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平利发展的新华章——简评《平利县志》(1991~2012)

作者:吴素君 时间:2021年12月16日


  续修《平利县志》(1991~2012)历经八个春秋,几经磨砺,终于付梓成书。作为一名方志工作者,我对志稿内容从头到尾逐字逐句进行了审读,并结合首轮《平利县志》对部分篇章内容进行了反复的阅读对照。续修《平利县志》以篇为主体,首尾俱全;在篇目安排上,做到先地理,后人文;先经济基础,后上层建筑;较完整地记述了1991至2012年平利22年的历史与现状;同时,对1995年出版的第一轮《平利县志》勘误,可以说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百科全书。全志在整体构思、具体的篇目设置、志书的体裁应用、资料内容、文字表达、图照使用,以及在体现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等方面做的都比较好,确有独到之处。

  一、志稿指导思想明确,观点正确

  《平利县志》始终体现了凡例中提出的指导思想。以党的不同时期的方针、政策为准绳,以尊重历史,反映现实,有益后世为宗旨,较为准确的记述了22年来各项事业、事物的发展变化。志稿在编纂中做到了坚持实事求是、秉笔直书,既把握事物发展的主流,充分肯定和记述平利人民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取得的伟大成就,地域面貌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又不回避掩盖前进过程中的曲折,为谁著说立言的政治倾向是明确的。如在记述平利县经济发展时,实事求是地记载了平利县在开放开发中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以及采取的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办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平利县委、县政府对于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文化教育、社会事业方面遇到的问题及做出的一系列积极的重要决策,写得比较到位。采用柱状图的形式记载了平利县农村住户和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情况,记述很形象,说服力强。婚姻家庭章从平利居民的族谱中选录了一些家训、家规及姓氏,既响应了总书记倡导“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的号召,又弘扬了平利祖先留下的勤劳、勇敢、宽容、向上的精神财富。

  二、志稿坚持志体、重视图表

  《平利县志》上限始于1991年,下限断至2012年,设编、章、节三个层级,共31篇150章589节。志稿较好地把握了志书编纂的体例和要求,做到了横排门类,综述史实,述而不论。体例科学、规范、严谨。志稿体裁运用得当,综合运用了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形成了完整和谐的整体结构。各种图照运用得当,增强了志书现代气息,阅文者亦更加赏心悦目。图表使用准确,如人口篇中,采用柱状图、二维折线图以及饼状图,直观形象地记述了六次人口普查的人口总量、男女比例、年龄构成及文化程度的统计变化,较好地反映了它们的变化趋势。经济建设要览篇也采用柱状图、折线图、饼状图,展示了地区和人均生产总值22年的发展变化以及三次产业构成的比例变化。形象直观地显示了各个时期的数据差别,一目了然。

  三、志稿内容全面、特色鲜明

  通读《平利县志》,印象较深的是志书记述内容完整,横不缺要项,纵不断主线,详略较得当,重点较突出,这也反应出了编者对平利县情有全面、科学的认识。全卷按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人物顺序排列。自然环境保护篇中的“生态县建设”章和城乡建设篇中的“美丽乡村建设”章,全面反映了平利县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取得的成绩。茶叶和绞股蓝是平利的农业支柱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志稿将“茶叶 绞股蓝”升格处理,单独成卷,突出了平利县的地方特色。增设精神文明篇,深刻反映了平利人民新时期的精神风貌。重视对一些新兴产业、新生事物的记述,充分体现了志书的时代特征。如服务业章中,对一些新兴产业,首轮没有涉及或涉及少的都给予了较详细的记述,如:美容美发、服装制作与干洗、燃料供应、家政服务、修理与维修、殡葬服务等等。社会篇中方言记述得比较好,从方言的形成原因、五个区域的划分及特点、与普通话的比较以及发展变化五个方面系统地记述了平利方言的渊源、常用词汇和特点,尤其是以插图的方式,使平利五个方言区域的位置更形象直观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记述得很到位。

  四、志稿资料翔实,记述准确

  地方志从本质上讲是“资料性文献”,资料是否详实,对志书来说非常重要。可以说,资料是编志的基础,是志书的基本属性,它与特色同样,是志书的价值所在。志书内容做到了沿革清楚、主题明确、要素齐全、图文并茂、资料翔实丰富,完整记述了平利县各行各业事物的发生、发展、结果,少有资料短缺、断代现象,记述史实脉络清晰,有因有果。

  五、志稿行文规范、语言简洁

  文字能否做到简洁流畅,是衡量一个文化产品质量的重要方面,也是体现作者智慧的核心。大凡一些名志佳作,常常都会以文字的简洁、流畅而被后人多称颂。阅读完《平利县志》,给人的第一感觉是行文较规范、文字简洁干净。篇、章、节所记内容是充实的,综合概括性强;材料取舍抓住了重点、要点,所记事物、事件的基本要素、要点绝大部分也是健全的。可见编纂者在入志材料的选取,以及在文字上所下的功夫是很深的,也说明了编纂者在语言功底和驾驭语言的能力方面是很强的。

  “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修编志书历来是治国理政的基础工程和传承文明的教化工程,积极开发史料资源,充分利用志书价值,最大限度发挥志书存史咨政、教化育人的作用,是每一个地方志工作者的初衷。相信更多的读者通过阅读此志,都能从中获益。最后向付出辛劳和智慧的编纂人员致敬!

  (作者:吴素君 平利县档案史志馆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