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牵意绕乡间道,坚定初心奔征程
——读《宁陕县志》有感

作者:陈立坤 时间:2021年12月07日


  至纯至厚乡亲,至真至切乡音;至深至浅曾溪,至远至近初心。

最是难忘曾溪水

  到不了的是远方,回不去的是故乡。

  打开《宁陕县志》,翻到最后一节。当太山庙镇的相关介绍呈现眼前,流入心间时,总会有一股自然的亲切感从心间涌起。那里有一条寄予了我无限思念的小山沟——曾溪。那是父母的根,是承载了自己一半童年记忆的乐园,更是自己无论身在何处,都无法割舍的牵挂。  

  曾溪沟是一个隶属于宁陕县太山庙镇的小村子。《宁陕县志》中有着这样一段记载“太山庙镇地处宁陕县城东部,距县城31千米,东和商洛市镇安县木王镇相邻,南和本县龙王镇相连,西和本县城关镇相接,北和旬阳坝相壤”。

  曾溪沟也以静谧祥和,安然从容的姿态,静静地偏安于小山城东部深处一隅。沟中,连绵起伏的群山,在一年四季的轮回更替中,坚守着那份静谧和辽远,像摇篮一样,静心呵护着这一方土地上勤劳纯朴的村民。

  那淙淙的曾溪水,在时光的流逝中,见证着小山沟的历史变迁。村里那条绵延六公里左右的羊肠小路,联系着各家各户浓厚的情意。村口那座高大雄伟,屹然而立的石桥成为了村中人进出村子的唯一通道。之前那座历经了大水冲刷,变得破败不堪的铁索桥的身影,早已定格在了历史的记忆里。

最是温情黄泥道

  许多事情像童年的许多经历一样被推远了,但那条黄泥道上曾温情的一幕幕,却始终萦绕心间。

  儿时的冬天或雨天,愈加湿滑泥泞的乡村小道上,总会陷进许多满载着木头的架子车,仅靠打柴人一人之力,无论如何也是无法将架子车推回正轨的,但路过的村民如若看见,绝对会搭上一把手。

  “哎嘿哎嘿”,就在这一阵阵的号子声中,在这全力以赴的协助下,架子车很快就会逃离困境,在主人的千恩万谢中,欢快的驶向终点。就算车主人运气不好,许久也遇不到一个过路人,但最终近处的村民也会赶来,尽全力帮助打柴人排除困难。

  村民们在这条小道上齐心协力共同推拉架子车的画面,曾上演在十多年前的白天,也呈现在深夜。如今,小山沟里早已旧貌换新颜,宽阔平整的水泥路上,时常会有汽车的急驰而过。曾经一到下雨,黄泥满山沟的情景再也不复返了。这翻天覆地的改变,让村民们铭记下了党的恩情,若不是乡村道路建设路路通政策的全力铺开,村民们的出行怎会变得如此通畅?

最是炽烈杯中酒

  那条路上,曾上演着“烈酒飘香十里,佳酿醉倒归客”的美好一幕。

  常听长辈们说,太山庙镇的酒酿,在整个宁陕县都是有名号的。儿时年关将至,曾溪村的各家各户,都会有酿酒的高手早早准备好佳酿,以热情招待拜年的家门贵客。包谷酒、柿子酒、杆杆酒、苹果酒,似乎所有的农作物,都可以在他们的加工下变成令人垂涎欲滴的酒酿。那个时候的祖父和二姑父,在整个沟中可都是酿酒的好手。

  杯酒斟好,粮食的醇香味儿扑鼻而来,沁入心间,不自觉地撩你品上一品,就能先醉上三分。对于不胜酒量的人来说如若贪上几杯,可就要吃大苦头了。儿时,一年的腊月二十八,全家人回沟中田坪准备过年,正值二叔酿酒,兄长便跑去品尝了刚刚出窖的包谷酒,两三杯下肚,刚开始没事,多喝了两杯,过了不久,后劲儿猛烈,满脸通红如关公,回房倒头就睡。一直睡到除夕夜,全家人吃团圆饭时,他都还处于昏迷状态。

  大多土生土长的曾溪人,不仅会酿酒,酒量更是不在话下,无论是勤劳朴实的庄家汉,还是一些热情豪爽的辣媳妇儿,可都是精于席酒间劝酒饮酒划拳拉家常的巧手。至今为止,两个舅妈曾惊人的酒量,以及酒桌间各种劝饮的言辞,爽朗的大笑声,仍旧萦绕脑耳畔。她们在酒桌间的飒爽英姿,远远盖过了男主人们的风头,无不让客人们忌惮三分,如坐针毡。

  杯中美酒,是农户们一年来辛苦劳作的结晶;炽烈醇香,是农家们常年来纯朴热情的象征;酒酿技艺,更是酿酒好手们一年到头来增添家庭收入的重要渠道。

最是温馨火把情

  那条路上,从不曾有过璀璨霓虹的朗照,但火把的光与热透露出的温情,却胜过世间千万种繁华。

  加宽的黄泥道上,逐渐有了小汽车的身影,也有了更多来往于镇上或县里人的身姿。在寒暑假里,更多了些许回沟里度假的孩童的嘻笑声,自己就是这帮孩童的一员。

  那时候,以自己为首的一帮“童子军”,总是可以在每一个寒暑假里,成为大半个村子的客人。过年时,姨舅叔婶家做菜招待拜年的客人,可不能忘记为我们这一群孩子专设一桌宴席,美酒到是省去了。我们总是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一桌的美味佳肴——各种凉菜、蒸菜、炒菜、汤菜——迅速洗劫而空,然后在宽阔的院子里尽情地享受着属于我们的游戏。

