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志(1990~2010)》推介

作者:闫娟茹 时间:2021年11月30日

  

  2020年12月,凝聚着铜川方志人数十年心血的《铜川市志(1990~2010)》终于出版了。市志共38 编190章709节,约200万字。志首设概述、大事记,志末设附录、编后记,全志全面系统、客观真实地记述了铜川市1990至2010年间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状况,重点反映了铜川经济体制改革后的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为了让读者更多的了解这部志书,利用好这部志书,现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介绍:

  一、两步成志,夯实基础资料

  按照《陕西省第二轮三级志书编纂规划》的要求:“铜川市要完成1部市志、4部区县志的编纂任务。”为了编好《铜川市志(1990~2010)》,2009年3月,市委、市政府召开了铜川市第二轮修志启动大会。为了加快市志资料的搜集工作,2011年,铜川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下发了《铜川市第二轮志书编纂规划》,确定了市级部门编纂57部专业(部门)志。为了明确责任,市政府与全市各有关部门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各部门、各单位成立编写组,开始编纂专业(部门)志。市地方志研究室全程指导各部门的专业(部门)志,包括篇目大纲的审定、人员的培训、督促检查、评审志稿等。

  资料性是地方志的基本属性。《铜川市志(1990~2010)》编修工作坚持两步走原则,先编专业(部门)志,后编市志。10多年过去了,全市共计出版市级(专业)部门志30余部,这些出版的专业(部门)志为市书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基础,为市志的编纂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除了向部门征集资料外,针对一些特殊性的资料,市地方志研究室还确定了调查课题,聘请了方言、民俗、古籍等方面的专家,深入民间开展了专题社会调查,征集了大量具有时代性和地方性的资料。对于部分主体资料缺失较大的情况,组织人员深入到各级档案馆、图书馆、报社和有关单位档案室进行重点查找。并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上网浏览查询。同时走访知情人士,力求志稿内容横不缺项,纵不断线。

  二、篇目设置,兼具灵活性和创新性

  在全面深入调研市情的基础上,二轮市志共进行了五次大的修订。修改后志书篇目框架结构更趋科学合理,兼具了灵活性和创新性,呈现了三个特点:

  一是科学处理集中与分散、交叉与重复问题。将区县概况编内容并入第一编,编名改为建置区划。第一章和第二章合并为一章,改为建置沿革。第一节和第二节合并变为第一节区位,第三节变为第二节为历史沿革,下设子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三章变为第二章改为行政区划,下设第一节变为区县建置,下设子目为县(区)乡镇区划和区划调整。将经济体制改革编的内容全部打乱融入到相关的编中。这样,将原来40编的内容变为38编。

  二是重点突出,特色升格。第八编农业编中充实资料,重点设章记述了种植业、畜牧业和养殖业的内容。第十二编工业编所占篇幅比较大,体现了铜川工业城市的特点,重点记述了煤炭、建材、冶金、电力、轻纺等内容。这种分类设置方式,既避免了千篇一律的问题,又凸现了铜川的地方特色。第二十九编教育中将第三章第七节社会力量办学升格为章,变为第十一章社会力量办学,下设第一节发展变化,第二节办学管理。

  三是体现全貌,横不缺项。第三十编科学技术增加第六章地震监测与气象测报,下设第一节地震测报和第二节气象测报。第三十二编文化遗产加入第三章古籍内容。第一章第一节改为馆藏文物。第二章第二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一览表补充公布时间。第四章改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陈炉镇,补充相关内容。增设了社会、文化遗产和果业编内容,将志书分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大类,将原来40编变为38编,按照章节体进行记述。

  三、精研细编,体现修志人的严谨作风

  从2009年开始,采取集中规模培训与分批培训相结合的办法,连续举办了3期全市修志培训班,每年适时对各级修志人员不定期进行培训。在全市范围内筛选了5名熟悉铜川地情的编辑,每人承担8编左右的编写任务,负责从资料征集到志稿编辑。聘请有名望的专家担任总纂,提前介入。同时,坚持每月召开一次编纂推进会,为编辑们编纂解决实际问题。每星期在微信工作群通报市志工作进度。为确保志稿编纂质量,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印了修志教材,明确了市志编纂的原则、方法、程序和质量标准,以及资料征集、体例运用、语言行文等的具体要求。翻印了首轮市志,为修志工作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面对征集到的大量资料,反复甄别核实,力求准确。市志是众手成书,志稿中必然会出现用语不统一,前后内容不一致,篇章不连贯,交叉重复等问题。修志人员针对这些弊病,进行梳理,并设立台账,逐个进行销号修改。根据志书体例的要求,修志人员对总结报告、新闻报道等公文体,以及逐年流水账式记述,通过转换变为叙述体的记述,提高了志书著述性。为了提高志书的编纂质量,初稿形成后,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以函件的形式,及时将初稿送至各供稿单位,要求从内容、资料、保密等方面进行审定,审定后由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加盖单位公章后报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初审会后,召开了志书修改研讨会,对各部门和专家们提出的意见,认真研讨,制定了修改方案。按照修改方案修改后报送省地方志办公室进行终审。终审通过后,按照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梳理形成了修改意见稿报送省地方志办公室同意后进行修改。修改完成后报送省地方志办公室查验通过,最后送交出版社审阅。按照出版社要求,对志书进行了三次大的修改完善,最终定稿出版。

  修志人员在编纂市志中注重图文并茂,经过反复比较,精选100余张特辑照片。将这些特辑照片进行分类,涵盖方方面面,分为城乡建设、优质农业、特色工业、科教文卫、风景名胜、文化遗产、人民生活、特色小吃等专题。收入铜川市行政区划图、铜川市地势图、铜川市卫星影像图、铜川市交通图、铜川市旅游图、铜川市城区图共计6幅地图。地图均委托有资质的地图出版社规范制作。地图初稿绘制出来后,征求多方意见,最后交由市自然资源局审核,取得审图号。6副地图要素齐全,提升了志书的利用价值。

  当然,这部志书也有不足之处,由于志书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受制于字数的限制,不能做到面面俱到,有些内容在宏观和微观的处理上不尽合理。个别内容由于现有资料有限,历史脉络稍显弱化,还有等等问题 。诚恳大家在阅读中提出宝贵意见,以待下一轮志书中进行补充纠错。

  (作者:闫娟茹,铜川市地方志研究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