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组织参加电视议政节目《天汉访》
广泛宣传地方志工作

作者:省地方志办公室 市县志处 时间:2021年11月23日


  今年,省志办开展读志用志活动以来,汉中市志办积极筹备,参加市上电视议政节目《天汉访》,集中宣传地方志文化,史志编修成果,村史馆建设,读志用志成果为经济社会发展等,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热烈反响。

  附:《修志问道 以启未来——电视议政节目“天汉访”第27期访谈录》

修志问道  以启未来

——电视议政节目《天汉访》第27期访谈录

  参与嘉宾:马世明(汉中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李冬梅(汉中市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李青石(汉中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刘宝林(《汉中市志》副主编)、徐俊华(城固县地方志办公室主任)

  主持人:国家有史,地方有志,地方志是重要的地方文献,是一个地方的“百科全书”。说起志书,很多喜欢历史的朋友再熟悉不过了,那么地方志办究竟是做什么的?除了修志之外,还会开展什么样的业务?编修的志书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一聊志书背后的那些事儿。

  马世明:历朝历代都设立地方史志撰修机构,有专门从事史志记载工作的人员。市地方志办公室设立于1984年,制定地方志工作的规划,同时开展市本级地方志史的编修、送审、出版工作,作为地方综合年鉴,也是地方志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地方志办挖掘地情文化资源、开展旧志整理和方志文化交流,县(区)都设立有地方志工作专门机构。

  主持人:请李教授给我们来介绍一下什么是地方志。

  李青石:地方志在我们中国历史非常悠久,史官的设置,应该说已经有2000多年,我们大概从汉代就已经出现了地方的一些史书。这些史书恰恰表现出来了我们这个民族以热爱历史、记录历史、传承历史的这样一个特点。正因为我们的丰富的历史的记述,使我们中华民族5000年传承不息,我们有悠久的史传文化。

  主持人:早在《汉书》当中记载,萧何曾经说过:“语曰天汉,其称甚美”。可见汉中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风光独特、地理位置优越,并且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的地方。现在有世界遗产两处,其中“汉中三堰”在2017年申遗成功,地方志办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我们来看一个短片。

  《修史编志  助力申遗》(电视纪录片):2017年,“汉中三堰”成功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为汉中新增一张世界级的历史文化“金名片”。“汉中三堰”也成为继郑国渠后,陕西第二个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的水利工程。在申遗过程中,汉中市地方志办公室多方考证,引经据典,为市水利局提供了丰富、准确、详实的历史资料,为申遗成功作出了巨大贡献。五门堰与山河堰、杨填堰并称的“汉中三堰”,自创建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经过历朝历代修缮保护,至今仍在发挥着灌溉、防洪、抗旱、旅游等综合效益。近年来,我市充分利用境内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积极实践文化名市战略,有效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健康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地方志的功能。市方志办对汉中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自然资源等各方面情况的梳理编纂,为研究社会学、民俗学、人口学、地名学、民族学和宗教学等提供了第一手材料,在传承优秀文化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市方志办自1995年启动开展两轮修志工作,截至2020年,完成了第二轮地方志书规划任务,市、县两级地方志书全部出版,共编纂市、县、区志书24部2600多万字,同时,全面总结第一轮、第二轮修志工作的经验,为启动第三轮修志做好资料收集、队伍培训及理论准备等工作。

  主持人:地方志办在申遗的过程当中发挥了哪些作用呢?

  李青石:“三堰”之所以能够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成功,它除了有大量的水利灌溉工程遗址以外,在我们汉中的地方志书的记载中间有非常丰富翔实的历史资料。那么我们今天看到的记载还有100多处,这三处水利灌溉工程都产生在汉代,这在我们的史书中间有明确的记载,这些资料都有力地为我们“三堰”成功申报世界遗产,提供了重要的史料支撑。

  主持人:我们刚刚说到了汉中有两大世界级的遗产,一个是我们的灌溉工程,还有一个就是我们的世界级文化遗产,那就是张骞墓的申遗成功。

  徐俊华:张骞是城固人,生于城固,葬于城固。2006年“丝绸之路”跨国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启动,我们城固县抢抓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积极争取将张骞墓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名单,作为我们地方志办公室,也全力贡献我们的史志力量,仔细地查阅史记和历史上现存的几部城固县志,用客观、真实、准确、详实的史料来佐证张骞是“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张骞墓在“丝绸之路 ”整个文化线路当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不可替代性。经过我们市、县8年不懈地努力,2014年6月,张骞墓作为“丝绸之路”33个遗产点之一,入选《世界遗产文化名录》,张骞墓申遗成功。

  主持人:其实有很多的人喜欢历史,并且喜欢我们汉中的历史,我们今天就邀请到了其中的一位代表,看看她有什么问题。

  市民代表李文靖:我经常在志书上查找资料,我听说有一轮志书和二轮志书,我想请问一下,一轮志书和二轮志书的区别是什么?

