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汉、唐时期就形成了一条从当时的首都长安(今陕西西安)一直通往中亚、南亚、西南亚以至欧洲的陆上交通大道。它对于建立各国人民的友谊和沟通东、西方的商业贸易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由于当时的输出物中大量的是中国独有的丝绸,后来欧洲人便把这条道路称为“丝绸之路”。
中国的丝绸在很早的时候就已输送到西方。在公元前六七世纪时,即中国的春秋初期,已有希腊人到过“绢国之都”。公元前5世纪,中国的丝绸就传到了希腊等西方国家。中国丝织品向西方输出,大约通过3种渠道,即中国政府向西方少数民族的赠赐,中国政府与少数民族以物易物的交换,以及奔走在丝绸之路上的商人的活动。但是,真正使中国的丝绸走出国门并使西方文化传入中国变为现实,是汉代张骞于汉武帝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和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对西域(汉代指包括中国新疆在内的广大地区)的“凿空”,他为中国和世界开辟了一条沟通中西经济、文化的“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在汉代主要的道路有两条:由古都长安开始西行,至甘肃玉门关分出南、北二路。南路沿昆仑山北麓西行,经楼兰(古国名,故址在今新疆罗布泊西北)、于阗(今新疆和田)而达疏勒(今新疆喀什)。北路沿天山南麓西行,经焉耆、龟兹(Qiū cí,今新疆库车)、阿克苏至疏勒。两路在疏勒会合,然后翻越葱岭(今帕米尔高原)继续西行,便到达大宛(Dà yuān,在今中亚费尔干纳盆地)、大夏(今阿富汗)、安息(今伊朗)、大秦(古罗马帝国)等地。
与西方各地的陆路交通,到唐代已发展到鼎盛时期。在今新疆境内,除汉代正式形成于天山之南的南、北二路外,从三国时期又增加了天山之北的一条新路,这就是《三国志》引鱼豢《魏略》中所说的“北新道”,即出玉门关后从北路分出,通过天山北麓的哈密、乌鲁木齐,到达中亚地区。另外,还有在唐代正式形成、由长安出发西南行转而通往西方各地的“吐蕃(bō)路”(即经今西藏至印度而西行之路)和“永昌路”(即经今四川成都、云南保山〔古永昌郡〕至印度,再转而至大秦之路)。
这条著名的古代“丝绸之路”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是人类历史上最早把古代中国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以及古希腊与古罗马文化连接起来的国际陆路通道。然而,随着历史的变迁,古“丝绸之路”已失去昔日的辉煌。为了满足现代亚欧大陆经贸活动的需求,国际道路联盟(IRF)提出了复兴“丝绸之路”的倡议。新“丝绸之路”沿古“丝绸之路”延伸,将构成对亚欧大陆经贸活动发挥巨大作用的新“欧亚大陆桥”。
国际道路联盟提出的复兴“丝绸之路”倡议得到了沿线国家的热烈响应。复兴“丝绸之路”计划于1996年正式启动。为实现这一计划,国际道路联盟积极推动中亚各国的交通交流与合作。截至目前,国际道路联盟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相关组织发起并联合举办了3届“国际丝绸之路大会”。前两届分别于1998年和1999年在土库曼斯坦的阿什哈巴德和乌兹别克斯坦的塔什干举行。2004年10月在西安召开了第三届国际丝绸之路大会,此次大会的主题是“复兴‘丝绸之路’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中国、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韩国、土库曼斯坦12个“丝绸之路”周边临近国家及其他相关国家的部长级高官和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上海合作组织、欧洲高加索亚洲运输走廊组织、国际道路运输联合会、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和国际金融机构,以及外国企业代表和中国有关部委、西部省区地方政府、交通系统及所属企事业单位的5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就新“丝绸之路”建设对沿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各国经贸往来的影响及如何进一步加强合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新“丝绸之路”是相对于古“丝绸之路”而言的。它东起中国的连云港、西至荷兰的鹿特丹,途经4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贯穿欧亚大陆的一个公路网络。它由多条连接中国腹地与西欧工业中心内的现代化公路组成,把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东欧、南欧和西欧等地区的众多国家联系在一起,涉及公路1.7万多公里,主要有南、北两条线路,其中北线是连接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直至哈萨克斯坦,南线是连接吉尔吉斯斯坦、阿富汗通往土耳其。之后,分别向西延伸。
新“丝绸之路”计划自1996年正式启动以来,其公路建设已基本完成,货物可以从中国通过公路直接运到欧洲,对于亚洲和欧洲的贸易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新“丝绸之路”在中国境内的路段进展很快。2004年10月初,从江苏连云港至新疆霍尔果斯的“新丝绸之路中国公路快速大通道”全线建成。汽车从连云港到霍尔果斯由20世纪90年代初的15天左右缩短到现在的50个小时。中国交通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作为横贯中国东、中、西部的重要国道主干线,国际新“丝绸之路”途经沿线各省、自治区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这条大通道穿越江苏、安徽、河南、陕西、甘肃和新疆6省、自治区,涉及中国人口30%、国土面积37%以上。主干线沿途通过的郑州、洛阳、西安、咸阳、宝鸡、天水、兰州、乌鲁木齐、伊宁等地、市,都已基本成为各省、区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以陕西为例,连——霍国道主干线陕西段是全省经济布局的主轴线,连接了渭南、西安、咸阳和宝鸡4个省辖市,沿线地区人口占全省的58%,GDP约占全省的72%。这条大通道为中国“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系统中最重要的一横,是继京沈、京沪、西南出海大通道、京珠高速公路通车后的又一条以高等级公路贯通的国道主干线。经过沿途各省、自治区十几年的艰苦建设,全线整体通过能力提高15至20倍。这条大通道的贯通,极大地缩短了东、西部的时空距离,密切了沿线各省、自治区之间的经济联系,为中、西部地区沿线城市带的发展,充分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实现东、中、西部的协调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将使沿线地区成为中国新的经济增长带。
中国的现代交通运输道路沿古“丝绸之路”向东、西延伸,经中亚和欧洲诸国直到大西洋,将构成对亚欧大陆经贸活动发挥巨大作用的新“丝绸之路”。国际道路联盟驻日内瓦和布鲁塞尔代理总干事安东尼•皮尔斯说:“在重建新‘丝绸之路’过程中,沿线国家的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它们应意识到这条公路对各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如果没有沿线国家的合作,国际道路联盟不可能使这条公路最终完工。”据来自“第三届国际丝绸之路大会” 的消息称:“新‘丝绸之路’将在未来10年内全线贯通,并成为欧亚大陆上的一条重要的经济走廊,它必将对沿线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注:国际道路联盟(IRF)成立于1948年,是一个非政府非赢利性组织,共有70余个国家的政府和私营企业会员,在国际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其宗旨是鼓励、推动建设与养护更加实用、安全的道路和道路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