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专题 三:浴血奋战 保卫黄河

作者: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省志处 折燕玲 时间:2015年09月18日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对于陕甘宁边区的军民来说,这首脍炙人口的《黄河大合唱》不仅是一曲写意的爱国歌曲,更是一首写实的抗敌战歌。19381944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同仇敌忾、众志成城,在绵延数百公里的河防前线,在横遭敌机肆虐的延安古城,与侵略者顽强作战,阻寇于河东,歼敌于半济,胜利保卫了陕甘宁边区、保卫了辽阔的大西北。

  图为19395月鲁艺成立周年纪念会上,《黄河大合唱》首次公演时的场景。

  193711月,太原会战后,山西北部沦于敌手,侵华日军与陕甘宁边区隔河相望,妄图以山西为基地,西渡黄河进攻边区,占据西北战略要地,以实现其灭亡中国的野心。大河上下、秦晋两岸的抗日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畏强敌,顽强作战,谱写了一曲保卫黄河的壮歌。

  19379月,八路军主力东渡黄河开赴华北抗日前线后,将一一五师炮兵营、辎重营,一二○师三五九旅七一八团、特务营、工兵营、炮兵营、辎重营,一二九师三八五旅旅部和七七○团、特务营、工兵营、炮兵营、辎重营,共九千余人,留守陕甘宁边区,成立八路军后方总留守处,同年12月改称留守兵团,由萧劲光任主任(后称司令员)兼政委,曹里怀任参谋长,莫文骅任政治部主任。根据抗战形势的发展需要,中共中央军委决定,将北起府谷、南至宜川以北的千里黄河防线划为三个地段,分设神府(神木、府谷)、两延(延川、延长)河防司令部和绥德五县(绥德、米脂、葭县[今佳县]、清涧、吴堡)警备司令部,分别由王兆相(陕西神木人)、何长工、陈奇涵任司令员,萧劲光任总指挥。

  19383月到19449月,河防保卫战持续6年多,日军始终未能突破黄河防线。1938年春至193912月,是日寇进攻河防战线最频繁、最疯狂的时期。八路军后方留守兵团依托黄河天险,在抗日群众的支援下,对日作战70余次,打退日军进攻23次,毙伤800余敌。 

 193812月,八路军留守兵团的部分将士合影

   19382月,日军一部沿汾(阳)离(石)公路西犯,进占黄河东岸要口军渡、碛口,直逼黄河一线,并猛烈炮击西岸的吴堡、宋家川河防阵地。八路军留守兵团警备第八团固守宋家川渡口,警备第三团东渡黄河,向柳林敌后袭击。33日,西犯日军被迫向离石撤退。与此同时,驻大同日军亦向晋西北进攻,连陷宁武、神池、五寨、岢岚、保德、河曲、偏关等7座县城,直逼神府河防。313日,日军2000余人,附炮20余门,携带渡河器材,进抵神府河防对岸。日军首先炮击河防阵地,尔后在10余架飞机的掩护下开始强渡黄河。河防部队沉着应战,待日军密集渡河之际,突然以猛烈的火力,击敌于半渡;又分兵一部,乘日军渡河混乱之时,迂渡河东,袭敌之侧背。日军遭受两面夹击,难以立足,向后溃退。此次战斗共击毙日军40余人,伤敌百余人,粉碎了日军的首次进攻。

  第一次宋家川河防战斗

  宋家川是—个极为重要的黄河渡口,为陕晋间重要水上通道。19384月,日军纠集约一个旅团的兵力,附炮30余门,再次沿汾离公路西犯。5月初,经大武再次向黄河东岸进犯,企图截断陕甘宁边区与晋绥间的交通线,并强渡占领吴堡宋家川,突破河防阵地。八路军留守兵团识破日军企图,以警备第八团主力东渡黄河,设伏于汾离公路翼侧,以伏击、袭击等手段,寻机打击日军。510日夜,该团在离石城西北之王老婆山地区,突然袭击西进日军先头一个大队,遭到打击的日军尚未抵达黄河岸边即行撤退。王老婆山位于离石、柳林、碛口之间,是离石通往碛口的必经之路,该据点的拔除使敌失去了西进的一个重要依托点。此次战斗共歼灭日军200余人,缴获步枪40支、轻机枪2挺及电话机、望远镜等一批军用物资,河防部队伤亡80余人。

