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宁强县志》随感

作者:陕西省宁强县汉源街道办干部周安 时间:2022年04月29日

 

1  

  现在人们总爱追问“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要走出迷茫、知道答案,笔者觉得读地方志、了解地方史不失为一条有效的途径。  

  笔者是一个史志爱好者,一直关注宁强地方史志的编撰与出版,也喜欢收集和阅读地方志,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先后收集到《宁羌州志校注集》1函5册、《宁强县志》(1992年前)1册,这两种志书可以说包括宁强自古以来至1992年前的历史,让笔者全面了解了宁强的新旧更替、历史变迁,增强了自己对脚下这块热土的认识和热爱。

  好几年前就听朋友说,县史志办在编撰一本新的《宁强县志》,就特别期待它的出版面世。承蒙县史志办和史志办领导的信任和看重,于2019年年底邀请笔者参加了《宁强县志(1993~2012)》的编辑和审阅工作,与史志同仁们经过两个多月严谨、认真、细致的编辑和校阅,终于完成了书稿后期的校勘工作。任务结束,笔者提了个小小的要求,就是在新书出版以后,希望能馈赠我们各人一本,既是纪念,也是我们进一步学习和了解宁强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的载体。

  2021年开年迎新,笔者就从县史志办拿到了这本装帧精美、庄重大方、分量厚重、内容广博,散发着油墨清香的书,如获至宝,欣喜之情无言可喻。此书像宁强史志园地里生长起来的一株新竹,清新优雅,有玉树临风之姿,堪称宁强地方志又一部重要的文献,以及沉甸甸的收获。

2

  如是说政府的5年、10年计划描绘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那么接下来这十年,就是踏实苦干、艰苦奋斗、不断开拓进取的过程,是把理想变成现实的历程;而县志就是在这一切尘埃落定之后,对走过的十年进行回望,并总结经验和教训,用文字、图片、表册等,使其成为凝固的历史和风景,进而起到鉴古知今、以史资政、继往开来的作用。

  《宁强县志(1993~2012)》衔接前志,共28编110万余字,267个数据表格(统计图),精选图片391张,共收录各类人物339人。此书首为概述,次为大事记,后为专志,末为附录。志书条分缕析,主次有序,简洁晓畅,图文并茂。全景式地反映了宁强县1993年至2012年间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发展面貌和历史轨迹,忠实记录了宁强县改革开放发展成果,是一部重要的官方资料性文献,也是全面了解宁强不可缺少的工具书和资料信息库,具有“资政、存史、育人”的重要功能,也有着查考、借鉴和研究的价值。

3

  县志既是“为党立言、为人民立言、为时代立传”的著述,又是反映县情的“百科全书”和“工具书”。要编就一部志书,有诸多的难题和困境需要破解。

  县志的内涵、形式和语言,决定了编撰志书存在着三难:一是所涉学科领域众多、内容庞杂、体例斑驳、资料浩繁,把选用的所有资料条分缕析,再安排妥粘、拿捏到位就是一大难题,而本书却较好地处理好概述、综述与各分志主体的关系,使之协调一致,相得益彰;统一了全书体例,始终一致,做到了前后照应;统一了各类体载的运用,掌握全书各部分的基本平衡。二是工具书要具备科学性、实用性和资料性的特点,在编纂准则、方法以及撰写上就要达到上述的基本要求,也不是容易的事,而此书注重科学性,力求观点正确,资料翔实,行文规范,具有了一定的学术品位。三难是文风和语言的统一与一致。因为编撰志书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参与人员多,来自各个部门,文字撰写又是不同人在不同阶段撰写的,不免存在着文风和叙述语言的差异。此书能够贯通全书,文风质朴平实,不求辞藻华丽,语言准确、规范、流畅、明快,克服了资料式堆积的记述,可以说全书做到了言简意赅、语言精当、文约事丰。

4

  浏览县志,全书有特色和亮点的地方很多,下面就笔者的关注点与感兴趣的地方罗列以下几点:

  其一、在“第一编 行政建置/第一章:区位、建置/第二节 建置沿革”里,编者按时间顺序、以朝代更迭,记述了夏代始到1996年2月至辖域内的沿革和建置,一条线贯穿到底,史料丰富,简洁明了,更有连续性。

  其二、“第二十五编 羌文化”,编者将其独立一编,显然是想突出羌文化,2008年我县被列为“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这说明我县的羌族文化浓郁,是古羌之地,并得到了国家的认可和保护。羌文化既是我县的文化底色,也是发展旅游、振兴宁强的一张名片。

