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文化自信 增强文化自觉
--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9周年

作者: 时间:2021年05月24日


  来源: 陕西日报 时间: 2021-05-24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

  79年前,毛泽东同志发表了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奠定了党的文艺理论和方针政策的基础,确定了党对文艺工作的基本方针。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文艺发展指明前进方向。近年来,我省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作优秀文艺作品,倾情投入到奋进新时代的火热实践中。

  用文化激活抗战热血,文艺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从延安出发

  延安文艺座谈会期间,毛泽东同志多次以民众剧团为例,阐述文艺为人民服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民众剧团的实践经验也被写进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从1938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倡导创立的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到1942年习仲勋同志在关中分区领导建立的八一剧团,两个剧团始终以“唤醒民众、一致抗日”为己任,以文化激活抗战热血、以文艺点燃战斗激情,用群众喜闻乐见的秦腔、眉户等艺术形式,创作演出了《十二把镰刀》《血泪仇》《中国魂》等大量优秀作品,在抗日战争年代发挥了特殊战场的重要作用,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既是延安时代红色文化基因的探索者,也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的传承者。新中国成立后,我省多次组织优秀戏剧作品赴京演出。习仲勋同志语重心长的勉励,我至今难忘。为人民服务,讴歌党、讴歌英雄、讴歌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也成为我毕生的艺术使命。”年届78岁高龄的秦腔表演艺术家马友仙,用一生践行着《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她说:“是党培养了我,我有义务将秦腔传承、发扬下去,将其不断向前推进。”

  作为西安历史悠久的进步秦腔剧团,西安易俗社自1912年成立以来,始终秉持着“移风易俗、启迪民智、辅助教育、推陈出新”的办社宗旨,数代易俗社人在不同时代,用独特的大秦正声诠释着革命剧社的时代担当与文化引领,不断创作文艺精品来讴歌时代、讴歌英雄,更好地服务于人民。

  “西安易俗社的发展、传承、振兴离不开党和国家的重视和支持。”西安易俗社党支部书记、社长惠敏莉说,“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牢记习仲勋同志‘把易俗社办得更好’的殷殷嘱托,践行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职责,为传承振兴秦腔艺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更大贡献。”

  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延安鲁艺作为新中国文艺事业的摇篮,革命战争年代,一大批优秀文艺人才在这里投身于火热的革命文艺创作,在抗战中起到了动员组织群众、团结教育人民的强大作用,著名的《黄河大合唱》就诞生于这里。1942年5月30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的第七天,毛泽东来到延安鲁艺,为鲁艺师生作了关于“大鲁艺”“小鲁艺”的重要讲话。毛泽东说,这个鲁艺是个“小鲁艺”,你们要到“大鲁艺”去,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之后鲁艺全院师生就沿着毛泽东指引的方向,深入工农兵群众的生活,创作出一大批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作品。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的79年,是陕西文艺队伍不断壮大的79年,是陕西文艺事业不断繁荣发展的79年。一代又一代文艺工作者与人民同心、与时代同行,一批又一批高扬民族精神、极富艺术感染力的优秀作品相继涌现、催人奋进。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柳青、杜鹏程、王汶石、李若冰等深入基层创作出《创业史》《在和平的日子里》《风雪之夜》《柴达木手记》等一系列反映生活、讴歌时代的重要作品,到改革开放以来,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陈忠实的《白鹿原》、贾平凹的《浮躁》、高建群的《大平原》等文学作品的涌现;从剧作家马健翎、黄俊耀,国画家赵望云、石鲁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为陕西戏剧和美术走向全国,为“长安画派”的形成立下不朽功勋,到刘文西的黄土风情画、赵季平的西部音乐作品、陈彦的“西京三部曲”以及一批颇具影响力的西部影视作品的产生,无不是“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的生动写照。

  5月22日,“陕北民歌100年·百首红歌唱给党”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9周年专场演出在西安市陕北民歌大舞台上演。当82岁高龄的歌唱家贠恩凤唱起那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南泥湾》,现场观众被深深地打动。“1965年,我随中国艺术团出访回国后,向中央领导汇报演出。周恩来总理说我民歌唱得很好,要多唱民歌,勉励我要好好为人民歌唱。1986年,我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行独唱音乐会,习仲勋同志接见我时鼓励我,要多唱民歌,宣传好延安精神。周恩来总理和习仲勋同志的教诲与勉励,坚定了我永远为人民歌唱,把延安精神发扬光大的信心。”

  每个时代进步的文学艺术作品总是同人民和民族休戚与共。人民生活是文艺创作的不竭源泉,社会实践蕴藏着文学艺术最基本、最生动、最丰富的元素。

  从毛泽东同志题写团名“西北文艺工作团”,到习仲勋同志题词“西工团是延安文坛的一支劲旅”,陕西省歌舞剧院80多年如歌岁月,记录着时代发展的脉搏。陕西省歌舞剧院副院长郝萌说:“多年来,陕歌艺术工作者发扬延安精神,深入黄土高原、秦巴山地,边演出、边创作,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我们将继续保持和发扬革命精神,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人民、描绘人民、歌唱人民。”

  坚定文化自信,引领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奋力前行

  延安文艺座谈会会址,依旧保留着79年前的模样。毛泽东同志在这里发出的号召,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文艺工作者沿着正确道路大步前进。

  “长期以来,陕西省文联围绕纪念和学习《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开展了一系列文艺活动,形成了省文联独具特色的5·23‘到人民中去’文艺品牌。”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吴丰宽表示,“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面对新发展阶段的新挑战,省文联将团结引领广大文艺工作者,坚定文化自信,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以昂扬的姿态和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为奋力谱写新时代陕西追赶超越新篇章作出积极贡献。”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中国文艺指明了方向和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与之一脉相承,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刻阐述了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地位作用和重大使命,创造性地回答了事关文艺繁荣发展的一系列带有根本性、方向性的重大问题,对新时代做好文艺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省作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齐雅丽说,“省作协在省委宣传部的指导下,学习贯彻落实两个讲话精神,用文艺作品为人民服务,用精品佳作讲好陕西故事。”

  “西安美术学院流淌着红色的血液,我们始终秉承着艺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创作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作品。结合两个讲话精神,我们创作了有关改革开放、脱贫攻坚、黄河、大美秦岭的主题绘画。”西安美术学院院长朱尽晖说。

  “5月23日,西安音乐学院召开座谈会,重温和学习两个讲话精神。同时,我们精心策划开展了多场专题音乐会,并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开展红色小提琴音乐经典等系列课程讲座,使广大师生在重温经典、感受经典中,领略了音乐艺术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传播中的积极作用,获得精神和认识上的提升。”西安音乐学院党委副书记李宝杰说。

  ……

  79年前,一种新生的文化理念从革命圣地延安出发,以文学、歌曲、戏剧等文化形态承载起革命的斗志,开始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文化征程。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开辟了一条文化重塑与振兴的“中国道路”。

  79年后的今天,在世界文明与中国历史纵横交汇的坐标上,中华文明正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满怀自信,扬帆起航。(记者:柏桦 师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