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要闻
《西安市未央区志(1994~2010)》通过终审

时间:2018-03-12
来源: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
扫一扫:分享至微信 X

 

  3月6日,《西安市未央区志(1994~2010)》终审会在未央区召开。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副主任,省地方志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秦向东,副巡视员张世民,西安市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姚敏杰、张帜,未央区常务副区长杨军,省、市志办各相关处室领导及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各办公室相关领导及区志编委会成员单位领导等4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张世民主持。

  《西安市未央区志(1994~2010)》2013年完成初稿,2014年9月通过复审,2017年8月报省志办终审。全志设31编,165章,603节,共计100余万字,全面客观地记述了未央区17年由乡变城,飞速发展的历程。

  评审会上,杨军致辞,区政府办公室主任赵发宝汇报志书编纂情况。特邀审稿、咸阳师范学院教授张沛,省志办张世民、市县志处处长潘斌、市县志处调研员赵旭,出版发行处主任科员党亚丽分别进行志稿评审发言;西安市志办姚敏杰等进行了评审讨论。会议决定《西安市未央区志(1994~2010)》通过终审。

  秦向东作重要讲话。他充分肯定了未央区的修志工作,对今后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精益求精,打造精品。《未央区志》是未央区,乃至西安市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的结晶,一定要以对历史、对人民、对后人高度负责的态度,依法修志、规范修志,既要体现时代性,又要体现科学性,彰显可读性。二是提高站位,做好地方志事业。方志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见证者和记录者。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地方志工作,先后多次作出指示、批示。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系列文件,将地方志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工作任务;纳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任务之中。各级政府要按照中央的部署安排,按照“一纳入八到位”的要求,使地方志更好地发挥存史、资政、育人作用。三是积极创新,不断提升地方志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各级地方志机构要围绕服务中心、服务大局,发挥资政作用;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等传播手段,宣传方志文化,让志书走进千家万户,走进寻常百姓家,不断提高志书的受众率;要从区志、村镇志和家谱中挖掘资源,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要结合时代精神,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好陕西故事,扩大方志文化影响,进一步营造地方志工作助力追赶超越的正能量。

  最后,杨军作了表态发言。会前,未央区区长梁晓晴和省志办领导进行座谈,她表示,区委、区政府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地方志工作,为《西安市未央区志》的出版发行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