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纂地方志不只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在其他国家也能见到。以日本而言,如果从公元8世纪初期出现的风土记编纂算起,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日本著名史学家坂本太郎曾经指出,依据和铜六年(公元713年)元明天皇颁布的诏谕而编成的各国风土记是日本最古老的地志。据《续日本记》的记载,元明天皇发布的诏谕中,要求畿内七道各国撰写上报的风土记应包括郡内物产、土地肥瘠情况、山川原野名号的由来、古老旧闻传说等,并为各郡乡拟定好名称。因风土记是记载地方的自然状态、风俗民情等内容的书籍,且该书以特定地方为记录范围。所以,被后人奉为地方史志的源头是很自然的。如江户时代幕府编纂的《新编武藏风土记稿》,就自称仿效前代的风土记作成。和铜六年诏谕发布以后,先后出现了《播磨风土记》、《常陆风土记》、《出云风土记》、《肥前风土记》、《丰后风土记》等最早的风土记著作,这些风土记便是日本最古老的地方志。
地方史志的编纂在日本有着悠久的传统,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日本地方史志从形式到内容、体例,曾经发生过显著的变化,而这些变化是与中国地方志的影响分不开的。直至二十世纪初,随着西方史学思潮的传入,日本地方史志的内容与体例为之一变,走上了西方化的道路。研究日本地方史志的源流变化,对于我们更好的继承与发展编纂地方志的传统,有着重要的借鉴与启迪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