  凉水崖、马头关河防战斗

  1939年元旦,驻守在凉水崖河防前线的八路军留守兵团警备第五团二营营部和五、六两个连的官兵们,一大早起来,按照部队的传统习惯,包了许多羊肉饺子来庆贺新年。大家坐在一起,一边吃一边谈笑,喜气洋洋。突然,瞭望哨跑来报告:发现黄河对岸有许多日军正在向岸边运动,看样子是要准备渡河。

  正在凉水崖和战士们一起欢度新年的警备第五团政委李赤然(陕西安定人,安定即今子长县),立即和二营营长高启甫(陕西米脂人)等人登上瞭望哨位,用望远镜观察河东敌情,果然发现对岸有一群日军正在搬运渡河皮筏、船只,准备渡河。李赤然迅速作了战斗部署。全体战士顾不得吃完饺子,扔下碗筷,抓起枪杆,跑步进入工事,准备迎战。

  凉水崖的河防工事,坚固而且隐蔽。它是延长县抗日军民根据黄河两岸地形、地貌特点,在黄河西岸靠近山根的石崖上,一锤一凿开掘出来的一条长长的石洞。洞口开在侧面,正面凿有很多射击孔,洞外用树枝、杂草伪装起来,一般人就是走到工事跟前也很难发现。河防部队整连、整排地隐蔽在洞中,吃喝、休息没有一点困难。同时,又在河西岸的半山坡修建了很多假工事,用以迷惑日军,吸引炮火。实际上,在整个凉水崖渡口西岸,河防部队已经构筑了一道具有相当纵深且坚固的防御体系。国民政府第二战区长官司令部和西安行营先后派员来这里视察,无不称赞凉水崖河防工事的巧妙与坚固。

  早在193812月下旬,日军就占领了山西的大宁、吉县、永和一带,并伺机向黄河东岸逼进。这次日军兵分三路(每路千余人,附炮十余门)进占马头关、凉水崖、泥金滩等渡口的东岸阵地后,吸取以往失败教训,于193911日先猛烈炮击西岸。同时,派出十多架飞机轰炸河防阵地,并公然违背国际公约,投掷多枚毒气瓦斯弹。顿时,黄河西岸火光冲天,硝烟弥漫,炮弹碎片和被炸起的沙、石漫天狂舞。警备第五团虽然隐蔽在坚固的工事内,洞口也用石板堵着,但是毒气仍然无孔不入地透了进来,部分指战员中毒晕倒。李赤然叫大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起了一定的防护作用。

  狂轰滥炸之后,日军见河西一片沉寂,没有丝毫动静,以为河防阵地已被完全摧毁,于是就放心大胆地分乘大小橡皮船和筏子,直扑黄河西岸。警备第五团的指战员们沉住气,通过工事上的瞭望孔清晰地掌握着日军的动态。李赤然对战士们说:“同志们,不要急,等敌人靠近了再打,不要浪费子弹!”

  载着日军的船只,越来越近了,500米、400米、300米,只有200米了……警备第五团的战士们瞄准敌人,准备迎头痛击。此时,只听一声令下——“打”,战士们步枪、机枪一齐开火,专打日军皮筏。不一会,日军的橡皮船、筏子一个接一个地被打沉,日寇死的死,伤的伤,落水的落水。凛冽寒风漫卷,日军惨败的鬼哭狼嚎声在河谷上空久久回荡。黄河东岸未渡河的日军后续部队,见此情景也放弃了强渡。与此同时,我方河东游击侦察部队不断袭击日军的辎重、增援部队和交通运输线。