  其三、编者在常规的章节外,还特别加入了“第二十七编 ‘5.12’汶川特大地震宁强县抗震救灾”,并以“抢险救灾、恢复重建、天津援建宁强、先进集体和个人”四章,来分述抗震救灾、恢复重建的全过程,以及在抗震救灾过程中涌现的先进集体、先进人物和事迹。将其独立在其他章节外,意图显然是强调“5.12”汶川特大地震及抗震救灾,是宁强人民记忆深刻的一件大事。重灾区的宁强,通过灾后自救、全国人民支持以及天津援建,已经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抒写了重建美好家园、快速发展壮大的恢宏篇章。

  其四、全书图文并茂,插图与文字相互照应,具有较大的互补性。尤其是志书前面38页的彩色插图,以图片的形式(包括少数书画作品)展示了宁强城乡建设、工业农业、基础设施、生态旅游、社会事业的新面貌。也让人们看到在地震废墟上,宁强人不畏艰难,奋起直追,在重建中崛起,在希望中奋进,让宁强迅速振兴起来,并成为一个崭新、繁荣、富强的新宁强。后面“附录三 老照片”里面45页珍贵的老照片,从民国到2002年,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丰富多彩,包罗万象,更是人们难忘的时代记忆。

  其五、“第二十六编:社会/第四章 方言”也很有特色。里面收集的的词汇和歇后语,内容丰富,条目较多,它是宁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口头流传的一种通俗语言。比如词汇“挨日诀、八袤十远、背时鬼、铲铲客、搞刨了……”,歇后语“苞谷地里谝闲传——说天花(话)、红萝卜拌辣子——看不出、六指指抠背——横巴结、瓦片里吃稀饭——顾不到哪一头……”这些方言俗语深入浅出、寓意深刻、比喻形象、鲜明生动,充满了真知灼见,揭示客观事理,是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智慧和经验的结晶,具有很强的语言表现力,对人们具有教育和启迪作用,亲切而又俏皮,让人耳目一新,忍俊不禁。

5

  接下来说下笔者参加编辑和校阅工作的感受。2019年年底我与张大明、程安平老师在执行主编周建琴的主持和带领下,进行《宁强县志(1993~2012)》后期的编辑和审阅工作,我们4人在史志办一个办公室里,采取集体审阅的方式,每人手上有一本纸质复印样稿,然后按文章页码顺序,用投影机将样稿逐一投射在一面白墙上,大家阅读后,对有问题和需要校勘的地方发表意见,没争议的直接校改,有争议的统一意见后再删改、调整。这种方法的好处,就是大家发现的问题和错讹可以通过现场直接交流、讨论,便可形成共识,并即时修改、解决掉,比起各自看样稿编辑、校阅,然后再坐在一起统一意见与看法,既节省时间又提高的效率,虽然不一定适合志书所有编辑、审阅的工作阶段,但在快成稿的后期却是很适宜的。

  我们早晨8点去,泡上一杯大家各自拿得不同品牌的茶,就全身心、专注地盯着投影的文稿审阅、思考起来,常常连吃饭的时间都忘了,我们都一直不停地在校阅稿,有时看得眼昏花了,头麻木了,眯上眼稍歇一下。时间在忙碌中过得飞快,一天好像还没怎么着就过去了。这样说辛苦是辛苦些,可大家在一起校稿,也是磨合、学习、交流和提高的过程,校稿是紧张而忙碌的,但也是和谐而快乐的。

  记得读陈忠实的长篇小说《白鹿原》,其中朱先生和他的老夫子们编县志的一段故事犹为我所关注。朱先生得到彭县长的赏识和支持,决心修县志,于是,他辞掉县立单级师范校长,回白鹿书院召集同仁组成一个9人县志编撰小组,分工合作,各负其责,开始了艰苦而漫长的修志工作。可世事难料,风云突变,县长换了人,不仅大家的薪酬没了,修志的经费也断了,在新县长眼里,修志的钱还不如拿来买几杆枪实用。但断了经费也没断朱先生在死之前也要编完这套县志的信念,他们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坚持在动乱和饥荒中编完了县志,在无钱印付的情况下,硬是伐了书院的一棵大柏树顶费用,才在石印馆印了10套县志,朱先生花了5天时间,亲自把8套县志分头送给编纂过它的8位老先生手里。这虽然是小说中的故事情节,但据作者说却是有原型和来历的。相比较这些在清末民初动荡时代为编印一套县志而竭尽心力和个人财力的修志人,我们上述的一点辛苦简直是轻如鸿毛,不值一提。我们庆幸自己生活在繁荣昌盛、国泰民安的新时代。

  现在我们正处在中华复兴的伟大时代,我们修志人应不辜负这个伟大时代,有责任、有义务拿起自己的得笔墨,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的记录者,做宁强脱贫奔康、富民强县、追赶超越谱新篇的记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