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姬与《胡笳十八拍》

时间:2006-11-20
来源: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
扫一扫:分享至微信 X

    东汉末年,有一位杰出的女诗人,以一首抒情长诗《胡笳十八拍》和一首叙事长诗《悲愤诗》享誉诗坛。这位女诗人便是蔡文姬。
蔡文姬,名琰,陈留圉(今河南杞县)人,生于公元174年,卒年不详。其父蔡邕是东汉著名的辞赋家、书法家。文姬自幼博学多才,好文辞,又精于音律。初嫁河东卫仲道,夫亡无子,归母家。汉末天下大乱,董卓入据洛阳,文姬被董卓军强迫西迁长安。兴平二年(195年)又被南匈奴军所虏,没入匈奴12载,嫁匈奴左贤王生二子。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遣使者持金璧去南匈奴赎回蔡文姬。蔡文姬别夫离子回到中原后,又重嫁屯田都尉董祀,生活粗安。不想董祀又犯法当死,蔡文姬蓬首徒行,向曹操求情,“音辞清辩,旨甚酸哀,众皆为改容”。董祀得免一死,更加敬重妻子。蔡文姬痛定思痛,遂创作了千古绝唱《胡笳十八拍》和《悲愤诗》。
这两首诗均以悲愤的心情,深沉的笔调,描写东汉末年动乱的社会现实以及人民的沉重苦难,其中包括诗人自己的不幸遭遇,具有强烈的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最典型的是《胡笳十八拍》中的第八拍:“为天有眼兮何不见我独漂流?为神有灵兮何事处我天南海北头?我不负天兮天何配我殊匹?我不负神兮何殛我越荒州?”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
    天啊!你有眼,
    为什么看不见我独身在漂流?
    神啊!你有灵,
    为什么让我来到这天南海北头?
    天,我不曾辜负过你,
    你为什么给我安排下这样的命运?
    神,我不曾辜负过你,
    你为什么放逐我到这遥远的荒洲?
    蔡文姬死后葬于今陕西蓝田县三里镇蔡王村附近。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