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长城遗存

作者:《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上) 时间:2014年05月13日

  陕西境内的长城,主要有战国长城和明长城,战国长城又有秦、魏两国之分。由于较少系统的考古发掘和调查,部分长城,特别是秦国东部几条长城的全线走向、形制,以及附属设施等尚未完全明晰,一些长城的性质也存在着不同的认识。根据已有资料,陕西长城的基本情况是:

  秦国东部长城:据史载,秦国修造防御魏国的长城共有三次,分别为厉共公十六年(公元前461年)的“堑河旁”、灵公八年(前417年)的“堑河濒”和简公七年(前408年)的“堑洛”,其记载均语焉不详。 目前初步确认的秦国东部长城有两段,都位于关中东部的渭南地区。一是简公七年的“堑洛”长城,南起华阴县东南,向东北越渭河,沿洛河右岸向西北,经大荔的长城村、沙苑和蒲城的钤铒、平路庙、西头,北抵白水北部的黄龙山南麓。这段长城以堑山为主,个别地段发现有夯筑墙体和烽燧。在华阴和蒲城的长城内侧,还发现了这一时期的重泉等故城。一些学者认为,位于蒲城、渭南,取线端直的所谓引洛(河)人渭(河)漕渠遗址,其入水口及渠岸西侧一线,散布有这一时期的城址和遗址,可能也是“堑洛”长城的一部分。二是位于澄城、合阳的一段东西向长城,全长约40公里。墙体夯筑,最高达4.7米,基最宽至12米。这段长城未见史载,一种意见认为,其修筑年代应在“堑河濒”与“堑洛”长城之间。

  魏长城:即魏惠王十九年(前352年)“筑长城,塞固阳”所指的河西长城。南起华阴的华山北麓,向北经大荔、蒲城、澄城、白水折向东,经合阳,止于韩城的黄河西岸。全线现存夯筑墙体50余段,并发现多处堑山遗迹。墙体最高达18米,基最宽至20米,个别墙段保留有较高的墩台。一些学者依据华阴的一段长城筑于长涧河西岸,部分墙体有二次加工等现象,认为魏长城的部分墙段,可能沿用秦“堑洛”长城。

  秦国北部长城:即秦昭王“筑长城,以拒胡”之长城。自甘肃省华池县向东延人陕北境内,取西南至东北走向,经吴旗、志丹、靖边、横山、榆林、神木,向北进入内蒙古自治区伊金霍洛旗。在前三县,长城大部分位于山区,修筑方式以在分水岭上或面河背山地带堑山成障,或下部堑山、上部夯筑为主,墙体残高在0.3~6米之间。在后三县(市),长城大部分发现于毛乌素沙漠中,墙体以夯土为主,也有土石混夯、石砌等种类。由于沙漠的淹埋,地面上高度一般为1~2米,最高可达5米,部分墙段保留有墩台。在长城沿线(主要是内侧),还发现同时期的各类城障、城址、遗址、窑址、烽燧、墓葬等60余处。吴旗周崾硷的大型城障遗址内,有垂直于长城的墙体三道;长城墩台周围数万平方米的几个平缓台地上,除堆积有大量的板瓦、筒瓦、瓦当及各类陶器残片外,还发现了铁车钍残件,说明了当时此处可以行车。长城沿线的各类遗址中,除普遍遗有瓦、瓦当和陶片外,还发现了铜弩机、铜镞、雷石等兵器。自靖边向东,经安塞、子长、子洲、绥德折向北,经米脂至榆林鱼河堡一线,也发现少量这一时期的城址、烽燧,以及堑山或夯筑的墙体,可能是这段长城的支线。

  在陕北富县,还发现了一段东南至西北走向、全长约22公里的战国长城,遗存有最高达5米的夯筑或堑山墙体。其性质尚未最后确定。

  明长城:也称边墙,陕西段属延绥镇长城。据史载,其大规模的修筑共有两次,即成化九年(1473)所筑的二边和成化十年(1474)所筑的大边。两道长城的走向已基本清楚,均自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延人陕北的府谷,向西南,经神木、榆林、横山、靖边、吴旗、定边进人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其中定边西部的大边长城分为内外两重,保存较好。

  大边长城全长约600公里.基本上沿毛乌素沙漠南缘分布,其中神木、榆林、横山三县的大部分墙体,可能是利于秦昭王长城修茸。全线墙体均为黄土夯筑,现存高度一般为2~3米,最高达5米,其中的相当一部分已被沙漠淹埋,地表呈现出断续隆起的沙垄。在长城一线,尚存有间距200~300米、高于墙体的夯筑方形墩台1300余座。墩台一般高9—11米,最高的达14米,外部包砖多已被拆除,部分墩台四周存有方形围墙。榆林镇北台据险而建,为一座逐层内收的四层方形砖台,通高近30米,是大边长城上最大的一处防御敌台。二边长城修筑于大边内侧数公里至40公里一线的山区地带。走向略与大边平行。其构筑方式基本为“依山凿削”,堑山成障,保存情况较差。在大边与二边之间或两边线上,存有屯兵的城堡30余座和烽火台多处。这些城堡多建于明代前期,至明代后期均以砖石包砌外壁。平面方形者,一般边长为300~400米,最大者在800米以上。今城垣甃砖大部分已无存,部分城堡仍保留着坚固的马面、角楼墩台和瓮城。这些由线状的大边、二边和点状的城堡、烽堠构成的军事防御体系,是陕西现存长城中最完整、坚固的实物。

  在陕南白河、旬阳两县的陕鄂边界巴山山梁上,还遗有一段东西向、长约110公里的石墙,其时代约在明清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