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年鉴70年发展思考

作者:冀祥德 时间:2019年10月18日


新中国年鉴70年发展思考

冀祥德

  2019年,我们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70华诞。70年来,我国在诸多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举世瞩目。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了由“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70年砥砺奋进,我们国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全国地方志事业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近年来,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以下简称中指组)及其办公室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团结带领全国地方志工作者,深入探索并着力实践地方志进入新时代的新内涵,紧紧围绕“两全目标”核心任务,推动志、鉴、史、馆“四驾马车”齐驱并驾,形成志、鉴、库、馆、网、用、会、刊、研、史“十业并举”的地方志事业发展综合格局,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动地方志从一项工作向一项事业转型升级。从“加强修史修志”纳入“十三五”规划,到助力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和乡村振兴建设,再到方志文化走出去战略作为文明交流互鉴纽带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地方志对内致力强本固基、服务资政育人、聚焦改革发展,对外展示中国智慧、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贡献方志力量,为服务“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出了积极贡献。可以说,无论是在地方志事业发展的历史上,还是在地方志事业所取得的成绩上,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目前,全国地方志工作者正在为决胜“两全目标”共同奋斗,越是历史关口、越是关键时刻,越需要加强思想认识、凝心聚力。

  一、坚持政治导向,全面贯彻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要求

  当前,全党正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站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高度,深刻阐述了开展主题教育的重大意义,深刻阐明了主题教育的目标要求和重点措施,对开展主题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进地方志转型升级,全力以赴完成“两全目标”,是时代赋予全国地方志工作者的时代使命,也是全国地方志系统深入开展主题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我们要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与如期实现“两全目标”和全面推进地方志转型升级紧密结合起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主题教育和解决地方志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和紧迫问题结合起来。一是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史志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习近平总书记以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眼光和高度看待史志工作,将地方志工作作为一项有意义的事业和社会基础工程,并作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全国地方志工作者一定要铺下身子、下大气力、一丝不苟地学习好、领会好、落实好,落实到工作中去。二是针对“两全目标”和质量建设同步发力、各项任务繁重的工作实际,学会“弹钢琴”,不但要全盘统筹、协调推进,更要突出重点、聚焦难点,以关键任务、重大举措等的突破带动整体跃升。三是要紧紧扣住当前制约地方志事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拉单列表,找准症结,辨证施治,拿出针对性措施,推动难题见底、问题归零。四是要善于用新的思想观念、新的思路办法和新的技术手段研究解决问题,要积极适应地方志机构改革后的新体制新常态,拿准吃透理论政策,勇于担当负责,积极主动作为,致力地方志围绕党和国家利益、经济社会发展和以人民为中心三大主题开拓创新。

  二、坚持目标导向,全力打赢“年鉴全覆盖”攻坚战

  面对“年鉴全覆盖”目标,我们没有退却的理由,只有前进的选项。“年鉴全覆盖”是“两全目标”攻坚战中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是《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要求的法定任务。打赢“年鉴全覆盖”攻坚战,严格落实责任是关键。全国地方志系统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鼓足干劲,响鼓重锤,抓好落实。

  我们要紧紧围绕“年鉴全覆盖”攻坚,聚焦难点痛点精准发力,把工作做细做实。一是必须认清形势,坚定信心。要充分认识“两全目标”推进工作总体形势,全面把握有利条件,善于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巩固良好发展势头,不断增强打赢攻坚战的信心与决心。二是必须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对“年鉴全覆盖”任务推进不力、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的地方,要重点加强对履行编鉴责任情况的监督;对人员缺乏、经费不到位问题突出的,要摸清底数,明确责任,确保人员和经费来源。三是要不断宣传推广“两全目标”推进过程中形成的行之有效、操作性强而且可复制可借鉴的成功经验。必须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充满必胜的信心和勇气,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全力推进“两全目标”决胜攻坚。

  三、坚持质量导向,用创新理论引领年鉴创新发展

  聚焦精品意识和精品建设,就是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地方志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高质量发展方向,推动地方志在培根铸魂的工作中担当更大作为、体现更大价值。只有坚持高标准才有高质量,要紧紧围绕提高年鉴质量目标,把高标准树立起来,把严要求落实下去,以此为契机,使“年鉴全覆盖”不仅有量的提升,更要有质的突破,为从年鉴大国向年鉴强国迈进提供坚强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多出精品,重点不在量而在质,不在规模而在结构。年鉴工作者应站在历史深处,站在时代高处,雕琢细节,才能打造出精品年鉴。越是“两全目标”吃劲的时候,越要跟质量问题较劲。一是后进要学习先进,稳步提升年鉴质量。年鉴质量后进的单位要补短板、强弱项,力争实现年鉴质量水平由跟跑并跑向并跑领跑转变。二是年鉴工作者要在思想上千锤百炼。缺少敬畏之心、粗制滥造编纂出来的年鉴,数量再多,也只能成为资源浪费的沼泽和洼地。一部精品年鉴是编纂者的才华、心血、情感的高度凝结,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初心,才是出精品的不二法门。三是年鉴工作者要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只有推动年鉴从形式到内容力臻完美,才能编纂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年鉴。四是年鉴编纂要系统全面、客观正确、浓缩精炼,确保能信今传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没有优秀作品,其他事情搞得再热闹、再花哨,那也只是表面文章,是不能真正深入人民群众精神世界的,是不能触及人的灵魂、引起人民思想共鸣的”。古往今来的文化高峰从来都是以经典之作、扛鼎之作为基础的。因此,要大力提升年鉴的科学性,力戒溢美之词和虚夸之事,杜绝质量低劣的年鉴流传后世。

  四、坚持人才导向,着力建设地方志人才高端智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也是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地方志工作机构是一个特殊的部门,对人员要求比较高,要挑选政治立场坚定、学术素养深厚、勤奋踏实肯干的人员充实到地方志队伍中来,要关心他们、爱护他们,让他们有幸福感、获得感。只有一流的地方志专业人才,一流的队伍,才会有一流的志书、年鉴。地方志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要以识才的眼光、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把各类人才聚集到地方志事业中来。下一步,要着力解决地方志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用不好等老大难问题,不断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持续加强人才培养,提升队伍整体水平。一是要敢于直面当前存在的问题,根据人才成长规律,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二是今后培训要分层分类,组织开展系列培训,使培训制度化常态化。以举办各类业务培训班、全国地方志工作机构新任负责人培训班、高级研修班等不同类型的培训为契机,不断满足各地对业务培训的巨大需求,全力聚集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地方志人才队伍。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扬鞭。抚今追昔,客观记录祖国的峥嵘历史和一代代中国人用智慧和汗水写下的一页页辉煌篇章,不仅仅是年鉴工作者的职责,更是对历史的一种守望。我们相信,包括年鉴在内的地方志事业,必将能够带动祖国以蓬勃之势、以雄健之姿、以礼仪之邦、以富强之态,向全世界人民展示灿烂辉煌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推动中华民族站在世界舞台中心贡献方志力量。

  (作者系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秘书长,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来源:《中国年鉴研究》2019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