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首•稽首•空首

时间:2006-11-20
来源: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
扫一扫:分享至微信 X

    我国素有重礼节的悠久传统,古人较隆重的礼节就是“叩头”,而“叩头”又分几等几样,是按不同的场合、施礼、受礼者的不同身份来区分的。专门记载礼仪的《周礼》其中的《春官•大祝》篇就提到有九种拜礼,说是“辨九拜,一日稽首、二曰顿首、三日空首……”现把三者的区别叙述如下:
顿首,一般都知道是“叩头”的古称。就是拜跪在地上,引头至地,只作短暂的接触,就立即举起。由于头触地面的时间很短暂(也即“顿首”的意思),在古代拜礼中是较轻的,属于地位不等或平辈间相交的一般礼节。
    稽首就不同了,施礼者跪拜于地,要停留(也就是“稽的意思)一段较长的时间,所以才称“稽首”。贾公彦注疏《周礼》说:“稽首,拜中最重,臣拜君之拜。”《尚书•舜典传》也说:“稽首,首至地,臣事君之礼。”可见是臣子对君王表示毕恭毕敬的隆重大礼。如《殽之战》(《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孟明稽首曰:‘君之惠,不以累臣(被俘囚禁的臣子)衅鼓(以血涂战鼓来誓师),使归就戮于秦,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永远不忘恩德的意思)!”这里是说企图偷袭晋国失败为晋国所俘的秦将向晋国国君谢罪,故用稽首之礼。
    空首,所谓“空”就是头并没有真正叩到地面上。行礼的方法是拜跪在地面上,先以两手拱至地,然后引头至手,这是国君回答臣下的拜礼。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