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虎湾的传说
裴家湾乡石虎湾村,河滩有巨石两块,酷似虎形,称为石虎。附近有一泉水,叫宝泉。石虎夜间常去饮宝泉水,石虎湾因有石虎而得名。
相传李广镇守上郡时,威震匈奴。一日,李广外出狩猎,归来时天色已晚,望见河边草丛中有一只白虎,忙取强弩,弓开满月,拼力射去。第二天早晨随从前往查看,却原是一块石头。李广所射之箭,入石数寸。李广自惊膂力,又搭弓试射,再不能入石。
据说,石虎湾即为李广射虎之处,石虎即为李广所射之虎。
红柳湾的传说
相传宋时,杨家将后代杨金花和杨文广姐弟二人驻扎本地防御西夏兵侵扰。金华驻怀宁寨(今淮宁湾乡薛家城子),文广驻绥平寨(今何家集)。为了姐弟互援,两家相聚六十里,各制金钟一顶,一方遇敌,鸣钟为讯。一日文广闲得慌,遂令鸣钟请金华比箭,金华闻得钟声,当即率人马飞速赶来,不见敌情,遂责备弟弟不该谎报军情骗她,文广满口认错。不几日,金华又闻钟声,以为文广又要比箭,忙于操练而未去。此时西夏人马果真偷袭绥平寨,文广又恐金华不来,又派飞骑前往怀宁寨报急。金华闻报,后悔不已,遂率人马前往救援。当行至今红柳湾时已见文广负伤败退下来,士卒已十死八九。金华一马当先,深入敌群,银枪指处,敌人纷纷落马。西夏追兵顷刻败北。此一战,血流成河,死尸遍野,一湾嫩柳皆被血腥染成红色。后来,此地便改称红柳湾(即今天老君殿镇红柳湾村)。
穆桂英的传说
本县砖庙乡美谷界,现住穆姓村民甚多,传说是穆桂英的故里。美谷界有塬地数百亩,坦荡辽阔,有一座山曰东山。东山坡有一破烂土窑,传说是穆桂英的出生地。所谓生在山东即指东山东侧。一块塬地名叫跑马场,有石柱叫拴马桩,山下有一清泉名曰“饮马泉”。相传穆桂英在此地占山为王,操兵练将,抵御西夏侵扰,后投于杨家将帐下。
黄土坬湫滩之谜和传说
黄土坬湫滩为天然山崩形成的湫滩坝,位于本县裴家湾乡南端。据《续文献统考》载:“明隆庆三年(1569)八月,黄土坬山崩地裂成湫”。湫滩约800亩,土地肥沃,旱涝保收。盛产高梁、玉米、谷子、芦苇叶(粽叶)。当地群众认为湫滩有怪异现象:一、湫滩地面淤泥后不断增高,而坝堰却同步增高,永不见淤满;二、每临山洪暴发,湫滩内聚洪水尺许,但顷刻即渗入地下,且无留有洞,入地水不知去向;三、滩边有一清泉,有固定升高水位,旱不降,涝不溢,若舀出数担后,很快又升到原水位;四、所产优质芦苇,包粽子久不发馊。
黄土坬群众中有“南蛮取宝”的传说:
相传,很早以前黄土坬九牛山九座大山相连,山内养起活宝——金牛。后被游历到此的师徒二“南蛮”发现,遂准备取走金牛。师徒二人借的九头耕牛,夜时设坛,旁边放四块火砖,其师傅站在坛中央,嘱其徒:“我入水,伸出手后,速将笼头递入我手。”遂披发拔剑,口中念念有词,顷刻间一声轰鸣,九牛山迸裂聚成一湖墨水。其师跃入水中,不久伸出一赤色巨手,其徒惊骇,忘了师傅递笼头之嘱。须臾,只听霹雳一声,雷鸣电闪,湖水干涸成湫滩。现在洪水自渗,皆是四块火砖吸去。金牛未被取走,日出日落时,隐约可闻牛鸣之声。
三眼泉豇豆不起油旱(蚜虫)之谜
本境种植豇豆不少,但常受蚜虫(俗称油旱)侵害,唯独三眼泉乡所钟豇豆无蚜虫害。有如下传说:
相传康熙在位时,经常微服私访,一日走到三眼泉,又肌又渴,到一农家,农家以豇豆钱钱饭招待。康熙吃着很香,遂问饭中煮的是何豆。答曰豇豆,康熙说这豆子很好吃,应多多种植。农夫回答:“这豆子种植不容易,肯起油旱。”康熙信口说:“以后放心去种,不会再起油旱了。”之后三眼钱的豇豆真的不起油旱。三眼泉的豇豆却无蚜虫害,究竟何因,尚未查清。但以康熙皇帝一句话所致,显然是无科学根据的。
花寺湾大牲畜死亡之谜
老君殿镇花寺湾村,从1983年至1992年,村里死了63头大牲畜。大牲畜死亡的症状都是:欢马犊跳的生灵,突然开始发抖,继而全身汗水淋漓,然后在颤巍巍中倒下,一会就断气,从发病到死亡前后不足1小时。由于病来的猛,有的死于田间,有的死于磨道,有的死于途中,有的死于槽头,死的时节,不分季节,不分早晚。这里牲畜死的不明不白,经分析:一不是害瘟疫,二不是因水源污染致病,三不是人为破坏,究竟是何原因呢?至今仍是个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