  大人们就在闲谈家常,回顾一年的生活经历中,在席酒间的相互劝酒,划拳猜拳中尽情地享受着一年到头来,与亲朋好友相聚的美好时光,任时间在这杯酒劝饮间悄悄流逝,却忘记了屋外早已暮色降临,直至夜色全至。

  当主人的热情挽留不住客人的去意,而此时的黄泥道上,早已伸手不见五指,手电的光芒也无法照尽多个赶路人前行的道路。这时候,主人就会迅速准备上一把用竹篾捆绑而成的火把,轻松点燃后,借用它的光芒,客人们就可以踏上回归的路程。

  火把的照耀,驱散了前路的黑暗,畅行无阻。如碰到月色皎洁的赶路夜,空明澄澈的月光尽情铺撒,这一束火把发出“呲啦,呲啦”的燃烧声,河中浅浅溪流的淙淙流淌声,掺杂着赶路人匆忙的脚步声,一路上行人的聊天声,以及归途中农家的鸡鸣狗吠声,更是别有一番情致了。火光的尽头,以群山为背景的黑色帘幕无限延伸,仿佛垂天的黑色瀑布席卷你的视线,令人心生惧意。但这点惧意,很快就会在赶路人的相互说笑声中,消失殆尽。这火把的光与热,映衬出的美好,能让你感受到与家人,与亲朋好友之间的无限温馨;更照出了新时代党的领导下,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们幸福安康的美好生活。

最是愁肠离别意

  这条路上,承载了归来时的无限期盼,更有着离去时的几多愁肠。

  从县城到村中,回乡之途,一路期盼,一路欢喜。那是一年到头最美的征程和相聚。从县城到村中,哪怕一路颠簸,一路泥泞,母亲和自己永远都会是晕天吐地,但沟中亲人的等待和希冀,最终会抹去这份艰辛带来的苦楚。

  从县城坐班车出发,历经一个多小时的征途,当沟口的那座石桥渐渐呈现眼前,当沟中那条崎岖小道的身影越来越明晰,当沟口邹家院子的身影跃然眼前,预示着和亲人们的相聚时刻即将到来。

  一周的拜访相聚总是那样短暂,从邹家院子的小舅家到湾塘的二姑家,从田坪爷爷奶奶家到小曾溪的四叔家,从瓦厂的大舅家到沟中小学的小姨家,每年正月初,我们的拜年路线,总是以田坪为中心,向两边铺展开来。

  回乡路途的漫长与艰辛,让相聚时的温馨和美好铭记于心;离别时亲人们深情相送的场面,更是让我难以忘怀。

  二十多个年头,每一次相聚后的离别时刻,亲人们相互间真诚的挽留声,热情的称呼声久久难以散去,那是真心的不舍。每一次的送别,爷爷奶奶的步伐总是发生着略微的变化,从步履从容,到略微缓慢,再到步履蹒跚,见证了他们逐渐衰老的过程。然而送别时,他们饱含热泪的双目,久久不愿松开亲人的双手,从未减弱过一份不舍和眷恋,直到奶奶的离世,我才明白,那是见一次就少一面的无可奈何和无限怅惘。

  每一次的离别,是为了下次更好的相聚。时过境迁,没有哪一次的相聚,会比曾经的除夕夜更加圆满温馨。还记得电视剧《山海情》中的主人公马得福,在动员全村人搬迁时说得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人不是树,人有两条根,一条在老先人手中,一条在我们自己手中,我们走到哪里,也就在那里扎下了根。”但与此同时,我们的灵魂也会被另一条更为牢固的根紧紧缠绕。因为那一条根上刻印着我们最原始,最本真的模样。

最是坚实脚下路

  如今,通过脱贫攻坚工程,沟中的许多亲人都享受了贫困搬迁政策,离开了那条相间小路,通过这条颠簸崎岖的公路,搬到县城里居住,享受到了更加优越的生活环境、医疗服务。但我们都不会忘记我们共同的根,那里是我们心灵的栖息地,更是我们精神的桃花源,是我们年轻一代永远回味的起点。

  远离故土,不是为了忘却,而是为了更好的怀念,更是为了响应新时代下党的利民惠民政策,去实现祖祖辈辈几代人都渴望过上,却未能抵达的幸福生活。

  《宁陕县志》中写道“国道345宁陕至新建段公路改建项目正在紧锣密鼓的实施中”,这意味着这条颠簸蜿蜒、坑洼不平的回乡之路在不久的将来,将会以更加宽展平坦、平缓笔直的面貌呈现在我们的面前,绵延于幽静的山间。就如同新时代下,我们的宁陕小县城也将会以更多林立的高楼,更繁华亮丽、干净整洁的街道书写属于我们的辉煌,那是我们宁陕人民将全力以赴,努力奋斗而至的新征程。

  那条路,渐行渐远,依旧明晰,写在笔间;

  这条路,渐行渐宽,亦加笔直,驻在脚下。

  (作者简介:陈立坤,宁陕县文化教育体育科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