  李冬梅:新中国成立以后,截至目前,地方志系统共进行了两轮修志工作,通常我们把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展的首轮新编地方志工作,叫第一轮修志。《汉中地区志》就是汉中一轮修志成果,《汉中地区志》上溯远古考古史料及周秦以来的文字记载,下至1995年,即汉中撤地设市的前一年,共4本36卷,380多万字。在编修汉中地方志的过程中,还补齐了清嘉庆十八年最后一部《汉中府志》以来,中断了近200年的汉中历史记录。我市第二轮修志工作,2009年11月启动,《汉中市志》是汉中二轮修志成果,上限起1996年1月1日,下限断至2010年12月31日,共上下两册180多万字。

  主持人:马主任,为什么每一轮志书需要十年的编纂时间呢?

  马世明: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规定,地方志书每20年左右编修一次。《地方志书质量规定》志书质量的总体要求是:“观点正确,体例严谨,内容全面,特色鲜明,记述准确,资料翔实,表达通顺,文风端正,印制规范。”同时地方志作为了地方“百科全书”,具有存史、资政、育人的作用,内容非常广泛,涉及到自然、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要对历史负责。因此修一部志书,要从大量的、浩瀚的资料当中进行提炼、进行总结、进行挖掘,给后人留下一部符合质量要求的,可供资政、育人的“百科全书”,因此是需要很长时间打磨的,非一朝一夕之功。

  主持人:在修志工作的过程当中,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大量的精力,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刘主编能不能讲一讲您的酸甜苦辣,您的感受。

  刘宝林:在编志之初,我们每一个编辑面对的是十个或者十几个单位的部门志,这对我们一个人面对十几个部门的编辑来说,是有很大的困难的。同时我们严把史料关,不详的、不准确的数据,一律不入志。在编修过程中,我们三次调整了编纂大纲,数易其稿,在那段时间,我们可以说在车上、路上,甚至于在床上,都在想着数据怎么能够来进行调整,史料如何进行替补、更换,几乎达到了一种忘我的程度。现在我就用一组数据来说明我们编纂工作的辛苦程度和工作量的庞大,我们现在已经收集到的资料有2500万字以上,参加在书中署名的、给我们供稿的和提供图片的也接近140人。我们编辑部在第一次统稿的时候,形成的稿件是1900多页,270多万字。我们第二次组织送审稿的稿件有1400多页,近200万字。

  主持人:也有快乐的事吧?

  刘宝林:有啊,我们汉中市志通过终审的那一刻,我觉得我们这么多年的辛苦没有白费,我们的心血没有白花。

  主持人:马主任,我们如何去保证志书的编纂质量?

  马世明:质量是志书的生命线,作为要对历史负责,那你必须把质量放在第一位,志书内容要求要完整。横不缺要项,纵不断主线;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反映事物基本特征,记述有深度,打造精品佳志。这说起来容易,但是必须要有工匠精神,下绣花功夫,因此作为一个史志工作者,你就是历史的记载者、记事者,必须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仔细推敲修改,认真反复打磨,始终把志书质量放在第一位,让后人来对我们志书进行评说。

  主持人:您所认为的困难是什么?

  马世明:我所认为的困难,一个是我们征集资料非常庞大繁杂,另外资料非常浩瀚,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从扑朔迷离的好多一些数据、现象当中我们还要自证,要摸索出、研究出它的发展规律来。因此,作为志书工作者,既是如实的记录者,又是一个深入的探索者、思考者。

  主持人:我国出台了《地方志工作条例》,那么这个条例为我们地方志工作提供了哪些保障呢?

  马世明:2006年5月份,国务院颁发了《地方志工作条例》,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关于地方志的法规,为我们地方志工作者依法行政,依法开展工作提供了法律法规的保障和支撑。同时,对地方志工作当然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怎么来依法行政,怎么来依照国务院的条例开展工作,包括我们的编纂、我们的指导、我们的出版、我们的审查环节都给予了既是大力的保障和支持,同时也对进一步的提高地方志工作的质量提出了规范性的刚性要求。

  主持人:目前张骞这张名片在国家“一带一路”大战略下是大放异彩,那么怎么样去把汉中的历史文化资源转化成为发展的优势呢?

