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沅(1730~1797年),字纕蘅,一字秋帆,自号灵岩山人,江苏镇洋(今江苏太仓)人,他是乾隆年间进士,官至湖广总督,治学卓有成就。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正月和四十五年(1780年)十月,曾两次出任陕西巡抚。其人又是清代著名的史学家和金石学家,他在任陕西巡抚时曾整修碑林,其《关中金石记》一书扼要记叙了他整修西安碑林的情况“余以乾隆壬辰岁(1772年),政务稍暇,进访古刻,见屋宇倾圯,经石及诸碑率弃榛莽,瞻顾悚息,复议兴修,前后堂庑,皆鼎新焉。旋于土中搜得旧刻数十片,遂取石经及宋以前者,编排甲乙,周以栏楯。明代及近人所刻,则汰存其佳者,别建三楹以存置。其锁钥则有司掌之,设法保护,以垂诸永久”。
毕沅整修碑林,其规模和方法较前代均有进步。特别在保护碑石方面采取了具体措施,由巡抚衙门(“有司”)直接管理,设有保卫,冬季三个月停止拓印。并选定55种贴为一组,称作碑林55种,使拓印有了范围,为时人研究、选购碑贴提供了便利。