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要闻
《宁强县志(1993~2012)》通过终审

时间:2018-11-19
来源: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
扫一扫:分享至微信 X

  11月16日,《宁强县志(1993~2012)》终审会在宁强召开。省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吴玉莲,副巡视员张世民,汉中市政府副市长何俊杰,市志办主任马世明,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鲁志文,县委常委、副县长杜顶,省、市地方志办公室相关处(科)室负责人,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成员等4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张世民主持。

  宁强二轮县志编纂工作于2012年正式启动,历时6年,七易志稿,上限为1993年,下限止2012年。共有29编 110章 445节,配图300余幅,130万余字。志书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宁强20年间自然、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历史与现状,记载了宁强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进行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与不朽业绩,真实生动再现了宁强人民建设美好家园的精神风貌。

  评审会上,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鲁志文致辞。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陈安汇报志书编纂情况。特邀审稿、咸阳师范学院教授张沛,省志办市县志处处长李洪林、调研员赵旭等进行评审发言。张世民和马世明进行评审讨论。会议决定,《宁强县志(1993~2012)》原则通过终审。

  吴玉莲对宁强县的修志工作给予肯定,并对志书出版及今后地方志工作提出三点希望:一是要注重细节,打造精品。要把好政治关、资料关、体例关、保密关。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做好志稿后期的调框架、补缺漏、精文字、雕特色、守规范、灭硬伤,力争打造精品佳志。二是要抓住机遇,实现“两全”目标。要按照国务院和陕西省的要求,以宁强二轮县志的终审为契机,加快推进全市“两全目标”的实现。三是读志用志,服务发展。要积极借助志书信息资源开阔视野,熟悉地情、了解地情,提高文化自信;要积极借助互联网的新兴媒体和现代化的传播手段,为各级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历史智慧和历史借鉴,为大局服务、为中心服务。要积极打造青木川旅游平台,将方志工作与县域经济发展相结合,为旅游产业注入历史文化元素,在提升旅游产业品质同时,进一步增强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感召力。

  何俊杰向各位专家学者表示了感谢,对宁强二轮县志通过终审表示祝贺,希望县委、县政府一如既往的重视、支持好修志工作。最后,县委常委、副县长杜顶作了表态发言,他要求县志办要认真吸收专家的评审意见,做好评审后的修改工作,要牢固树立精品意识,把县志编纂成“经世致用”的精品佳志,突出宁强特色和时代特色;县志办要加强协调,统筹后续工作,加快进度,确保二轮县志如期高质量出版;要坚持修志与读志并重,积极发挥“存史资政育人”作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