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原蓼花糖
时间:2014年10月28日
陕西三原传统名特糕点。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相传,明末时期,每逢过年过节,周至、户县一带的食品商贩,利用当地产的优质糯米制成年糕,运到渭北的泾阳、三原一带去卖。年节过后,剩下的年糕不便带回,就地托亲友贮存起来,挂在楼棚过道让其风干,次年来后,将其捣碎,用油炸后再卖。这种隔年的陈年糕,油炸以后体积胀大,吃起来酥绵香甜,别有一番风味,大家称其为“棉花糖”。后来人们逐步摸索,总结出一套制作棉花糖的方法,在表面上粘上白砂糖和芝麻,食者交口称赞:“嫽得很”(陕西方言“好得很”之意),遂用谐音称其为“辽化糖”。庚子之役,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逃到西安,地方官员将辽化糖作为名贵食品奉献,慈禧见其形状酷似她在草原上见过的一种蓼花,便命改名为蓼花糖。一直沿用下来。
1985年初,蓼花糖进入北京。三原县秦原股份有限总公司负责人,农民企业家李天成送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溥杰品尝。溥杰说:“我小时候吃过,但没有你们现在做的好吃。”随之,欣然命笔,书写了“蓼花糖宫廷食品”。此题字后来被印在包装纸上。
制法:将糯米淘洗净后,用水浸泡于缸内,待米泡至用手指能捻碎时捞出,控去水分,磨成米粉或用碾子碾成米粉,过箩即成。将大豆洗净加水磨成豆浆。磨浆要随用随磨。糯米粉用沸腾的开水搅拌均匀,以稍硬为宜,用水揉捏成面团。把笼屉洗净,铺上笼布,将面团放在笼布上蒸制,蒸至熟透,糯米粉团变软出笼。将面团与磨好的豆浆搅拌,搅拌均匀后,将坯块放在案上,切成小块长条,摆在竹箔上放凉并切成圆形长条,即成蓼花糖坯。
将蓼花糖坯晾至干透后放入温热的菜籽油锅内炸,逐渐将油温加热,掌握好火候,并不断翻动,炸至整体膨胀,面呈金黄色即熟,成为膨化的蓼花糖。
将白砂糖放入锅内,添入适量的水,加热化开,放入饴糖熬制拔丝,即可上浆。把膨化的蓼花糖放入糖锅内使之上浆,再将芝麻去杂质、去皮成芝麻仁,炒熟,再把蓼花糖趁热裹上芝麻,粘均匀,冷却即成。
特点:个大体轻,呈圆鼓槌形,金黄色表皮上均匀粘满一层白芝麻。食时,里边是雪白细腻的蜂窝及丝网状糖心,酥松香甜。具有和中益气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