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脂居住文化

作者: 时间:2014年10月21日

  米脂地处陕北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质干结而疏松,新石器时代,境内先民选择背风向阳的山坡挖掘长方形地穴或半圆形白灰面房址居住,这种原始居穴即窑洞的雏形。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族和游牧部族活动于本地,土窑洞、草棚和皮帐并存。秦汉时代,游牧民族退往北方草原,本地居帐篷者减少,逐渐应用砖瓦石料。东汉,境内经济发展,出现精致的石窑洞和阁楼。东晋和北朝时期,群雄争战,境内汉代优秀建筑多遭破坏。唐宋两代,和平持久则户增村兴。金升县后,县城经历了长期发展。窑洞成为传统的居室。元代以来,建筑风格受山西、河北等地影响,以窑洞为主的四合院建筑增加

  旧时代,农村以方口土窑为居所,城市居民居石窑、砖窑、砖石窑,瓦房。窑洞多坐北朝南,一院三孔、五孔,多者七孔、九孔不等。布局分正窑,厢房,倒座驴棚马圈、庭房,大门,组成完整的院落。修窑建房前须请风水先生看地势、定方向、择日子。按其构筑材料和营造方式,分5种类型,即:土窑、接口土窑、石窑、砖窑、砖石窑。土窑利用黄土特性,挖洞造室,保留古代穴居习俗。土窑是靠山崖挖掘而成,要选土脉平行、土质坚硬、直立性和黏合性较强的原生土,先抛开崖面,然后开一个竖的长方形口子,挖进去一两米以后,便朝四面扩展,修成半圆形的洞,再用镢子刨光窑面,盘土坑,为固实耐用窑顶间隔用柳椽支撑,即为土窑。窑腿子一般宽2米,深7~8米,高3米多,最深可达20米。窗户成小方格,仅一平方米左右,光线甚暗,下留进出的家门;另有种是半圆窗,约3~4平方米,光线较好,窑内有土炕、土锅台等,农民不花钱自建。土窑冬暖夏凉,但光线暗,通风不畅。接口土窑一般在原土窑洞口前用柳条、木料等箍顶,并加草泥抹饰,后来逐步开大窑口,加砌1~2米,也有接3~5米的进深的石块或青砖,抹平内壁,形成接口窑洞。外观类似石窑或砖窑,较土窑牢固、美观。石窑是在平坦场地上用石料砌成的拱式窑洞,深7~9米,宽高皆为3米左右。窑口安装木门窗,窗棂花样多变,窑内黄泥或白灰抹壁,窑面颇为讲究,有锤子活,皮条錾活,薄石斜砌活,细錾凿面活,还有水磨石活,常见是细錾凿面、白灰勾缝。石窑耐用性、美观程度较高,但造价高于前两种窑,旧时只有经济条件优裕的人家才有能力修建。砖窑是用砖和白灰沙垒砌的窑洞。它与石窑的营造方法大同小异。结构及优点同石窑。较为美观,但造价较高。窑内粉饰,用纸筋泥饰面。20世纪70年代,境内流行薄壳窑,拱度较小,负重减轻,在窑洞上起二层,多用薄壳,造价便宜,但保温较差,面积较小。砖石窑是窑内腿至地面尺余,拱(过)顶用青砖、拱顶露出青砖,不粉饰,灰缝有序,内壁中心石头部分用“纸筋泥”粉饰,显得平整而光洁。现在这种窑洞较为少见。米脂建修的平房一般为砖面子,背墙、山墙为“插花墙”。即用本地盛产的片石竖插拌以草泥成墙,经济实惠。

  窑洞建成后有合龙口(或上梁)的习俗。合龙口是在窑洞拱形功亏一篑时举行,仪式一般在中窑举行。匠工预先在此窑面拱洞中间留一小缺口,是谓龙口,请阴阳选定吉日良辰,届时炮鸣三声,石工大师傅手端一个盛五谷(糜、谷、麻、麦、豆)、碎馍和碎糕的碗,边向四方撒,边唱。掌线大师傅身搭红布,在龙口里放进五谷、碎馍、碎糕、小肉块、五色丝线、五色布条、五色石子、还有书本、笔砚等,然后迅速把砖和石砌上,抹平石灰,合龙仪式完结。居住前有安窗、安土神的习俗。安窗尤为重视,安门窗时首先取一黄道吉日,安好后,主人在门窗上贴红对联,合家吃喜糕,一般不待客,也有大宴宾朋;安土神是为了神灵保佑主人平安幸福,居住之时(或住过一段时间)请阴阳、巫神安土神的习俗,先写好土神之牌位,焚香烧纸,叩头致诚,阴阳活巫神手摇铜铃(或持三山刀在窑内外跳跳蹦蹦,口中念念有词),咒语念过,阴阳或巫神用一块砖头,写上鬼符箓,把砖放置在窑掌里,长期保存,据说鬼魅再也不敢作怪了。居住新窑乔迁有暖窑的习俗,主人乔迁,亲朋好友、邻里邻居前来祝贺,是谓暖窑。多在晚上举行,亲朋好友、邻居你提一瓶酒,他拿一块肉,孩子们手拿一张画(空手是不该去的),赶到新窑主人家。主人早备好了酒菜,让客人们尽情地吵闹,谓之“吵窑”。

