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

作者:陕西省文物局 时间:2014年05月13日

                   丹凤门遗址保护展示厅

                   丹凤门遗址

              2005年实施保护工程后的含元殿遗址

 

   大明宫是唐长安城三处大型宫室之一,始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废毁于天祐元年(公元904年),存世约270年,唐代17位帝王在此朝寝,宫区面积达3.2平方公里,约是北京故宫的4.5倍。因其规模最大、制度完备、皇帝朝寝时间最长,被看作是大唐帝国的统治中心和国家象征,被认为是唐代宫室制度和建筑艺术的高度成就和典型代表,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的巅峰之作。
  大明宫宫内建筑布局大致遵照《周礼》的“前朝后寝”制度,以三道东西向隔墙将宫区分为前朝和后寝两部分,前朝区建筑以含元、宣政、紫宸三座正殿为中轴线,东西两侧对称布置左、右金吾仗院,东、西朝堂,门下省、中书省等衙署。后寝区的建筑大多利用地形进行布局,围绕太液池错落布置,许多殿堂为陆续添建,不如前朝区规整,但重要的建筑被安置在地势高爽的地区,如麟德殿、三清殿、大福殿和清思殿。据史书记载,整个大明宫共有二十六门、四十殿、七阁、四省、十院及楼台堂观池亭等建筑百余处。
  考古成果表明,大明宫整体上近楔形,南半部是一规整的长方形,北部受地形影响,略呈梯形。实测宫城墙周长7375米,东西各有内苑,在东、北、西三面还筑有夹城,宫区面积达3.2平方公里,其中西宫墙长2256米,北宫墙长1135米,东宫墙长2310米,南宫墙是长安北郭城东边的一段,长1674米。
  大明宫遗址于1957年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划定了保护范围;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1年,西安市政府专门成立保管机构——大明宫遗址保管所。2010年10月,大明宫遗址实施了整体保护,大明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成开放,并被国家文物局公布为首批12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