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剑,神力藏璀璨
——新编续修《蓝田县志》充满亮点

作者: 时间:2021年10月27日


  新编续修《蓝田县志(1990~2010)》的出版不仅是蓝田县的一件大喜事,也为陕西地方文化宝库增添了亮丽的一页。这十年磨一剑,切实感到了县志编辑们的吃苦精神,令我钦敬而佩服。作为一个蓝田人,我第一时间阅读了这本志书,并在感憾之下,首先于网络上发了一篇短文,谈了一点感受。这次恰逢省志办征文,更想借此之机对新编续修《蓝田县志》二轮志书的亮点谈谈自己的粗浅感受和理解。

  一、正确处理续志与前志关系,进行适当的延伸和追溯

  这次续修蓝田县志的上、下限为1990年至2010年共计21年。但志书并没有采取一刀切的办法,把续修变成为像电视连续剧一样的孤立的一集,而是相互兼顾,藕断丝连。在记述限内的每项事物之首,都适当向前作了延伸,简要记述了事物之前的脉络,体现出因果关系和事物的发展规律,使读者对事物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概念,有利于理解、查考、利用和研究。同时还在各章节中进行了适当的补遗订正,使志书更臻于丰富完满。对随文不便进行补遗和订正的,又在志后设置专章和附录等办法以达目的。特别是在志书前面设置县情、行政建制、置县沿革,对蓝田历史追根溯源,把蓝田历史、建制沿革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而不是生硬的断代割裂,提升了志书的完整性、权威性。

  再如第二章行政区划,通过对历史上蓝田行政区划的追忆,过度到对现代区划的衍变,给人一个系统的概念,也体现出一种人文关怀,更是对历史的补记,增添了续修志书的趣味性和地域性,让人们觉得今天的行政区划是继往开来,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二、突出方志的地方性、时代性

  突出的是把深化改革融入各事物的发展过程,自然真实,时代性强。下面仅以县志中《农业志》为例:

  蓝田是农业大县,志书着力突出了蓝田这一地域性特征,浓墨重彩地把蓝田这个农业大县的规模呈现在人们眼前。尤其是把农业改革有机地融入20多年的发展过程,使读者自然地、信服地认识和理解蓝田农业在新时期的发展变化。蓝田县从1982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不到三年就基本解决了吃饭问题。正当人们对责任承包制的政策产生会不会发生变化的疑虑时,政府又及时出台稳定和延长土地承包期政策,推广土地延包试点经验。1999年3月底,全县29个乡镇和519个行政村基本完成土地承包合同书的签订工作,发放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和承包合同书,稳定了人心。随着土地承包法的实施和粮食直补政策的实行,人们出于对土地的珍惜,又出现土地承包纠纷问题。县政府在解决现实问题的基础上,对全县农村二轮土地延包进行检查,补发各种证书,紧跟形势变化,加强改革措施。

  由于农村经济模式的不断变化,蓝田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经商,这时一些农民觉得耕作土地不如务工划算,因而又出现土地闲置现象。根据这种情况,2010年4月,蓝田县人民政府又及时制定《蓝田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规范了承包经营权流转。这样以来,土地就可以有偿流转,转包、转让等,既巩固了土地承包制,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让人深刻感受到,蓝田农业是在不断地深化改革中发展的。

  另一个深化农业改革的举措,是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经济作物。

  《蓝田县志》记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蓝田粮食种植面积一直占农作物种植面积95%以上,1982年承包责任制实行以后,连续6年增产,基本解决了农民温饱问题。此后,县委县政府又开始引导农民扩大经济作物种植比例,增加农民收入。至1996年,全县粮、经种植比例调整到7:3。在此后的十多年里,经济作物逐渐形成规模,种植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农民经济收益明显增加。首先县政府把蔬菜种植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支柱产业,加大资金技术扶植力度,建起日光温室83座,使黄瓜、西红柿深冬上市。2000年后,蔬菜大棚进入规模发展,至2010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5400公顷,年总产14.86万吨,其中设施蔬菜192公顷。然而,据《蓝田县志》显示,1990年至2010年,经产业结构调整后,在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大幅上升,粮食种植面积显著下降的情况下,全县粮食总产反从1990年的12万3千吨增加到2010年的14万5千吨,事实证明了产业改革的巨大成功。

