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长老秧歌
时间:2020年04月16日
子长秧歌的最早形式是庙会秧歌,俗称老秧歌。每逢春节,由庙会会长选择伞头,组织秧歌排练。正月初二(也有初七、八的)“起秧歌”前,先由会长率领秧歌队拜庙,借此驱恶逐邪,求得当年风调雨顺,人人平安。经千年沿革发展,它已构成以民间舞蹈为主体,集民间音乐、美术、工艺、戏曲、文学、杂耍、拳术等为一炉的综合民间艺术。挨家挨户拜年,俗称“排门秧歌”或“沿门秧歌”。据说,秧歌队到了哪家,哪家便可除灾灭祸,可保四季平安。所以,人们总是情不自禁地融入这一活动,闹它个惊天动地,欢天喜地。故称“闹秧歌”,“闹红火”。可见,“秧歌”一词有两层意思:从广义讲,它是春节一切文艺活动的总称,从狭义讲,则是秧歌队进行集体舞蹈表演。
子长老秧歌全由男性组成,少则二三十人,多则近百人。男角叫“挎鼓子”,头扎纸花,手执短棒,一身武士打扮,动作刚劲威武;女角由男性扮演,故名“包头的”或“装身子”,头上包巾插花,上穿绸缎彩服,下连盖脚裙,手执彩扇,步履平衡,扭如水漂,娴静文雅,秧歌的主要道具有伞、扇、长绸等。秧歌对动作和步伐非常讲究。大致分为两类,一类以伞、长绸、徒手为主编排动作,一类以彩扇编排动作。伞、绸、徒手其手的基本动作主要有:单摆手,双摆手、单翻手、双翻手;基本步伐有:平步、十字步、三步一停、跨角步、穿插步、前扑步、翻手变身单跳步等。彩扇秧歌手的动作主要有“端扇、按扇、抱扇、开扇、合扇、横立扇、竖立扇、倒扇、拧扇等;基本步伐有:平步双花、平步拉扇、划扇十字步、碎步缠扇、碎步抛扇等。男女动作相同、气质各异。秧歌主要通过“过街(路)”和“扎场”两种形式,进行秧歌活动。主要分为:“拜庙秧歌”、“拜年秧歌”、“彩门秧歌”、“踩场秧歌”、“花灯秧歌”、“九曲秧歌”等。
下面介绍两种极具风格色彩的老秧歌形式:
彩门秧歌
彩门秧歌是一种集体性社交活动。它借用了古代两军对垒形式和一些军事行动阵式,集中体现了子长人民追求四乡和睦,普天同庆的精神、美德和邻里之间友好往来的优良传统。
秧歌队在本村“排门”拜年结束后,便开始了在农历正月十一至十四进行的迎接外村秧歌来访和交流演出的准备。一般在外村来访后第三天本村同访。活动时,客队设“报马”一人,头扎手巾,系红腰带,骑马(或驴)。主队设仪程官一名,丑角打扮或反穿白羊皮袄系红腰带。
为迎接外村秧歌来访,村民们提前在本村村口、村中心十字路口、村中心广场口,用木椽、各色纸花、大红对联,各搭一座高约一丈多,宽约八尺的彩门。来访秧歌必须在每道彩门前接受主队伞头的盘歌(以歌形式提问)并立即对(答)歌。问答中,若客队伞头答不上来主队伞头的提问,不能进村(事实上,还没有听说过被拒之门外的情况。可见搭彩门只是一种特殊的秧歌交流形式),如果客队伞头对答如流,主队即会热烈欢迎客队进村同乐,并在广场演出。