  14,日军在攻击受挫,后方交通又受到威胁的情况下,开始撤退。高启甫率一部兵力东渡黄河,发起追击,在大宁城西的曲峨镇歼敌80余人。

  第二次宋家川、马头关、凉水崖河防战斗

  日军三受重挫,恼羞成怒,调集重兵,再次向宋家川、马头关、凉水崖等处河防阵地发起进攻。1939645日,日军1万余人进占军渡,在黄河东岸各山头构筑工事,并以大炮轰击西岸宋家川、枣林坪一线八路军留守兵团警备第八团河防阵地。66日,日军又以1.5万兵力进攻孟门、碛口,并用飞机滥炸河西李家沟阵地及沿河城镇。另一部日军2000余人,由隰县、大宁出动,附炮20门,于66日晚分别占领马头关、凉水崖河东阵地,并向西岸八路军留守兵团警备第五团阵地轰击。面对日军重兵压境的情况,陕甘宁边区政府组织、动员边区军民积极行动起来,全力支援河防部队。为了粉碎日寇的图谋,河防部队坚守阵地,在宋家川一带,与日军隔河对战三昼夜,使日军始终未能成功渡河。在马头关、凉水崖方向,河防部队在日军飞机轰炸和毒气弹攻击下,沉着应战,迫使其放弃渡河。 

保卫黄河河防的陕甘宁边区军民正在修筑工事

  日寇正面进攻遭受沉重打击时,河东八路军部队活动于敌后,破袭日军交通线,阻敌运输。日军腹背受敌,被迫全线撤退。此时,八路军留守兵团警备第八团分兵一部渡河东进,收复李家垣(军渡以东)、柳林,击毙日军50余人,缴获军旗3面及一批军用品。八路军留守兵团警备第五团乘东马头关日军撤退至河滩集结时,集中火力突然袭击,毙伤日军30余人。69日,日军全部退到蒲县黑龙关地区。至此,日军最大的一次进攻又告失败。

  第三次宋家川河防战斗

  193994,驻汾阳、离石日军约三四千人,附炮30门,进占军渡,构筑工事,强迫当地群众修复军(渡)离(石)公路,企图巩固河东阵地长期据守,待机渡河。为粉碎日军在黄河东岸立足的企图,留守兵团河东侦察部队乘日军立足未稳,猛袭军渡以东之穆村、薛村,并破坏了军渡和薛村的公路。96日,日军向碛口进犯,留守兵团河防部队即于河东孟门、留誉、暖泉等地抗击消耗日军。同时,留守兵团河西部队又以一部兵力渡过黄河,迂回至日军后方,活动于柳林、穆村、军渡间。日军几面受敌,遂龟缩到柳林、穆村地区。此次战斗共歼敌30余人,缴枪5支。

  碛口河防战斗

  193911月初,日军调集1万余人,准备大批渡河器材,于20日兵分4路由晋西大武、离石、柳林、穆村等地向碛口合围,同时以一路奔袭葭县渡口。23日,日军主力占领碛口、孟门两镇,开始向河西实施猛烈炮击,并以一部2000余人在火力掩护下,集结碛口河滩,放船强渡。警备第八团立即以密集的火力封锁河面,日军仓皇回岸退至后山。此时,警备第六团以一部兵力,趁机渡过黄河,袭击日军侧后,经5小时战斗,迫使日军分路向东撤退。此次战斗,八路军留守兵团两个团共毙日军100余人,俘虏日军2人,缴枪6支。河防部队伤亡12人。

  第四次宋家川河防战斗

  193912月初,日军集结驻离石、柳林兵力4000余人,附炮20门,再次进犯军渡,炮击宋家川,并于12日占领李家垣后,企图强渡黄河。八路军留守兵团河东侦察部队在日军向李家垣进犯时,即在李家垣以南山地进行阻击。随后,在军离公路线上频繁出击。经5日战斗,日军因侧后不断遭到打击,于16日不得不撤至柳林。我军乘机收复军渡、李家垣。此次战斗,歼敌20余人。1940年初,八路军一二〇师主力由冀中回师晋西北,收复了方山、岚县、临县等县城,创建了屏障西北的战略缓冲要地——晋绥抗日根据地,使河防东岸日益巩固。同时,八路军敌后游击队的活动日益频繁,使日军后方不宁,自顾不暇,不得不暂时放弃了渡河进攻陕甘宁边区的企图。

  19411942年,是世界法西斯势力最猖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最困难的时期,日军以为形势对他们有利,又连续几次调集军队进攻河防,但均遭失败,只能望河兴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