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笔著信史 彰善引风气
——写在《安康市志(1991—2013)》出版发行之际

作者: 时间:2021年08月24日

 

  “国有史,邑有志”,编史修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纪盛表实,莫过于志,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安康市志(1991—2013)》(下称《市志》)出版发行,把安康市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与新中国一起成长、与新时代共同进步的23载历史征程全面系统的展示给广大读者,旨在知往鉴今、以启未来。

  《市志》记载的二十余年,是我国逐步深化改革开放、中华民族逐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历史阶段。“人尚未奔跑,时代却已在策马扬鞭”,在这段波澜壮阔的岁月里,安康人民勇立时代潮头、锐意拼搏进取,奋力开拓、砥砺前行,创造了不凡的功绩。二十多年间,安康经历了市域撤地设市、县(市)撤区并乡建镇,新建了安康高新区、恒口示范区、瀛湖生态旅游区,使安康行政功能日趋完善;全市GDP从1996年(统计伊始)的19.15亿元增长到2013年604.55亿元,增长近32倍;生态环保从意识淡薄到以生态立市,努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成为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涵养区;农业从靠天吃饭、粮食为主到科学化、特色化、现代化、产业化协同发展;工业从以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为主到公有经济、非公经济体竞相争妍;昔日以伐木为主的“木头”经济、以矿产为主的“石头”经济让位于以绿色循环产业为主的“生态经济”;全市坚持推进扶贫开发、脱贫攻坚,从解决全市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到形成避灾扶贫搬迁、就业扶贫、科技扶贫、教育扶贫、保障扶贫和社会扶贫与行业扶贫并举的脱贫攻坚大格局,为实现全域脱贫摘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二十多年来,安康经济和社会事业呈现出在改革中前进,开放中壮大,竞争中超越的巨大变化。此时,作为全面、权威的综合地情资料——《市志》的出版发行正当其时,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以志为鉴,守正创新。《市志》为全市各级党政机关科学决策,精准施策提供历史借鉴。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市能否紧紧抓住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实现“追赶超越、绿色崛起,基本建成西北经济强市”的奋斗目标,需要各级党政机关的领导干部在对本地区、本部门的历史和现状有系统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汲取历史智慧,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思考当下和未来。《市志》以历史为线,广征博引,将各行各业发展历程铺陈,有经验、有挫折、有变化、有传承,如:第二十二编的“施政纪略”、多个编目的“履行职责”都有极强的可读性和参考性。学习《市志》可以充分发挥地方志在规划编制、旅游开发、城市建设、招商引资、防灾减灾、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的作用;可以更加全面深刻的把握事物的规律,不断提升科学决策、精准施策能力,创造性的解决工作中面临的难题。

  以志为考,活用地情。《市志》是繁荣安康文化、宣传推介安康的重要媒介。新时代,地方志编修工作已由传统文化活动转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和经济、政治之间相互交融、相互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地方志文化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基因,为传承中华文脉、弘扬核心价值观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综合利用好“官书”“官修”的地方志书和一大批地情资料,深度挖掘安康地域文化资源。可以丰富对外宣传渠道,全方位、多角度的展示安康灿烂的历史文化、优越的区位交通、天然的富硒资源、绿色的山水经济和优良的营商环境;可以吸引海内外宾客来安康观光旅游、投资兴业,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更深入全面地了解安康、认识安康,从而爱上安康,关心和支持安康发展。

  以志为体,脐连乡情。《市志》为激励民众爱国爱乡情怀提供历史助力。乡情难却、乡音难改,故乡永远是游子魂牵梦绕的地方。每当我看到那些少小离家、经年难归的游子偶然捧起家乡的志书,沉浸喜悦动情的神态,便会为之动容,与其共鸣:那双手捧着的志书里,有家乡的青山绿水,犬吠虫鸣,村落乡亲,黛瓦白墙,家中父母,以及生命最初的底色。如果说一方水土是一方人的物质所系,那记载一方水土人和事的志书就是一方人的精神家园,它关乎于人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系起“幸福”和“梦想”。《市志》里的“方言”“风俗”“人民生活”“特产”等内容,勾勒出丰满的地域形象,铭刻住独特的安康印记,激发出对家乡强烈的共情,能感召和呼唤根脉相连的安康儿女,凝聚起他们造福乡梓的热忱和力量,为安康发展贡献力量。

  以志为史,明史增信。《市志》为党史学习提供生动教材。安康曾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鄂豫陕革命根据地,曾涌现出无数感人至深的历史瞬间和英雄人物。中国共产党最早掌握的一支革命武装力量“铁甲车队”的政治军事干部廖乾五;与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同办《新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的战将沈尹默;领导成立于安康的“陕南抗日第一军”,先后参加辽沈、平津等战役,打响中国志愿军抗美援朝第一仗“云山战斗”,率先攻克汉城,建国后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国防建设做出重大贡献的共和国将军何振亚、沈启贤。安康2010年“7·18”洪灾中为转移干部群众而牺牲的杨宗兴、罗春明、冉本义、温光旭,奋战在抗疫一线、脱贫攻坚一线的党员同志们,都是时代的楷模、人民的英雄。学习这些历史,不单可以看到不同时期共产党人为了理想信念而奋斗牺牲的红色传承,更能坚定我市广大党员干部为人民服务的初心,牢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办身边事。

  “无经邦治国之略不足以登山临水,无济世安民之志不足以考古证今”。安康史志工作者们正是凭着“宁守青灯黄卷,不负历史所赋”的情怀,把修志问道之根深深地扎在足下沃土之中,默默耕耘出这280余万字的《市志》,将安康的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秉笔直书,为安康发展画像、为革命先辈立传、为地方社会明德。为此,我向他们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也向所有承修单位和全体修志人员致以深深的敬意。

  地方志书,贵在利用。下一阶段我们要继续开发利用好《市志》,将其成果创造性的转化,创新性的发展,从而不断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十四五”的蓝图已经绘就,乡村振兴伟大事业蓬勃兴起,广大干部群众建功立业正当其时。我希望大家都来读一读《安康市志》,用志书所蕴涵的丰富资源,开征程、增智慧,定信仰、增信心,奋发进取、积极有为,共同传承安康历史、助力安康发展、传播安康精彩。

  (作者:殷勇安康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