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多彩的汉中民间艺术

作者: 时间:2019年02月28日

  

  

  汉中“东达襄、邓,西控甘陇,南蔽巴、蜀,北瞰秦、雍”,特殊的地域分野,使得历史巨轮给汉中烙下了东西南北各种文化兼收并蓄的独特印记,文化积淀十分深厚。1999年6月22日,国务院批准汉中市为历史文化名城。 

  汉中民间艺术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独具内涵的组成部分,曾经散发出夺目的光彩。六千年前的骨雕人头像,证明了这里是一块极早孕育、诞生民间艺术的热土。汉中民间艺术的种类十分齐全。其特征明显有别于陕北和关中,兼具北方粗犷大气和江南水乡灵巧秀丽的双重文化特性。 

  汉调桄桄 

  汉调桄桄,习称桄桄,后改名为“汉调桄桄”。该剧种历史悠久,至今已有四五百年的发展历程,它吸收当地口语,经艺人创造,并博采川、楚等剧种的精华,不仅唱腔有鲜明的乡土特色,表演和伴奏独具风格,为全国独有的剧种。其剧目繁多,内涵精深,为陕南、川北、陇东、安康等地群众所喜闻乐见。汉调桄桄属梆子腔体系,综合性七声音阶,音乐包括唱腔、伴奏两部分。咏、白、唱、念的发音均以汉江上游群众语音为基础。表演过程具有洒脱、大方、泼辣、爽快的风格和风趣、幽默的观赏情趣,将秦巴汉水之风韵,川鄂戏剧婉转、柔和、纯朴之特点,西北戏剧之高亢、坚毅、激越之气派融为一体,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中形成了鲜明和乡土特色的独特风格,是陕南一枝独秀的奇葩。 

  镇巴民歌 

  镇巴虽地处巴山腹地,文化积淀深厚,民风古朴豁达,自古即多自娱自乐民间艺术活动,尤其甚者,是民歌之风,盛行全县。无论男女老少,开口都能歌。镇巴民歌题材非常丰富,歌曲种类很多,包含了号子(劳动号子,山歌号子),山歌调子,通山歌(又称茅山歌、姐儿歌等),小调,风俗歌曲(嫁歌、孝歌等),祭事性歌曲,曲艺(渔鼓、花鼓、青水曲子)等。田间地头、山林沟壑,或放牛、或砍樵,一声山歌,忧愁尽忘;深山寮棚,保秋守哨,点燃篝火,倚着猎枪,一声山歌,孤独尽消;插秧蓐草,晒谷扬场,一排排、一对对,你挑我应,歌声搅着笑声,山也陶陶,人也陶陶;隆冬时节,围坐火塘,夫唱妇和,火洋洋,人洋洋,其乐无穷。亦有忙时务农,闲时以歌为业的民间艺人,相邻有红白喜事,应邀而往,唱和应答,代主人持事;守灵吊唁,围鼓孝歌,代主人致哀。这些艺人腹内山歌、小调、嫁歌、孝歌、花鼓、渔鼓等成本成章。 

  城固刺绣 

  城固民间刺绣,自古至今使用非常广泛,并在整个西北地区享有盛誉。刺绣可分为丝绸刺绣和棉布蓝色调为主的挑绣两大类,特别是代表着长江流域文化清秀特质的城固架花刺绣工艺,从形式到内容,在整个西北地区,可算是独放奇葩。清人薛志评论说:“女工之刺绣,其精妙不在顾绣、湘绣之下,世多珍之。有秀巧之美,无粗拙之态,此亦民性之自然流露也。”其代表作品“五果花图”,由金瓜、柿子、桃子、佛手、石榴组成精美图画,充分体现出以汉中道教为核心(金瓜)、北方黄河文化(柿子)为主体,东楚达海(桃子)和蜀南(佛手)、西域(石榴)文化的博大组合。架花《迎亲图》、《五子图》等作品则更多地反映了巴蜀风俗。 

  洋县皮影 

  皮影传入洋县,形成独一无二的“洋县碗碗腔”,已有300多年历史。该地方剧种因角色、布景皆用上等牛皮刻制,故称“皮影”。主要在夜间用油灯、汽灯、电灯光反照特制透明细纱幕形成影像而观赏,老百姓俗称“灯影”。用小铜碗作为主要击节乐器伴奏。洋县皮影吸取了外地弦板、灯碗腔朴实柔和之长,完善自身曲调,其唱、白、吐字均以洋县方言为基础,结构完整,行装简单,既具有弦板、灯碗腔色彩,有脱离弦板、灯碗腔而自成体系,成为具有鲜明地方风格的独特剧种。( 王琼波 王淑玲)(陕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