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第十四朝古都”将重现人间:统万城考古遗址公园

作者: 时间:2017年05月07日

  

  统万城,当地人俗称“白城子”,匈奴族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唯一的遗迹,是东晋(五胡十六国)大夏国都遗址,有陕西“第十四朝古都”之誉。

  

 

  匈奴“大夏国”都城

  统万城位于靖边县城北58公里处的红墩界乡白城子村,它是我国东晋时匈奴族首领赫连勃勃建立的大夏国都城,是中国北方最早、最著名的都城,距今已有1600年的历史,有陕西“第十四朝古都”之誉。匈奴族没有文字和建筑城池的习惯,此处算是匈奴在世界上唯一的遗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两块石牌并排立在统万城护城壕南岸。

  这座城始建于公元413年,竣工于公元418年。整个城池由内城和外城组成,内城分东城和西城。东城周长2566米,西城周长2470米,遗址全部为夯土建筑遗存。其虽历千年风霜,但雄奇的墩台角楼,残联的城垣马面,仍顽强地矗立毛乌素沙漠上。统万城遗址还是我省目前第二批单独列入《世界遗产预备名单》的项目,并且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备案的申遗项目,1992年统万城遗址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残留的城垣是统万城的内城,南面残留的城垣马面布满孔穴,在其边缘被风蚀了一个个空洞,有的还被现代人开挖出窑洞,用于居住。矗立在荒草大漠之上的残城废墟,正被夕阳渲染着,诉说着昔日的辉煌和历史的沧桑。统万城为什么建筑在沙漠里?夏凤翔元年(东晋义熙九年,公元413年)勃勃改姓赫连,命叱干阿利调秦岭以北10万人筑都城。并豪言:“朕方统一天下,君临万邦,可以统万为名。”统万城名由此而来。但是几百年后,到九世纪的唐末,大风刮来的流沙,有时已经会高到城垛子上。到了近代,更完全处于沙漠之中,成为古今生态变迁的最好物证。

  统万城考古遗址公园

  统万城作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经1600年的自然和人为破坏,现存遗址夯土台基或夯土,墙体上部大多坍塌严重,仅存基部,部分遗址遗迹仅略突出于地面,遗址格局无法从地面上辨识,夯土体开裂、空洞、表面风化、剥蚀现象严重。展示内容较少,展示方式较为单一,不能充分揭示和传播遗址的历史文化内涵。所以,如何更好的向世界展示统万城遗址的考古价值、旅游价值、民族价值以及文化价值,让统万城重放当年雄姿,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

  并且在统万城开展遗址旅游可以弘扬草原文化和民族精神,满足游客觅奇猎古的心理需求,旅游者在这里足以观沧海桑田的变化,发思古之幽情;并且它与重大历史事件相联系,留下许多历史的足迹,向我们展示了大夏的兴衰史和一段匈奴民族史,能使游客获得古代文化历史、城市建筑艺术、地理环境变迁等方面的有益知识。

  去年底, 统万城国家遗址公园项目在榆林靖边县统万城遗址正式启动。陕西省文物局副局长郭宪曾,陕文投集团副总经理李振林参加仪式。榆林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高中印,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陈宁,副市长马秀岚及靖边县委县政府、陕文投榆林文旅公司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仪式。

  按照《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统万城国家遗址公园被列入陕西省十大文化景区建设项目,项目主体由靖边县政府实施,陕文投榆林文旅公司承担具体规划建设任务。

  “统万城的保护与开发对推动榆林靖边的社会影响力、知名度乃至对促进榆林地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也必将带来积极的推动作用。”陕西省文物局副局长郭宪曾表示,各参建单位要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为指导思想,本着负责任的态度积极推进统万城遗址的保护和利用,建设好这项意义重大的文化工程。

  统万城国家遗址公园的启动,是我省贯彻落实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战略的重要举措,对传承保护国家文化遗产、助推榆林市域经济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省政府统一部署,陕文投集团与榆林市及靖边县通力合作,充分发挥国有企业龙头带动作用和文化园区板块建设优势,将为榆林人民奉献一个生态优美、产业发达、百姓安居的文化遗址区,为陕西和全国人民打造一个陕北地域特色鲜明、配套设施国内一流的城乡统筹典范工程。

  未来,统万城国家遗址公园以申报世界遗产和打造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目标,围绕文物保护、文化展示、旅游观光、生态涵养、城乡统筹等功能业态,预计将于2018年建成并对外开放,并会将其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遗址公园和我国又一世界文化遗产。 (来源:悦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