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剑 雕琢求工
——品读《富平县志(1989~2005)》

作者:康凯鹏 时间:2022年07月07日


  富平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一块古老的土地。富平人杰地灵,英才辈出,流传着许多动人的故事与传说。自轩辕黄帝荆山铸鼎以来四千余年,诞生了大批文臣武将、文化巨匠、仁人志士和英雄烈士,其中许多人甚至直接影响了陕西乃至国家的历史进程。

  机缘巧合,笔者因工作原因,对富平县的几部县志做了通览,尤其新编修的《富平县志(1989~2005)》。在阅读之余,颇有感触,特辑录如下,愿与大家分享,期望与大家商榷,聆听不同的意见。

  一、艰辛自信,维护修志本真

  富平县修志历史较早。明代万历十二年(1584),孙丕扬编修了首部《富平县志》,此后又有清代乾隆年间的乔履新版、吴六鳌版,光绪年间的樊增祥版,以及1905年前后编修、曾用于乡土教材的《富平县乡土志》。新中国成立以后,富平县于1994年编修《富平县志(1989)》,2014年出版了《富平县志(1989~2005)》。纵览几部《富平县志》,自然各有千秋,无一不是里程碑式的方志典范。

  1989年编修的《富平县志》,历经四十多年的时间沉淀,至今依然影响深远,好评如潮。《富平县志(1989~2005)》,能够在前志的基础上脱颖而出,再夺桂冠,已实属不易。

  2013年10月,《富平县志(1989~2005)》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公开出版,正式发行。在此之前,富平历代编修的志书均属通志,记载历史跨度很长,相互比较,则会出现大量重复内容。这部新编志书一改旧制,按照断代志的规范进行编纂。其中虽有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和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的具体要求,同时更是《富平县志》编辑团队的大胆尝试。

  《富平县志(1989~2005)》既承续了旧志的诸多优点,亦体现了新时代新的气象与特征。这部志书无论是指导思想,还是体例结构、资料取舍、文体文风、记述方法等方面,皆呈现出强烈的时代气息和浓重的地方特色。全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开放为基点,以经济社会发展为主线,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采用“编、章,节、目”结构,“述、传、图、表”等体裁,横排竖写,实事求是,客观记载了1989年至2005年这一阶段的富平史,反映了富平的地域特色,展示了基本县情。

  俗话说,“十年磨一剑”,屈指一算,《富平县志(1989~2005)》从2006年启动,至2014年出版发行,不觉就是八年时光。正如其序言所说,“一卷在手,全县发展概况了然于胸。”再看看编纂过程六易其稿,终得付梓,其修志之艰辛,着实让人敬佩。

  二、架构缜密,亦能与时俱进

  作为一部综合性地方志书,《富平县志(1989~2005)》的结构与体例,在继承前志的基础上,有了许多创新。

  首先,编排新颖合理,读来舒心。该志书篇目设置以断代志为纲,部分内容与前本通志有机结合。全志共21编约130万字,内容囊括了建制人口、自然地理、工农商贸、城建交通,财税金融、经济管理、政党政权、科技教育、文化旅游、政务军事、民族宗教、人民生活、人物传略等多个方面,其中建置人口、自然地理、人民生活等内容,即有前志的内容,也有新生代的许多元素,将记录历史和与时俱进,相辅相成,融为一体。

  其次,俯瞰全域,概述活灵活现。县志概述是当代方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从其内容和位置来看,都是非常重要的。纵观历代富平旧志,几乎没有概述,仅有“前言”“跋”“序”等。《富平县志(1989~2005)》的《概述》活灵活现,仿佛本县一幅全景俯视图,从宏观上使人对整个县域县情有了较为了解。概述在构思上完全摆脱了旧时代的影响,探索出了一条新路,使人读后顿感新颖。它往往会受到时空的局限,虽然有一定规范,但不能漫无边际,而应该“概而述之”,以事实说话,重点突出,切忌空谈。这部县志的概述,对全书的内容以至全县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研究,简略地介绍了本县的地理位置、沿革、自然条件、特产等,阐明了当地几十年来所取得的重大成就,而且政治性和思想性很强,立场观点非常明确。