彩门秧歌的一般程式是:客队报马于前一天给主村通报,主村即筹备迎接。第二天客村秧歌来访前,报马提前进主村向主村会长通报。主村秧歌队立即来到村口彩门以内迎接。俗称主村秧歌为“里彩”(即在彩门里边),客队秧歌被称为“外彩”(在彩门外边)。两队伞头对唱前,主村先让四个小伙子抬一方桌,放在彩门中间,挡住客队去路,仪程官站在桌上向客队盘歌发问。客队伞头作答后,仪程官跳下桌子站在一旁,让本队伞头继续盘歌。两队伞头对答时,秧歌队员原位扭“十字步”、打“回声”。主队伞头一般问三次,客队答对,则为打开头一道彩门,即由主队伞头在前引导,客队相随,至二道彩门,主、客队分站彩门内外,相对面,继续盘歌问答。第三道彩门程式基本同前。若第三道彩门也被打开,在唢呐和打击乐伴奏下,两队秧歌由各自伞头带领,成一路纵队,作“行进步”对扭“绕∞字”,表示三彩已开。而后主队成一路站于彩门内左侧,列队欢迎“外彩”,客队列一纵队进彩门站于彩门右侧,待主客两队队员左右对正后,同扭“跳十字步”走向广场,两队所有人员紧随,进行人们热切期盼的联欢式而又有挑战性的“大场”秧歌表演,把双方秧歌活动推向高潮。
九曲秧歌
九曲秧歌,又称“转九曲”、“转灯场”,一般在元宵观灯时举行,属民间风俗祭祀活动。相传由道教“阴阳太极图”、“扬幡转道”而来,又说由姜子牙所摆“军阵图”演变而来,无一定论。
“转九曲”,是在村外一块较为平整、开阔的耕地上,用361根玉米杆或高粱杆以间距3尺插成横竖19行方阵,并将各杆按图谱、用绳子连接,留出巷道。每根杆头上安放一盏由各家捐做的萝卜麻油灯,共361盏(杆)灯,寓示一年360天光明,余1盏,意为“年年有余”。而后又在方阵门外增加门灯4盏(杆),也寓示了一年365天光明。最中心一盏灯实为一组灯(由7盏灯组成)叫七星灯,意与天上北斗七星相照应。
九曲阵图是由金、木、水、火、土、日、月、罗睺、计都等九个星宿组成,设东方门、西方门、南方门、北方门、中方门、大宫门、月宫门、罗睺门、计都门等九个城子。九门环套环,城套城,每曲都有神祗牌位。中央太上玄元祖师牌位置于高桌上,青松翠柏(或彩纸花)笼罩,蔚为壮观。
转九曲的程序是:当一切准备就绪,主持人一声“掌灯”,所有灯同时点亮,四周通明,转九曲开始。唢呐锣鼓齐奏,秧歌队扭着抖着(不便进入的项目如狮子、水船、龙灯等,一律不参与),伞头高声起唱请诸神、亡灵观灯、请群众观灯的秧歌词。然后在彩门口祭拜风娘娘,雨神神。祭毕,秧歌队进入灯场,按通道顺序游转,将九个城子全部转完。每至一门,都要鸣炮唱敬神歌,祈求当年风调雨顾。转九曲曲目较少,主要唱些求神庇佑、祈福、求喜、禳灾免难的和一些历史传说故事等秧歌词。转九曲忌讳很多,不能踩断绳索,不能碰坏灯盏,否则就会成为不祥之兆。整个转九曲活动,要在加过三次灯油,人们全部转出九曲,方为完毕。转出绕场外一周后,即开始“偷灯”。偷回的灯挂在门楣上不灭,则是福星高照,全家平安。也有说“偷得绿灯生女子,偷得红灯生小子。”到次年转九曲时,凡“偷”到灯的家户,要主动捐送一盏新灯参加活动。如此往返循环,年年延续。
齐建民,男,陕西子长人,1968年毕业于延安师范学校。先后在县内任中小学音乐教师、文化馆音乐舞蹈干部、县文教局副局长、县文体局局长等职,系陕西音乐家协会会员、陕西民间文艺协会会员。搜集整理陕北民歌、歌谣近千首,400多首被《中国民间歌曲集成》、《陕北民歌大全》、《延安地区歌谣集成》等专卷收入;谱曲的《在阳光里奔跑》、《秧歌情》等60多首歌曲在国、省、市刊物发表或在省、市获奖;著有《子长民间音乐》县(上、下)卷、《呈现为文本形态的子长民间文化艺术》(上、下卷)、《子长民俗风物生活记述》及本集《快乐的歌》等。由于专业成绩显著,他被载入《二十一世纪人才库》、《中国专家名人辞典》等10多部全国性志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