  说到蓝田的养殖业,蓝田是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占全县面积2/3的山岭地,适合养羊养牛。因而早在1990年蓝田就把畜牧业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突破口,提出“羊起步,牛座庄”的养殖口号,2000年实现20万头牛羊目标。还提出优惠鼓励政策,对养殖场、户进行补贴贷款,在山岭地区划定养殖草场,使畜牧业总值达5359万元。1996年羊饲养量达23.43万只,牛饲养量达18.66万头,成为西安地区牛羊肉主要生产基地。2001年后,从单家独户走向规模化养殖,涌现规模化养牛养羊养猪养鸡场,各类养殖专业户3218户,示范专业村17个。2005年出现全省第一个养牛示范村。至2010年,全县有规模养殖场248个,全县畜牧业总产值5.99亿元,是1990年的11.17倍,占农业总产值的47.28%,农民经济收入大幅提高。当然,在农业方面体现改革成果还有很多,无需再举例。蓝田农业经济体制改革不谓不宽广,不谓不深入,20多年的农业翻身仗,就是在改革春风吹拂下获得的。

  三、突出蓝田历史文化和志书的文化属性

  志书是归属于文化性质的,本版《蓝田县志》对这一点把握得非常到位。在全书的所有篇章和事物的记述中,都体现出浓浓的文化气氛,让读者看到了诸事物发展过程中结晶的文化亮点。除此之外,志书还突出了对蓝田历史文化的记述,使蓝田文化更加闪亮。这里试从蓝田文物说起:志书在第二十九编里,记述了改革开放以来蓝田对境内文物、自然景观进行保护的同时,逐步开发利用。据载:1990年蓝田县境有古遗址101处,古墓葬36座,发掘、清理、征集各时代文物1480件,2009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蓝田境内共有古迹文物点1312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7处,县级25处,库藏历代文物1.8万余件。仅1990年后,20年间新出土大小文物近200件。这些珍贵文物折射出历史的厚重,使人为之振奋。如此众多的文物古迹也必然会使读者想到文物保护工作,志书在这方面也作了详细记载:如对库藏珍贵文物的保护运用现代化手段,设有报警器、监控,安装红外线报警设备,昼夜开机;制定严格的安保制度和严密的管理制度;建有值班室,配有保卫人员,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建立库藏文物登记制度,实行账物分离、双人双锁制;制定安全应急预案,定期演练,实现连续27年库存文物安全无事故。蓝田县还在全县建立县、乡、村三级文物保护网络,对田野文物419处实行造册登记,每季逐点巡查;对有田野文物的行政村共设有51名文保员,发现有危及文物安全迹象随时上报。1990~2010的21年里,共投入文物保护资金近亿元:多次对水陆庵文物点进行抢救性维修,对公王岭蓝田猿人遗址实施抢救性保护等,志书对这方面的如实记载,解除了读者的担忧,增强了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豪感。

  这里再补一笔,按本志《附录》记载,2010年蓝田又先后在华胥镇支家沟发现西汉高等级贵族墓,在三里镇五里头村吕氏家族墓园发现700余件文物,均为2000年以来中国考古重大发掘项目。2010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初评入围名单56个,蓝田县就占其3个,最终全国十大考古发现,蓝田县吕氏墓园发掘项目榜上有名。这些记述,均使读者对蓝田历史文化产生深刻印象。

  四、增设《民间戏曲》补遗篇非常精彩

  本次志书专门设置了第二十七编《民间戏曲》(补遗),我认为这是一个破常规抢救“非遗”之创举。因为按常规来说,这些内容都是本次续修时限之前的事。本志主编卞寿堂先生本身就是陕西民间文艺家专家库专家,中国民协会员,他曾对我说过:民间戏曲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现象, 是千百年来农耕文明时代的文化结晶,是最受底层广大民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活动。在蓝田民间,这种戏曲文化积淀十分丰厚,可远溯到春秋先秦,民国以至“文革”之前,然而因为历史原因,之前蓝田历代志书均未记载。至今这些即将“濒灭”的“非遗”再不抢救就可能永远消亡了,所以就在本次志书中设置了一个补遗专篇,解决了这个问题。此举可谓令人振奋。据志书考证,蓝田戏曲有籍可考者起自明代,清康熙年间蓝田县城隍庙已有专门的戏楼演出。

  志书介绍蓝田民间戏曲剧种繁多,有秦腔、眉户、木偶、皮影等十多种,并如数家珍般一一道来。且诠释了各个剧种的渊源,连一些如皮影戏、道情、龟茲班等的成因都陈述得十分清楚,包括每种戏班发起人、艺苑生涯及名脚演员都作了介绍。这是对民族民间文化的发掘弘扬,这种人文关怀是极其有益的、必要的。志书把每种戏曲从形成发展到流行范围,演唱场所及剧目,都涉及到了,这样的科学态度难能可贵,勾陈起人们对昔日农村戏曲文化生活的美好回忆。这些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需要保护,更需要传承下去。仅就此而言,本志书功不可没焉。志书中还特别介绍了蓝田水会音乐这个剧种。蓝田水会音乐始于隋代的庙乐,后成为唐代宫廷乐,流传到蓝田民间以后被传承下来,至今仍延用完全不同于今天的半字谱乐曲特色,演奏方法也保留唐代风格,极其珍贵。经邓印海、徐志哲、卞寿堂等专家们的研究抢救,已于2006年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志书对之的详细介绍记载,不仅彰显了蓝田文化瑰宝,也具有进一步研究、挖掘、保护、传承意义。本次志书对蓝田民间戏曲实际上是进行了一次全面挖掘,共计介绍各种剧种10多种,戏曲班社11类70多个,古戏楼及早期舞台剧院60所,古代戏曲演出习俗20多种,旧时艺人演艺生涯口诀谚语等100多条,可谓一部民间戏曲大观,深受读者喜爱,具有重要研究传承之功。

