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庵亦称“八仙宫”,位于西安东关北火巷。自宋朝建立以来,历经元、明、清、民国,至今已有900余年。俗传宋时有郑生见八仙显化于此,遂建庵。元至正(1341~1370年)中期增修。明正德(1506~1521年)年间建八仙殿。后又经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雍正五年(1727年)、嘉庆十二年(1807年)、光绪元年(1875年)、九年(1883年)等多次葺修增建。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慈禧太后与光绪逃至西安时,曾赐银千两修造青砖牌坊两座及大影壁,并敕封八仙庵为“万寿八仙宫”。八仙宫为十方丛林,是西安地区全真教派最大的一座道教庙宇。庵前宽阔,有慈禧与光绪赐银所建砖砌大牌坊两座,对面照壁刻有“万古长青”四个大字。山门三间,钟、鼓二楼分立左右。由此至后殿,分为三进。第一进大殿五间;第二进前一殿三间,后一殿五间,殿门正面悬有光绪皇帝御书“宝箓仙传”四字匾额。殿内塑有“八仙像”,及神话传说中的钟离权、张果老、韩湘子、铁拐李、曹国舅、吕洞宾、蓝采和、何仙姑“八仙”的泥塑像。第三进大殿五间,殿门正面悬有慈禧太后所书“洞天云籍”四字匾额。在第三进的东西两侧,各有跨院。东跨院有吕祖殿和药王殿,西跨院为监院,是庵内道士的居所。自山门至第三进,两旁建有厢房,分作客堂、寰堂、寮堂之用。布局规整,建筑宏伟,且古柏翠竹,名花奇卉,纷植其中,为西安城东一名胜区。1938年,杨虎城、邵力子等资助整修殿宇。解放后,政府于1952年拨款重新修饰,琳宫玉宇,焕然一新。“文化大革命”期间,庙庵被工厂占用。1985年退还道士管理,同年政府拨款修复。现有灵宫殿、八仙殿、斗姥殿、吕祖殿、药王殿、邱祖殿等建筑,占地18亩。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