗召他上殿奏事,他的语言过于坦率,激怒了皇帝,皇帝拂袖而起,寇准却拉住皇帝的衣襟,请皇帝复坐,坚持把自己的话讲完。皇帝被寇准的忠直精神和胆识所感动,比喻寇准有唐魏征之风。淳化二年(991),拜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后提升为参知政事。至道年间(995~997年),因他与太宗当众争辩,被罢知邓州。
   宋真宗即帝位,寇准被调回朝担任尚书省工部侍郎。咸平三年(1003)任三司使,裁定盐铁、度支、户部事务。景德元年(1004),升任宰相。这年九月,辽军大举南下犯宋,很快打到黄河北岸,河北州县的告急文书不断飞传京城,朝廷震惊。当时,以参知政事王钦若为代表的一部分大臣惧失望怯战,劝真宗皇帝弃都南迁。正当真宗皇帝举棋不定时,寇准赶回朝,力劝真宗取消南迁的打算,御驾亲征,以振奋军民保家卫国的信心。真宗皇帝赞同寇准对形势的分析,接受了寇准的主张,率军北进澶州(今河南濮阳县)。宋军官兵见皇帝亲临前线,士气大振。真宗把作战指挥权交给了寇准,寇准重用爱国将领,号令严肃,沉着指挥应敌,初战获胜,使辽军的攻势迅速减弱下来。一天,辽军主帅到阵前观察地形,被宋军射死,因此辽军军心不稳,加上给养困难,辽国提出议和。宋真宗本来缺乏作战勇气,听说辽国愿讲和,于是下令停战议和。寇准反对议和,主张乘胜收复被辽国侵占去的燕云16州国土,但主和派大臣群起攻击寇准,寇准在形势不可挽回的情况下同意派使臣去讲和。景德二年十二月(1005),宋辽两国议和罢兵,由宋每年向辽输银10万两,输绢20万匹。这个和约被称为“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签订后,宋、辽两国在100多年间保持了和睦相处的势态,而宋廷内部权力斗争却日趋尖锐。主和派大臣王钦若在皇帝面前攻击寇准。加之寇准“用人不以次,同列颇不悦”。真宗听信谗言,于景德三年(1006)将寇准罢相,以刑部尚书出知陕州。后历迁户部尚书、知天雄军;兵部尚书、入判都省;权东京留守,为枢密院使,同平章事。不久,改为武胜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河南府。徙知永兴军(治今西安市),天禧元年(1017)任山南东道节度使,进拜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三年,进尚书右仆射,集贤殿大学士。时真宗皇帝有病,刘太后干预朝政。寇准密奏皇帝,建议由正直大臣辅佐太子监国。此议泄密,寇准被罢相,改为太子太傅,封莱国公。刘太后的亲信丁谓等弄权,继续排斥寇准,将他降为太常卿,知相州,再贬为道州(今湖南省道县)司马,此情真宗皇帝终不知。
   乾兴元年(1022),再贬雷州(在今海南省)司户参军。真宗病卒,仁宗即位。天圣元年(1023),寇准被改为衡州(今湖南衡阳)司马,是年卒于雷州,63岁。仁宗皇帝知寇准在朝有功,准归葬故里。景祐元年(1034),仁宗下诏复寇准官爵,追赠中书令、莱国公。皇祐四年(1052),诏命翰林学士孙抃为寇准撰神道碑,仁宗亲笔题“旌忠”二字为碑额,立于墓前。寇准墓在今渭南市官底乡左家村附近,墓前立有“宋寇莱公墓”的碑石。列入陕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