  五、特设一编“专记”,突出蓝田特色

  本《蓝田县志》中,对蓝田一些有独特性的、并区别于其他地域的特殊性事物,别开生面地设置一编“专记”,专门记述了蓝田特产“蓝田玉”,特技“蓝田厨师”,特水“汤峪温泉水镇”,特地“白鹿原”,颇让人眼前一亮。这里以蓝田烹饪和蓝田玉为例说明之:

  昔日人称蓝田做饭的厨师为“蓝田勺勺客”,一则是表示蓝田做饭的人多,已成气候,二则也有些轻视之意,把做饭主要用器勺勺便成为他们的代名词。一个做饭掌勺的,放到十口之家中也不过家庭主妇而已,但要放到餐馆还是受人重视的,而放到大酒店就了不起,甚至还常被达官显贵赞美几句。毕竟人都要吃饭,还想吃得味美可口,好了还会称你一句,“大厨师也!”然而,新社会就不同,厨师被人尊敬,能掌大勺炒菜,或主厨大餐馆大酒店,或给重要机关领导做饭就更了不起。蓝田就出这样的厨师,从古至今,越来越多,厨艺越来越精,地位越来越高,蓝田也因之被命名为“厨师之乡”,名副其实。特别改革开放后,蓝田更加看重这一“金字招牌”,将之作为蓝田一项重要的支柱产业,大办厨师培训班,成立厨师培训学校,为全国各地培训厨艺人才,为振兴蓝田经济,为中华民族复兴做出了一个方面的贡献!蓝田大厨师遍布全国直至海外,灿若星云,主厨、管理、著书立说,让餐饮文化大放光华,从而也让每个蓝田人为之骄傲。《蓝田县志》对蓝田厨师形成群体、形成规模的地理、社会因素、历史渊源、沿革、特征、历代名厨、名点、名菜,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发展、突出贡献,有理有据,娓娓道来,令人振奋,并为之感叹!

  玉之美者为蓝,蓝田出美玉,这蓝色田园即为蓝田县的图腾,因而也以玉名曰蓝田县。蓝田玉也就身价骤高了!人们常说“金玉良缘”,以金玉之贵之高洁比喻姻缘之美好,这产玉之地就令人神往了。蓝田玉是中国四大美玉之一,蓝田人对玉的开采利用更是历史悠久。随着时代变迁和盛世到来,蓝田玉的开发利用也步入到一个新的时期,更把这一特色产业发展成气候,从而走出蓝田,走出陕西,走向世界,达到鼎盛。也是蓝田一项重要支柱产业,造福蓝田,造福中华,造福世界!

  蓝田玉雕工艺精湛,铸造了辉煌的玉雕文化,也成全了大批的玉雕人才,使华夏文明得以更大彰显。蓝田县因蓝田玉而驰名中外,这不仅仅是蓝田玉的功劳,更是大社会时代精气神的写照。《蓝田县志》以专记方式把蓝田这个亮丽的品牌呈现出来,浓墨重彩记述了蓝田玉产地、储量、分布、成份结构、品质分析、雕刻手法、工艺品类、历史渊源、文化价值和数千年来开发利用的沿革和历史地位,穿插有关蓝田玉的神话传说、轶闻典故,把蓝田玉在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地位生动详实呈现出来。尤其记述了改革开放以后,重获生机的蓝田玉被作为县域特殊产业大力开发,引用现代工艺,使玉雕品种数以千计,精彩纷呈;使这个以玉名命,又与玉相得益彰的蓝田县像玉一样大放异彩!感谢《蓝田县志》的编纂人员为读者奉献了如此精美大餐!

  洋洋150多万字的《蓝田县志》,丰富全面,充满亮点,每个章节读起来都让人感奋不已,获益匪浅。如此利在当今,功在千秋的典籍文献,岂是一篇三五千字的小文能说得了的,仅表一个读者的心意而已!

    (作者:贺万春蓝田县退休中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