  第三、生不立传,严把人物入志关。这部志书的入志人物以富平本籍人物为主,坚持生不立传的修志标准。对在历史上有过卓越贡献,在革命、建设、改革等方面做出显著业绩,具有一定影响的已故人物立传入志。而对尚在人世的人物,则以简介、名录、附表等形式予以辑录,对部分突出人物,则采用以事系人的方式进行记述。  

  三、利用附录,充实前志不足

  本来,县志最为特色之处,就是书写本土的特色与个性。《富平县志》在这一块,对独具富平地域特色诸如宫里石刻、地方戏剧、粮油陶艺等,客观公正地予以辑录。尽管如此,本志还在篇末特设附录,从另一个角度为富平立志。例如,本志“艺文拾遗”中收录的《富平置县溯源》《关中的“山东庄”》《“文化大革命”纪略》等,分别从不同角度,采用文艺的形式为富平列传。尤其“专著辑录”中收录的《陕西富平柿子》,系由全国著名果蔬专家任省鑑于民国时期编写,作为全国著名柿子之乡,这篇著述也为全志增色添彩。虽然仅有两万余字,但是内容详实,图文俱备,堪称近代以来关于富平柿子最权威的著述。

  四、简朴流畅,语言力求可读

  方志有其不同于文艺语体、政论语体、科技语体、公文事物语体等类型文章的文体文风。地方志的文体,采用规范的语体文。行文力求朴实、简练、流畅。志书的语言要求谨严,逻辑性极强,否则就失去“志”的特性。《富平县志(1989~2005)》的行文,在保持严肃性和科学性的前提下,要求从实而书,寓理于事,打破了往昔常规的、干巴巴的政治说教,“其文直,其事赅,不隐恶,不溢美,谓之实录”,对记述的事项和人物不议论,不虚构,不旁征博引,不逻辑演绎。真正做到了语言的可读性。

  当然,一部洋洋百万言的巨制鸿篇,失误和缺漏在所难免。诸如在反映地方特色方面,志书也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开篇的“行政区划图”及“地形图”“交通图”等地图没有审图文号,里面的部分元素也不健全,比如《地形图》中仅“将军山”标有“1345米”海拔,而且多幅地图印制不清,这一部分的说服力不免被打了折扣;志书中的烈士排序主要是按其生卒年进行,目前国内的志书在这一部分排法不同,各有理由。但笔者认为,《富平县志(1989~2005)》在对烈士的排序是按其去世年份排列的,这故然有对烈士的敬慕之情,但却因其出生年份不同,逝世岁数的差异,继而让人产生错乱之嫌。如果后面编修县志,建议全书涉及所有人物传记(略),均以出生年月排序。针对个别地方不必用文字详细叙述,而只需采用图表即可,如“第十三编第一章第二十一节”中,对地名标志碑、道路名称,用表格明显地优于普通的文字记述。国际计量单位与传统计量单位需要灵活使用,不宜全盘西化、全盘国际化。否则让读者时常处于陌生状态,即便知道,也多产生云里雾里的模糊概念。

  综而观之,《富平县志(1989~2005)》在新方志编纂学的理论内涵和实践价值方面所进行的探索和努力,亦属不易,是显而易见的,结出硕果也是情理之中的,是值得可喜可贺的。正所谓“众手成志,聚沙成塔”,做到富于逻辑性、整体性的鲜明特色。

  记录历史,传承文名,资政存史,史鉴后人。希望这篇小文,能成为《富平县志》的一把钥匙,开启读者了解富平改革开放的史绩之门。

  作者:康凯鹏,陕西作协会员、富平县作协副主席,《富平县志》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