  窑洞基本结构有单心圆弧、双心圆弧、三心圆弧,以三心圆弧最多见。三心圆拱用同半径不同圆心的两个1/4圆弧相交,再内切小圆而成。圆心距俗称“交口”,“交口”长,则拱圈提高,“交口”短,则拱圈降低,拱顶平缓。窑洞布局、附属设施依据一定的格式,先前有“三明暗二”。“五明暗四”,正中3孔窑,两边厢房、倒座庭房,一些还有“掌窑”或“枕头窑”。其内部设置有暖阁、崖窑或地下火道,火炕分掌炕、窗炕等,炕的一端留有锅台。窑洞口一尺以外安有门窗,正中为两扇随意开启的镂花“天窗”。天窗以上留有顶窗。平墙以下设置垛窗和进出窑洞的门户,有格扇、单板和双扇门等形式,依据不同的用途,有的门安在正中,称正门或中门配护门;有的则留在窑的左右两边;有的三孔窑内相互沟通,只留正门出入;还有的则把窑门设在边腿的一旁,正面不留门。米脂窑洞地址的选择通常以坐北向南、背风向阳、出入方便、安全、离饮水源近、环境优美为着眼点。出于村庄条件、家庭经济状况或“风水”之说,选址往往择善而从。有些在高处建窑,取向阳、干燥、开阔优点,便于上山上劳动;有些在低处建窑,取就近水泉、出入平坦等长处。

  取材用料。新石器时期,黄土、草木即建筑材料并使用白灰。先秦时代出现砖瓦。秦汉以来普遍应用石料,砖瓦、木材。窑洞在千百年间,砖瓦形制虽有变化,但材质变化不大。直到清代,也仅有石料、砖瓦、木料、黄土、沙子、白灰、麦草、锅灰、纸筋、油漆、颜料和少量的铜铁料、琉璃瓦等。20世纪60年代,混凝土、钢筋逐渐使用。20世纪80年代,开始应用白石子、瓷砖、马赛克、钢化玻璃、纤维板等。随着社会的进步,小城镇建筑面貌大为改观。窑洞内部也分间设置,书房、会客厅、卧室、卫生间,各具功能;壁纸、天花板、地板砖、壁灯、吊灯应有尽有;内壁刮白、喷塑、多彩涂料各使其能,不仅讲究材料的应用,也提倡色彩的选配,书画条幅的点缀,窑内的装饰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居民院落也讲究美化、绿化,梨树、枣树、葡萄、丝瓜、花卉等。现在许多县城窑洞修建逐年减少,取而代之的是二层楼、单元楼、高层小区、花园别墅。

  明清以来,米脂窑洞庄院建设发展到一个辉煌时期,刘家峁姜氏庄院、高庙山常氏庄院、杨家沟马氏“新院”及马氏72个堂号,其院落以及米脂老城长街短巷院落错综,一片繁荣,如此等等呈现出米脂县民居窑洞建筑的典型特色。

  杨家沟马氏新。1929年兴工,到1939年仍未全面竣工。主体建筑为一线11孔石窑。正中3孔主窑突出,两侧6孔缩进,边侧2孔再伸前,平面呈倒“山”字形。挑石细雕应龙祥云,檐随窑转,窑上砖栏花墙。主窑两侧开小门,正面外露4通天石柱,3套仿西式桃尖窗户。是中西合璧的典型代表。主窑内部相通,分寝室、书室、会客室,方形规格石板铺地,地下砌烟道,室外建地下火灶,用于冬季室内取暖。窑内设暖阁、壁橱,东边窑墙腿上留拱形洗澡间。主窑两侧配中西式门窗拱形窑,边窑置西式窗户。院落树木扶疏,东侧建堡寨式围墙门洞,额题“新院”二字。1947年11月,毛主席转战陕北曾在这里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