  李青石:众所周知,张骞是中国第一个走向世界的、伟大的历史人物。张骞应该说是一个伟大的外交家、政治家、探险家,张骞出生于我们汉中市城固县,这在《史记》等等许多的史书中间都有详细的记录。《汉书》中就专门列了《张骞传》,《张骞传》详细地记录了张骞的两次出使西域,以及他在汉王朝与匈奴的斗争中间的一些人生轨迹。那么张骞距离我们生活的年代已经有2100多年的历史,他的那种百折不挠的精神也鼓舞着我们后代的人。

  徐俊华:2013年的9月,我们成立了张骞文化研究会,每年都举办张骞文化艺术节,召开张骞文化学术研讨会,举行清明张骞祭祀大典,举办张骞文化与“一带一路”论坛,将张骞文化编入我们二轮《城固县志》,也拍摄展映了国内首部张骞题材的系列电影《凿空者》。

  马世明:张骞在许多史籍当中,其丰功伟绩赫然纸上,但是作为最具有代表性的三部历史典籍《史记》《汉书》《资治通鉴》,对张骞出使西域的精神和所经历的困难,以及坚韧不拔、不辱使命的信念都有了详细的记录。作为我们方志人,要记录好、弘扬好、挖掘好、传承好张骞精神。

  主持人:方志办协助地方建起了村史馆,成为地方史志宝贵的参考资料。我们来看一个短片。

  《兴建村史馆  留住地方历史根脉》(电视纪录片):一张布票,一枚军功章,古朴的羌绣、老旧的留声机,镌刻着往日的岁月。一件件老物件里,勾起对过往的生活记忆,记录着时代的变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过去的乡村风貌有些已经难觅行踪,离农村的现代生活越来越远。如何留住过往的生活印象,留住我们的精神家园,让村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成为推进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2017年,肖家坝建起了宁强县第一家村史馆。建馆初期,村内乡贤整理文字,村民踊跃捐赠物品,如今展馆收藏了200多件村民曾经拥有使用过的物品。在这里,由村民捐赠的两张保存完整的土地产权证,静静地述说着当年肖家坝村第一次土地改革的故事。一部村史,就是当地几代人追求幸福生活的奋斗史,也是农村一个地方的发展史。馆内的善行义举榜、历史大事记等八个板块内容,抢救和保存了当地的传统文化、乡土文化和民俗文化。目前,肖家坝村史馆由村两委人员日常维护,已经成为周边单位、中小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实践活动的研学基地。近年来,汉中市县区方志办联合相关部门积极作为,指导建成村史馆20多家。以村史馆为载体,把抽象的道理、生硬的说教转化为村民身边鲜活生动的事例,让人们真实地触摸到一个地方的文化历史根脉,同时也成为地方志宝贵的参考资料。

  主持人:徐主任,咱们建这个村史馆的意义是什么呢

  徐俊华:村落是我们传统文化的根基所在,根脉所系,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家族宗教文化、民风习俗、民间艺术等等,无不镌刻着我们民族的性格特征。党的十九大把“乡村振兴”列入我们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方针,乡村文明也是我们“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调研时指出,新农村建设要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修建村史馆,编纂村志,是留住村情村貌,留下乡音乡愁的最好的形式,是记录乡村变革,传承乡土文化的重要载体。2017年以来,我们城固县先后建成了柳林镇小营村、桔园镇刘家营村、双溪镇石堰坪村等5个村史馆,出版了4部村志。以文字记述,用图片和物品来展示,记录我们乡村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变化。

  主持人:这些村史馆是对于群众免费开放的吗?

  徐俊华:我们所有的村史馆都是对群众免费开放的。

  主持人: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一些增添或者说改变?

  徐俊华:老年人看到年轻时候的影子,小孩子看到了他先辈的辛勤劳作,在大人、老人、小孩了都有一种很深的乡情。

  主持人:《汉中年鉴》已经连续出版了23年了,那么年鉴的作用是什么?李主任给我们介绍一下。

  李冬梅:《汉中年鉴》有三大特性,一权威性,二资料性,三连续性。汉中全市已编纂130余部9000余万字的汉中地方综合年鉴。这些全面、系统、准确、详实、权威的年鉴资料,既可为编修汉中市志积累资料,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为机关单位开展工作提供参考,也可为读者了解研究汉中提供服务。

  市民代表郭志祥:听说咱们现役军人还有复员退伍军人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的军人将载入咱们这个地方志,我想问一下,载入地方志需要什么条件?还有,咱们基层普通干部和老百姓能不能载入地方志?

  刘宝林:在二轮修志当中,我们设置了人物志,历朝历代的修志当中一般都设有人物志,它彰显了一个地区的地灵人杰,主要是收录了已去世的、对汉中发展作出贡献的和有影响的人物。包括我们社会的方方面面,我们这个人物传也要求生不立传,这是我们地方志的一项原则。那么普通老百姓和基层干部是不是都可以入志呢,首先普通干部或者老百姓,只要在你的工作岗位和生活当中做出了优异的成绩和事迹得到了上级以及社会认可的,我们都可以收录。我们收录的标准:第一个是籍贯,应该首先是汉中市籍和客籍汉中的;第二个条件就是我们一定是得到上级或者社会认可的,但是不在我们修志时间段内的我们也无法及时地给予收录。

  主持人:接下来我们邀请人大代表,来提出她所关心和关注的问题。

  市人大代表王若慧: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上提到了,我市地方志的“两全目标”已经完成,我想问的是地方志“两全目标”是什么?

  李冬梅:地方志“两全目标”是“十三五”必须达到的总体目标,具体内容就是到2020年全面完成第二轮志书规划任务,省、市、县三级地方志书全部出版,到2020年做到地方综合年鉴,由地方志工作机构组织编纂,一年一鉴公开出版,实现省、市、县三级地方综合年鉴全覆盖。

  主持人:好,我们接下来有请政协委员提问。

  市政协委员丁锐:作为中华文化重要发祥地之一,汉中有极其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盛世修志。那么到目前为止,据我所了解,汉中还没有一部涵盖了汉中的政治、历史、经济、文化、民族、自然生态的全貌的通史,那么请问一下马主任,我们汉中地方志办公室近期有没有计划编纂《汉中通史》?

  马世明:2017年在“丝路源点·天汉人才峰会”上,4名汉中籍的专家教授学者致信市委市政府,信中写道:截至目前,汉中还没有一部通史能够全面系统地反映汉中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情况,建议市委市政府要把编修《汉中通史》提上议事日程。对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决定全面铺开编纂《汉中通史》工作。根据《地方志工作条例》,把日常工作就放在了汉中市地方志办公室。截至目前,已经编纂出了15万字的一个初稿,相关的5个章节。当然还有这个工作在汉中属首次开展,也是路漫漫其修远兮,也是我市一项宏大的社会文化工程。我们地方志办公室将着力提供好有效的保障和服务,为《汉中通史》的编纂工作顺利推进创造必要的条件,相信经过编修机构的奋力拼搏,在不久的将来,《汉中通史》能够与我们汉中人民见面。

  主持人: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助力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我们地方志办还有哪些作为?李主任。

  李冬梅:一是充分发挥地方志资政功能,及时地为市委政府新任领导配齐新编地方志书、年鉴等地情资料,为便于新来的领导熟悉了解市情;二是发挥地方志在招商引资交流合作中的宣传作用,服务全域旅游发展,积极编纂地情书籍,并且免费给各界赠送,同时还主动地同汉中毗邻的市、县,以及北京、上海、广东等发达地区的部分市、县交流、赠送地情书籍,宣传汉中,让更多的人通过年鉴等地情书籍了解汉中、研究汉中,来汉中投资、发展;三就是围绕人民群众需求,积极作为,建立了志书年鉴、数字化信息库及上网查阅平台,增强地方志服务社会大众的便捷性。

  主持人:今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下一步我们地方志办还准备做些什么?

  马世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作为我们地方志工作者,一个我们虽然二轮志书已经编纂即将出版,我们同时要推动读志、用志,让地方志立起来、活起来、用起来;第二个我们要打造向精品年鉴方面迈进,同时我们要尽力编纂好《汉中通史》,回应我们汉中学者的新期待,编制实施好全市地方志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回应汉中人民的新期待,我们要建好我们的数据库和通史馆、方志馆,为全市人民提供积极优质的方志文化服务和载体。开局关系全局,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埋头苦干、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奋力谱写汉中新时代地方志事业追赶超越新篇章,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主持人:地方志是一个地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轨迹的真实记录,“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修史编志不仅可以发挥存史、育人、资政的作用,还可以增强民族的文化自信,丰富一个城市的内涵。相信通过方志工作者的辛勤耕耘,努力讲好汉中故事,为我们的后代,为汉中未来的发展提供绵绵不绝的精神动力,为把我市建成为区域中心城市、生态经济强市、幸福宜居名市作出地方志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